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全国__31_07_2025

 星洲日报—全国__31_07_2025


好的,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以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一、 经济与财政改革

  • 不落实奢侈品税,改征5%或10%销售税: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宣布,政府已决定不再推行奢侈品税。然而,对奢侈品征税的原则已纳入修订后的销售税结构中,奢侈品和特定商品将征收5%或10%的税率。此税原计划于2024年5月落实,预计每年可获得额外7亿令吉收入,但因业界担忧影响消费购买力而展延并最终取消。
  • 低价值商品税征收5亿:自2024年1月1日起落实的低价值商品税,已为政府带来约5亿令吉的税收。
  • 扩征销售与服务税额外50亿收入:自7月1日起落实的扩大销售税税率及扩大服务税,预计今年将带来额外50亿令吉的收入,并在2026年增加一倍至100亿令吉。
  • 针对性柴油补贴每月节省6亿:政府通过针对性柴油补贴,每月节省6亿令吉。
  • 数字服务税带来16亿收入:政府没有落实数字商品税,但自2020年1月1日已将其纳入数字服务税(SToDS)之下,2024年产生了16亿令吉的收入。
  • 113亿制造业投资获批并已运营: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赛夫鲁指出,在昌明政府领导下,总额达113亿令吉的制造业投资已获批准及开始运营,涉及11家外资企业。
  • 柔佛已获逾31亿新加坡投资:柔佛州务大臣指出,“柔佛大马投资促进中心”(IMFCJ)已吸引新加坡5家公司约13.4亿令吉的投资额,并吸引来自中国、德国等70家公司表达投资意愿。柔佛计划设立自由贸易区和第二条捷运系统路线。
  • 电子发票助追回8200万漏税:内陆税收局通过电子发票监督系统,识别5800名纳税人违反报税规定,追回8200万令吉税收。电子发票被视为中小企业实现数字转型的关键,可提升效率、优化财务管理和强化信誉。
  • 去年雇员薪酬增长6.1%:统计局报告显示,2024年雇员薪酬增长6.1%,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6%。
  • 公积金局首季收益降13%:公积金局今年首季投资收益为183.1亿令吉,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13%,主要原因是全球股市表现疲弱。
  • 大马咖啡市场估值44.5亿: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指出,马来西亚国内咖啡市场估值为44.5亿令吉,全国有超过6400家咖啡店,呼吁扩大本地咖啡种植。

二、 国内政治与治理

  • 团结政府目标:确保安华至少任相2届: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团结政府的目标是确保首相安华完成最少两届10年的任期。
  • 政治需要妥协换取最大利益:陆兆福承认在联合政府下政治需要妥协,以实现更宏大的目标。
  • “敦马两儿须交代财富”:首相安华要求前首相马哈迪的两名儿子交代各自庞大财富的来源,否则应将资金归还政府,并批评反对党为拥有异常财富者辩护。
  • 谨慎评论“倒安华集会”:前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提醒,评论“倒安华大集会”时须谨慎,以免弄巧成拙;并赞扬安华对此集会持开放态度。
  • 土团青2人被捕但获释:土团党青年团指出,两名土团党领袖因“集会者鞭打安华人形看板”案被捕后,延扣申请被驳回并获释,批评警方欠缺充分理由。
  • 第13大马计划涵盖公共清洁重要改革: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指出,即将提呈国会的第13大马计划将涵盖公共清洁改革的重要举措,如无尘道路计划和使用电动汽车进行夜间清洁工作。
  • 反补贴与反倾销税修正案一读:投贸部提呈2025年反补贴与反倾销税修正案一读,旨在保护本地业者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影响,并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一致。
  • 政府部门强制播放国庆主题曲:通讯部长法米指出,所有政府部门、机构和办公室强制播放2025年国庆日与马来西亚日主题曲,旨在提高国庆月的精神。
  • 不废除收费站:刘华才批评希盟食言:民政党主席刘华才批评团结政府未能兑现废除收费站的承诺,指出工程部长已承认财务上不可行。
  • 烂尾楼“鹅唛希达公寓”复工:全国最大的烂尾楼工程——鹅唛希达公寓今日复工,预计2027年交钥匙给购屋者,房地部长倪可敏警告发展商必须如期完工。
  • SRC及子公司诉巫统案高庭10月24日裁决:高庭择定于10月24日,针对SRC国际私人有限公司和其两家子公司对巫统和雪州巫统提出的民事诉讼,追讨1950万令吉案件作出裁决。

