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与建筑艺术

 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社区文化与建筑艺术

陈亚才

 

社区文化与建筑艺术实际上是两个主题,可以分别处理,而现在将两者摆在一起,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一方而是要引起人们对社区文化的关注与推动,另一方面是要激起人们“重新发现”平日视若无睹的建筑艺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希望建筑艺术可以成为社区文化的特色之一。

 

关于古迹与传统建筑的修护与保存方面,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是马六甲三保山事件、新山柔佛古庙事件、去年发生的吉隆坡旧飞机场路义山搬迁事件。三保山和旧飞机场路义山的性质比较接近,基本争议点是土地的应用问题,尤其是如何处理历史文化与经济价值之间的争论;再往深一点探讨,它涉及到我们的文化理念和生活环境的诉求。

 

柔佛古庙则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不将它与新山华人(尤其是帮会)的发展历史相提并论,柔佛古庙只不过是一间可以复制很多间的普通庙宇,没有太高的附加价值。换言之,讨论或评价柔佛古庙是不能抽离社区文化和社区历史的。

 

列为文化发展重点

 

我们在这里提到关注、推动和欣赏社区文化和建筑艺术,态度上是主动和积极的,而且是有意识、有计划性的去塑造和经营,这与发生争议时的抗争行动是有所差别的;也就是说,不是,也不要等到发生事件时才来高喊维护古迹,而是要将它列入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经年累月的耕耘,这包括观念的启蒙和普及化,以及相关技术和方法的传授和推广。

 

就个人的观察所得,马来西亚的建筑特色是相当丰富且多元的。建筑是一门艺术、一种美学,有人将它形容为“凝冻的音乐”。虽然建筑计划、设计、结构、材料、施工等事项是一门专业,没有经过科班的专门训练,是无法从事的。但是,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建筑物之间穿梭,这包括住家、办公室、娱乐场所、宗教及公共建筑等等。建筑的实用功能、象证意义和审美观都表现在其中。

 

新建筑采回教主题

 

作为“静物”的建筑,其风格和建筑形式实际上告诉找们,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脉胳,在文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及其交融的过程。只是一般未经训练的眼睛,无法解读出这些丰富的内涵。建筑在这些人眼中只不过是没有生命的硬体,这实在有点可惜。

 

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建筑,我们可以发现本土、区域和国际潮流的影响,古典与现代、东力与西方,个别展现风华,彼此又交融并存,总而言之,大家都有一席之地。

 

英殖民政府遗留下来的,主要是政府机关建筑、教堂、学校以及公共建筑。强调对称的巴拉丁风格,和谐的比例以及采纳希腊罗马的古典柱子,厚重的建构,配合马来亚气候的高天花板等等,都是典型的形式。

 

我国政府从1980年代开始推行回教化政策,反映在建筑方面,就是新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回教的主题、几何的设计,政府大楼、大学的建筑、公共建筑等等,都是以回教色彩的建筑为主导。与英殖民政府的建筑相对照,我们就约略知道回教在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了。这种影响力借助官方的便利和作用深入到各个角落。我们长期泡在其中,反而视若无睹。

 

是美学活动和教育

 

建筑和建筑艺术是另一种语言,可以解读出许多现象、意义和过程;推动建筑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美学活动和教育,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地方研究”,当然也具备历史教育的功能。它的附加效果是通过对地方上的进一步认识,产生一分亲切感,进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凝聚力,因为这其中有共同的话题。

 

社区原本就是当地人最直接的活动空间,汇集了社区内许多人的集体记忆,一条街、一间店、一条河、一棵树……对当地人都深具意义,也非常亲切。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文化活动与文化发展的模式。除了全国性的“大一统”做法,鼓励地方上发展社区文化,展现地方的特色和活力,让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精彩之处。市街的某一幢、某一排建筑,可以作为促成社区文化的点和线。

 

20-08-1999《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