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

 

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

陈烈甫 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陈列甫

福建同安人,民前二年生。

国主政治大学行政系毕业,第二届高等文官考武及格,美国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曾任国立四川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国立厦门大学教授兼系主任,菲律宾古达描岛中华中学校长,菲律宾中正学院教授。

现任菲律宾宿务东方中学校长兼东方学院院长。

着有「菲律宾民族文化与华侨同化问题」、「菲律宾历史与中菲关系的过去与现在」、「菲律宾的资源经济与菲化政策」、「菲律宾民治制度的理论与实际」、「虎克骚乱与社会改革」、「菲律宾对外关系」、「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与华裔」、「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马可仕治下的菲律宾」等书。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华侨的涵义

第二节 新加坡与香港的特殊情形

第三节 华人与华裔

 

第二章 华侨出国因素的分析

第一节 谋生与发展

第二节 逃避战乱

第三节 其他的因素

 

第三章 华侨的分布——东南亚洲

第一节 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有华侨

第二节 香港与澳门的特殊性

第三节 菲律宾的华侨

第四节 越南三邦的华侨

第五节 泰国的华侨

 

第四章 华侨的分布(续一)——东南亚洲

第一节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华侨

第二节 缅甸的华侨

第三节 印尼的华侨

第四节 汶莱的华侨

 

第五章 华侨的分布(续二)——亚洲其他地区

第一节 南韩与日本

第二节 南亚的华侨

第三节 西南亚的华侨

 

第六章 华侨的分布(续三)——美洲

第一节 北美洲的华侨

第二节 中美洲的华侨

第三节 南美洲的华侨

 

第七章 华侨的分布(续四)——欧洲、非洲与大洋洲

第一节 欧洲的华侨

第二节 非洲的华侨

第三节大洋洲的华侨

 

第八章 华侨成功的因素

第一节 海外华侨社会的形态

第二节 华侨成功的主观条件

第三节 华侨成功的客观因素

第四节 第二代与第三代华侨

 

第九章华侨对于中国有什么贡献?

第一节 支持辛亥革命.

第二节 繁荣建设粤闽侨乡

第三节 平衡国家外汇收支

第四节 投资国内工商业

第五节 华侨对于抗战的贡献

第六节 支持反共复国国策

 

第十章 华侨对于居留地有什么贡献?

第一节 构成居留地商人阶级

第二节 建设工业、开发当地资源

第三节 少数华侨经营农业

第四节 华侨在其値经济事业的贡献

第五节 华侨从事餐馆业的贡献

第六节 华侨在人力方面的贡献

第七节 华侨血统对于当地种族的贡献

第八节 华侨对于当地慈善事业的贡献

第九节 侨社热心救火的贡献

第十节 华侨对当地国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第十一章 华侨社会的组织

第一节 唐人街的不同形态

第二节 东南亚华侨社会侨团林立

第三节 美国华侨社会的组织

第四节 英国华侨社会的组织

 

第十二章 华侨社会的华文敎育

第一节 华文敎育的重要性

第二节 华文敎育的创立

第三节 华文敎育的发展

第四节 华文敎育走了下坡

第五节 其他地区的华文教育

 

第十三章 侨社的华文报

第一节 何以侨社需要有华文报

第二节 东南亚华文报存在地区

第三节 东南亚华文报停刊地区

第四节 日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华文报

第五节 美国的华文报

 

第十四章 侨务政策的检讨

第一节 自闭关海禁至开港通商允许华人出国

第二节 淸季在外设领事馆,开始注重保护侨民

第三节 民国在北京政府时代的侨务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的侨务

第五节 侨务的眞正开展

第六节 中共侨务政策的演变

 

第十五章 华侨社会的嬗变

第一节 侨社嬗变,无可避免

第二节 华侨社会形态的改变

第三节 华侨社会心态的改变

 

第十六章 华侨将如何适应形势不同的环境

第一节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特殊情形

第二节 华侨处境良善地区

第三节 华侨境不良善地区

第四节 华侨处境恶劣地区

第五节侨务政策的展望

 

 

卷首语

 

(一)生长于华侨都市之厦门

 

