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副刊20240414
生命中最痛
つC1 1年’斜杠主持人陈志康的母亲黎金莲被一名戴头盔的 Z.U I I摩哆骑士捅刺腹部数刀,命丧家中庭院。经过逾两年 的审讯,2014年高庭宣判被告谋杀表罪不成立,当庭释放。
ー开始,他对于这样的结果无法接受、歇斯底里,经过了一段复杂 的心理变化,今天是否走过来了呢?他说,时间不会冲淡一切,这创 伤将会永远跟随着他,他将一直不停学习和它共存。
有记者问过陈志康,如果时光倒流,会希望母亲还在这世上吗?他 说不会,这个回答直到今天依然没变,因为妈妈的离开是ー个催化 剂,让他变成现在比从前更好的他。
“我是老么,从小就是家里的小霸王,父母和哥哥姐姐总是让着 我,所以我觉得家人对我好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耐心和体谅留给外 人,却把脾气发在家人身上。在社会工作,也被环境教育成一切要以 工作为先,要能赚很多钱,オ是我存在的价值。”
若不是母亲过世这个惨酷事实,击破了他的傲慢和自以为是,今天 的他还是不会在乎、不会珍惜家人对他的好。母亲的离开改变他的态 度,他把生命的重心和选项,全部推倒、重新排列,生命因此变得不 _样了。
•少年陈志康与母亲合影。
与伤痛关あ接受生命的残缺
以前的他死不认错,得理也不饶人,发起脾气骂人不用脏字就让家 人流眼泪。现在?他情愿自己吃亏,受委屈时选择忍受,能解决的问 题马上去解决,不能解决的话,就维持和乐融融的气氛。
“我对妈妈有很多的遗憾,比如她打电话来是想问我几点回家吃 饭,可是我会很不耐烦地回答’是啦是啦‘ヽ’随便啦’,把坏脾气 留给妈妈受。我现在把家人排在第一位,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跟家人 闹脾气,要主动让步,尤其是不能跟父亲大声说话。”
这个改变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ー份礼物,他珍而重之。若要选择, 他还是会接受这份礼物。
在母亲离开后的前几年,他每隔ー两个星期去墓园一次,只因为那 里是最靠近母亲的地方,他想要追回以前没有机会和她聊天的时间。 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拘于门面或形式,真的想母亲,母亲一直都在心 里,不一定要到墓碑前オ看见她。
今年是陈志康的母亲离开的第十三年,问他ー个假设性问题:如果 在街上碰见当年的被告,他会怎么做?他眼神望向远处,想了五六 秒,说:“若在理智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当作没有看见、无 视。”
,,对于ー个不想见到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愤 怒、不是报复,因为这一切不过只是证明他在你心目 中占有很大的位置,オ让你歇斯底里。我生命里有 许多东西需要关注,不需要他来占有一席位。”
当成为受害者家属,生命注定变得不一样,虽 奋カ回复平常,但生命的创伤永远存在。他用了 一段漫长时间来哀悼,接受生命里永远 会存在这ー块残缺,然后,再放 手。
“直到今天’我还没有 ,
痊愈,只是我习惯和伤 ,
痛共存。即使想起母亲 ・ 还会哭,但那也是温 ・ 暖的眼泪〇” ■
・陈志康与父亲。
即庾兩后无彩虹 听父一句话释然
母亲遭杀害后,陈志康一度处于悲恸中,觉得自己 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在母亲的丧礼上,他如同一只 受伤的刺猬,歇斯底里,狂骂身边的人。母亲过世十 个月,案件仍未开审,他抱着母亲的照片开记者发布 会,落泪申诉审讯展延。他也在自己的面书上写道: 我妈不作奸犯科,不应死于非命。很长一段时间,陈 志康的脑海里盘旋各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怀疑,“为什 么是我”、“很不公平”……难过、忿恨、不甘的情 绪一直把他往无底黑洞里拉,他看不到阳光,几度想 在手腕ー划,想从这个世界消失。
