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24.04.09
1956《华社备忘录》重现还原历史
星对目粮 SIN CHEW DAILY I 2024年4月9日|星期二
活力ん
副刊/體育/哄
Sin Chew Plus
新教育Education
新教育:edumag@sinchew.com.my 體育:sports@sinchew.com.my 娛樂:entertainment@sinchew.com.my 編輯:夏靖柔
《华社备忘录》重现
这红色封面的1956《华社备忘录》正本全称为《全马华人注册社 团代表大会备忘录》,是我在英国国家档案局,无意间在ー个档案箱 里发现的,其可贵之处,在于里面除了附有华社当年以中英文提出的4 个诉求,也涵盖了全马上千个华团代表的盖章及亲笔签名,且页页完好 无损。目前档案局收录的《华社备忘录》正本是由刘伯群、叶茂达、王 景成等数位“华社人士”于1956年8月24日向李特制宪委员会提呈的, 《星洲日报》当年曾报道这场会面及备忘录提呈的事宜。
老一代国人对这段历史想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我国迈向独立 之时,英殖民当局于1956年3月成立李特委员会来为我国制定一套独立 的宪法。该委员会主要工作之一是收集全马各界对制宪的意见,总共收 到131份不同群体的备忘录及诉求文件,包括由巫统、马华及国大党组 成的联盟阵线(Alliance )所提呈的备忘录。而《华社备忘录》只是这 131份文件里的其中之一。李特委员会内部制作了一张列表统合各界诉 求的重叠及差异之处。1957年头发表的《李特委员会报告书》清楚阐明 了该委员会考量的事务,为他们提出的制宪建议提供了理由。这个报告 书非秘密档案,全文亦已在网络上供大众查阅。
1956
《華社備忘錄庫現
還原歷
文:羊兄(原名陳子揚, \ 現爲劍橋大學發展學系博士生
数星期前发布了关于1956《华社备忘录》正本的视频后,收到了来自各界的电邮,皆对这文件的
历史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的讨论围绕以下3个问题:
1. 《华社备忘录》的正本当年是否成功提呈给英殖民当局?若有,那又是由谁提呈?
2. 《华社备忘录》的历史背景为何?
3. 《华社备忘录》正本是否如传闻般被陈东海丟去垃圾桶?
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基于我在英国国家档案局查阅的资料,希望能解答上述问题。
备忘录背后的权カ斗争
陈东海的角色
为什么部分“华社人士”选择在联盟的框架之外提呈一份《华社 备忘录》呢?根据英国的解密档案,当时的马华内部充斥着派系斗争, 部分华团领袖也在ー些议题上与马华领导层存有明显的意见分歧。《华 社备忘录》的3位官方签署人里,除林连玉,刘伯群及曹尧辉皆有国民 党背景,以刘伯群为例,他是马华前霹雳州联委会主席,曾于1950年代 初与数位人士到台北赠送金剑给蒋介石。英国国家档案局里记载了很 多国民党人当初在马来亚活动的情报,1956年4月27日“争取公民权大 会”召开之前,英殖民当局已有数个部门密切监督华社领袖的动向,并 视很多与会代表为亲国民党人士,在大会结束当晚的鸡尾酒宴上,一位 华团领袖梁志翔甚至当众高喊“中华民国万岁”等口号。数位华团领袖 的作为不仅让英殖民当局抱有很大的戒心,也遭到东姑阿都拉曼及诸多 马来领袖的谴责。英殖民当局的情报指部分华社领袖曾想通过这场大会 成立另一个“华人团体”与马华分庭抗礼,却因林连玉反对而作罢。当 刘伯群等华团领袖向李特委员会提呈《华社备忘录》时,英殖民官员是 这样记录他们身分的:
这六十多年来,华社争议不断的是:究竟这本1956《华社备忘 录》正本有没有成功提呈给英殖民当局?坊间一直传闻当年联盟赴英 谈判时,陈东海并没有将备忘录正本提呈上去,而是将其丢进了垃圾 桶,从而“典当” 了华社的利益。随着英国国家档案局的解密,这个 传闻明显地不攻自破了:《华社备忘录》里的4大诉求是1956年4月27 日在“争取公民权大会”上通过的,而陈东海两次随联盟代表团赴英 (1954年及1956年1至2月)时,《华社备忘录》仍未诞生,那他怎么 将这份文件丢进垃圾桶?这是不是ー场误会呢?
