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24.03.29
林发盛号与林秋贞
rJJ一思邑n見先人走過的印記 —— W僅當産從新山舊景與新貌的對照‘ M
令佑生物X
堂人4T
LIM HUAT SENG
TEL: 92507 整佑
I4.L0R0NG 3. JALAN NGEE HENG JOHORE BAHRU.
林发盛号早年 <}隹出部分产品所用 的商标。
林发盛号在烈光镇工业区即将启用的工厂。
生先貞秋林 林发盛号的 创办人林秋贞。
;火起新山的棵条仔,一 坎定忘不了林发盛号与
林秋贞。
棵条仔现已是新山美食界的 品牌,一道新山独有,并享誉全
文、
圖
/舒慶祥(部分爲檔案照片)
=3
马各地及长堤彼岸的美食,许多 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总是会坐下来 品尝一番。
这道为新山争光争气的美食 与林发盛号与林秋贞息息相关。 没有前者及后者的相互配合与远 大的生意眼光,或没有今天人人 都爱上的棵条仔。
林发盛号,一家百年老店, 厂址原位于义兴路三巷,现已停 业多时的金海湾广场与其遥遥相 对。该号的原址已不复存在,多 座现代组屋公寓正拔地而立,这 一带的风光正迅速在改变中。
原义兴路一二三巷,早年新 山华人聚居之地,以制作棵条与
面为主要业务的林发盛号,立足
任主計設
林展鸿述说 林发盛号过去的 故事。
林发盛号在淡杯工业区的工厂,目前仍在营业
林發盛號與林秋貞
以此,占尽地利与人和。
日前与林秋贞的孙男林展鸿 访谈时,得知不少林发盛号的故 事。
这是他曾祖父于1923年南来 定居新山后,即创建出来的美食 业。由于历史悠久,林发盛号一 路来是新山知名的棵条生产商, 尤其是后来出产的棵条仔更受欢 迎。
他说,从一开始,林发盛号 廠址即在原义兴路,直到1996年 迁出,先到淡杯工业区,最后落 户在烈光镇。淡杯工业区的工厂 目前仍在运作,为应付迅速发展 的需要,烈光镇一座现代化的工 厂,不日即可启用。
这是他们历经曾祖父、祖 父、父亲及他们这辈,好几代人 努力才有的成果,而其对新山美
食业最大的贡献,是对棵条仔最 早与大量的生产所带来的影响。
林展鸿说,林发盛号早年 的生产都是靠人工,1973年买下 了第一架切棵条条机。这台机器 有3个不同的洞孔,能同时生产3 种大中小的棵条,由于小棵条比 传统的大棵条更受欢迎,因此便 转而大量生产,以应市场需求。 他说,现今新山许多知名的棵条 仔,都采用这个品牌出产的这类 小棵条。
笔者很早即与林发盛号有 往来,在上I*纪80年代,它已懂 得在农历新年时,登报向各界拜 年。同时,据孙女林敏倩透露, 祖父林秋贞一次受马来西亚电台 新山分台的访问,闹了一个无伤 大雅的笑话,而常为后人传诵。 从上电台一事就可知,林发盛号
当年在新山的声誉。
林秋贞,祖籍广东省潮安县 意溪乡十八寨内人。
他除了把自己的林发盛号生 意搞好,同时也热心乡团活动。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位在苏丹 依布拉欣路的自置会所,于1971 年动土,1972年竣工。
林秋贞当年是该会馆的正交 际,身负新会馆设计小组主任。 在征信录里,记录了他捐出1000 令吉。
该会于1971年2月29日,别 开生面地第一次在夜间举行新会 所奠基礼,共有8人岀席,大多 是该会领导,林秋贞是其中一 人,由此可见,当年他在会馆内 地位重要。
同时,他也积极参加新山潮 籍儿个华团的活动,如柔佛同奉 善堂及柔佛德教会紫书阁等。
林发盛号在原义兴路的工厂己经拆除
林秋贞参与柔佛潮州八邑会馆自置会所的奠基礼,右 一是林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