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财经__12_08_2025

 星洲日报—财经__12_08_2025


以下是对新闻标题、简介的整理以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与简介:

  • 外資7月再撤65億

    • 简介: 外国投资者在7月份连续第二个月从马来西亚资金市场撤资,净流出总额达65亿令吉,其中包括55亿令吉债券和9亿令吉股票。今年前7个月,尽管债市有净流入,但累计外国投资组合净流入仍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外资抛售债券主要受关税忧虑影响,而股市卖压集中在金融、电讯和媒体股。尽管如此,国家银行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截至7月底达到1213亿美元,为2014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次季成長可保4.5%

    • 简介: 经济学家预计马来西亚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符合或略低于统计局预估的4.5%。尽管服务业部分领域增速放缓,但贸易和工业表现回升,以及采矿业和农业表现改善,预计将支撑整体GDP增长。展望下半年,减息、政府的财政措施(如调低油价、发放现金)和强劲的国内需求有望推动经济势头回升,缓解美国关税上调对出口的潜在影响。
  • 積寶獎金破7千萬 多多博彩或再掀投注潮

    • 简介: 多多博彩的好运多多六合彩积宝奖金已超过7000万令吉,这有望再次引起投注热潮,从而提升其2026财政年盈利并增强周息率。尽管测字业面临非法投注和高基数等挑战,但严格执法和网络博彩合法化可能带来潜在的增长催化剂。万能公司持有的U Mobile股份在后者上市后,也可能带来额外上涨空间。
  • 6月失業率企穩3% 失業人數減至51.9萬

    • 简介: 马来西亚6月份失业人口按月减少至51万8700人,失业率连续三个月稳定在3%,反映劳动力市场持续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涵盖服务、制造、建筑、矿业和农业等领域。第二季度的劳动力市场也表现积极,失业率按季下降。未来几个月,在内需增长、生产力提升和投资的支撑下,劳动力市场前景预计保持稳定。
  • 發2億新股 旅行社GD集團擬上市

    • 简介: 著名旅行社Golden Destinations集团计划在马股创业板上市,通过首次公开售股(IPO)筹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充(包括设立新总部、品牌推广、拓展砂拉越和新加坡市场、IT系统升级、扩大团队)和营运资本。
  • 放眼創業板掛牌 金豐控股擬售1.17億新股

    • 简介: 房产发展商金丰控股公司也计划在马股创业板上市,公开发售1亿1700万股新股及献售3600万股现有股,所筹资金将用于发展项目的营运资本。该公司主要从事住宅和商业房产开发,并承担建筑施工。
  • 馬股五連升衝破1560大盤剖析

    • 简介: 马来西亚富时综指上周五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成功突破1558点的200日平均线阻力位和1560点关口,创下近期新高。这一涨势得益于马来西亚与美国关税谈判接近完成的利好消息以及技术面的积极趋势。医疗保健、科技、建筑和金融等主要指数领涨,科技股如马太平洋和UWC公司表现亮眼。
  • 7月棕油庫存增4% 寫19月新高

    • 简介: 马来西亚7月份棕油库存连续第五个月上升,按月增加4%至211万公吨,创下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但低于市场预期。同期棕油产量跃升7.1%,出口增长3.8%。市场分析认为,尽管库存增加,但增幅低于预期,整体报告偏向利好。
  • CRITICAL 獲4076萬合約

    • 简介: CRITICAL控股获得一份价值4076万令吉的合约,将为一家知名美国跨国公司承建新生产楼层的机械与电气工程。该合约预计从2025年8月15日开始,并在11月21日竣工,有望为公司盈利带来积极贡献。
  • 國油調整組合強化競爭 全球油氣領域挑戰重重

    • 简介: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正对其上游业务组合进行战略审查,以在面临地缘政治、技术和政策压力的全球油气领域中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公司目前天然气业务占比较高,但计划平衡组合,并加强在碳捕捉与封存(CCS)及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方面的投资与曝光。
  • MSCI指數調整 雲頂PPB森那美出局