陈东海从政前是一名资深报人,二战前曾在陈祯禄持股的英文报 章《Malaya Tribune》工作,1953年在陈祯禄亲邀下加入马华公会,受 委为执行秘书。他在担任报人期间认识了刚当选巫统主席的东姑阿都 拉曼,当巫统及马华合作成立联盟时,陈东海被推举为联盟秘书,负 责文书及沟通工作。
联盟代表团于1954年第一次赴英,是为抗议英殖民当局当年公 布的《联合邦选举报告书》。这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官委议员多于民选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born who are no longer in sympathy with the MCA”(不再与马华同在的中国出生之
代表)ヽ“Who in the past have
议员、选举日期未定及大部分非公民不能投票等。联盟提议委派的人 选除了巫统及马华领袖,亦指定联盟秘书随行。根据英国解密档案的
had strong K.M.T. background,,
(在过去拥 有强烈的国民 党背景)〇
1. 发现《备忘录》的档案箱。
2. 手握《华社备忘录》正本图。
记载,陈祯禄当时母亲疾病在身,李孝式事前已计划赴港,都不能出
席。陈东海除了身任联盟秘书,也被陈祯禄授权为他的代表,是以身 兼两职。1954联盟代表团最终赴英的成员为东姑阿都拉曼、敦拉 萨及陈东海,但当时英殖民当局没展现会谈的诚意及态度,只与 联盟代表会面一次,表现出强硬且不妥协的立场,因此会面 没有取得实质成果,联盟首次赴英的任务基本上以失败告 终。联盟在回国后通过组织一番抗议行动,オ得以迫使 殖民政府局部妥协。1955年,联盟赢下首届联合邦大 选后オ组成自治政府。
1956年1月,联盟连同马来统治者代表组团赴 英谈判独立,陈东海还是ー样以联盟秘书身分随 行,此次马华的官方代表为李孝式。代表团向英殖 民当局提出ー系列诉求,包括公民权议题。伦敦谈 判的总结报告也早已在网络上公开供大众查阅。
国父在陈东海自传《王子与我》后记里确有提 及他在1954年率团赴英时不解为何陈东海从头到尾没
有打开过他所带来的一大叠文件。对于这件事的叙述,大 众似乎有些误解。首先,国父叙述的事发生在1954年,所以该文 件不可能是1956年通过的《华社备忘录》;第二,国父并未写明他看 见陈东海将文件丢进垃圾桶,仅是不解为何陈东海当时没打开那叠文 件。据国父事后了解,陈东海带去的可能是马华内部领袖于1954年嘱 托他交给英殖民当局的一份文件,该文件的具体内容为何,国父并没 有明说。至于是否有个“马华文件”的存在,这或许需到马华档案馆
A A
生
前地
<的E之、 ぎび£吋・亠. M奏證則 置問.”
全
举
鬆ま矗 孕項 "事 切
景”
京・"搏
厂
;B求£
倘 馬 未 亞
言言
制,。 事,,尽
錄
註
册
衽
囲
代
表
大
貝
〇
3. 将陈东海自传捐给剑桥图书馆。
4, 《华社备忘录》中文版首页
歷史真相的還原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唯有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后才能认真地反 思。在马来亚去殖民化的过程,我们往往忽略了英殖民当局所扮演 的重要角色,以及他们考量的因素如冷战局势及地缘政治等。近年 来英国国家档案局解密了很多我国在迈向独立时的档案文件,为我 国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真挚希望更多学者能到档案 局研究,通过学术的角度揭开更多的历史谜团,让国人能更加了解 我国的历史。
历史时间表:
事件 年/月份
联盟代表团首次赴英 1954年
马来亚首届联合邦选举 1955年7月
联盟代表团第2次赴英 1956年1-2月
“争取公民权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4大诉求 1956年4月27日
马来亚宣布独立 195748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