也有朋友劝他要坚强、不要太难过,他没说什么, 可心里哭天抢地呐喊“我母亲死掉了咧”,朋友的关 怀都被一波波愤怒、压抑、伤悲、愧疚等负面情绪浪 涛给卷走,根本流不进他的心里。
工作时,他开车到公司,在车里待坐几分钟,调整 好情绪,再下车走进公司大门、录音室,主持电台节 目。下班离开公司前,先在车里待坐几分钟,オ开车 回家,路上听着快歌流眼泪。
母亲过世两年多,法庭终于做出宣判。当法官宣判 “无罪释放”,庭警当场解开被告的手铐,他错愕不 已。后来,越想越是ー股热血冲上头,他想要提出上 诉,此时父亲陈元清对他说了一句话。
“爸爸说,你想ー想我们一家人这几年活得怎么 样?不是不讨公道,可是如果讨公道的过程当中, 大家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公道的意义在哪 里?,,
他回想过去两年多,家人见面气氛沉重,都是在讨 论母亲的事情、案件审讯、和律师开会;每一次出 庭,自己和家人被媒体追问;网络上,酸民说他是 “不孝子”谩骂声——他突然醒觉,原来这段时间他 们根本没有生活品质可言,而家人们所扛包袱是多么 沉重。父亲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为 了自己和家人往后的生活,陈志康选择了放手,继续 走前方的道路。
二
陈志
人ー i是循环放下遗憾走出轮回
生死必修课
牌拍照留念0
,和母亲及奖
f 園 弟
星期日
14.4. 2024
手
▲三四岁的陈志 康和父母〇
陈志康在母亲过世的五年后,辞 去工作十一年的电台主持人ー职, 他当时没有想过下ー步要做什么, 只是想要好好理清经历过的事情, 以及自己的心理状况。自从母亲离 开,他心里积压了很多不甘、自 责°在理清各种复杂情绪的源头 时,他オ察觉,一直以来他ロロ声 声说努力做ー个疼妈妈的小孩,可 那只是自己幻想的ー个美好形象, 他并没有实际表现或做出来。
“原来我给自己太多方便的借 ロ,把许多事情归咎于因为要エ 作,所以我不能怎样怎样。实际 上,是我自己没能消化情绪,让它 最后变成心里面的ー块瘀血。” 母亲离开的头三年,周围的人觉 得他是脆弱的受害者,对他投予 可怜、同情和关心,事事让着他。 ー开始,他依赖这些可怜和同情的 “养分”过日子,但五年之后,他 决定要重新站起来,不想别人可怜 自己。“重新站起来”是ー场漫长 的疗伤过程,他经历无数遍天人交 战的思辨,オ逐渐领悟、释怀。
曾经,他忿忿不平,自己这辈子 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会
遭遇这样的事?为什么被告做了这 些事,却依然活得很好?后来他有 了另外的想法:“谁又知道人只有 这辈子?被告或许前世真的救了地 球,所以抵消了现在的作为。又或 许,这会是他下辈子的因。”
“你说我有恨吗? 一定会有,但 不值得让恨支配你的世界。我肯定 妈妈会希望我们都能过得好,而不 是因为她的离开而崩溃。与其为她 和世界抗衡,为什么不为她活得好 一点?我慢慢学到ー件事情:我要 让妈妈在我心里开心地活着。”
陈志康发现,很多负面情绪和执 着,可能只是因为囿于某件事情很 小的部分,然后放大这ー小部分, 让其变得铺天盖地。就如同佛所 说的寓言,把一片叶子放在眼前, 什么都会看不见。现在的他要好好 活出两个人的命,ー个为自己, ー个为母亲。因此,快乐要快乐 两倍,活得好也要活出两倍的好, 这是他过去从未有过的正向心态:
“我觉得这是妈妈送给我的最后一 份礼物,也是她教会我的最后一件 事。”
爱可以一直持续,只要我们还活 着,对家人的爱就一直还在。“妈 妈虽然不在身边,可是她在我的脑 海、心里,每一次想起她,都满怀 感动和温暖。有一天我若死去,还 是很希望能再见到她。”
陈志康回忆,母亲向来是家里的 中心点,打理好家中一切,包括安 排家庭饭局。他上有哥哥和姐姐, 大家平时各有各的事情要忙,母亲 得几经调解,才能让ー家人ー起坐 下来吃饭。母亲离开后,也不知道 从何时开始,他自动自发“接任” 母亲的任务’安排饭局。
“原来安排饭局是这么磨心的事
情,这个今天没空,那个明天没 空,ー餐饭两小时的时间都没有 吗?朋友重要过家人吗?当年妈妈 没有说出口的话,现在我可以帮她 说出来,然后ー个大巴掌赏自己耳 光,哈!”
