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文化个性的困惑一一从文化研究及讨论谈起

 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马华文化个性的困惑一一从文化研究及讨论谈起

陈美萍

 

文化一词,其定义自来繁复杂多,这里只取整体性的概念:马华文化指的是马来西亚华裔的生活方式,其内涵包括了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模式,即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政治组织、经济活动等。

 

就目前各社会群体所呈现的多样文化而言,文化其中一个特征是它的民族性。文化由一民族所享有,是各民族借以区别的依据,也就是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有生命的东西,表现在该文化涵育下的绝大多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也表现在他们的集体生活方式之中。所谓个性是就某一具体文化与世界其他个别文化相对照而言的,若就该文化本身来说,则个性反而变成通性了。

 

马华社会今天之所以被称为马华社会就在于马来西亚华裔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也就是说马华文化有它自已的个性。华让普遍上都认为,马华文化形式上和内容上。不但跟中华文化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而且跟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人文化也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到了90年代,马华文化界仍在问到底华人文化有什么?’其具体内容又如何?’并认为迄今为止,我们的确很难看出华裔社会对某些价值观念的信仰、特定社会建设的坚持,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实践,这显示了马华社会对自己文化个性迷惑的另一面。

 

马华社会作为一个独特群体所应有的文化个性和马华社会对本身文化个性的迷惑所核合的吊诡是此文所要议论的前提一一马华文化个性困惑的现象。

 

一个文化个性无法被厘清,应是个别文化理论不受重视、无法建构起来的人文学术的议题,然而马华文化个性困惑的产生,却不能单此而视之。此文将从马华文化界对马华文化的讨论及其与马华社会本身的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去加以提审,以期能对此议题作出一个解释。

 

马华文化界对马华文化的讨论

 

马华文化界对马华文化的概念、本质探讨,可以从下面这四个角度去审视:

1)世界文化

2)马来西亚文化

3)国家文化

4)族群文化

 

这四个角度的分类法并不可能绝对分化,一一个文化命题的讨论经常是牵涉到不同的角度,但从其主要的贯穿网络加以疏解,仍然可以有个概括性的整体观念。

 

(—)世界文化

 

更明确的说法是从中华文化圈或文化中国的角度去讨论马华文化的定位及现况-以中华文化的主体传统价值观念及中华文化的发展去审视马华文化的概念及本质。

 

(二)马来西亚文化

 

所谓的马来西亚文化是指马来西亚人民生活的总体,涵盖着马来西亚各族文化,从这一角度去讨论马华文化,‘同化’(Assimilation)及,涵化,Acculturation,是讨论范围的核心,普通华裔文化(即较接近类似港、台文化),马六甲、槟城、丁加奴等地的崙崙文化和吉兰丹土生华人文化等‘文化模式’,是这一讨论的焦点分划。

 

(三)国家文化

 

国家文化指的是被政府接受、承认的文化主流,有被官方认可(official necognition)的地垃。1971年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是国家文化政策的中心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讨论马华文化,主要的议点在于马华文化在国家文化的定位及马华文化活动与国家文化政策的相互影响。

 

(四)族群文化

 

以一个族群文化的定位论述马华文化,则马来西亚华裔的生活方式、行为思想等为贯穿论据的主要线索。

 

文化层次包括了外层的物质部分、中层的心物结合部分、深层的心理部分。大致而言,马华文化在这个角度的讨论,除了有个别层次的分析,也有整体性的观察,尤其是马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与经济、教育、社会、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是重心所在。

 

马华文化作为一个讨论或研究的议题,其具体内容思想的评析,并不是文化界讨论或研究的唯一核心,更甚的是,在很多时候也不是讨论的焦点。

 

阐明马华文化在中华文化、马来西亚文化、国家文化各层次的定位及关系,皆有助于勾勒文化面貌的正侧面,然而寻根溯源,不从文化体系本身去作详尽、认真、深入的学术讨论,则文化个性全无法具体的刻划而出。

 

就族群文化为立足点,马华文化各层次的论述无法收摄到一个文化体系去处理。文化体系如果采取分析的途径,从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文学、风俗方面去探索以期得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确定结论,那将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分析过程。取整体性看法的论述却始终围绕在马华文化的历史性根源及其面对的困境,造成了马华文化有,存在,及‘彷惶’的自觉,却无内容的清理,马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表现型态之差异,价值取向之不同也因此而无法显示。

 

以上所论,如不将其与马华让会的历史、结构、发展之间干丝万缕的互动关系作为理论铺基,将失之于片面。以下会朝这一方面去延伸此文议题的讨论。

 

(一)马华文化史的空白及错觉

 

所谓的文化史,不在讲述该文化群体如何吃饭穿衣,如何筑室造桥,也不谈他们创作了多少小说。多少枪炮,更不关心他们如何相斫而造成政权转移;这一切,应该都收摄到对意义的认识底下去观察去处理,看他们如何经由形式地架构(包括制度与组织、社会结构、人文组合等等),实现价值,表现精神。以此而论马华文化史,称它为一片空白也不为过,这对马华文化内容的探讨已显见是一个难题,然而更为迷失的是把马华文化史与马华让会如何有系统的传承中华文化及国家意识认同互相化约。

