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报》(Jurnal Pendidikan) 2000年5月 第25卷

 

《教育学报》(Jurnal Pendidikan) 20005月 第25

 

 


《教育学报》20005月出版了第25卷,内容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多个研究论文。这些文章探讨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大学生亲子和同伴依恋模式科威特大学教师培训项目的有效性社会问题解决计划对学龄前儿童社交认知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教育学系学生对植物解剖学概念的误解。此外,该期刊还包括了关于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职业信息词典的构建数学模拟考试表现与实际考试表现的相关性,以及OHP(高射投影仪)在教室中有效使用的研究。这份出版物为马来西亚乃至全球的教育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教育学报》,由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出版社(Penerbit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代表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出版一期。其主要宗旨是为教育领域所有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包括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当前问题)提供一个发表研究论文、报告文章和评论的平台。本期刊的论文以马来语和英语发表,展示了其在区域和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开放性。本期(20005月,第25卷)收录了多篇探讨教育领域不同面向的深度研究,为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本期期刊涵盖了广泛的教育主题,从教师的态度、学生心理发展、教学项目有效性评估,到课程内容、认知风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展现了教育研究的多元性与前沿性。

 

本期文章亮点:

  • 《教师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态度》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作者:Ramlee Mustapha
    • 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职业和技术教师对职业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作用的看法。研究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并认为在此领域的巨额投资是合理的。然而,他们对职业和技术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如沟通、批判性思维和创业技能)适应能力表示不确定。研究强调了私营部门投入和教育机构与行业间技术交流的重要性,并指出公共部门在满足人力资源需求方面表现不足。教师们认为政府需加强其在满足职业和技术教育需求方面的作用。此外,教师们将专业发展和在职培训、充足的设施和最新设备以及充足的资金视为改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最重要因素。缺乏工业经验的师资和激励措施不足也是主要障碍。
  • 《大学生亲子和同伴依恋模式:一项依恋理论的检验》 (Patterns of 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Test of Attachment Theory) 作者:Noriah Mohd. Ishak
    • 该研究运用鲍尔比(Bowlby)的依恋理论,探讨了在美马来西亚大学生的亲子和同伴依恋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发现信任是建立亲子和同伴依恋的核心要素。研究还观察到,学生与同伴的依恋模式与他们和父母的依恋模式存在相似性。尽管有些学生将朋友视为家庭的替代,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完全将依恋关系从父母转移到同伴。研究证实了父母依恋的稳定性,特别是与母亲的依恋,这与鲍尔比的理论相符。
  • 《科威特大学教师培训项目有效性评估(教师受训者的视角)》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as Perceived by Teacher Trainees At Kuwait University) 作者:Ameena Ebraheem Al-methen
    • 这项研究评估了科威特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项目的有效性。受训者普遍认为,教师培训中心的合作性、观察期对技能提升的益处以及学校主管在教学计划上的指导是项目亮点。然而,研究也揭示了项目存在的显著问题,最突出的是大学所学理论与学校实际教学实践之间的不兼容性。其他不足包括教材供应不足、主管对受训者教学表现过于关注负面而非正面、以及大学主管监督不足等。研究建议,应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确保培训师资的专业素质,并加强大学教职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 《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对学龄前儿童社会认知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Kesan Program Penyelesaian Masalah Sosial ke atas Kognisi Sosial dan Tingkah Laku Prososial Kanak-kanak Prasekolah) 作者:Rohaty Mohd Majzub & Anna Christina Abdullah
    • 本研究评估了一项名为学龄前儿童社会问题解决项目”(PSPP)的社会认知干预计划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的实验组儿童在替代问题解决技能和因果思维技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提升,且亲社会行为得分更高。这证实了该干预项目在促进学龄前儿童社会认知和亲社会行为发展方面的有效性。研究强调了将社会技能教学融入学校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要性。
