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周伟民 唐玲玲 著

 

海南出版社

 

 

周伟民1933年生,广东开平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退休返聘),1988年至1992年任海南大学文学院首任、二任院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专攻明清文学批评史,尤其在小说理论批评及诗歌研究方面,成果丰硕。长期担任文艺学和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岀版《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与王先需合作)、《明清诗歌史论》、《陆机文赋注译》等多种专著,参与编写《中国历代小说序跋》、《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古代文选》等选本。与唐玲玲合作出版《苏轼思想研究》、《日月的双轨》、《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奥斯曼阿旺和吴岸诗歌比较研究》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海南省地名词典》、执行主编大型丛书《海南地方文献丛书》、副主编《中国黎族》等。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海南省的多种奖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995年度基金课题

海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996年度资助项目

 

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周伟民 唐玲玲

海南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周伟民,唐玲玲著

2.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6

ISBN 7-5443-0682-8

I....n.①...②...in.文化交流一中外关系一文化史一中国、马来西亚IV.K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58400

 

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周伟民 唐玲玲著

责任编辑:袁大川

 

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

570216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海口琼山人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047月第2

20047月第2次印刷

开本:889x1194毫米 1/32印张:18 

字数:468千字

ISBN 7-5443-0682-8/K.63

定价:48.00

 

 

翁诗杰

 

时值马中建交三十周年纪念,诸多庆祝活动如火如茶地筹备着。本邦多个团体、文化机构也趁此珍珠之喜,举办了郑和到访马六甲600年的相关纪念活动、广东中华义山墓碑之旅等,庆祝两国人民三十年来和谐、共荣的友谊。就在这个喜庆的年份,本人有幸于2004年春天,应邀获颁海南大学荣誉教授之荣衔,并出席周伟民以及唐玲玲教授夫妇之多年研究论著:《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的推介礼。这不可不谓为马中友谊的另一桩喜事。

 

两位教授素以文学理论研究、明清文学批评以及唐宋文学研究著称,近古稀之年依然退而不休,继续在海南大学文学院服务。近年来,二老不但没有丝毫退隐之心,反而从心所欲地将研究的触角扩及到马来西亚文学的领域,探讨爱国诗人奥斯曼阿旺(Usman Awang)与东马诗人吴岸的比较,出版了《奥斯曼阿旺和吴岸诗歌比较研究》。由于接触海南岛黎族的资料、海南的地方史料,以及粵闽地区大量华裔下南洋的现象,促使二老有志于探讨南海另一端的热带岛屿上,马来族的民族志、华族的迁移史乃至于两国在历史中的往来等相关论题。两位教授不辞辛苦,本着高昂的学术热诚在1995-1999年间五次访问大马,收集资料并对相应的课题走进了热带丛林里,访问乡老以及从事田野调查。最后耗时数年,以宏观的视野、翔实的史料以及第一手的文献为我们撰写了这部书。

 

本人就是在二老几次拜访马来西亚的当儿,接受二老的访问而与他们结缘。当二老于推介礼会上将这部书托与我,嘱我作序,我不敢不从,唯有正襟危坐,揭开书页,以读者求教的心情,读毕,写下自己的观感。我虽喜爱阅读,但非学院出身,只能以野人献曝,不免贻笑大方予以自聊。

 

首先,这部文化交流史,不以断代史的方式来撰写,而以通史、编年体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中国与马来西亚悠久的交流历史。两位教授,采用了人类学的角度,为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人始族以及中国的古族——古百越族,描绘了一幅迁移以及互相往来的原始足迹,显示了两位教授著书立论的开阔视野。虽然,这个学术公案:马来族的来源,尚未定论,但他们与南海岛屿上的其他土著,如海南岛的套族、沙砂两洲的土著,彼此之间在器物、宗教仪式、建筑特色以及风俗习惯之间的相似,的确引起了人类学家研究的兴趣。有趣的文化相应的例子,在这部书中处处可见,例如,现在依然为沙巴州土族打猎使用的吹筒,其上涂抹的Sialans毒液,由于此树发源地为怡保,而被俗称为怡保;到了海南岛,因为此树的毒性,而被称为,我们在武侠小说里面常常读到的:见血封喉毒!(24-25页)

 