三、 社会发展与民生

  • 人力资源部委任13名“之友”议员:人力资源部委任13名团结政府国会议员为“人力资源部之友”,以强化该部与政府国会议员之间的联系,并有效传达政策至基层。
  • 人权委员会呼吁严打人口贩运:大马人权委员会指出,尽管马来西亚在打击人口贩运方面取得进展,但社会各界不应自满,应持续强化打击剥削行为的决心。
  • 宗教部长担忧青少年强奸乱伦案剧增:首相署部长(宗教事务)莫哈末纳因对青少年强奸和乱伦案件剧增表示担忧,指出若不加以控制,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 团结部建议设文物文史数据库:团结部长建议设立一个国家文物文史数据库,通过集中化的数字系统整合联邦、州、组织机构及私人博物馆的文史资料。
  • 公立大学录取STPM生翻倍:2024/2025学年中,获得公立大学录取的STPM及同等学历考生人数相比过去7年增长近一倍。
  • 教育部拟垂直学校指南: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已制定一项《垂直学校发展规划指南》,涵盖学校设计原则,预计近期提呈内阁。
  • 强制学生完成中学教育:教育部长法丽娜强调,2025年教育修正法案的核心精神并非惩罚,而是为了教育,旨在确保父母承担起让孩子完成中学教育的责任。法案已获三读通过。
  • 马青批评政府取消奢侈品税“劫贫济富”:马青总秘书苏仪芳抨击政府取消奢侈品税是“劫贫济富”,宽待高收入群体却转嫁财政负担给小市民,背离了昌明、公平与正义原则。
  • 94%大马受访者有意独旅:酷航民调显示,94%大马受访者有意展开独自旅行,其中60%在过去一年曾多次独旅,体现了对弹性和个人探索的追求。
  • 弘德龙狮体育总会晚宴弘扬中华文化:弘德龙狮体育总会成立10周年纪念晚宴吸引逾2000人参与,展现马来西亚作为高桩舞狮发源地的文化输出典范。
  • 博特拉中国留学生联会访本报:博特拉大学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王心祎赞扬《星洲日报》是有“温度”的纸媒,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
  • 校园霸凌和暴力事件:一名14岁学生因不满被训斥逃课而殴打老师并认罪。另一起校园群殴事件导致4名学生停学,14人接警告信。关丹一起教师疑遭学生勒颈事件,师生已达成和解。
  • 5岁男童遗留校车死亡案家属喊告:5岁男童张禹哲被遗留校车死亡案,死者父母索赔205万令吉不果,将于下个月起诉幼儿园及司机,并对总检察署拒绝提控幼儿园经营者表示失望,将上诉至布城。
  • 高钠摄取风险:营养师指出,大马人均盐摄取量远超世卫组织建议,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并提供了减钠饮食建议和食谱。

四、 自然灾害与国际新闻

  • 俄罗斯强震引发多地海啸警报: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外海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引发太平洋多地海啸警报,影响远至南半球秘鲁和纽西兰。首波海啸淹没俄罗斯港口小镇,日本岩手县测得浪高1.3公尺。
  • 千叶县发现4头抹香鲸搁浅:日本千叶县馆山市岸边发现至少4头抹香鲸搁浅,尚不清楚是否与地震或海啸有关。
  • 堪察加半岛一火山喷发: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的克柳切夫火山在8.8级地震之后开始喷发。
  • 马来西亚成功斡旋泰柬边境冲突:通讯部长法米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祝贺安华成功调解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冲突,促成双方无条件停火。这彰显了马来西亚在区域事务中的历史性角色。
  • 中美经贸谈判无突破,关税休战或延期: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的谈判未宣布重大突破,中方表示双方将继续推动关税休战延期90天,但美方强调最终决定由特朗普作出。
  • 特朗普关税大限的冲击:社论指出,特朗普的全球对等关税大限将冲击全球贸易,马来西亚可能面临25%的关税,呼吁大马政府积极应对,加速谈判、拓展出口市场、强化产业升级、打造数字贸易强国并推动东盟集体抗衡机制。
  • 澳洲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YouTube:澳洲将从12月10日起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YouTube等视频串流网站,以保护他们免受“掠夺性算法”的伤害。
  • 平壤直飞莫斯科班机抵步:数十年来首趟从平壤直飞莫斯科的航班抵达,显示俄罗斯和朝鲜关系日益密切。
  • 乌克兰推新法允60岁自愿从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新法,允许60岁以上公民加入武装部队,以纾解募兵困境。
  • 英国9月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除非以色列采取实质行动结束加沙惨状并停火,否则英国将于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此举遭到以色列谴责。
  • 少林寺新掌门拒绝佛教商业化:洛阳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出任少林寺住持,他主张惩治借教敛财,拒绝佛教商业化。
  • 会飞的“德士直升机”发明者是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人黄雍威研发的E2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焦点,预计2027年上市,收费平民化。
  • 中国捣破盗版Labubu集团:上海警方捣毁一个销售盗版潮流玩具的公司,查获5000多件假冒玩偶,涉案金额逾1200万元人民币。

