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

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

黄崇锐、谭丽屏
林连玉基金文保委员会
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



目录

序(一)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阿末耶谷

序(二)陈志明教授

序(三)林开忠副教授

作者简介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彭加兰达督河流域华人村落

第二章  格玛欣河流域华人村落

第三章  丹江左岸华人村落

第四章  丹江右岸——唐人坡

第五章  丹江右岸华人村落

第六章  哥乐河河口达眉村

第七章  南部山区布赖客家村

第八章  吉兰丹华社抗战烈士

第九章  唐人坡神主牌 

Kata Alu-aluan

 

Tahniah diucapkan kepada Persatuan Sejarah dan kebudayaan Cina Kelantan atas penerbitan buku 'Jejak Penghijrahan Awal Orang Cina di Kelantan'. Buku berkenaan sejarah orang Cina di Kelantan amat kurang sekali. Kaum Cina di Kelantan amat unik jika dibandingkan dengan kaum Cina di negeri lain di Malaysia. Budaya, pertuturan dan cara hidup orang Cina di Kelantan seakan-akan sama dengan orang Melayu. Penghijrahan awal orang Cina di Kelantan 250 tahun yang lalu diterima baik oleh orang Melayu tempatan. Buku ini menyinkap sejarah kedatangan orang Cina ke Kelantan dan menetap di kampung-kampung sepanjang Sungai Kelantan. Sungai memainkan peranan penting dalam ketamadunan manusia dan tidak terkecuali Sungai Kelantan.

 

Cikgu Wee Chong Joi dan isteri Cikgu Tam Lye Peng telah berusaha selama 15 tahun untuk mengumpul bukti dan bahan sejarah jejak penempatan awal orang Cina di Kelantan yang meliputi lebih daripada 50 kampung orang Cina di Kelantan, llsaha ini patut dipuji dan dihargai bukan saja berguna kepada generasi sekarang dapat mengetahui asal-usul mereka malah dapat menyedarkan masyarakat Malaysia betapa susah payahnya moyang mereka meninggalkan negara asal meredah lautan membuka penempatan baru yang J membolehkan kita hidup selesa, aman damai pada masa ini. Perhubungan yang erat antara kaum di Kelantan wujud sejak pembentukan negeri Kelantan dan kekal sehingga hari ini.

 

Buku ini boleh dijadikan asas bahan kajian sejarah yang lebih mendalam mengenai penghijrahan awal penduduk di Malaysia termasuk orang Melayu, India, orang asal dan Iain-Iain. Sejarah telah membuktikan kekuatan dan kejayaan bangsa dan negara.

 

YAB Ustaz Date' Ahmad Bin Yakob

(Dato Bentara Kanan)

Menteri Besar Kelantan

 

 

 

序(二)

 

黄秀辉女士拜托我为其父母大作《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写序,我欣然应允。我与黄崇锐、谭丽屏夫妇并不相识,但我曾于1977年和1980年在吉兰丹乡下的土生华人社区做过短期调查,对此很感兴趣。此外,我在马来西亚和中国遇到的地方学者或民间知识分子,大多热爱地方历史和文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辛勤收集地方史料,并且长期参与社区调查,精神可嘉。黄、谭夫妇曾在吉兰丹中华国民型华小任教,热爱中文教育,对华人历史和文化具有浓厚兴趣,还创立了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他们自2005年开始到吉兰丹的华人村落寻觅华人迁徙、定居的足迹。出于对华人教育的关心,他们特别关注各地华文学校的历史与现况,记录下很多先贤为华文教育做出的贡献。

 