其二,马六甲王朝时代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的高峰期。那个时代,正值明朝永乐年,明成祖盛世,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有五次中途停留在马六甲,将这里视为是他接下来航程的中转站(122页)。马六甲挟其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而成为当时殖民帝国必争之地,也是西方想要窺看中国的窗口(223-227页)。随着历史的步伐前进,马六甲王朝衰亡、西方诸国殖民、新加坡崛起和航空世纪降临,马六甲甚至是马来西亚被逐渐排除于世界海运、空运交通的枢纽之外。现在中国经历了几次大型的社会经济重整的工程,显现了巨大的成就,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亚洲将重回到以中国为主,临近国家为辅的历史轨迹中。但是,此时的时空、政经条件已不如昔,马来西亚如何在这一波全球政治经济重组的时代,承担起过往东西中枢的角色,还有待吾人思最。然而,愚见以为,马六甲王朝,曾经也是中东回教文明、商业与中国之间转换站;而今,察周边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拥有马来西亚独特的民族模式:中庸并且朝向现代化的马来回教民族,以及和两岸三地同文同种的华族。在现今甚嚣尘上的回教激进思潮的威胁、美国单边主义的节节受阻、欧盟的茁壮以及中国的崛起的当儿,吾国实有机会也有能力扮演,诸方交汇、互通的中心,然而事在人为。

 

其三,由于此书处理的题材繁多,而且两位教授力求将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涵括其中,因此许多章节大多扼要陈述,点到为止。不过,鄙见以为,这部书替两国的交流史勾勒出一个以时序为经、事件为纬的通史,提供了历史全貌的鸟瞰,若干细节部分的进一步申论则有待后进学者专题断代史的研究。将这本论著与本邦多位学者合著的两本历史论文集《马来西亚华人史》(1984)、《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1998)并列,更能显示出这本论著的价值,即它填补了学术界对于殖民时期历史书写的空白。

 

适逢马中建交三十年,我将这部《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介绍给国民,并希望大家能从中对过往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我深深同意作者的期待:

“我们认为,几千年来的文化交流,体现出两国交融的互相接触、互补的跨文化交流和相得益彰的汇合的鲜明特点。……对这些特点能够有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在今天多极化国际新秩序中,在中马关系的发展中,负责办事的人能达到更为明智的决策。10页)

 

并于此,祝贺马中人民友谊长存。

 

 

*马来西亚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

 

 

 

金春明

 

龙年岁首,应好友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二位教授之邀,我与夫人李振霞教授,四人一道驱车赴三亚市郊月亮湾,度过了一个清静悠闲而又颇有情趣的春节。这里背靠青山,面对大海,林木茂密,环境优雅。我们或散步在细白而又平缓致密的沙滩上,听着海浪拍岸的涛声,或者畅游于蔚蓝色的海湾,享受着全国独有的冬日游于大海的快感。四位年龄加起来已有265岁的老人,随兴之所至,国内国际,谈天说地,无拘无束,每人都好像年轻了好多岁。大概是由于好友之请盛情难却,也许是过分陶游于山水之间而心迷神醉,我竟然自不量力地接受了一项任务,给周、唐二位教授的大作,国家社科95'课题《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写个序。本人的专业是中共党史,对中国近现代史还比较熟悉,而对于文化史则属于门外汉。特别是又涉及马来西亚,属于中外关系史的范畴,确是隔行如隔山。而周、唐二位教授均是造诣颇深的文学研究的行家里手。伟民兄曾任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多年,二位教授著述颇丰,不但在国内有多部专著出版,而且有专著在马来西亚和台湾出版,名扬海外。要我这个外行去评论行家里手的学术专著,实在是选非其人。不过我既然已经应允,岂可失信于好友,只能勉为其难了。好在有先睹之利,抱着学习的态度,说一点外行人的感受。

 

中外关系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史)是适应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客观需要,而于八九十年代兴起的颇受重视和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说起中外关系,大家马上会想到中国与其他世界大国的关系,如中美关系、中苏(俄)关系、中英关系、中日关系、中德关系、中法关系等,这些当然是应该重视并给予研究的。但是,绝不可以轻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广阔領土的周边和海域,有着数十个国家和民族,同中华民族有着千百年的悠久交往,双向交流相互影响,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研究。马来西亚就属于同中国关系密切的近邻之一。遗憾的是,至今研究马来西亚的著作以西方学者和海外华人居多,中国大陆出版的有关专著甚为稀少。周、唐二位教授的这部《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的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以六篇二十章四十万字的篇幅,为构建中外关系史这门新兴学科的大厦增添了一柱栋材。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位教授为我们构画出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千多年文化交流史的清晰的比较完整的轮廓,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创造性的学术贡献。中国同马来西亚的历史经历是有巨大差异的。曾是几千年统一大帝国的中国,史册浩繁,其中虽然不乏中国同马来西亚交流的记载,但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和民间著述。搜集汇总有如大海捞针,绝非易事。而现今属于马来西亚版图的各个地方,一直到距今几百年前,还是分散的诸多小王国,乃至原始部族,而且大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册,这更给研究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二位教授以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文字记载的史料不足,则充实以考古文物相印证;地名记载之差异,则反复核实,多方佐证;中国资料之不足,则遍阅能够找到的国外以及台、港等地出版的有关著述。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二位教授均已年过花甲,却不辞辛劳,五次去马来西亚作实地考察,走遍了该国的十三个州,大小博物馆、图书馆和文物古迹,亲自阅看该国的文献和实物,借鉴该国的学术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学术著作也可以说是中马两国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晶。