余幼年生长于素有华侨都市之称的福建省厦门市,习见大批华侨的出出入入。去国南渡的,多是一肩简单衣服,或一件手提小箱笼,回国来的,不问是长期告老或短期探亲,都是行李很多,肩挑背负。厦门市民,看到这种情形,都摇头欣慕的说:「番客、番客,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或「吕宋客,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千八百,以现在的币値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半世纪前,一千个袁头或墨银,其价値是相当可观的。(注一)家有一千八百钱财的,已堪称小富,足以不虑衣食于乡里。

 

抗战期间,余执敎国立厦门大学,曾有一次机会,主持泉州区招生事宜。由于战时公路破坏,曾自福州步行经莆田至泉州,炎夏步行,虽甚困惫,但得沿途观察有侨乡之称的实际情况,增进了解,认识良多。时丁中日抗战末期,日军南进,东南亚纷纷沦陷,侨汇断绝,侨眷生活至为困苦。但散布侨区各乡村的,都有几座红砖华屋,为海外华侨所营建的宅第,与乡村普通农舍比较,确如鹤立鸡群,使人对于侨区的畸形发展,留下甚深印象。抗战胜利,国立厦门大学由闽西山城长汀,迁回厦门,余仍任敎于此,兼政治系主任。时政府推动地方自治,各县市成立县市议会,余获选为市议员两届四年,并经同仁推为议长,与归国侨界人物,多所接触,亦曾利用暑期,代表厦大,访问马尼拉、新加坡与马来亚之马六甲、吉隆坡、怡保、槟城诸重要都市。时丁二次大战之后,华侨迅速复元,于废墟中重建基业,多能勤奋忍耐,更能把握市场,造成战后各地侨社的普遍繁荣。

 

厦门既为华侨都市,厦门大学创办人又为新加坡以热心敎育著称的闻侨陈嘉庚,余颇有意利用此特殊背景,成立一小型之华侨问题硏究所。不料中国大局发生重大转变,余亦于一九五0年初,离开厦门至菲律宾。初以为只是临时避难,不料竟一住三十六年,实为始料所不及。用知处在大时代中,人欲支配环境不易,而反常受环境的支配。

 

(二)凡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有华侨

 

现世国际交通便利,天涯咫尺,各国人民来往甚多,或短期观光,或发展商务,或谋生居留。一个国家,一面有侨民旅居外国,一面国内有不少外侨。历史上国家有闭关锁国之事,今已不复见。现世各国,既都有或多或少侨民散布外国,但比人数之多,散布之广,则无出中国之右。凡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有华侨这句话,不但形容华侨散布之多,亦形容散布之广。华侨散布最多的地区为东南亚洲、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缅甸与文莱,或为多数民族,或为少数民族。越南三邦(越、棉、寮)过去华侨人数亦多,自一九七五年南越为北越所并,施行共产主义与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苛政,华侨为求生计,冒九死一生的危险,相率出海或经由陆地逃亡,死难者无计,残存者无几。东北亚的日本与韩国,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加,西亚的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及其他地区,都有为数或多或少的华侨。整个亚洲地区,只有苏联治下的西伯利亚与中亚细亚,没有华侨。华侨去国,旨在谋生发展,在共产主义统治之下,谋生不易,发展更难,华侨自不敢去。

 

美洲自南至北,无处不见华侨。有人数超过百万的如美国,人数超过十万的如加拿大、南美巴西,华侨约五万人,人数以万计的如中美洲的巴拿马、牙买加、古巴、特立尼达,南美洲有秘鲁与委内瑞拉。其余国家,华侨人数,或以千计,或以百计。凡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散布有华侨这句话,在美洲最能见证。欧洲地区,共有二十几个国家,可以施行民主主义或共产主义,分为西欧与东欧。共产主义的苏联与东欧附庸国——波兰、东德、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与亚曼尼亚,不是华侨可以谋生的地方,自看不到华侨。西欧国家如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西德与西班牙,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与丹麦,介于西欧与东欧集团之间而采取中立政策的芬兰、瑞士与奥大利,都散布有华侨。最多的为英国,超过十万,人数逾万的为荷兰与法国,其余国家,或以千计,或以百计。非洲广大地区,二次战后,纷纷解放独立,大小共有五十几国。在这广大地区,中非的黑人国家,以气候酷热难耐,土人又多穷困。北非的阿拉伯民族国家,以生活习惯不同,都少华侨散布。散布华侨多的地方,一为南非洲。南非为一个黑色民族(二千五百万),白人统治(五百万)的国家。过去受种族歧视,华侨虽勉可谋生,却发展不易。近南非与台湾中华民国的邦交,由于处境相同,有相互提携需要,关系日趋密切,贸易的发展,科技的合作,颇着绩效,华侨的地位,已因而大为提高。当然华侨地位的提高,除中斐邦交密切而外,华侨第二代由于敎育程度提高,职业机会扩大,亦大有关系。非洲东部大岛马拉加西,既位于温带,气候较好,土人又是棕色的马来人种,华侨有一万多人,可以谋生。(注二)倒是印度洋上有两个小岛——毛里求斯(Mauritius)与留利旺(Reunion),有不少华侨,在当地经济界与职业界,有相当地位,为受重视的少数民族。毛里求斯面积七千二百八十方公里,居民百万,多为印度种,华侨二万多人。留利旺面积六千五百方公里,人口五十万,多为欧亚混血种,华侨有一万多人。