    • 简介: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最新季度指数检讨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共有3只成分股,包括PPB集团、云顶和森那美,被剔除出MSCI全球标准指数,且没有新增股项。此调整将于8月26日收盘后正式生效,PPB集团股价因此跌势最重。
  • CITA環球1500萬購水力發電項目

    • 简介: CITA环球斥资1500万令吉收购霹雳州两处水力发电项目的多数股权,正式进军水力发电领域。这些水电资产预计每年可带来1900万令吉的经常性收入。
  • 售日光2932萬股 摩根士丹利非主要股東

    • 简介: 摩根士丹利出售了其在日光公司(Sinaran)的2932万股直接持股,不再是主要股东。近期摩根士丹利频频减持在马股的曝光率。
  • EPF持股低於5% 非KIP產託主要股東

    • 简介:: 雇员公积金局(EPF)出售了KIP产托200万个单位,使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不再是该产托的主要股东。
  • 英大建築 獲2.6億工程

    • 简介: 英大建筑获得一份价值2.645亿令吉的建筑工程合约,将建造两栋40层服务式公寓,共1143个单位。合约期限为38个月。
  • 全能科技 次季淨利692萬

    • 简介: 全能科技第二季净利下跌20.49%至692万令吉,主要受行政开支增加、融资成本升高及税务优惠减少影响。尽管如此,其第二季营业额创历史新高,显示核心业务加速增长。
  • 收購CLASSITA不受看好 NEXG暴跌賣空喊停

    • 简介: NEXG公司收购CLASSITA控股的交易不受投资者看好,导致其股价暴跌近30%,并触发了即日卖空活动的暂停。分析师质疑此举是“策略多元化还是分散”核心业务,并下调了评级和目标价。
  • Y&G機構 4.8億收購土地與公司

    • 简介: Y&G机构计划以高达4.77亿令吉收购多块土地和一家公司,旨在扩大地库以支持未来房产发展业务的扩张。
  • 852萬認購海中天15% 林財福成第二大股東

    • 简介: 印度尼西亚最大煤矿生产商巴彦资源(Bayan Resources)的首席营运员林财福斥资852万令吉认购海中天(AVI)15%的新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举将帮助海中天筹集资金偿还贷款、充当营运资本及装修维护酒店。
  • 多元資源 4億購宇航零件商

    • 简介: 多元资源工业(DRB-HICOM)计划以9520万美元(约4.261亿令吉)收购Spirit AeroSystems在马来西亚的业务,以加强其宇航专业技术并提升竞争力。Spirit MY是空中巴士和波音公司主要零件与配件的供应商。
  • 合成工業 次季少賺5.74%

    • 简介: 知名饼干制造商合成工业第二季净利减少5.74%,主要因原料成本攀升抵销了销售增长的效益。公司对全球地缘政治不明朗保持谨慎态度。
  • 大摩:美股熊市告終牛市起跑

    • 简介: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森认为,美国股市4月份的抛售潮标志着熊市的结束,新一轮牛市已经展开,并建议投资者应趁低价时进场。
  • 蘋果10年砸2.98兆回購股票 分析師:錢投AI更具效果

    • 简介: 苹果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投入巨资进行股票回购(达7040亿美元),这一规模凸显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然而,有分析师批评这种“回购优先”的策略对业务增长没有实质帮助,并主张苹果应将这些现金投入到人工智能(AI)领域进行战略性并购,以提升股价和市场竞争力。
  • 國內面臨過剩·與美關係緊張 中改變大豆貿易格局

    • 简介: 面对国内豆油供应过剩和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中国正在悄然重塑其大豆贸易格局。上半年中国豆油出口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并首次尝试从阿根廷进口豆粕,以对冲美国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
  • 華南城控股被港法院勒令清盤