 

华小移民社会通过会馆,建立了华文学校,为子孙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也为发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建立了堡垒。而同时,早期发扬中华文化的“堡垒”正是激发马来西亚华族移民社会认同中国政冶意识的主要管道,历史上所注意的华侨文化活动是中国政治认同意识下有系统的中华文化传承,而不是在马来西亚特定环境下实际生活倾向的华侨文化。在强烈的中国认同意识下,当时的华侨文化被认为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实际上,中国移民如果不改变其精神世界,就不可能在新马形成一个长期存在并具有鲜明特征的华人社会。这些移民从旅居到定居,经历了实质性的变化,忽略移民社会在特定环境下所演变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纯粹把中华文化有系统地传承作为文化变迁讨论的主脉,则高层次文化断层的强烈意识将掩过对文化体系在生活需求中自然产生的自主性所应有的认识,这将导致以高层次文化断层为出发点而否定文化体系的整体性。马来西亚华裔的传统整体性结构早在移民社会时被本地文化及西方文化解构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解构后不是虚无,总有许许多多要素保存下来,并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就造成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忽略华侨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则不容易厘清哪些因素是传统中华文化所没有,哪些是传统中华文化有的,而又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些新要素如不作有系统的分析,则文化的连续性和演化性就不易被发现。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讨论马华文化,文化的整体性及历史性将无法被肯定,文化个性自然也不可能显现。

 

(二)文化认同滞后的现象

 

文化认同滞后的现象是指文化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化认同仍未能发生变化,落后于其他方面的变化。以泛文化的比较而言,最形式化的民族,人民内心的稳定度最差,反之,形式比较少,实质比较多,人民心理的稳定是较高的。在心理或社会结构都呈高度紧张及不稳定的华族移民社会虽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都深深烙上中华文化的印记,然而在仅为生存而生存的环境下,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不可能在于有系统的文化认知、思想,而是在于传统节目仪式。

 

所有的这些节目,使不同方言集团的华人都有共同欢乐的日子,他们庆祝的活动都是相同的,这至少向外界树立了华人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整体的共同形象,而英国当局也把华人社会当作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来对待。华人的风俗和传统得以保持,使华人社会成为一个独特的种族和文化群体。风俗及传统节目成了马华文化最根本的文化认同,根深蒂固发展成了今天文化活动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表演文化。

 

时空变迁,由华侨到华裔,从一个移民社会到公民社会,文化层的各单元:政治、教育、经济等皆有了明显的变动,然而在传承方向尚未有任何共识及马华文化理论层次无法有所突破下,风俗及传统节目仍旧是华人作为华人身分的最鲜明象征。马来西亚华裔社会的文化认同依旧系在传统节目及风俗上,这就产生了文化认同滞后的现象。

 

从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来说,认同及其文化总要处于一种相对应、相一致、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以文化认同作为文化群体中基本的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则难免让人觉得华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心态与当年的移民社会无太大的分别,这一点自然不能为马华社会所接受,文化实际的变迁情形在文化认同滞后之下显得格外令人困惑。

 

马华文化界对此现象批评多于探讨。在这种情形下,文化本质的探讨已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要谈文化个性自然也不知从何谈起。

 

(三)马华文化的建设发展

 

马华文化的问题,在70年代因国家文化政策之故,开始被注目。而进入积极的建设工作则在80年代。到了90年代,文化建设随着大环境的转变再朝向另一层次的发展。以下试从这两个年代的文化建设背景、理论思潮的主要脉胳对本文的议题作迸一步的探讨。

 

80年代马华文化建设的主要线索可从两方面去注意:

 

(1)国家文化政策的中流砥柱

 

1982年,文化、青年、体育部致函国内高等学府以及民间文化组织等有关机构,声称政府检讨国家文化政策10年来的进展(1971年至1981)欢迎有关机构提出意见,促使了华人文化大会在1983年举行,以15华团之名呈上国家文化备忘录以表达华社对国家文化政策的心声,并在1984年开始,由各州大会堂轮流主办华人文化节。15华团也在1985年成立了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80年代华社文化醒觉的直接前奏是国家文化政策的激荡,然而其序曲却是当时社会的总背景。

 

70年代是华族政治、文教、经济困境形成的时期。到了80年代,3M制度的推行,中学母语班问题的恶化,中文招牌风波,全马经济萧条,种族关系因此陷于两极化,再加上华人社会所面对的“政治权威真空”,这一切的社会背景下,华社忧患意识极为强烈。华社资料研究中心计划文告所表白的可说是华社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

 