黄、谭两位老师沿着吉兰丹主要河流丹江(吉兰丹河)以及彭加兰达督河(Sg. Pengkalan Datu)与格玛欣河(Sg. Kemasin)依次探访华人村镇,从河流下游的村落到内地山区的布赖客家村,记录了所到之处的人口、神主牌,并向当地父老了解移民和家族的情况。黄、谭夫妇与女儿秀辉女士不只访问了土生华人社区,也访问了所有其他华人的村镇,并记录、介绍了每个城镇和村落的基本情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本地学者(如Tan Chee BengTeo Kok Seong)和外国学者(如Roger Kershaw)开始关注吉兰丹的土生华人,分析了当地华人的文化传承、变迁及其身份认同。《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虽然不属于人类学、社会学或历史学的专著,但它记录了吉兰丹华人村镇的分布以及家族情况,保存了珍贵的地方史料。书中对吉兰丹首府哥打峇鲁老区唐人埠的记述尤为详细,包括华人聚居历史、家族、华人方言群(如打铁街的客家惠州人)、甲必丹及其故居、抗日烈士、洪门会与益群俱乐部、华教先贤、宗教(镇兴宫)与节庆、各种行业(如蜡染纱笼厂、饮食等等),资料丰富,多姿多彩。

 

丹江的左岸沿河口而上,分布着很多村落和小镇,凡有华人的地方,黄、谭两位老师都亲临访问。其中如登隆村(Kampung Tendong)和卡沙村(Kampung Kasar,为主要的土生华人聚集区。这一带的华人与当地泰人交往密切.而且在登隆村和古林村(Kampung Kulim)还有泰人的佛寺.书中均有介绍。靠近海口的唐人埠分布在吉兰丹河右岸。沿岸往上游,有一古老的华人村落,称为赤脚村,马来名为甘榜督公(Kampung Tok Kong.即神庙村)。这里的妈祖庙虽小,却见证了华人早期定居的历史。书里有一张该庙古钟的照片,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铸造。黄、谭二老在各处抄录的神主牌记录也显示出最早的移民大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吉兰丹定居下来。在赤脚村就有两座彼时的神主牌,两位先民一位生于1776年,卒于1835年,另一位生于1798年,卒于1842年,由此推断,他们于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期迁徙至吉兰丹,后在当地去世。

 

早期华人移民不只延续在家敬拜祖宗的传统,也将中国的一些神明的香火延续过来。一开始可能没有庙堂,但却有炉主制度,每年轮流由炉主在家供奉村神,酬神时才请出全境敬拜,祈求保佑合境平安。1980年我做调查时,大部分土生华人(即所谓的Cina Kampung或乡下华人)社群还没有庙堂,处于有村神无社庙的状况。黄、谭二人的调查显示十几年后,大部分华人村镇都开始建庙。从他们的报道,可见除了关帝、大伯公(福德神,即土地神,在吉兰丹和泰国的华人称之为本土公)、观音和妈祖被广泛供奉,每个村皆有不同的主神,包括玄天上帝、玄坛元帅(赵公明)、张公圣君(法主公)、朱府王爷、杨府二王爷、池府王爷、都天元帅等等。在巴西巴力的关帝君社区崇拜中,还有送王船的仪式。

 

两位老师的细心考察为我们保存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还记录了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有中文和泰文的双语墓碑。他们的采访和观察显示出当地华人与泰人的长期、频繁的交流与互动,包括通婚。一些早期移民先到泰国的宋卡府,之后才南下到吉兰丹。家族的口述历史也提供了很多信息,例如不同村镇的华人一直有婚姻联系,即便远在内地的布赖村也与海口的唐人埠有亲属往来。而最独特的文化遗产则是土生华人的房屋。这些兼具马来和华人风格的大型房屋在我调查时就已经开始逐渐消失,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在重建房屋时大多选择砖房。本书记录了许多吉兰丹乡下华人的传统房屋,非常可贵。书的封面即是这种传统房屋的照片,屋后种有香蕉,远处为茂盛的椰树林,静谧的田园风光中,依稀映射出乡下生活的气息。

 