 

大洋洲海多陆少,最大的澳洲,为一个大海岛,也可以称之为一块小大陆,有面积七百七十万方公里,人口一千多万人,犹少于台湾。次大的岛为新西兰,面积二十六万公里,人口六百万。澳洲与新西兰,过去施行白澳政策,(注三)排斥有色人种的移殖,近始逐渐放宽。澳洲有华侨四万多人,新西兰有华侨一万两千多人,由于华侨的第二代,敎育程度提高,职业机会扩大,华侨的地位,逐渐提高。在辽阔的大洋洲中,有几个小国,散布不少华侨。巴布亚有华侨四千多人,斐济有华侨五千人,旅游胜地的大溪地,全国人口只十万,华侨倒有一万。由于华侨勤劳,又善经营,都在各国经济界,居于显著地位。甚至盛产磷矿的弹丸小岛那鲁,人口只有六千五百,华工倒有一千。圣诞岛两千居民之中,二千人为华侨矿工。(注四)

 

所以说地球上凡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有华侨这句话,确是实在,并非过誉。

 

现在各国,由于商务发展或就业关系,在外都散布不少侨民,但像华侨的散布全球,无远弗届,则未之见。日本在外有数以百万计的侨民,大多集中于南美洲的巴西,经营农场,和美国,以夏威夷与加州南部为多,其他各州,散布的日侨不多。菲律宾在外侨民,数达百万,在美国的以医院的护士及医生居多,此外在夏威夷任蔗园农工的也不少,在东南亚的香港、新加坡与台北,任家庭女佣的,其数已逾五万。在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任建筑工人的菲侨,其数已逾五万人。但除这些国家与地区而外,其他各国,少见菲侨。这与凡海水流到的地方,都有华侨,自不能相提并论。

 

(三)华侨的散布乃白自然然的,既无移民政策开先路,亦无礮舰政策作后盾

 

人类有谋生及改善生活环境的本能,自生活环境较差的地方,转移到生活环境较好的地方,这是自自然然的。散布海外的二千万华侨,绝大多数是为谋生为发展。近的地方可以去,如东南亚洲;远的地方也可以去,如美、欧、非与大洋洲,所以能造成无远弗届的情况,为世界其他国家所难于比拟。

 

华侨向海外移殖发展,纯为私人行动,并没有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有时且严加禁止,如淸代初年,为防沿海居民,与海外盗寇及郑成功余孽勾结,扰乱地方,不特严颁海禁,禁止外商来华,并严禁沿海居民,出海贸易。这与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欧航海国家——葡、西、荷、英、法等国,有完整一套海外拓殖政策,航海家、将士、官吏、商人与敎士,并肩前进,首先建立商业据点,进一步向内陆伸展,巧妙运用外交与武力,双管齐下,建立殖民地统治权,以开发资源,发展商务,宣扬文化,传播宗敎的情形,大异其趣。

 

