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__03_06_2024

 学海__03_06_2024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来源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

  • 槟华独中师生拿部分压岁钱当善款机构捐5 槟华女子独立中学将“红包义款”改名为“慈善义款”,全校师生捐出部分压岁钱,总共筹获4650令吉,捐赠给槟榔屿病老院、慈济、圣尼古拉盲人院、济世之家以及如意之家等5个慈善机构,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

  • 稿量不达标无法获结业证书 《学海》主持人刘必强提醒学记们,需注意稿件数量是否达标,因为稿量不达标将无法获得结业证书。他鼓励学记积极投稿,以训练写作能力,并祝愿应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学记们能继续升学。

  • 鲁乃中学华文学会迎新会趣味游戏促进交流 鲁乃中学华文学会举办了配合龙年的“龙·则灵”迎新会,旨在让新会员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及学校的风土人情。迎新会策划了许多精彩有趣的游戏,帮助新生认识新朋友并学习新知识,例如通过冷知识小游戏学习到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 课外活动招生日回归各出奇招吸引新生 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举行课外活动招生日,各学生组织设计了精致的摊位并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小游戏和精彩演出吸引新生加入,让新生和家长深入了解各学生组织的特色。

  • 威南珍珠城国中颁奖礼嘉奖优异生续创辉煌 珍珠城国中举办2023年课外活动优异奖及好学生颁奖典礼(MAKOS),表扬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杰出表现。此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培养负责任且有上进心的学生,并嘉奖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兼修并为学校带来荣誉的学生。

  • 日新独中环市跑师生拼全力奔终点 日新独中秉持德智体群美并重的教育理念,举办了第八届环市跑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分公开组、教职组、宿将组、高中组和初中组,以体现体育精神和凝聚力,活动获得社区和赞助商的大力支持。

  • 师生拍“全家福”开斋节庆典好热闹 拿督锡阿末中学举办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庆典,全校师生共享节庆美食、观赏表演。活动特别安排师生分组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并拍摄“全家福”大合照,使庆典气氛更加热闹非凡。

  • 18岁可行使投票权年轻人应用多了解政治 文章探讨了马来西亚年轻人年满18岁可行使投票权的重要性,强调青少年需要充分的政治认知。优管(YouTube)上的政治频道被视为重要的信息来源,能够拓展年轻人的政治视野,提供多元观点,并激发他们参与政治议题和选举的热情。

  • 运动会互打气勉励培南人五色一心创佳绩 霹雳怡保培南华中举办第23届运动会,红、蓝、青、黄、紫五队团结一心,在各项赛事中相互鼓励、彼此支持。运动会以“油站”为主题,各队在操步和角色扮演中展现创意,并通过拔河等项目展现出培南学生团结一致的体育精神。

  • 张慈贞老师别哭调任副校长新征程新故事 圣母玛利亚国民型中学为感谢张慈贞老师27年来对该校的无私奉献,特意举办了一场欢送会,庆祝她调任三德华中行政副校长。张老师在体育和英文教育领域贡献巨大,曾担任英式篮球队教练并培养出多名优秀运动员,她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关爱受到师生的高度赞扬。

  • 甲东学记交流营展现古城特色营火会20学海之友回家团聚 第2届甲东交流营《秘境·神杖》在马六甲巴也隆布培华华小顺利举行营火会。营火会以点燃由“马六甲与东海岸”英文缩写字母(MLK X DHA)组成的易燃布料拉开帷幕,场面壮观。活动吸引了108位学记和20位学海之友参与,通过唱《学海之歌》、表演和互动,展现了学记情谊和团结一心的精神。

  • 二十四节令鼓各族热爱石城鼓团发扬民族艺术 二十四节令鼓作为马来西亚华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华人社会广泛流传,也受到友族的热爱和学习,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乐器。峇株巴辖的石城鼓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这项艺术,通过融合友族元素和独特的节奏感,展现出二十四节令鼓的迷人魅力和团队精神。

  • 马来西亚飘移英雌Leona Chin 介绍了马来西亚赛车手和电子竞技选手Leona Chin陈莉慧,她打破了赛车领域男性主导的刻板印象。莉慧曾多次赢得冠军,克服了寻找赞助商和体力等困难。她鼓励青少年勇敢尝试,追求自己的兴趣,并相信自己、坚持所爱,以此激励更多女性在任何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芒。

  • 冲突事件引发的饥饿危机 马来西亚世界宣明会扶贫发展部助理经理赖慧妍分享了全球冲突,如俄乌战争,如何导致大规模流离失所和饥饿危机。她指出,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物价造成巨大影响,并强调难民群体是被迫逃离家园,呼吁人们了解并支持受冲突影响的人们,共同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

  • 读好书找好工……这一套还管用吗? 星洲日报《学海》联合辩论团体“有亮点”举办了一场面向中学生的Open Debate表演赛,辩题为“对年轻人来说,‘读好书、找好工的人生观’,还管用吗?”。正反方就此观念是踏实基础还是限制年轻人可能性展开辩论,探讨了主流人生观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以及年轻人应如何寻找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