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机工符明德 庆幸活着重叙天伦

南洋商报1996.02.13

南洋机工符明德 庆幸活着重叙天伦
谢礼如专访

    对于新一代来说,南洋机工这个名称是相当陌生的,而在57年前,就是有着这一批满腔热血的马来西亚华侨,不顾家人的伤心与反对,奋不顾身的前往当时战乱的中国,肩负起运载军兵与粮食的使命。

    这批回国,为中国抗日作出努力的华侨,他们不是扛枪的料,也不是冲破敌人防线的前卫军,他们默默的献出他们在机工方面的知识,默默的负起维修军车、驾驶军车的责任,他们就是——南洋机工队!

48颗爱国心赴华

    当年,在峇株巴辖,共有48人响应中华商会的号召。大夥儿由法国的战艇运送到中国的上海。其中一人便是目前居住于峇株巴辖苏雅花园的符明德。

    现年87高龄的符氏对《南洋商报》说,他当年抱着一夥爱国的心,响应峇株巴辖中华商会的号召,毅然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一直到战争结束后,能够顺利回到家园,与老母亲相拥时,才真正的落下泪来,也庆幸自己逃过死劫!

    他回忆说,他任南洋机工多年,所经历的最危险的一次说是正当他驾驶着从缅甸到云南的军车,要通滇缅公路的一个小桥时,突然间,日本战机飞到,掹炸前端的桥梁,吓得队友们全都僵住了,大夥都不敢再动,一直到日本战机飞走后,他们又再继续上路。

负责运输工作

    他也表示,南洋机工们都被安排负责抗日军的运输工作,而这项运输工作主要是从缅甸运入军需物品与军火到云南,而从云南运出中国制成品换取财政上的收入。

    当年的军车运输都只赖滇缅公路,这道从缅甸的腊戍到云南昆明的公路全长1146公里,有24弯,非常危险,可是,当年的他却不知危险,每天都在这条公路上为国卖力,生活得无比的清苦,而完全没有埋怨。

    原本在峇株巴辖当一名罗里修理员的符明德到中国后,被安排接受6个月的军事训练,也学会了用枪,过后被编入战时中国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总署的第19队。

    符氏也说,过了几年,印度英军广征军人,而他过后也到了印度,脱下中国的军服,打了防疫针,穿上英国的军服,成为盟军的一份子,一直到日本投降后,他又被安排到台湾去,一年后,他顺利回来马来西亚,还带回了一枚他慎重保护、每天随身带着的纪念章。

纪念章有血有汗

    “这枚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可说是用血汗换回来的呀!”他叹说。纪念章上正面印写着保卫祖国0334的字眼与编号,反面则是署明是由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赠。

    符明德在中国多年的日子没有什么浪漫之处,反而是他在返国的第3年,他就与峇株巴辖的一位姑娘成亲了,并且育有5男1女。

    目前,他每天的最爱便是步行到附近的咖啡店,与老友们谈天说地,而当年的“威风史”相信更是每天谈天的资料之一。不过,据其儿子表示,他目前的年纪已大了,有些历史片段他已记不清,而早年,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听他的抗日驾军车故事中长大的!

    符氏的孩子还说,他现在还最爱哼以前常常唱的党歌,每天都自得其乐的哼个不停,陶醉在回忆中。





87高龄的符明德与其于中国云南拍摄的照片合影。

符明德所获得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是他的随身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