中国以往农村社会,宗族与同乡之关系,甚为浓厚。如有少数华侨,在海外发现有一地方,生活环境远好,可以定居,可以发展,就会依宗族或同郷关系,招引族亲或同乡,至其地谋生发展。人数稍多,就会形成一小型的华侨社会。人数继续增多,为着守望相助,增加往来,会逐渐产生各种组织——寺庙、宗祠、同乡会、商业与娱乐性团体……,待第二代人数稍多,为栽培子女,就会有学校创立,除学习英文及当地语文而外,加习华文,使生长海外的侨靑,得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华人应有的气质。侨社继续发展下去,人数更多,规模更大,财力更宏,就会有华文报的设立。一个侨社,如果有侨团、侨校与华文报,就算是一个完整的侨社,因为所谓侨社三宝——侨团、侨校与侨报,业已具备。

 

海外华侨的移殖开拓,纯为私人行动,没有政府的支持,有需要时且不得政府的保护,以是海外华侨,当处境顺利时,固多闻欢笑之声,处境艰难受到排斥虐待迫害时,只能忍气呑声,逆来顺受,泪向腹流。幸而华侨善能适应环境,又有穷则变,变则通的精神,衰微的侨社,可以逐渐繁荣,受严重打击的侨社,可以逐渐恢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纷纷得到解放,建为独立国家。原来统治国,有的虽可以维持相当经济地位,有的则连根拔去,侨民都要广事撤退,显例如葡国治下的东非莫三鼻,西非安哥拉。荷治的印尼,独立之后,荷人也大事撤退,甚至荷印混血的人,都深受排斥,难于生存。海外华侨,因为是和平的私人移殖,与政治力量无关,所以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之后,华侨仍可以生存发展下去。例外是实行共产主义的越南三邦。这可以说是和平的私人移殖,胜过在政治力量掩护下的移殖的例子。

 

(四)华侨省籍的分配,由粤闽两省特多,改变为各省都有

 

海外华侨的散布,有两个特点,一为以地区比较,东南亚为最多,二为以省籍比较,粤闽两省的人为最多。如果暂时将香港与澳门不计算在内,海外二千万华侨,百分之九十在东南亚洲。(注五)何以东南亚洲,会吸收最多华侨,其原因一为地理邻近,来往便利;二为气候良好,又多雨量;三为得天独厚,资源丰富,四为居民为热带民族,好逸恶劳,鲜事远计。这使中国华南居民向东南亚发展,其势如水之就下。粤闽居民,较习风涛,富冒险性,唐宋以来,对外商务来往增加,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成为通商大港。粤闽沿海居民,对外较多了解,亦较有贸易的兴趣。粤省出国华侨,以方言分,有潮州、客家、广府与海南四帮,散布及于全球。闽省华侨,以说闽南语,卽过去泉州、漳州府属的十余县居多,加上少数闽北的福淸与莆田两县。闽侨散布地区,集中于东南亚洲。东南亚洲以外,少见闽侨,这是闽侨与粤侨散布海外不同的地方。

 

粤侨与闽侨而外,其他省份可以看到少数华侨的,都有特殊的原因。山东省,特别是胶东半岛,与南韩隔海相望,来往便利,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南韩华侨百分之九十为鲁籍。云南与缅甸陆地相接,缅甸华侨,自海路来的散布于沿海与缅中经营工商业的,为闽粤籍。自陆路来经营贸易与宝石矿的,多为滇籍。欧洲意大利与法国的华侨,过去多为浙江籍的靑田与温州两县,主要为贩卖靑田石雕。战后情形改观,由于来源缺乏,本乎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取代原为犹太人控制的皮革业,改营皮革。湖北位于华中,距海不近,但鄂籍华侨经营的镶牙业,散布于东南亚与南亚,却一枝独秀,这可认为是很特殊的例子。大陆为共产统治之后,西北各省的汉族与回族为不堪虐政,多自陆路经帕米尔高原逃至西南亚的回敎国,数以万计。西藏的藏族,为不堪宗敎的迫害,南逃印度的亦有数万人。

 

二次战后,华侨省籍比例,颇生变化。台湾虽为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省,华侨人数比例,已追踪粤闽两省而居第三位。一个原因为战后中国收回由于甲午战争失败割让日本的台湾,原居日本的台湾人,其身份由日本臣民改变为华侨。另一原因为二十年来台湾经济建设的进步,人民财富增加,加上敎育水平提高,科技人才辈出,由于台海地狭民稠,台湾人士,不少向外图发展,因此南美巴西,华侨以台籍居多。美国西部加州、南部德州,台籍人士都多。

 