他说,母亲不在以后,家里每个 人都想办法继续和这个家保持连 系,比如自动自发参与家庭活动, 愿意ー起做一件事其实是家人表示 爱的方法。
“我爸爸很少讲话,他不是ー个 喜欢用语言和孩子沟通的人,可是 现在我们会和爸爸坐下来聊天、吃 饭。”
“以前除了我和我哥,家里没有 其他人喝酒,可是现在我们会相约 在姐姐的家喝红酒、聊天。我们不 会避开提起妈妈,而且聊的都是她 的趣事,就好像她还和我们在ー起 ー样。我和哥哥姐姐的关系不很亲 密,却是彼此在这世界上唯一有着 看不见联系的人。”
陈志康的父亲陈元清喜欢骑重型 摩哆到处走,曾经到过中国、欧 洲。以前他会劝说父亲年纪大了不 要做高风险的事,现在则是笑着鼓 励、支持他。
“每个人都会有离开的一天,我 爸也ー样,为什么不让他做开心的
事?这是他的生命和他想过的生 活,他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觉 得自由和尊重是我能送给爸爸的礼 物,当年没能做给妈妈的事情,我 想要做好给爸爸。”
他认为,人生是ー个循环,若有 幸从伤痛中走过来,会感恩经历教 会自己如何成为更好的人。相反1 若一直在情绪漩涡中载浮载沉、走 不出伤痛,可能一直沉陷于轮回。 悲伤的时间可长可短,但重要的是 放下种种遗憾,相信自己值得拥有 美好的生命。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BY PRESSREADER
PressReader.com +1 604 278 4604
COPYRIGHT AND PROTECTED'BY APPUCABLE LAW
D2
主题故事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中園郭
生命中・最痛
关手母亲留下珍贵礼物
•林秋燕和其他朋友齐为Sonia打理丧礼
•为5〇洞
关孑挚丸相处点滴不会忘记
▲林秋燕和父亲 早年的合照。
A林秋燕和母 亲的合照。
去年六月,好友Sonia离开,林秋燕和另位四 位朋友共同为她办理丧礼。林秋燕为好友设计灵 堂,也细心美化灵堂遗照。照片中’Sonia身着花 图案衬衫,嘴角上扬,自在恬静的表情,就像凌 晨三点在医院看到她最后的样子。
“在佛堂长大的她,对于生死看得比我们透 彻。去世前’她策划到瓜拉古楼(Kuala Kurau) 旅行,分别和两班不同的好朋友结伴旅游,那时 候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和她的最后一次旅行〇”
“可能她自己心里有数,所以她开了群组,把 所有她拍的照片和影片放上去,有聚会的、旅行 的、 日常生活的……想起她,我心里有遗憾,遗 憾她没有给我机会为她做些什么。”
流泪忆述和好友的点点滴滴,林秋燕说,虽然 不知道自己会难过多久,但她相信在时间的长河 中’现在的难过是短暂的,Sonia曾给予她的协助 和陪伴是永远的。她,不会忘记。
林秋燕修读广告设计,原是爱艺术的文青,加上不爱讨好和不爱应 酬,本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可是,因为母亲谢淑贞,让她找到演员 以外的第二个人生,走上保健行业领域。
“妈妈生前患有糖尿病,因为听说喝小麦草可以降血糖,于是开始 种小麦草。在这之前,我不相信任何保健品,但是后来我帮她种小麦 草,发现她喝小麦草之后,血糖真的在控制范围内。”
母亲最后因病过世,却留下“小麦草”这份礼物给她,她决 定从演戏转往商场,把母亲的礼物发扬光大。林秋燕记得母亲 过世的那一天跟她聊天时,不断催她早点找对象,可平时母 !
亲从来不跟她说这些。傍晚,母亲突然情况不对劲,她马上 驾车送母亲到医院,而弟媳在后车座一直帮母亲做心脏复苏
(CPR)。
“我在车里已经感觉到妈妈不在了,送到医院,医生说妈 妈是心脏病过世,我心头一松,因为我之前曾祈祷妈妈是心 脏病走,不用太痛苦……” ふ 4
和母亲同住的五年里,母亲患上老人痴呆症,有时记得 ・ ■
她,有时忘了她是谁。因为担心母亲在家无所事事,林秋 燕曾把ー疊50令吉纸币给她数,让她感觉自己有工作、 有赚钱的能力。目前,她还保留一些沾有母亲血迹的纸币 作留念。 •
她的母亲58岁过世,在办丧礼时,她一滴眼泪都没有 流,因为同住的五年里,她已经做足子女该有的义务和 责任,问心无愧。更重要的是,全身器官已经衰竭的母 亲,不会再痛苦。
林秋燕投入商海之前,拍过无数电视剧, 也出过几张专辑〇当中有一首歌曲《寻梦园 97》,由她亲自填词,是一首记念父亲林 伍宝的歌,而《寻梦园》是父亲教会她唱的 第一首歌。
“我是家中的大女儿,爸爸最疼我。我小 时候不太讲话,有点自闭,他用他的方式帮 我走出自闭。有一天他问我,你喜欢唱歌, 要不要参加歌唱比赛?我说我没有一首歌能 够由头唱到完,于是他一字一句教我唱《寻 梦园》,我又回到我的寻梦园……我用这首 歌参加文良港歌唱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 歌唱比赛,拿到第三名。”
1988年父亲意外过世时,林秋燕在山水 影视制作公司当演员,不过这段期间的事 情,她脑海里没有一点蛛丝马迹的记忆。多 年以后,当年和她同住一屋的舍友向她说 起,她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失去父亲的悲