 

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是什么?这是我看书稿之时带着的问题。我认为该书导论中对此作了较好的回答。如该书所说:我们如果从地域史的角度来考察属于今天这两个国家的地域的文化交流,它的确别具特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两个地域范围内,彼此间更多的时候不完全是以国家间的关系进行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形成了不时流动着的朝贡贸易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系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质的文化,在这个系统里,用包容的态度,对话的方式,彼此间进行交流、渗透、互补或者存在着矛盾和抵触。这种地域网络的研究,有利于上述国际关系史的研究。”研究任何事物,抓住了它的特点就把握住了该事物的本质,把握了该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区别。而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则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里不时流动着的以朝贡贸易关系为基础的网络系统。明确地概括出这个文化交流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新视角和新线索,可以说是这部学术著作的一大贡献。以这样一种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中国和马来西亚间的文化交流,可能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这里所说的文化,用的是“大文化”的概念,包容着广泛的内涵。周、唐两位教授深钻史籍,遍访四野,凡是能够捕捉到的资料都没有忽略。从史前马来西亚人种来源的考察,到公元前2世纪中马文化交流的曙光时期,中马贸易交会地位的确定和朝贡贸易的开始,以至郑和下西洋同满剌加主国文化交流的光辉发展,到葡、荷、英占领马来西亚时期同中国的关系,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来西亚的独立,在新的基础上,中国同马来西亚的正式建交,都有建立在丰富史料基础上的系统论述。不仅限于史的纵的论述,而且在生产技术、医药、文字、语言、教育、文学、艺术、戏剧、宗教、绘画、民间信仰以及中国民歌和马来班顿等非常宽广的文化领域作了横断面的展开,给予人们以丰富的文化感受。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的、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各种文化的不断交流,互相补充、渗透乃至矛盾、抵触和斗争,乃是文化前进的推力,发展的酵母,灵感的触发,创造的启迪。流水不腐,封闭则必停滞乃至枯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发展、创造、辉煌乃至曲折、衰落,莫不与文化之是否能够正常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也是一份应给予应有地位的历史贡献。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不是一部学术著作就可以穷尽的。而且就周、唐二位教授的这部学术著作本身来说,在资料之是否完备,运用之是否得当,考据之是否完全准确和分析之是否周密,个别提法之是否得当等方面,我不敢说没有缺欠,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无论如何,二位教授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奋力以求的精神是值得称赞和钦佩的;这部学术著作本身对一门新兴学科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上边是一篇外行人的外行话,权且充作一篇不足以为序的文字。希望能把它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的观后感去看待,以不致辱没这部学术专著。

 

2000年春节于海口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史前的中马关系蠡测

 

第一章 中国古百越族,海南岛黎族和马来半岛民族间的环流与血缘的互融

第一节 马来族的源流

第二节 马来族与中国华南古民族的文化相似性考察

第三节 从出土文物寻找历史过程的根据

 

第二编 中国与马来半岛上部落政权之间的文化交流(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400年)

 

第二章 中马文化交流的曙光时代——汉代的过境贸易

第一节 公元15年以前马来半岛在中国和印度谋求海上交往时的重要位置

第二节 汉初造船技术、航海知识的进步以及南海季风水道的形成

第三节 汉文载籍中的都元一今日龙运在中印过境贸易中独具先发优势

 

第三章 地峡时代(东汉魏晋六朝及晴)——马来半岛东西方贸易交会点地位的确定和朝贡贸易的开始

第一节 贸易需求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地峡通道的形成和交易港的设立

第二节 中马早期文化交流的使者——渐次造就的朝贡贸易商人

第三节 两国建交滥觞期珍贵的档案资料——中马关系史上最早的四封国书

 