“从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华人已普遍觉察到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每下愈况的不利处境。在这些领域中,不论权益的分享或结构主动上:都远落在时代发展的后头。导致不利处境的因素固很复杂,但华社本身抱着悲观和得过且过的因循态度,不采取自救的积极脚步,以及华社在传统及本质上是一个重商的社会,向来忽视对政治、教育、文化、社会事业进取的重要性,以致华人在经济方面所保有的传统地位逐渐失去,令到整个华人社会迷失了方向,失去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与应有的动力。所以,当务之急在于华社应主动积极寻求自救之道,整体投身于民族自救运动的行列,以及个别华人应扮演投身时代洪流和对民族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角色。”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化建设工作,最大的共识就在于对抗同化及强调华族的整体性,文化自我意识的最主要立足点在于文化的存在,华社极欲证明的是华族文化的存在,所以文化的表演成了重点。此外’文化表演’也是目前华社一致认可的文化认同象征,它的凝聚力也是它成为80年代文化醒觉的主要环节的主因之一。

 

在文化理论建设方面,马华文化在国家文化的地位一直是文化讨论的核心所在。这一点可以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中的文化项目是“文化政策”,也就是探究大马华人让会在‘国家文化政策’下所占之地位得知。

 

在这条线索主流意识下所展开的文化建设也就是民族意识的伸展,从文化的凝聚力强调了民族的整体性,文化地位的争取、维护也在于维护民族尊严。

 

(2)中华文化的复兴

 

这一条线索在80年代,隐然若蓄,并没有前一条线索那么显着。其主要的激发因素在于四小龙、日本经济的强盛及中国大陆所掀起的‘文化热',它主要的步伐是根据大陆、香港、台湾所注目的中华文化传统现代性的转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这一条线索到了90年代才算明朗化,成了90年代主要思潮所趋。

 

90年代的马华文化建设工作

 

首先想略谈的是在80年代直接被国家文化政策所激发的文化建设工作的转变。在国家文化政策已被视为原则性问题,华团凡事‘解去政治化’的环境下,国家文化政策的争论逐而淡去。在旅游业被视为国家主要收入来源之下,文化节也逐被各州政府所注重。

 

随着马中贸易关系的加强,台资在大马的涌入,政府对华人文化政策相应的舒缓,国际性汉学、文化学术研讨会频频举行。中国、香港、台湾学者到来演说的次数日益增多。马华文化与中、港、台文化对照的自觉相应提高。这一思潮在马华文化讨论最明显的趋势是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主体传统价值观念在马华文化的重新定位。

 

在开放政策下,相较于国际学术界的文化理论建设,马华文化理论的空白确实令人沮丧。中华文化原是马华文化主要的根源,在大势之所趋中,汲汲重新筑构中华文化的精致文化在马华文化体系成了主要的建设工作,认为‘问题的解决,实系于我们对中国文化之过去现在与将来真实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建设马华文化过程中,华社应当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去芜存菁,及开创新的传统,使之适应于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80年代强调文化的存在、凝聚力、地位争取到90年代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马华文化内容的全面反思及讨论,一直都不是思想所趋,在文化活动及研究始终被动于国内外的趋势下,马华文化的具体内容始终无法更进一步的去作有系统的讨论,马华文化个性困惑的根源,很大程度源自于此。

 

()马华文化界的困境

 

张景云先生曾认为“为了推展各种社会文化发展活动,华团领导层与华社文化/知识人已经建立起一种几乎制度化了的共生关系(Symbiotic relationship),从文化人/知识人特殊的理念角度看来,这个关系明显带着不同程度的苦楚与辛酸,所以我觉得用爱恨交炽的关系(love hate relationship)来形容并不为过。

 

对于华团而言,文化工作可说是整体政策诸多方案的其中一环,是华团“成绩”的一种展示,与学术界对文化的探讨可能相互借重,但却不一定是一致的。‘文化表演’所引起的争论是一个例子。在许多活动部需要华闭经济的支持下,马华文化界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没有华团商业镇子经济的支持下在民间社会开拓自己的空间。

 

马华社会基本上是工商取向的社会,功利主义极为浓厚,人文学术一直都遭受忽视,无法拥有自己的空间,许多人文问题只能作概论性的讨论。谈论马华文化者虽不至于全都是泛泛而谈,然而肯下功夫作深入学术探讨实没几个,华社至今未有把马华文化当作专业学术使命的权威性学者。再加上马华社会面对的教育、经济、政治等困境似乎更需要疏解。相比之下,马华文化成了‘业余’思索的问题。

 

结语:

 

文化虽然一直都是马华社会所注重的课题,然而,对于文化的讨论或研究却始终是被动的。7080年代被动于国内的局势,90年代被动于国外局势的演变,始终无法找到自我反思及省识的契机。

 

文化史的空白及迷惑是先天失调的困境。而后天的政策干扰、多元种族环境时缓时紧的关系,社会功利主义的倾向、人文思想的贫瘠,都导致了马华文化的讨论一方面绕着争取、维护、建设等项目,「方面对自己的文化呈现了极重的无力感,因此,文化的认识,贝能仅止干文化困境的层面,而不是具体内容或价值系统的分析。

 

马华社会多年来一直强调着马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然而文化个性如果仍无法被勾勒而出,则马华文化将永远只是一句标语或口号而已。

 

28-04-1996《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