“他们说从楼上偷看,看到我在角落缩成 ー团,猜想应该是在哭。有时候,又看到我 在另外一个角落发抖,他们也不敢打扰我。 我那时才明白,原来人伤心到ー个程度会有 创伤后遗症,我找不回山水时期的记忆,原 来是大脑自动启动保护机制,不然我可能会 跟爸爸走……”
虽然人生有一段空白,但是林秋燕已经释 怀了,并且庆幸这段失忆的空白,帮助她减 缓失去父亲的痛苦。1997年她填写《寻梦 园97》歌词,记念父亲教她唱的一首歌, 也是记念走过这段路的自己。
林秋燕有很多朋友,但能称上好朋友的是少之 又少。“Sonia蒋妙祯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职 员、战友,更是我的家人。我是直肠子的人,有 时看到ー些事情,想说但又不能说出口时,会在 她面前倒情绪垃圾,她也会陪着我ー起骂。”
“有一次公司面临倒闭危机,我不想牵连她, 故意拿她公事上的小过失,加重语气责备她,希 望她会主动离开,她也真的交上辞职信……后来 知道公司的处境,她说可以不收エ钱帮我做兼 职,我说你要做就一定要收薪水。她拿到公积 金,担心我出粮辛苦,说要借给我,庆幸最后公 司成功渡过难关。”
林秋燕曾陪伴好友去做化疗,看到她重新长出 黑发,她以为她已经抗癌成功,却没想到好友不 想她担心,没有告诉她病情经已扩散,就连其先 生也被蒙在鼓里。等知悉实情,已是好友生命的 尽头。
林秋燕曾有个“儿子”,那是ー只哈士 奇犬Oto : “我提起它就会觉得难过和遗 憾,因为我没有逐年给它做检查,不知道 它患病。〇to是突然间嘴巴流很多血,检 查后发现它体内有黑色素肿瘤’90%是 恶性,医生说已经救不回来,然后它的胰 脏又有问题……”
经过九个月治疗,为了不让〇to承受更 多痛苦,林秋燕决定给它施打安乐针。
“我抱着它,跟它说没事的,遮着它的眼 睛,打了两支安乐针,数几下,它就走 了……〇to很乖,通常打安乐针后会排出 尿液和粪便,但它没有,它很干净〇”
火化后,林秋燕把〇to的骨灰龛置放在 家里;而之前剪下的〇to的尾巴毛发,部 分留作纪念,部分做成车子钥匙圈。
“〇t。跟了我十多年,它很听话,而且 会讲话。有次我边切菜边自言自语地跟它 聊,美国有只狗会讲I love you 5你会讲 吗?你这么笨不会讲的啦!突然间它就讲 71 love you.如果我发现得早、照顾得 更好,它应该会活得更久〇”
和〇toー起长大的还有另外一只狗叫 Kiko,自〇t。离开后变得抑郁,不爱吃、 偶尔吐和泻,还脱毛。直到后来林秋燕又 养了另一只哈士奇犬Taqc。,它オ开始好 转〇很巧的是,Taqco是在〇to过世两三 小时后出生的。
“ー开始我不想继续养狗,但好朋友 Sonia跟我说’每个生命的结局都是这 样,如果因为害怕结局而不去开始这件事 情,就没有中间养狗过程的乐趣以及陪伴 的幸福。”
她想了又想,〇to留给自己那么多的快 乐,难道不值得我为它难过ー点点吗?于 是,虽然知道下一次的告别,可能会让自 己伤心不已,她决定继续养狗,养到她能 够承受失去,也不会后悔付出。
缶人度过生离死别的方式不一样,有人坦然面对,有人怨天尤人。 号曾活跃于90年代本地影视圈 、 现是企业家的林秋燕’属于前者:
“很多人看鬼戏是遮着眼偷看,但我从小看鬼戏是睁大双眼去看,若是 遮着眼,我怕自己无法闪躲鬼。”
1988年的一天,林秋燕在家里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电话另一端说着 马来语,语气紧张地说发生了车祸,死者身着蓝色衣服。她马上问母 亲,父亲早上出门穿什么颜色衣服?当母亲回答“蓝色衣服” 一刻,她 就知道父亲林伍宝永远离开了她们。
父亲的丧事、头七、尾七,林秋燕拈香祭拜时,心里无声呐喊“带我 走”,可是日夜思念的父亲一次也没有入梦。后来,她写信给父亲,把 想对他说的话,ー笔ー划倾诉在纸上。五六年后,她觉得应该要放下 了,于是烧掉所有的信。虽然最疼她的父亲,在49岁生命戛然而止, 但是永远活在她心里。
“爸爸的离开让我觉得非常遗憾,深刻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 后来妈妈过世是我第二次面对生离死别,我很感激妈妈,她给了我没能 回报爸爸的ー个弥补的机会〇”
在母亲谢淑贞生命的最后五年,林秋燕把她从弟弟家接过来ー起住, 近距离照顾。“医生说过,妈妈最多可活两年,可是她活了五年,多出 来三年是Bonus。今天想到妈妈,我不会像想到爸爸那样伤心流泪,因 为能够好好照顾妈妈到终老,我心里没有遗憾。”
去年,林秋燕先后面对第三次、第四次的生离死别ーー她的宠物狗 〇t〇在一月过世,好友蒋妙祯(Sonia)也在六月离开。如今想起亲如家 人的好友、宛如儿子的爱犬,她依然会潸然泪下,呼唤她们的名字。
林秋燕曾在201 9年写过遗书,大意是:若有人问起オ说,不用刻意 对外宣布我的消息。死后一切从简,随家人意愿,骨灰要撒海或树葬都 可以。五年后的今天,她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