五、 科技与创新

  • 马获中企30亿数字投资:数字部长哥宾星宣布,马来西亚已从中国主要科技企业获取总值29.7亿令吉的数字投资,有望创造逾6800个高价值数字工作机会。
  • 杨忠礼电力与辉达合作是“祝福”:杨忠礼机构执行主席杨肃斌表示,杨忠礼电力与辉达的合作是“一种祝福”,涉及高达100亿令吉的投资,将加速大马AI能力发展。
  • 新科技将大脑信号同步解码,“失语者”有望发声:科学家开发出一款革命性算法,可将大脑信号实时转换为自然语音,让渐冻症等失语者有望重获“声音自由”。

六、 其他

  • “玫瑰系列”邮票发售:大马邮政公司发行“玫瑰系列第3辑”邮票,特色是加入淡雅玫瑰香氛。
  •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创校25周年:该校庆祝25周年校庆,标志着其在塑造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未来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看法

从这些新闻中可以看出,马来西亚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型与挑战并存的时期

经济层面,政府正积极进行财政改革,通过修订销售税、扩大服务税、征收低价值商品税等措施,努力增加国家收入并优化税收结构。虽然取消奢侈品税引发了“劫贫济富”的争议,但其整体税改方向似乎更倾向于稳定和可预测的税基。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来自中国科技巨头的数字投资,以及柔佛州吸引新加坡投资的成果,这对于经济增长和创造高价值就业机会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如隆新高铁的重启和东海岸铁路计划,也表明政府致力于区域经济整合和平衡发展。然而,全球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公积金局收益下降反映了全球股市的疲软,马来西亚需要警惕潜在的经济下行风险。同时,面对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威胁,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模式和产业体质面临严峻考验,亟需多元化出口和产业升级。

政治与治理方面,团结政府展现出寻求稳定和长期执政的意愿。对于“倒安华集会”的处理方式,包括允许集会进行和警方专业执法,反映了政府在维护集会自由方面的姿态。虽然集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被一些分析视为巩固了安华地位,但也暴露出反对党在议题设置和多元族群动员上的短板。政府官员也强调,政治妥协是联合政府运作的常态。此外,针对前首相儿子财富来源的追问 和SRC案件的审理,都体现了政府在反腐和维护廉洁方面的决心。

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教育改革成为焦点,前国家银行总裁的尖锐批评揭示了教育体系与21世纪需求脱节的困境。他提出的多项改革建议,如成立独立委员会、教育去中心化、重视学前教育、更新课程并纳入人工智能、以及恢复英语教学,都指向提升国家未来竞争力的迫切性。强制中学教育的法案通过,旨在解决辍学问题,但如何平衡强制性与家庭经济负担仍需关注。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如强奸乱伦案剧增 和校园霸凌事件,令人深感忧虑,反映出社会道德和心理健康层面的深层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人口贩运和各类诈骗活动频发,也暴露出社会安全和监管的漏洞。

国际舞台上,马来西亚展现了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成功斡旋泰柬边境冲突,不仅为地区稳定做出了贡献,也提升了马来西亚作为“中立协调者”的国际声誉,这可能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为马来西亚带来有利位置。

总体而言,新闻描绘了一个在内部积极求变、对外灵活应变的多面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通过改革促进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挑战,包括经济压力、社会问题、政治博弈以及全球不稳定因素。**能否有效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教育和经济领域的深层结构性问题,将是决定马来西亚未来走向的关键。**同时,在处理社会问题时,需要更深入地触及根源,并加强社会各界的协作,才能真正实现“昌明大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