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本书主要讨论了算法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它们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我们的数据来描述和预测个人行为。作者通过实例探讨了算法的潜在偏见和歧视,以及它们对隐私、人格分类和政治定向广告的影响。文本还引用了专家观点,强调了算法的局限性以及理解其工作原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个日益由算法驱动的世界里。
本书似乎是一本探讨算法如何塑造我们数字生活、社会互动乃至道德观念的著作的节选。本书作者,一位应用数学教授通过结合数学模型、个人经历、专家访谈和对媒体报道的分析,试图揭示管理我们数字生活的系统的全貌。
核心主题与论点:
- 算法的无处不在与强大建模能力:
作者开篇即强调算法的广泛存在,并以脸书为例,说明算法如何利用海量用户数据在数百个维度上对我们进行建模,这远超人类大脑能具象化的维度数量。谷歌翻译也被视为一个将语言分解为我们无法理解的多维矩阵的系统。
- 算法中的内隐偏见与社会影响:
作者担忧算法可能固化甚至加剧社会偏见。例如,输入常用的婴儿名字,算法可能得出“奥利弗之于聪明正如奥莉薇娅之于活泼”的结论,这反映了其对后代性别角色的预设。语言处理算法(如 GloVe)也可能习得并反映训练数据中的性别和种族偏见。作者认为,算法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偏见。
- 算法对隐私和主体性的侵蚀:
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分析并应用个人数据来塑造我们的数字生活。谷歌等公司收集的数据量惊人,引发了对医疗数据与个人数据结合使用以及数据泄露的担忧。算法通过预测我们的兴趣并进行用户画像来决定展示给我们的广告,这有时会让用户感到被“读心”或“阴魂不散”。
- 算法的潜在滥用与监控风险:
作者探讨了算法被用于监控和预测行为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地理侧写追踪班克西,甚至进一步用于锁定潜在的恐怖分子。未来的“人工智能警官”可能通过搜索和浏览数据推断我们的动机和行为。作者警告,这种黑暗的数学未来正以骇人的速度接近。
- 算法对文化和情感的影响:
数学和算法的应用被认为可能侵蚀我们的道德品质,并可能剥夺事物原有的神秘感或激情。例如,用数学方法找出班克西,可能削弱其艺术的神秘感。虽然作者认为数学在足球中的应用并未夺去其激情,但他也反思这与用空间统计研究涂鸦没有本质区别。算法还能分析用户的情绪状态,并可能在消费选择、人际关系和工作机会中操纵我们.
- 算法的局限性与被媒体夸大:
作者指出,尽管算法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并非完美预测器。媒体往往会夸大科研成果和算法的应用能力,例如关于脸书比朋友更了解你的报道。在某些领域,例如足球的期望进球模型,算法的表现目前还不如人类专家。语言处理的递归神经网络在理解概念方面也存在局限性。作者甚至将目前最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比作单个大肠杆菌的智力水平。
- “大家也喜欢”与“过滤气泡”效应: 书中深入分析了两种重要的算法机制。“大家也喜欢”算法会放大最初的人气差异,导致流行的内容(书籍、音乐、科学论文)更容易被看到和引用,形成“富者愈富”的反馈效应,这可能扭曲我们对质量的判断,加剧社会不平等。过滤气泡效应则通过算法根据用户互动历史推送相似内容,将用户禁锢在自我强化的观点中,限制接触不同观点。然而,作者的分析也显示,现实中的社交关系可能帮助人们突破这些气泡,接触多样化的观点。
- 人类与算法的关系及未来:
作者认为,算法是人类智能演进的一部分,从古代数学到现代计算,算法一直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们学习我们提供的数据,反映了我们社会存在的偏见,但与我们大脑不同,算法的偏见是可以被理解和清理的。作者认为,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奇点或超级智能的来临,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现有算法——是造福广大民众还是满足少数人私欲。结合算法和人类智慧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写作风格与方法:
作为应用数学教授,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通过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如分析脸书朋友的帖子、亚马逊推荐算法、过滤算法)来解释复杂算法的原理。同时,他融入了大量的个人经历和反思,例如对班克西事件的感受、对自己著作《足球数学》评论的看法、参观谷歌总部、进行内隐联想测试的经历以及与家人朋友关于算法的对话。他还采访了多位在谷歌、脸书、微软、Spotify 等公司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如犯罪学家、心理学家),使得讨论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现实案例的支持。他对媒体的过度炒作持批判态度。
总结:
综合这些片段来看,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数学著作,而是一本引人入胜地探讨算法如何渗透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作品。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解释和深刻的个人反思,不仅揭示了算法的运作原理及其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对算法中蕴含的偏见、对个人隐私的潜在威胁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严肃的拷问。它促使读者思考在算法日益强大的世界中,我们如何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被算法牵引,以及如何确保技术的发展真正造福于人类整体。这本书强调理解算法的重要性,并呼吁将人类智慧与算法结合,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它是一本关于理解我们当前和未来数字世界的有力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