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福建人兴学办教史料集
黄庆昌、陈水皎留名中中校史
佚名
黄庆昌
已故拿督黄祖籍福建省金门人,1890年出生於古晋。幼时家穷,惟被送返金门祖家受中文教育,十多岁时返回古晋,继在圣多玛教会学校受完中学教育。离校後,在王长水侨领的公司里当职员,後升级当经理,颇受王长水所倚重。并娶其长女王秀英为妻。
凭着聪颖勤俭,壮年时,他终于建立自己的事业,其业务最后更扩展至星洲,在二次大战前,他已是古晋著名的商业钜子和华社领袖,他曾被称为商界的“砂劳越王”。1937年与友人在星洲创设大华银行,不久亦在古晋创设联昌银行,他担任董事主席一职。除了银行业务外,他亦经营土产进出口生意和船务。战后,他担任砂劳越轮船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并成立黄庆昌有限公司,开树胶薰房,其规模在50年代初期可说是古晋最大者。
他对古晋社会与教育事业,贡献卓著。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爆发后,砂华人亦响应东南亚各地区华人的号召,筹募金钱以助中国人民抗日。他担任古晋中华抗日筹赈委员会主席一职。此外,他亦被选为古晋中华总商会第二任会长(第一任为王长水)至1946年,战后以来,他出任过砂中华商联会名誉主席,新加坡金门会馆信托人,砂劳越德教会紫霞阁名誉主席,砂黄氏公会名誉主席,古晋云南善堂名誉主席,他是知名慈善家。而对华文教育方面,已故拿督黄在经费上亦尽一臂之力。50年代初起,古晋华商以出口土产的五巴仙佣金捐助华校中小学经费,负责收集此佣金的机构就是已故拿督黄负责的砂劳越轮船公司。而船务公司本身每年也有捐款给华校。迄创办一中运动展开后,拿督黄捐出四万五千元建礼堂。此礼堂被命名为黄庆昌礼堂。其幼子拿督阿玛黄佛德亦秉承其乐善好施之美德,对华校与华社之发展给予积极的帮助,除了一般捐款外,三中拿汀王秀英礼堂即是他捐建的。
已故拿督黄逝世于1978年,享年89岁。
陈水皎
已故陈水皎先生,祖籍福建省金门县人,1904年出生,在家乡受母语教育,故精通华文。壮年南来,来晋后,任职於已故拿督黄庆昌所经营的公司,后升任黄庆昌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多年,是拿督黄之得力助手。后自创重庆号於海唇街,经营土产胡椒、树胶等进出口及杂货生意,为五六十年代本市著名的商号之一。此外亦投资於锯木业生意。
他与华社其他社会贤达一样,亦热心华社之公益与教育事业。历任古晋中华总商会委员会副主席。1963年更被选为第六任总会会长。从1955年至1973年担任古晋福建公会副主席,1973年则被推选为主席直到1978年。在华人教育面,他付出很多精力於领导工作上。在50年代里,他担任华校经委会主席及华校校董会主席《他出任古晋中华校董会主席的年份是1956年至1959年,为期4年),至1960年才由拿督阿玛杨国斯接任。
他逝世於1980年,享年76岁。
(原载《1988年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创校卅周年纪念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