除台籍华侨增多,已居省籍比例仅次于粤闽两省的第三位而外,战后海外华侨,还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趋势,卽各省籍的人都有,最显著的就是美国。美国华侨超过百万人,有旧侨与新侨之分。旧侨粤籍的占绝对多数,新侨则各省籍都有而以台籍领先。由于美国移美律的修改,放宽亚洲各国人民入境限制,今后华人自台湾、香港、大陆、东南亚各国移居美国的,会继续增加。各省籍人士华侨在比例上会随之增加。

 

(五)华侨餐馆散布全球,一双箸子征服世界

 

一个国际旅游客,作环游世界之举,如果他有吃中国菜的习惯,那无论到那一个都市,那一个港口,都有中国丧馆等他光顾。中国为一个文明古国,吃的文化,非常注重,也非常有成就。中国菜烹调技术,独步世界,其所以受人欢迎,自有原因。中国餐馆最初都是家庭式的小食店或面馆,只供应普通市民的需要,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大型餐馆的建立,不特装璜豪华,菜式也大有进步。既为观光旅游客所常至,当地富商巨贾,餐叙应酬,亦常假中国餐馆。粤籍华侨,对经营赛馆,较有经验,菜式多为广东菜。战后华侨各省都有,有经营餐馆的,于是除广东菜而外,更有四川菜、北平菜、苏浙菜、湖南菜……等,以供顾客选择,海外华人集中地区,如马尼拉、横滨、旧金山、纽约、多伦多……等地,中国餐馆之规模气派,较之台北、香港的餐馆,并不多让。

 

华侨经营的餐馆,最多的当推美国,起初集中于华埠,后来扩展到都市其他地区。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上多有一周携子女上中国餐馆一次的习惯。英国人对于中国菜的爱好,原不如美人,但战后华人赴英定居的很多,英人开始喜欢中国菜。伦敦及其附近的都市,华侨开设的餐馆,就有五百多间。澳洲人本来不喜欢中国菜,因为怀有中国菜可能不卫生的成见。太平洋大战期间,许多美军退到澳洲,他们告诉澳洲人,中国菜味道很好,而且合乎卫生,于是澳洲人开始爱好中国菜了。

 

北美、中美、南美、欧洲、非洲与大洋洲的华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不少,但在比例上还是以经营餐馆业的人最多。如巴西最大都市圣保罗(san Paulo),散布华侨两三万人,经营饺子馆(北方面食)的就有四五百家。东南亚华侨,大多数不是依恃开设餐馆为生,他们已构成当地经济社会很重要的商人阶级。自小商人、中型商人至大商人都有,近年又配合当地政府工业化的政策,在工业上多所建树。东南亚各大中小都市,颇有华侨经营的豪华餐厅、中小餐馆、家庭式赛馆,但就一般情形而论,餐馆业在整个华侨经济所占的地位,并不是很重要的。

 

有人这様的说,西方国家依恃踱舰政策,建立一个海外帝国,华侨依恃一双箸子,建立一个海外帝国。礮舰建立的帝国,武力一衰,便会失堕不能维持。至于以一双箸子建立的帝国,因为是和平的,可以经久维持,不惧衰落,不惧失堕。这样剖析,自具有相当道理。

 

(六)华侨地位继续増进,在不少国家巳构成重要少数民族

 

以往的华侨在海外各地谋生,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安居乐业,谋生发展。他们对当地慈善事业,或量力而为,或慷慨捐输,以示与当地入休戚相共。他们对当地政争,大多持不介入态度,以示中立,这也是较为聪明合理的明哲保身的途径。二次大战以后,各地华侨,人口财富大量增加,经济力与政治影响力也随之增进。硏究华侨问题或了解侨情的人,喜欢这样说,东南亚地区大小有十个独立国家,却散布着二千万经济力极为雄厚的华侨,可说是一个虽无名而有实的以新、马为中心的经济帝国。这句话虽说得太过,但华人在这地区宏大的经济力量与政治影响力,是无可置疑的。

 

新加坡的华侨自独立建国之后,已改变为新加坡的主人。占人口数百分之七十六的华族,掌握了这独立小国的命运,其他的马来人、印度人,只是新加坡的少数民族。二十年来新加坡在廉能政治,经济发展,国民住宅,环境卫生……各方面的辉煌成就,早已蜚声国际,为最受尊重的小国。这成就不只是新加坡人的光荣,整个中华民族,亦与有荣。

