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漫步五脚基2011.01.09
吉隆坡发展的窘境
张集强
在翻查一些旧图及照片时,经常会感叹一些过去非常美好时光及场景:整齐干净的街道、细致华丽的建筑、青翠苍郁的行道树、偶尔出现的交通工具、手写招牌等等。虽然没有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但从照片中似乎可以看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趣味。因为社会阶级问题,有一部份贫穷的市民生活不见得比较好,但这些人在照片里出现在繁华市街中心,却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在一张大约拍摄于1910年代的吉隆坡旧照片,雪兰莪俱乐部前的草场(现独立广场)正举办一场足球赛,围观群众包括骑骏马的绅士、撑洋伞穿蕾丝蓬蓬裙的女士、绑清辫子打赤膊的人力车夫、老人小孩、马来人、印度人、华人等。这样的景象可以诠释为时代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不管身分阶级或族群肤色,大家生活在同一个都市里,共享所有的便利与舒适的环境。
老一辈人经常回忆起,以前的吉隆坡环境比现在还要好许多,至少在都市硬件建设上比较务实;市街管理有条不紊,治安犯罪防范严谨,无论贫富,人人生活安逸,当时的吉隆坡是大家心中最美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即便到了五、六十年代,都市生活有了重大改变,马路上的汽车增加了,串行吉隆坡与近郊的巴士服务取代了火车,人们脚步变快了,但忙碌的吉隆坡还能维持城市花园的美誉。
前一阵子在Youtube上找到一段拍摄于1961年的吉隆坡街景影片,拍摄者为旅居香港的一名荷兰人Michael Rogge。他在1961到访吉隆坡时,以当时极为珍贵的手持16毫米录像机,将吉隆坡几个著名地景拍摄下来,其中包括Java Street(今Jalan Tun Perak)Masjid Jamek轻快铁站处,拍摄者站在东方大厦(Oriental Building)顶楼拍摄,影片中可以看到汽车正穿行于桥上,桥的一端设有斑马线,行人穿越时,所有车辆都停下来让路。
另一段影片拍摄于吉隆坡火车站外围行人道,影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火车站前的路人像是在悠闲散步,包括穿莎丽的印裔妇女带孩子,像参加完聚会走路回家,道路上的车子都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一切节奏好像经过预演般的美好。
类似这样的吉隆坡旧影片,偶尔可以从比南利电影画面中窥见。其中最常出现在他电影里的场景要数隆雪华堂前的喷水池,这个后来被称为独立圆环(Merdeka Circus),曾经一度是吉隆坡市区繁荣的象征。除外,60年代当红的香港影星谢贤及南红也曾经在1957年拍摄一段影片介绍马来亚风光,其中便包括了吉隆坡的主要景点。相较于照片,这些动态、甚至有声音的录音片段,更清楚呈现了这个都市在当时的风貌。
这些旧照片及影片向我们展现了过去的吉隆坡,曾经是一个美好的都市,一个有特色与气质的生活环境。然而,随时间改变,都市资源被利用竭尽,大部分早期的观光景点已不复见。当政者乐于砸重本兴建新的摩天大楼,国家资源集中运用在几项重型计划;而这些计划完成时,便意味将前人建立的地标推翻,在这样的轮替效应下,新一波的建设耗费的资金更巨于前者,重复运作的最后,资源就这样耗损掉,成就了一栋摩大楼,坏了长久以来的规划及广大的都市。
在80年代初期,政府成立都市发展机构(Urban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UDA),将吉隆坡旧市区的几个公有土地重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被称为大地宏图的发展计划(Dayabumi Urban Development Project)。被钦点为重大转型的区域包括旧火车站机厂及仓库,改造为高层办公建筑及购物中心(Citypoint Shopping Center),另外还包括了当时的吉隆坡中央巴剎,原本计划要兴建高层办公建筑,后在古迹信托介入下,将中央巴剎改为中央艺术坊。
在大地宏图发展计划推广30年后,这座曾经一度成为吉隆坡市区焦点的建筑,如今变得门可罗雀。其连结至律师公会及大钟楼的阶级式广场,并未如当初规划者想象那般人潮不绝,成了市中心一处明显的失落空间。
90年代末的国油双峰塔及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成为了前首相敦马哈迪执政绩效的最高潮。这项在原吉隆坡跑马场的大型建筑计划,带动了周边的土地价值,将吉隆坡市中心的定义,从茨厂街一带转移到原属吉隆坡高尚住宅区的安邦路一带。由于产值变化及商业集中化,使得这一块原是一片环境清优的住宅首选之地,成为高密度商业中心,为当地注入源源不绝的钱潮,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人潮及挥之不去的车潮。
最新一波的发展计划即将开始,超过百层的独立遗产大楼、由半山芭监狱蜕变而成的高层住宅及商业区、旧飞机场金融商业区,还有将迁移的原皇宫土地,据说也将成为新的商业区。在重重的宏愿发展波澜之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想起那些闲置在一角,或是野草丛生、或是沦为非法居民侵占、都市问题滋生的场所?又会有多少人会认真去置疑,在那些光鲜亮丽的建筑背后,究竟牺牲了多少需要定时养护的道路、需要点亮的街灯,以及需要提升安全的公园广场?
环顾几十年来的都市发展,我们最终会意识到,当政府开始强调重视都市发展的年代,我们便与心目中最美好的都市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