“我60岁了,回想过去经历过的四段生离死别,我庆幸现在身边比 较亲密的人都比我年轻,下一次应该是别人送我了吧。”
每经历一次生离死别,都教会她生命总有终结的道理;每明白一次道 理,哀恸的时间就会缩短ー些。现在,她想对自己好一点,把更多时间 留给自己。她不避讳谈死亡,常常祈祷可以在睡梦中告别世界。
“我能勇敢面对生离死别,不代表我不会伤感,能够治疗伤痛的只有 时间,以及靠你自己。多数的人都能接受生命的离开,但是需要多长时 间才能走出来,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走过 来的。”
四次生离死别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BY PRESSREADER
PressReader.com +1 604 278 4604
COPYRIGHT AND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LAW
中固・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家聚地
D3
接受的禁忌。然而,这本《我有一个关于不伦的,小问题》大
胆的探索这个课题。作者许俐蔵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以优秀的文笔写作劈腿中主角 们的内心感情,同时也延伸出了关于爱情、婚姻、女性主义等等课题的思考。
有一個關於不倫的,
小問題
"井有一个关于不伦的,小问题》是2023年 作家许俐蔵推出的小说,其以介入他人 感情的第三者女主角“我”为视角,述说“我”进 入这一段不伦恋情后对爱情、婚姻、女性主义等课 题的疑惑与思考,也摸索肉欲与爱的分界。小说 中,作者通过精练细腻的文字呈现偷情者们的日 常,道出情人查理如何在婚姻与地下恋情中游走, 也道出女主角在恋情中惶惑无措、狂烈的嫉妒、缺
人。查理会为在“我”上车前事先调整副驾驶座位 以便入座,却也费心避免“我”触碰手上婚戒,或 是特意出门到大卖场ー趟只为了与“我”通话。这 些行为看似体贴,后两者却是对女主角残忍的提 醒ーー恋爱中的她在社会既有体制中没有位置,只 能在生活的细小隐秘的缝隙中存在,感情的生存环 境苛刻且极为限制。查理对婚姻的保护无疑刺激了 女主角,作为女性主义者的她曾经不屑婚姻体制,
許俐蔵
不太真诚的爱情’
恋爱过程中女主角频频发问,一 边自我诘问,ー边步步紧逼着叩问 查理,后来开始问起岀轨的已婚女 性好友小卷。小卷虽然也是不伦恋 情中的一分子,但她恰恰站在与女 主角相反的位置,她是已婚的ー 方,也是那个即使发生了什么也可 以躲回婚姻之中的一方。女主角将 对自身无力的愤怒延伸至查理与小 卷身上,总是希望戳破他们在爱情 中的虚伪。面对查理,她自卑地认
乏爱与自信的脆弱时刻。
小说的开始已然揭开这是一段不被社会容许的恋 情,男方形象不似一般狗血劈腿事件中的男性般糟 糕ーー他温柔、体贴、耐心,甚至是ー个爱家的男
但尔后经历了恋情失 败也只想萎靡地 依靠男性。
沒何早安•也不會;::晚安
企.unw/*rHl床的小Mlfu»,應做的只“・件邪,
我有一個闔於不倫的,
小問題
許俐蔵
f
为对方只是贪图年轻肉体'或是家 庭不和睦オ会与她发展关系;当小 卷利用她隐瞒丈夫与情人J出游,她 内心愤然“她(小卷)的罪恶感离 家出走了是吗,然而她也知道“我 无论怎么想方设法地骂她,好像都 会ー并骂到自己。
事实上,无论是“我”或查理, 都是在原来生活中感到孤独、无法 感受家人或伴侣爱意的人。《我有 一个关于不伦的,小问题》除了探
问爱情黑暗面,也呈现岀个体 如何面对各种状态的自己,如 自负、失意、多疑。女主角与 查理之间未必存在可持续发展 的爱情,但故事的最后女主角 因肯定自我价值而终于释怀。
既然已经走过ー遭,那些小问题 逐一消逝,虽然下一段恋情可能 又会产生其他的疑问,但只要累积 起这些小问题的解答,我们都能渐 渐趋向理想中的爱情吧。
・书名:《我有一个关于不伦的,小问题》
•作者:许俐蔵
•出版:远流
〇
「洗練、鏗鏘、技藝純熟的一流小說。」
張亦絢
ir1老滑头
,彫志五十六届
E餐在旅馆餐厅吃自助。 十许多食物,并非每样都 是精的,要看你怎么选。
首先,当然挑香港吃不到 的东西。最奇特的是ー种叫 竹叶野菜的,似大熊猫吃的 布・叶,用水灼热,云南人称 之为“沾水”。
这种野生的蔬菜只长在海 拔三干米以上的高山,味道 有如菜心、芥菜和麦油菜的 混合,带苦,但很甘甜。天 下蔬菜之多,不可胜数,今 天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西南菜式
火腿炖白云豆,有点像上 海人的腌笃鲜,只是用白云 豆代替扁尖,所谓白云豆, 有如蚕豆大小,白色,无甚 味道。但是此汤好喝在用大 量的云腿熬出来,云南的当 然没金华那么香,上等云腿 胜在不是太咸,分量和火候 十足的话,没有不好喝的道 理〇
每ー种食物面前都有一张 小卡片,用铁盖盖住,看不
到里面是什么,见有写着 “干张肉”的,即刻翻开来 看〇
原来是一大碟黑漆漆的东 西,样子像梅菜扣肉,试之 下果然相同,但一般的梅菜 扣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这 里做的是迷你形,每一片肉 像从前的巴士车票那么小, 又非常薄,可见师傅的刀 功,吃起来就没有大块的那 么恐怖了。