 

马来西亚的华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第二多数民族。在这联邦国华人占人口数百分之三十七,比较第一多数民族的马来人占人口数百分之五十,实差不了多少。现在马来人利用掌握政治权力,对华人多所歧视排斥,但华人的经济力量,超过马来人,敎育程度亦略居优势,将来可能有一天,马来人会改变政策,承认华人的平等地位。而使这个联邦国,成为马来人与华人共同生存、治理、发展的国家,国基更臻强国。东南亚其他国家,如泰国、菲律宾、印尼与文莱,华人已成为重要少数民族。泰国华人,在人口数上与经济力量上,已居第一少数民族地位。菲国华人,在人口数上虽次于第一少数民族的回敎徒,而经济力量则远过之。印尼华人,处强烈同化政策之下,虽处境多艰,但宏大的经济力量则无可否认。小国汶莱,华人占人口数百分之二十,无疑的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

 

东南亚地区以外,华人人数增加,职业地位继续提高,已成为人重视的少数民族,最显著的例就是美国。美国华人超过百万,职业地位大为提高,已不是开餐馆,手工洗衣作,贩买中国工艺品……的不为人看重的外侨。而是任职各大学院校敎授、各大企业工程师、各大医院医师,加上工商业界有特殊成就的人。总而言之,美国华人,不再是被人小视的外侨,而是为人重视的华人。每逢选举,共和民主两党,都重视争取华侨选票,中国农历过年的时候,美总统要特别向华侨贺年,这都是华侨地位已成为重要少数民族的证明。太平洋与印度洋辽阔海域有不少小岛国,散布不少华侨,在人口比例上,有的只占百分之二或三,有的则高达百分之十,姑无论比例如何,华侨在当地经济界,既占有相当地位,自会构成一个分量有轻重的少数民族。

 

一九八六年二月七日菲律宾有一次总统选举,执政党候选人总统马可仕、副总统杜仁珍诺,反对党候选人总统柯莉亚根诺夫人、副总统沙巴洛劳礼,都在三家华文报刊登巨幅广告,请求华人赐票支持,这是华人在菲律宾已是很被重视的少数民族的明显证明。

 

(七)华侨问题的硏究已是一门学问,本书因称为「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

 

本书所以称为华侨学与华人学总论,实以华侨问题,重要性日增,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値得作有系统之硏究。以往政府对此问题,不加重视,私人对此问题,限于种种条件,作较有系统的硏究的也少。自大陆形势改变,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重视海外华侨的向心力,于是侨务委员会开始注重华侨问题之硏究与华侨问题书刊的编印。各大学硏究院,亦有专硏华侨问题者。硕士与博士论文,乃有专硏华侨问题者。此诚为可喜趋势,假以相当时日,集积各方的努力,自会有相当效果。本书之作,乃供大专院校硏究生、从事侨务的官员、以及社会各界对华侨问题有兴趣者,有一本较为完整的书,以供参考。此书凿于华侨问题各方面,已提供有系统的介绍,如谊者对于某一地区的华侨,或华侨问题的某一方面,有进一步硏究的兴趣,自可寻取有关中外书刊,作进-步较深入的硏究。

 

一九八六年三月廿九日书于菲律宾宿务市东方学院的卿云轩

 

 

注解:

注一:袁头即印有袁世凯像之银币,简称袁头。墨银即墨西哥出产的银币,由西班牙人大量携至菲律宣充军政费。华侨携至中国,流通于沿海都市,称为墨银。

注二:其他棕色马来人种国家为印尼、菲律宾与马来西亚。马来人在马来西亚虽为多数民族,只占人口数百分之五十。第二多数民族华人,占人口数百分之三十七。

注三:白澳政策即欲长久使澳洲为白人所支配。近为加速开发澳洲,始略为开放有色人种的移殖。

注四:圣诞岛位于印尼爪哇岛之南三百五十公里,为澳洲通新加坡航线所必经。

注五:香港在英国殖民地统治之下时,居民为华侨,不待人数最多,财富亦最宏。但一九九七年香港将由中共收回,当地居民即不能再称为华侨了。在所谓一国两制之下,只能称为特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