  •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教育学院三年级学生植物解剖学概念的误解》 (Salah Tanggapan Konsep Anatomi Tumbuhan di kalangan Pelajar Tahun Tiga Fakulti Pendidikan, UKM) 作者:Rashidi Azizan, Jamalullail Abd. Wahab & Sang Fay Lee
    • 该研究调查了马来西亚国民大学教育学院三年级生物学专业学生对植物解剖学概念的理解情况。尽管总体理解水平令人满意,但研究发现学生在植物细胞结构这一子概念上存在明显的误解。许多学生难以准确识别并绘制不同植物细胞(如薄壁细胞、厚壁细胞、石细胞、管胞和伴细胞)的特征。研究强调了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抽象概念的教学上,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而非死记硬背。
  • 《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Influence of Cognitive Style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作者:Muhammad Hussin
    • 此研究探讨了认知风格(整体-分析型和言语-意象型)对六年级经济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分析型和言语-意象型认知风格与经济学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然而,学生之前的经济学和数学成绩与经济学表现存在显著关联。研究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学教材的呈现模式和评估方式主要以言语形式进行,未能体现出不同认知风格的优势。这表明,教学材料的结构、呈现方式和内容类型可能与认知风格对学习表现的影响更为相关。
  • 《职业信息词典的构建》 (Pembinaan Kamus Maklumat Kerjaya) 作者:Amla Salleh & Salleh Amat
    • 这项项目旨在扩展基于霍兰德(Holland)职业查找器(Occupation Finder)的自助职业规划系统数据库。项目成功地为716个职业条目提供了详细说明,涵盖了社会型、艺术型和创业型职业类别。这些信息按照五个主要领域(职业名称、薪酬、工作描述、任职资格和培训要求)进行组织。该项目的构建旨在为学生、家长、求职者和职业顾问提供全面、系统且易于获取的职业信息,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项目指出,获取最新和完整的职业描述是主要挑战,并建议未来将信息系统发展为更易于访问的电子媒体形式。
  • 《数学PMR模拟考试与实际PMR考试成绩在性别上的相关性》 (Korelasi Pencapaian Peperiksaan Matematik PMR Percubaan dan Peperiksaan PMR Sebenar Mengikut Jantina) 作者:Siti Rahayah Ariffin & Zainoriah Zainuddin
    • 该研究分析了1998年数学PMR模拟考试与实际PMR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模拟考试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卷1r=0.902,卷2r=0.934)。模拟考试和实际考试成绩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r=0.871,这表明模拟考试成绩可以有效预测实际考试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女学生在两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均高于男学生,且差异显著。研究建议,PMR模拟考试成绩可以作为选拔学生进入寄宿学校和进行分流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减轻学生考试压力,节省资源。
  • 《投影仪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有效性》 (Keberkesanan Penggunaan Projektor Overhead sebagai Alat Bantu Mengajar di Bilik Darjah) 作者:Kamaruddin Hj Abu Hassan, Rashidi Azizan & Mohd Ariff Hj Ismail
    • 本研究旨在确定影响投影仪(OHP)在课堂上有效使用的因素。研究分析了透明胶片制作(文字大小、字体、字间距、每行字数、行数、颜色和笔尖大小)以及投影仪和屏幕位置的影响。结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性建议:合适的字高在0.50-2.00厘米之间,所有字体(大写、小写或混合)都适用,分体字优于连笔字,字间距0.5-1.0厘米,每行字数(大写4-8个,小写4-7个),每张透明胶片行数4-12行,合适的颜色包括黑色、蓝色、绿色、红色、紫色和棕色,所有笔尖大小(0.3-4.5毫米)均适用。此外,投影仪的最佳高度在0.5-0.7米之间,屏幕应放置在教室中央或右侧角落。研究强调了教师在准备透明胶片和使用投影仪时应注意这些因素,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印象与价值:

《教育学报》20005月第25卷不仅提供了一系列深入的教育研究,更反映了马来西亚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宏观的职业教育政策,到微观的课堂教学技术应用,再到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以及职业生涯指导,本期期刊内容丰富多样,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尤其值得赞扬的是,期刊探讨的问题既有普遍性,也密切关注马来西亚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文化背景,例如针对马来西亚学生依恋模式的研究,以及马来西亚教育政策和职业发展信息的整理。尽管其中一些研究指出了现有教育体系中的不足(如师资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职业信息更新不及时),但它们同时也提供了基于实证的改进建议,对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一本每年出版的学术期刊,它为区域内外的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