    • 简介: 香港高等法院勒令产业发展商华南城控股清盘,这是继中国恒大集团之后,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被清盘发展商。此清盘令反映了中国持续多年的房地产危机仍在冲击该行业,短期内住宅销售复苏希望渺茫。
  • 寧德時代鋰礦停產

    • 简介: 电池生产巨头宁德时代确认其在宜春的锂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而暂停开采。市场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政府“反内卷”措施的一部分,旨在限制过剩产能和无序竞争,导致中国碳酸锂期货和锂矿股普遍大涨。
  • 傳軟銀電子支付PayPay 末季在美上市集資85億

    • 简介: 软银集团旗下电子支付工具PayPay据传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于美国上市,目标集资逾20亿美元(约85亿令吉)。这将是软银自安谋(Arm)2023年上市以来的又一次重要IPO。
  • 紐中行裁員20% 政府撥款減少

    • 简介: 纽西兰央行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裁员约五分之一(142人),以应对政府拨款减少的决定。
  • 印度傳斥212億撐盧比

    • 简介: 印度储备银行据称在本月已抛售至少50亿美元(约212亿令吉)以支撑其卢比汇率,因卢比兑美元汇率跌向历史低点。此举旨在应对美国新关税和控制输入型通胀压力。
  • 中美AI競賽劍拔弩張 對 對 碰

    • 简介: 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被描述为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决。美国在生成式AI的关键技术和模型开发方面保持领先,而中国正迅速追赶,通过政府支持、大数据池、以及推广开源模型来增强竞争力。这场竞争不仅关乎技术,更涉及经济、政治、国家安全和国际软实力。双方在AI晶片、数据中心建设和人才争夺方面都投入巨资,并各自审视AI系统的言论和版权问题。

看法:

从这些新闻中可以看出,当前的全球和马来西亚经济都处于一个充满变数和动态调整的时期

马来西亚经济: 马来西亚经济展现出韧性与适应能力。尽管面临外资持续撤离的压力,这主要源于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关税忧虑),但国内基本面依然稳固。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失业率维持在低位,显示就业环境健康。政府通过降息和财政刺激措施(如燃油补贴和现金发放)积极提振国内需求,这有效对冲了外部风险,并有望在下半年推动经济增长势头回升。同时,多家公司选择在本地上市或进行大规模收购,特别是进入高增长或稳定收入领域(如宇航制造、水力发电、房产开发),这表明企业界对国内经济的长期前景抱有信心,并积极寻求多元化和扩张。马股近期突破关键阻力位,也反映了市场情绪的改善。然而,MSCI指数调整剔除部分成分股,以及个别公司(如NEXG)因收购案而股价大跌,也提醒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注意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具体风险。

全球经济与科技格局: 全球层面,地缘政治紧张和科技颠覆是两大主旋律。

  • 贸易关系重塑: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迫使中国调整其大宗商品贸易策略,例如从阿根廷进口豆粕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这种调整不仅是为了应对关税,也是为了保障供应链的稳定。
  • AI的颠覆性影响: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前全球最热门的科技趋势,它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潜在的威胁。一方面,科技巨头投入数千亿美元加速AI发展,推动市场估值不断创新高。另一方面,AI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和公司构成“颠覆性”风险,可能导致一些服务型、行政型甚至设计型企业面临需求下滑或被淘汰的危机。这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竞争力。
  • 中美AI竞赛: 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一场全方位的“对对碰”,涵盖技术、资本、人才、政策和基础设施。美国在核心AI技术上保持领先,但中国正通过大力投资、鼓励开源、并积极吸引人才奋力追赶。这场竞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21世纪的全球科技霸权和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反内卷”政策导致锂矿停产,也反映了其在AI等新兴产业中避免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决心,可能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全球经济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技术创新和地缘政治动态共同塑造着新的市场机遇与风险。投资者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宏观趋势,并在选择投资策略时,考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适应性以及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对于马来西亚而言,稳固国内基本面和推动多元化发展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