“为什么只选三种,那么 多东西?”有个团友问我。
“东西多,吃得多,就胖 了 我笑着“我父亲常教 我:吃半饱,多跑跑。”
他又看到我碟上的几片肥 肉:“不怕胆固醇吗?”我 又重复我时常开的玩笑:
“胆固醇有两种,分好的和 坏的。别人吃的是坏的,我 吃的是好的。”
众人都笑骂我这个老滑 头,玩笑归玩笑,事实为凡 是食物,不是吃得太多,都 不要紧。
[云南之旅(二)】
I I 1985年至今,三十八 力人年里一共主持了 五十六次的静七。
八五年时圣严师父传法授 权,让我可以正式主持禅七 等密集的禅修课程,我就筹 备“静七”的课程。一般观 念里,禅七的密集课程,多 采用中国汉传禅宗的禅法。 这类课程的运作,需运用禅 宗的种种善巧,包括逼拶和 严格,但活泼的教学法,让 禅众在密集课程中,可以得 大受用。
佛法传承
当然这观念的建立,其来 有自,因为在中国禅宗鼎盛 时期,中国丛林道场到处林 立,并都设有专修禅法的禅 堂,长期让禅众在禅堂里精 进用功,也经常会办定期的 密集禅期。在多方用功精进 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禅众获 得大受用,包括开悟的体 验。
我亲近圣严师父打禅七 时,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圣严
师父主持禅七的严密风格。 在种种善巧的方法中锻炼, 并得到了受用,对佛法从理 解到体验,奠定了自己用功 的方法与方向,也渐渐的造 就自己弘扬佛法的定调,以 禅法的修行与弘扬为中心。
但纵使自己在禅七中得到 受用1却因时日短而体验 浅,故回马弘法ー阵子后即 知不足而安排闭关再用功。 虽然闭关也因时日不够长而 受用仍然不深,但已足够让 自己分享所得所受用的。故 在学生的要求中,向师父请 求密集课程主持的允准,师 父当然了解我的状况,虽知 条件勉强足尚不佳,也允许 我主持禅修密集课程。
为正名故而传法予我。我 也有自知之明,虽得传法准 许带禅七,却只用“静七” 为名而办密集课程,意即虽 也是七天密集课程,但以 “静坐”的基础方法为重, 而非传统禅宗的“禅法”运 作。如此也契机的推动了。
家风
去节儿女从海外归来,多年未聚, 有他们也已有儿女围绕在旁。
沸沸扬扬欢聚之余,不同家庭文化的 儿孙,在相处时各展露出自身家庭的教 育,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是父母的影子, 也反映了一家之风〇
孩子年龄虽小,但通过耐心说理,赏 罚分明,在个别家庭氛围和父母各种意 愿的期待下,不论是放飞自由式或游戏 中学习,在不同年龄的理解范围内,却 也能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要求,自律 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味的放任情 绪。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完食物才能 玩耍、玩具不可独霸要分享、游玩时要 相互礼让、较大的要照顾弟妹等等…… 这些不过是养成生活好习惯的开始。
更大挑战在于父母能否维持长远的家 庭文化和道德氛围,长时间身体カ行, 言传身教来形成自己的家风。
家庭文化树立着生活价值观,在思想 道德上长久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作风。毕 竟家是ー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教育从 家庭开始’家庭教育始于家风。家风对
于孩子品德的影响远胜于后来的学校教 育。
一家的语言思想、情感和道德环境经 过时日的沉淀和实践,都会按照各自的 信仰与文化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 风,它不仅让家庭成员在精神上紧密相 连,也规范着家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 谈举止,更会不经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 子的情感与人格塑造。
我的生活习气承自于原生家庭,带着 浓厚的传统文化,继承了父母的生活价 值观。他们不识字,却拥有普世道德 观,勤劳节俭、以诚待人,相信这也是 那个时代许多家庭的家风〇后来我适应 时代树立了自己的榜样,我的生活作风 和处事态度也无可避免的影响着下ー 代。
世间没有完美的家庭,但在完成育儿 使命见证我的成果的同时,我意识到时 代和科技改变了许多价值观,孩子们纵 然不认同某些观念,但多少也沿着我的 轨迹,弃旧纳新的重树新榜样,努力打 造自己的家风。
家风的形成没有特别标准,也无关父 母学历的高低。虽然教育孩子没有一套 规定,与时俱进的方法也十分宽广。不 管你坚持何种方式教导孩子,经过岁月 洗礼,最终会在成年孩子身上验收自己 的成果。
重视教育,先树立家风,怎样的家 风,就有怎样的孩子,你关注家风吗?
