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901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来源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并附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马来西亚国内要闻
-
政治与治理
- 首相安华访华,出席上合峰会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是安华自2022年11月任相以来第四次访华,期间将强调马来西亚致力于将本国及东盟打造为贸易与投资中心。
- 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祝贺国庆,强调多元种族和谐是国家团结支柱。
- 财政部就MyKasih计划“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发放系统延迟和当机向民众致歉。该计划为18岁以上国人发放100令吉援助金,全国已备妥超过7000个专用支付终端机以方便民众。
- 2025年零工法案通过,人力资源部长称是国庆日礼物。该法案将为零工群体提供更完善的保障,语言辅助专业人员首次获得法律保障。
- 国民投资机构(PNB)将依首相指示,检讨脱售大道计划,优先考虑国家和土著利益。
-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洋列2025年城市翻新法案的“十大保障业主原则”。他强调,该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在保障业主权益的前提下为老旧社区注入新活力,并非“强拆令”,且60-70%的计划不涉及拆除旧建筑。
- 马青彭亨州团长黄绍敏因批评城市翻新法案,在国庆日被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传召问话。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及马青总团长林添顺对此表示不满和谴责,质疑其时机和打压言论自由。
-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欢迎马华和国大党加入国盟。社青团则批评此举坐实马华和国大党是国盟代理人,并呼吁他们退出团结政府。
- 数字部长哥宾星委任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博士为“数字部之友”,此举被视为开启政治新篇章。
- 民主行动党计划在怡保建立中央党校,署理主席倪可敏已宣布筹得100万令吉启动资金。但文章指出其面临资金、定位和社会环境等挑战。
- 马华目前在团结政府中处于边缘地位,政论学者认为其积极问政旨在争取下届大选筹码,留在团结政府是其较佳选择。
- 政府计划逐步调涨最低薪资,目标提升至3000令吉,但经济学家认为单纯依赖“一刀切”制度难以解决结构性问题,渐进式薪资模式更为公平合理。
- 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通过“Ziarah Kasih Simpan SSPN”关怀计划,援助弱势家庭学生。
-
经济与商业发展
- 马来西亚上半年批准投资高达1903亿令吉,同比增长18.7%,预计创造8.9万个就业机会。学者指出,虽然投资亮眼,但外资项目全面开花需要18至24个月,基层红利存在“时间差”。
- 监管外资需“本地优先”,以确保技术转移和本地供应链的参与,避免过度依赖外资风险。
- 大马交易所成交量与成交值,以及各组指数上周表现,整体走弱,科技股承压,下半年令吉预计保持强劲。
- 废弃食用油回收及再利用成为绿色能源和环保经济新资源,Arus Oil和国油(Petronas)积极推动回收,TnG提供预约回收服务。数字平台追踪回收数据可促进绿色融资。
- 香港银行业因不良贷款上升、盈利能力减弱及对地产市场的高风险暴露,在降息后问题可能愈加棘手。
- 首次公开募股(IPO)往往有利于早期投资者和内部人士,小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了解股市生存法则。
- 全球经济面临高关税时代和新丛林秩序,企业需布局“长链”产品以应对不确定性,而“数字转型和自动化”将拉大企业差距。
- 稳定币正重塑全球金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发展迅速,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也在探索CBDC,以提升支付效率和金融包容性。
- 比亚迪(BYD)SEAL车型升级发布,提升了外观、内饰和电池技术,并计划在丹绒马林设立本地组装厂。
- 日产(Nissan)Navara X-Tremer皮卡新车型开放订购,强化辨识度与霸气,并升级内饰和座椅舒适度。
- MR D.I.Y.举办“全民团结市集”庆祝国庆,汇聚逾百摊位提供购物和互动体验。
- GEOX与Larrie品牌举办国庆主题盛会,推出折扣促销,GEOX第二间专卖店吉隆坡开业。
-
社会与人文
- 昔加末连续六度地震,警示我国并非地震“绝缘体”,全民防灾意识亟待提高。
- 呼吁马来西亚效仿新加坡,尽快禁止电子烟以保护民生和下一代健康。
- 探讨90后主管“怕背黑锅”的心理困境(责任焦虑、价值怀疑),管理者需营造安全感、强化价值感并引导而非对抗。
- 许多中小企业老板不愿改变,因安逸现状而忽视风险;建议老板培养危机意识、重视执行力、设定数字目标、升级团队能力及善用科技工具。
- 从F1电影中汲取企业之道,强调适应改变、冷静判断、团队配合、回归初心和饮水思源的重要性。
- 一起税务案例显示,资产“注册不等于拥有权”,若未付清款项,企业不能申报全额资本津贴,技术误差也可能导致罚款。
- 警告聘用非法外劳的严重风险与惩罚,并呼吁政府加强人才培养、实施漂白计划及与行业协会协商。
- 马来西亚曾主办F1大奖赛,但因F1当时走向精英化,与我国发展中国家不合拍,被评为“对的赛事,错的时间”。
- 香港资深演员黎宣离世,享年93岁,她出身演艺世家,与初恋丈夫结发逾70载,感情深厚。
- 杨丞琳透露完成“不小的手术”,目前正在休养,丈夫李荣浩全程陪伴。
- 泰勒丝(Taylor Swift)的歌曲被研究发现符合缓解失智症患者快乐回忆的节奏,部分歌曲节奏也符合心肺复苏(CPR)标准,获国际赞誉。
-
体育赛事
-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马来西亚混双陈堂杰与杜依蔚夺得首个世锦赛混双冠军,女双陈康乐与蒂娜则憾败屈居亚军,男双全军覆没。
- 前NBA球员林书豪宣布结束15年篮球生涯,职业履历丰厚,曾掀起“林疯狂”热潮并在猛龙队摘得总冠军戒指。
- 亚洲杯场地脚车赛,大马队共夺得1金2银3铜,阿兹祖哈斯尼在男子精英冲刺赛中摘铜,是他从巴黎奥运会休战后复出的首个比赛。
- 曼联在英超第3轮以3比2惊险战胜伯恩利,取得本赛季首场胜利,暂时缓解了主帅阿莫林的压力。
国际要闻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执行的大部分全球关税违法,此举有望缓解全球经济压力。特朗普计划签发行政命令,废止邮寄选票、投票机投票,并要求选民提供身份证明。
- 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市发生枪击案,前议长帕鲁比遇刺身亡,总统泽连斯基誓言尽全力缉凶,不排除与俄罗斯势力有关。
- 哈马斯武装组织证实加沙地带军事领导人穆罕默德辛瓦尔已身亡。