黄、谭二人还探访过内陆山区的布赖村。早在18世纪,就有客家人在此采金,这座至今还保持着传统客家文化的村庄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S. M. Middlebrook1933年就发表了有关布赖村的期刊论文。我在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班同学Sharon A. Carstens198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布赖村的民族志。最近本地学者廖筱纹也撰书讨论这里的水月宫及其观音信仰。本书概述了布赖村的历史事件、华文教育、甲必丹、宗教(水月宫,还特别提到管理家畜、家禽的叔婆太神)等。通过访问,作者描述了早期这一内地偏僻的华人村落与靠近海口的唐人埠之来往,除了水路,还有人骑象。口述历史也提到在紧急法令时期(英政府镇压马来亚共产党),布赖村民被迫迁徙到柔佛州和登嘉楼(在登嘉楼的布赖村称为Pulai Baharu,即新布赖村之意,见拙作Chinese Minority ina Malay State)。

 

本书配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和精致的地图,可谓图文并茂。黄、谭二老经年累月地努力,不辞劳苦,为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与文化做出了充满爱心且颇有成效的贡献。仅此祝贺本书出版,并诚挚推荐给广大读者。

 

20219月于吉隆坡

陈志明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荣休特聘教授

 

 

序(三)

 

就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来看,北马的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和玻璃市的华人研究可以说最为边缘与被忽略,一方面这四州刚好是马来人占绝大多数的州属,华人是少数族群之一;另一方面,华人在这些州属的分布非常分散,跟槟城、怡保或吉隆坡等地区比起来有天壤之别。在吉兰丹,学术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Sharon CarstensPulai村人类学民族志研究了。除此之外,晚近的一些社会语言学调查或有关华人涵化(acculturation)的研究,都是零零星星的,尚缺乏对吉兰丹华人比较全面之理解。当然,这也不是吉兰丹独有的特色,在马来西亚的其他州属,由于幅员广大,加上华人分散居住的聚落型态,的确为研究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研究障碍。

 

另外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所面对的共同问题是资料的缺乏,特别是个别地方华人迁移、经济政治活动、家族关系、宗教祭祀等资料,大多数都没有获得保存或纪录,使得可参考的文字史料非常缺乏。一些有心的地方人士或民间学者,乃挑起整理、搜集、保存、出版这些零散资料的责任,这是马来西亚(或东南亚)华人研究的普遍现象。因此,这本有关吉兰丹华人的书籍可以放在这样的脉络下理解。

 

作为有心保存吉兰丹华人历史的黄崇锐与谭丽屏夫妻来说,能够花数年的时间,不辞辛劳地各处奔波,进行耆老访谈纪录、祖先牌位或墓碑抄写、家族谱系搜集整理等等,的确在有关吉兰丹华人村落的历史研究上,为后人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是未来研究吉兰丹华人之基础。这本书一方面是对吉兰丹华人村落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作者本身家族历史的自传式书写。翻阅全书后,有以下几个感想:

 

一、吉兰丹华人村落大多为自然村落,与西马的华人新村有差别。这些自然村落或是1950年代华人新村形成前的华人聚落原型,其中姓氏、祖籍、血缘、族群以及社会组织等关系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深入探讨,是弥补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的其中一个缺口。

 

二,由于靠近泰国南部,且为马来人或原住民所围绕,因此,本书所描述的华人聚落,出现原住民或泰族女性祖先不足为奇。这或许是Judith Strauch在研究华人新村后指出的,如果没有新村计划,则马来西亚华人跟原住民、马来人、印度人等的族群关系可能会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吉兰丹的华人聚落正可以说明华人自然村落下与周遭族群可能产生密切的族群关系。

 

三,在有关丹江右岸唐人坡一文中,写作方式跟其他篇章有所不同,此篇主要介绍唐人坡的一些历史古迹、建筑、人物等,从作者的笔触,似乎可以生动地产生那些街道、建筑、人物的景象。阅读起来接近唐人坡文化旅游导览指南,适合作为未来开发丹江右岸唐人坡文化旅游导览的文献。

 

希望本书可以作为开端,并在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的推动下,能够更为开花结果,不只在研究上,且能够发展成与地方互利的深度华人文化旅游。

 

林开忠

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作者简介

 

黄崇锐、谭丽屏是吉兰丹中华中学同窗,1953年初中毕业后,崇锐在华小执教、丽屏则报读坤成高师。他们于1957年为发扬华文教育的共同理想,结为终身伴侣,展开教学生涯。