谁发明的?
电灯泡是
zr翁导像个孩子
那爱迪生的父亲 为什么没有发明 电灯泡呢?
ふ见"And they lived H/ I happily ever after!"大 声念故事的弟弟语音刚落, 你忽然吼起来:"That only happens in a fairy tale la!” ? 你如此愤怒,难道是因为“猛 然警醒”:小时候被传奇、神 话或幻想过度美化的童话,都 是骗人的?
我不在乎了
“终于考完试,我可以休息 了。即使有时考完试的第二 天可能还是上学日,还没法真 正放松,但至少意味着我’暂 时’不需要温习功课了。我曾 经很在意是否取得好成绩,但 现在我不在乎了,甚至有点放 弃了。其实,即使我不再像以 前那么在意,但我仍觉得分数 对我来说,还是重要的。当我 考不好时,我会有点难过,但 很快就’选择’‘不再关心’ 我的分数,不再像以往那样在 乎了。考得好的话,我会有点 高兴,但好像也不会高兴太 久,因为,我真的不再在乎 了。”无意中看到你写的小日 记,文中不断强调自己“不在 乎了”,但字句中却又透露着 矛盾。是因为对未来与生命既 感期待,却又不屑“得”与 “失”之间的拉扯?
我们和快乐之间的距离ーー是 不是长得越大越远了 ?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有多 爱笑吗?虽然没有酒窝,但 每次带你到哪,人人见了都欢 喜。慢慢的,你变得越来越安 静。甚至有一度,你连哭和笑 都变得克制,不论开心或伤 心,都稀薄浅淡如水。那个ー 直以来喜怒哀乐都直截了当, 快乐悲伤皆分明的你不见了。 是因为忙着符合很多很多来自 四グ八面的期望吗?
"Mum, you know what SCHOOL stands for?
Suffering, Cold, Horrifying, Overly, Overacted, Laws ! ? 你看你们大人多自由,做什么 都不必向任何人交代。我们 呢?被那么多的规则挤压!” 我曾跟你解释?大人表面上看 起来很自由,但我们有你们这 个阶段所看不到的痛苦和压 力,你真的确定当大人了就 “重生” 了?你听了耸耸肩, 不置可否:“总之我就是觉 得,当大人好太多了 !”
生活中,我们每ー个人的追 求尽管干差万别,但本质上不 外是对于“快乐”的追求。快 乐,寄托着人们对人生境界的 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体 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人 认为有钱会快乐,有的人认为 有权会快乐。而现阶段的你则 认为不必上学最快乐。
无论如何,这世界其实真的
没有你想象中的破败。大人 与小孩之间,其实也不是只有 对立而已。我们虽然持有不同 观点,或大或小的冲击,只要 能相互理解和尊重,明白彼 此的出发点,应该也能开诚 相敬吧?瞧,图里的弟弟和 小表姐笑得有多开心!两个 小瓜仅是在积水的路面上肆 意踩水起舞’大嚷着“Muddy puddle I -浑身溅湿后再咯咯 咯,纯粹而畅快的大笑。就是 那分由内心涌动而出的快意, 这种不加掩饰的快乐最迷人 了,是纵横天地的洒脱啊。而 这种洒脱,并不是小孩才能享 有的专利。毕竟,快乐从不歧 视任何人吧!当我们愿意静下 心好好感受自己跟这世界之间 的韵动,它不也变得可亲可爱 了。
【本周城点•新书啊
书名:《南邦诗剑烟云录》
作者:陈蝶
出版:有人出版社
メ此书以六百多年前明朝燕王篡位、 建文帝逃亡、南洋武林为背景,置入
境姑、罗慕华与易雁寒之间的感情纠
葛。
凿んKIMM禮的mMx/?
藏傳養生術
书名:《不生气的藏传养生术:身心 灵全面呵护的预防医学》
作者:洛桑加参 出版:时报出版
ズ从各种医学角度揭示“生气”对身 心健康的影响。52周的修炼计划, 不再因生气而生病,不再为生病而生 气,让我们ー起走上身心灵全面呵护 的预防医学之路!
书名:《简少年现代生活改运书》 作者:简少年
出版:时报出版
』好好照顾盆栽,就可以让自己的状 态越来越好!吃饭细嚼慢咽,让脾胃 健康,就能改善财运!别怀疑,这些 小方法都有其原理,“改运” 一点都 不玄,从日常生活出发,就能够自己 的好运自己造!
