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民到首相~马哈迪医生简历

原文刊登于《资料与研究》第13期 1995年1月1日


从平民到首相~马哈迪医生简历



年少时家境贫穷

    1925年10月20日,在阿罗士打市区的冰厂後巷的一间简陋马来传统亚答屋里,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目前在国际上叱咤风云、国内统领全国、声望一时无两的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

    马哈迪医生在家中排行第9,是其父默哈末敏依斯干达与蔓汀芭旺敏蒂韩纳菲夫妇最小的儿子。其父母共育6男3女,马哈迪从小就已深获双亲的疼爱。

    马哈迪医生幼年时,家境贫穷。年少时,亦当过贩卖香焦糕的小贩。他的这样的一个平民背景,和皆是出身皇室的前三任马来西亚首相,有著明显的差异。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就了今天的马哈迪医生。

    马哈迪医生的启蒙教育是在实勿弄吡叻国民小学就读,随後转向吉打苏丹阿都哈密学院完成中学课程。日侵时期,他暂停学业4年。战争结束後,马哈迪才重返母校考获高级剑桥文凭,过後负笈新加坡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院深造。当他在新加坡念书时,他也开始以Che Det的笔名投稿给海峡时报。

    1945至46年间,马哈迪医生受马来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开始了其政治生涯。他参与了当时反对英殖民政府所提出的马来亚联邦之运动。这期间,他也参与了多个团体如吉打马来人团(Kesatuan Melayu Kedah)、马来青年团(Kesatuan Pemuda Melayu)及後来所成立的巫统。

    1954年,马哈迪医生在米都中央医院服务,他的医德及为民服务的态度,获得米都人民的普遍赞赏。1956年8月10日,他与该院同事西蒂哈斯玛医生共结连理。1957年,我国独立,马哈迪医生以32岁之壮年,毅然辞掉安稳的医院高职而出来自己设立诊疗所,这在当时的马来社会来说,是具有特别的意义,证明了土著也一样可以象非土著,不必依靠政府而独立,并取得一样的成功。

抨击东姑被开除

    马哈迪医生於1957年後的政治生涯沉寂了一段时候。由於不满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政府和英政府签署国家独立後的军防及英军留驻我国的协约,及在其他政策上的意见不同,导致他当时虽任巫统吉打州主席,但却退出1959年全国大选的竞选。

    无论如何,他在吉打所拥有的基层实力,使到他於1964年的全国大选得以首次上阵,并一举成功的在南哥打实打国会议席获胜。

    随後几年,国内的种族关系越来越紧张,政局越来越不稳定,马来社群对东姑的领导也越来越没有信心。马哈迪医生在这段时期正是扮演了批评东姑对非马来人做太大让步的政策的主要非议者。1969年的大选,联盟在反对党的严峻挑战下,输了许多国州议席,马哈迪医生也在其选区中输了给回教党的候选人。随後就发生了我国历史悲剧,五一三事件。马哈迪医生一封批评东姑个人性格及处事方式的信件,也在此时於马来社群里流传,从而加剧了东姑和马哈迪医生两人之间的分裂。同年9月26日,巫统最高理事会以违反党纪律为由议决取消马哈迪医生的党籍,把他开除出巫统。

    自此,马哈迪医生回到他的家乡重开诊疗所,但仍受邀到处积极演讲及陈述政见。1970年东姑虽已退位,由敦阿都拉萨接替,但马哈迪医生的处境并没有改变。

    1972年3月7日,在巫统青年团团长哈仑依德里斯多方极力斡旋下,敦依斯迈医生所主持的党纪律委员会终於批准了马哈迪医生的申请,接受他的归党。

    自此马哈迪医生的政途平步青云,他被委为上议员,并於1974年的全国大选,在不必竞选的情形之下中选为古邦巴素的国会议员。同年,敦拉萨委任马哈迪医生成为教育部长。

    1976年1月14日,敦拉萨於英伦病逝,当时的副首相拿督胡先翁於第二天宣誓就任首相。结果拿督胡先翁委了马哈迪医生成为他的副手。

出任第四任首相

    1981年,拿督胡先翁因健康问题而引退後,马哈迪医生接捧成为马来西亚的第4任首相。他一上任;即以务实及积极的态度大展手脚,强力推行了许多计划及政策,如廉洁、有效率及可信赖政策、以身作则运动、重工业政策、工业大蓝图、购买国货运动、向东学习政策、私营化政策、7千万人口政策、国家发展政策及最近使到人民热烈讨论的2020宏愿,以带领国家进入世界先进国的行列。这些政策其中,也有不少是备受争议的。

    但马哈迪医生的政治路途并不因此而平坦顺畅,从1985至1990年期间,更是经历惊涛骇浪。由於世界经济不景气,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也不可幸免的受波及。1986年,随著原产品大幅跌价及滞销,面对外币起价的沉重利息等等,国家的经济败坏也引起了政治的动荡,马哈迪医生面对政治的内忧外患。在党内,党争使到其搭挡副首相拿督慕沙拂袖而去,东姑拉沙里於巫统改选趁机给予他强力的挑战,东姑拉沙里虽然最後以微差的选票败北,但马哈迪医生的麻烦并没有因此而过去。不满者挑出各区部选举的不合法,以致巫统被法庭宣判为不合法而冻结了巫统的所有活动及资产,使到马哈迪医生再次陷入困境。在党外,马哈迪医生被批评为滥用权力以集权及巩固势力,1987年所采取的茅草行动,以恶名昭璋的内安法令把许多反对及批评政府的异议者逮捕入狱,撤换最高法院院长等事件,更使到他的声望一落千丈。

    1990年的全国大选,国内反对党取得空前的合作,组成了人民阵线,鼓吹两线制及改朝换代,而沙巴团结党於选举前夕宣布退出国阵,更使到马哈迪医生的政权备受威胁。无论如何,基於马来主要反对党46精神党(现名为马来人政党)所获得的支持并不如预期所想象的那么好,使到两线制无法落实,马哈迪医生保住控制国会三分二议席的绝对优势。

国际嘱目政治家

    80年代末期至到1994年,马来西亚的经济不只开始好转,而且连续几年取得超过八巴仙的经济成长率,在全世界经济一片肃条的情形下,这成绩就显得更标青。在稳住了国内局势後,马哈迪医生明显的开始建立起其国际形象。在政策上,他反击了西方国家对棕油的破坏言论、砍伐热带树林和国内人权的批评。在国际事务上,他批评联合国受西方操从,在对待许多事件如波斯尼亚等持有双重标准。在冷战後的新世界秩序,经济竞争取代了意识形态的竞争,马哈迪医生所提的东亚经济论坛概念公然和美国及澳洲所提倡的亚太经济论坛遥相对立,以排除美国在此区域的主导力量。马哈迪医生的敢怒敢言,已使他赢得国际上的尊敬,而马来西亚在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及回教世界里的角色也越来越吃重。

    在国内,他於一九九一年於马来西亚商业理事会成立仪式上提呈了“马来西亚迈步前进“的论文,从而宣示了马来西亚要成为先进国的“2020宏愿”。这个目标得到全民上下的鼎力支持和响应,使到今天马哈迪医生的声望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