 

1959年夫妇俩协助筹办巴西巴力华人村落的培华独立小学,并于数年后资助该校建筑校舍。

 

1957-86年夫妇俩在中华国民型华小任职期间,创立一间使用自制实验仪器来教学的小学科学室;亦成功以积极鼓励的方式使全校学生从以福建话互相交谈转为讲华语的风气。

 

1985年夫妇参与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复兴运动,为丹中的办学方针广为宣传,积极奔走招收新生。夫妇长期协助中华独立中学的发展,虽不富裕,却克勤克俭,屡次捐款资助该校并以夫妇名义设立中华独立中学大专贷学基金

 

他们于2007年召集友人一同创立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该协会于2008年获准注册,黄崇锐当选会长.至今已连任12载。

 

夫妇俩走遍吉兰丹州各地搜集华人迁徙和开拓的史迹及文物。为展示十多年来所搜集的珍贵史迹和文物,夫妇俩执意将其在唐人坡的住家及园地作为设立吉兰丹华人历史文物馆的地点。他们也将多年搜集的史料编撰《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

 

2017年,黄崇锐、谭丽屏伉俪对丹州华人迁徙的考查研究获得各界的认同,林连玉基金授其以林连玉精神奖

 

自序

 

我们夫妇和女儿于1994212,农历新年初三到巴西巴力村许文卓表舅家拜年。表舅详尽风趣的村史叙述,引发我们探寻吉兰丹州华人的迁徙史迹。

 

由于许多吉兰丹州乡区华人对自已从何处来、如何到来不甚了解。一个族群倘若没有历史,没有根,就没有未来。

 

为了寻找乡区居民的根,我们夫妇于2005年开始着手搜集各地乡区华人如何来到吉兰丹和怎样在此生存、繁衍生息。

 

这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寻找吉兰丹州华人根源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在吉兰丹各地的田野考察,搜集华裔先民迁徙吉兰丹州的经历,探寻村落与城镇的发展和变迁,好让吉兰丹各地乡区华人及其后代能通过此书,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发展轨迹和演化脉络。

 

我们编写的《溯源寻根:吉兰丹华人迁徙足迹》谈不上历史研究,只是尽我们的能力,记载村民口述两三百年来祖辈开发吉兰丹州口耳相传的记忆,同时记录各村落的社会结构及村民的信仰、教育和语言的发展状况。

 

先辈迁徙和开发吉兰丹的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信息,是先民迁徙史的真实见证,对在地华人来说是十分珍贵,它不仅生动地述说过去,也将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我们夫妇为搜集历史资料跑遍吉兰丹各地华人村落,挨家挨户叩门寻找神主牌、记录口述史、编写家谱,不辞劳苦、商讨研究,只想捍卫与传承民族文化,尽华族儿女的一份责任。

 

丹州村民善良、好客、对我们两位老人家和善宽待、尊重和信任,毫无保留的诉说先辈及家属的生活经历,待我们如家人,不嫌弃我们三番五次上门访问。此外,热心的村民还协助绘制村图、编写村户名单,尽可能提供完善的资料。

 

本书得以完成撰写,除了各地村民的热诚,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的顾问、理事和会员的协助、支持与鼓励,还有亲戚朋友带领访谈、载送文物.关怀和照顾。仅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激。另外,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学生,刘盛春老师为我们的拙作翻译为马来文。

 

感谢徐婉君,给予拙作的评价:史料搜集,箪路蓝缕,且所得的第一手史料相当有价值,可作为丹州华人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衷心感激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阿末耶谷、陈志明教授和林开忠副教授为拙作写序并肯定我俩的考查研究保存珍贵的地方史料,具备历史价值。

 

感谢家人,尤其是女儿秀辉在生活和工作无微不至的照顾,陪同搜集、考查、研究及协助电脑的操作。

 

202222


第十章  吉兰丹华人历史文物馆文物

 

附录:

(一)吉兰丹华人历史及文化协会简介

(二)作者家史及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