第四章 公元714世纪中国和马来半岛国家与婆罗洲西北部国家的贸易及文化交流

第一节 唐代在拓展海道航线中加强与马来半岛国家的经贸联系,渤泥国首次见诸于唐末中国载籍

第二节 婆罗洲渤泥国与北宋王朝正式建交,马来半岛诸国继续加强与中国的交往

第三节 马来半岛六国及婆罗洲渤泥国与中国元朝的贸易

 

第三编 满剌加国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和文化交流(14001511年)

 

第五章 满剌加国的建立,尹庆出使和郑和下西洋

第一节 满剌加国的建立

第二节 尹庆出使滿剌加

第三节 郑和下西洋与满剌加

 

第六章 满剌加国前期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第一节 拜里米苏剌王接受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母干撒干的儿沙二次朝贡

第三节 西哩麻哈剌者两次访问中国

 

第七章 满剌加国后期与中国友好关系中的变化

第一节 速鲁檀无札佛哪沙篡夺息力八密息瓦儿丢八沙王朝,回教在满剌加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苏丹芒速沙将两国关系推向高潮

第三节 马哈末沙朝两国交往发生波折

 

第八章 苏丹玛末朝的使臣案和两国交往中断

第一节 使臣案的发生与经过

第二节 满剌加国的衰亡

第三节 走马溪之役和两国朝贡贸易的结束

 

第九章 中国与渤泥、彭亨、吉兰丹国的关系

第一节 中国和渤泥国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中国与彭亨、吉兰丹等国的关系

第三节 华人从宋元时期流寓到明代初、中叶定居当地。初期的峇峇和娘惹社会文化群

 

第四编 葡、荷、英占领时期中国和马来亚的关系(1511-1937)

 

第十章 葡属马六甲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公元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前后对中国情况的刺探

第二节 葡萄牙与中国的斗争

第三节 在中国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中葡萄牙人又从中得利

第四节 葡萄牙殖民者在满剌加的横征暴敛

 

第十一章 荷属马六甲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荷兰殖民主义者从葡萄牙人手里夺取马六甲

笫二节 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对中国商船和华人的仇视以及郑成功与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斗争

第三节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中国与荷兰殖民者的关系

 

第十二章 英属马来亚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英殖民主义者在马来半岛合并海峡殖民地

第二节1896年马来联邦成立,1909年英暹条约与马来属邦的成立

第三节 英国开发马来半岛时对中国劳工的需求以及罪恶的“猪仔贸易”

第四节 “开海贸易”、鸦片战争和中国驻新加坡、槟榔屿领事馆的设置

 

第十三章 中国和英属马来亚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人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经济实力的发展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与中国贸易的消长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第十四章 马来亚华侨、华人对中国辛亥革命的贡献(18961911年)

第一节 华侨、华人与孙中山在马来亚革命活动的关系

第二节 在马来亚引发的一场关于中国革命的大论战

第三节 马来亚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作用

 

第十五章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中国移民对砂劳越、沙巴的开拓

第一节 西婆罗洲的金矿开釆及“石隆门事件”

第二节 “拉者”统治时代的砂劳越华族移民

第三节 《中婆移民协定》签订后沙巴的华族移民

 

第五编 太平洋战争,马来亚独立以及中马建交(19281974年)

 

第十六章 马来亚英殖民政府对待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态度及中马两国的关系

第一节 英殖民政府对济南筹赈活动领袖陈嘉庚的态度

第二节 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英属马来亚殖民地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抗日救亡活动的态度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马来亚与中国的关系

第四节 沙巴、砂劳越华侨、华人的抗日斗争

 

第十七章 马来西亚独立及与中国的建交

第一节 马来西亚的独立

第二节 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

第三节 从华侨到华人——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第六编 中马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第十八章 中马两国之间生产技术与医药的交流

第一节 陶器,刻印着悠久岁月中文化交流的深邃亲切感

第二节 植物王国里的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的友谊

第三节 为解除百姓病痛的两国医药学的交流

第四节 两国间生产技术与物种的互动

 

第十九章 文字、语言、文学、艺术的源远流长的交流

第一节 马来词典的编纂与峇峇马来语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与文学评价

第三节 马来班顿与中国民歌

第四节 富于赤道风味的大马绘画艺术与中国绘画传统的关系

 

第二十章 戏剧、汉学研究、宗教、民间信仰以及教育的交流

第一节 戏剧艺术的交流

第二节 马来西亚的汉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中国宗教及民间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

第四节 早期马来亚华文教育与中国的关系

 

附录:中文主要参考书目

书评

一、地域交易圈中的文化互通——庄礼伟

二、一部自成体系的严谨的史著——禾沐

三、《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内容、特点及英译本的意义——林秋雅

后记

修订版附记

重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