- 埃及一列从马特鲁开往开罗的列车出轨,造成3人死亡、103人受伤。
- 澳洲多个城市举行反移民游行,澳洲政府谴责其试图散播仇恨,并与新纳粹分子有关。
- 也门胡塞武装誓言为多名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的重要成员复仇。
- 挪威一座城镇出现巨大天坑,吞没部分公路及铁路,造成一人丧命。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登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丁和印度总理莫迪等20多国领导人出席。莫迪时隔7年访华,中印关系重启。金正恩也将于9月3日现身北京天安门广场,与习近平、普丁同台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被视为一次重要的三方外交结盟。
- 普丁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批评日本以“中俄威胁论”为借口,逐步复兴军国主义,强调中俄在二战中共同击败日本的合作重要性。
- 中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至49.4,但仍连续5个月萎缩,显示生产商仍在等待美中贸易协议明朗化,且国内需求低迷。
- 中国商务部坚决反对美国撤销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尔在中国取得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豁免许可,并宣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权益。
- 中国九三阅兵前夕,重庆大学城有人以投影方式打出“推翻中共”等反共标语,引发海内外热议,被称为“重庆勇士”。
- 泰国最大反对党人民党将开会商讨支持哪个政党联手组成联合政府,因原任首相佩通坦遭宪法法院免职。
- 印尼示威活动越演越烈,财长和数名议员的住所被示威者盯上,总统普拉博沃谴责其行为构成叛国罪和恐怖主义。TikTok因印尼示威活动暴力升级,宣布将暂停当地直播功能几天。
- 新加坡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回应外国组织批评新加坡禁电子烟,强调新加坡政府关注国民安全与健康,不会听从“烟草公司代理人”的指点。
- 台湾高铁推出“宁静车厢”政策,乘客若太吵并屡不听劝,可能被解除运送契约或拒载。
-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创新治疗计划,用探戈舞缓解帕金森症患者的症状。
-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发生一起离奇交通对峙事件,一名外送员与一名电动摩托车骑士在马路中央对峙近4小时。
科技与医疗创新
- 中国人工智能(AI)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涵盖影像诊断、基层辅助、罕见病诊治、创新药研发等,旨在提升医疗效率、弥补城乡鸿沟,实现普惠平权的健康服务。
- 上海微创的“图迈”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第五代远程手术机器人。
- 中国在罕见病大模型领域取得突破,北京协和医院与中科院研发出罕见病大模型“协和•太初”。
- 晶泰科技建成了全球最大的AI制药机器人集群,推动创新药研发迈入“无人实验室”时代。
- 腾讯、百度、华为、阿里健康等平台在AI医疗领域百花齐放,推出多种AI产品服务。
- 强脑科技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智能仿生手,利用脑机界面技术帮助残疾人。
- 尽管中国AI医疗进展迅速,但在消减AI大模型幻觉、打通数据孤岛、改变医生习惯及缩短与美国通用医疗大模型差距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看法
从这些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充满动态与挑战的马来西亚及全球格局。
在马来西亚国内,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展现出积极的姿态,例如推动大规模投资、关注零工经济、以及通过城市翻新法案解决老旧社区问题。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MyKasih援助金系统故障和城市翻新法案引发的言论自由争议,都凸显了政策落地与民意沟通之间的张力。此外,政党间的合纵连横,如伊党向马华和国大党伸出橄榄枝,以及行动党与马华之间微妙的合作(数字部之友),都表明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正在经历复杂而持续的演变。经济方面,虽然投资数据亮眼,但**“本地优先”的呼吁和对外资红利“时间差”的讨论**,反映了如何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基层仍是核心挑战。同时,废弃食用油回收等环保倡议和最低薪资调整的争议,也反映出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负担之间的平衡难题。
在国际层面,全球政治经济正经历**“新丛林秩序”的重塑。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虽然部分被裁定违法,但“高关税时代”的到来已成定局,企业需要调整战略布局以适应新的全球分工。中美俄等大国之间的互动,如上合峰会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中的领导人齐聚,以及普丁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评,都显示出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性加剧**。同时,全球各地也面临着多样化的社会挑战,如乌克兰的暗杀事件、印尼的示威暴力、以及多国反移民情绪的升温。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突破,正成为改变社会面貌的重要力量。中国在AI医疗方面的显著进展,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致力于弥合城乡医疗鸿沟,为全民提供普惠的健康服务,这预示着科技进步在解决社会痛点方面的巨大潜力。
总体而言,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与适应的时期。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才能在这股变革浪潮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马来西亚的经验亦折射出,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如何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政治稳定,将是未来持续面临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