书名:《人生実用商学院:谁偷了你 的钱?》
作者:吴淡如
出版:时报出版
』理财实在不难,其实就是掌握你现 有的钱财并且做分配,很多人却把它 想得很难!不管你过去有多少误会, 希望透过这本书,能让大家有一点点 正确概念。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BY PRESSREADER
PressReadQr.com +1 604 278 4604
COPYRIGHT AND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LAW
D4
父子双打/童阅房』
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中風布
我有压カ
“為一个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都会有压カ,小
号孩有学习压カ;大人有工作压カ。如何排 解压カ因人而异,有些人听抒情歌就可以放松,有 些人看电影看电视剧,又或是看心灵鸡汤的书。”
以上是这几个月妈妈一直跟我说的话。
那时候的我,感到很压カ,功课排山倒海的来,有些功课太难,我 感觉自己应付不了 〇
我尝试自己去面对,但原来不行,我的不安全被爸妈看在眼里。
爸爸说:“以后我每个晚上给你ー个小时,帮你ー起解决功课的难 题,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聊天,只要你想说,就让爸爸知道吧!”
妈妈说:“如果你需要妈妈给你功课上的意见,又或是纯陪伴,我 很乐意〇”
就这样,爸妈每个晚上轮流陪伴,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全感,一 天一点地把功课都赶完了 〇
除了学业压カ,我也面对被同学排挤的压力。从小我就不懂得交朋 友,但我很渴望有朋友。我每个星期四会有四个小时下课时间,同学 们都相约去吃饭喝茶,可是他们没叫我,我觉得很难受。
我跟妈妈说:“我没朋友,很孤独。”
妈妈说:“我做你的朋友,我陪你。”
就这样,每个星期四,妈妈会在学院等我,下课时带我去吃午餐, 然后再去咖啡馆。我功课太多,趁这个时候打开电脑做功课,妈妈就 喝咖啡读小说。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星期四午后,安静又安心。
从小当我遇到学习上的压カ时,爸妈都会在身边陪伴。或许这就是 我排解压カ的方法,比听歌、看电影、看电视剧、读心灵鸡汤的书来 得有效。
曾之奕
曾應!
我也有压カ
、匕小儿子每天都挂着ー张苦瓜脸做功课时,老婆偷偷地问 =!我:“是不是新媒体这一科不适合他读呢? ”
老婆一言惊醒梦中人,我差点忘记小儿子的学习能力向来 都比同龄孩子迟缓,自他四五岁就被诊断为读写障碍的特殊 儿童,这十多年他在学习这一条路上走得特别艰难,功课不
会做,考试满堂红,有一次他考30分回来,我喜出望外,因为以前他只考到 十多分,我开心不是因为分数,而是看着他慢慢地进步,慢慢地成长,从幼儿 园、小学到中学,他学习有障碍,他不善与人沟通,他没有朋友,他的情绪极 其敏感,他从来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最近,他在面子书上写的帖文被人发现了,很多人按赞,很多人鼓励他,这 是他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人的肯定,我们也是第一次看见他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可能就是这样,我忘记了他是ー个学习缓慢的特殊儿,上了学院,功课ー篓 篓,他很吃カ地跟上,同样地,他依然没有朋友,他的同学合起来杯葛他,他 跟我们说:“我的压カ很大。”这是第一次我听见他说出压カ两个字,以前他 都是静静地默默地ー个人承受一切。
我们两公婆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陪他做功课,教他怎么做,至于没有人 愿意跟他做朋友这一事,我们只能开导他,也找心理辅导师开解他,慢慢地, 他没有再说同学排挤他的事,他全神贯注在功课上,他很努力地学习,最后, 他度过了两个学期,慢慢地适应了学院的教学方式,慢慢地找到了一个安放自 己情绪的方法。
所以,我总是说这儿子很强大,我们看着他这21年走过的路,多艰辛多苦 难,以为他会倒下,觉得他会放弃,最后,他还是挺着腰,走过去,一直走到 现在〇
其实,他的压カ,也是我的压カ,不过,这ー种压カ却是ー种推动カ,让我 可以陪着他,ー起面对,ー起前行,这ー种压カ,我甘之如饴。
【算数智战】答案:
15
8 20 4- 10 = 30
7 X 1 - 2 = 5 -7
4 N0:74 24 3
12 - 7 = 17 - 2 X 6
= = 16 +
16 7 8 4- 2 = 4
2 + 6 4- 3 = 4
4 1
■
I童阅房I
特约:子若
电由B : tongyuefang@gmail.com 今日焦点:黑柳彻子
倣
裸
翁
韻
ゝ:4我看到绘本《一棵想停在树上的树》 =!是黑柳彻子的者作时,未看内容二话 不说就带它回家,除了这是她创作的首本 绘本之外,与她相隔干里之外,我要向她 说声谢谢。为何这么说呢?
皆因她曾写了本风靡日本四十多年,且 感动无数读者的《窗边的小豆豆》,通过 这本名著的插画,我开始接触日本家喻户 晓插画绘者岩崎知弘(1918-1 974年) 的作品,从此爱得无法自拔。
在干多本绘本收藏里,单一作者的收 藏品,以岩崎知弘最多,有中日版绘本、 e-mook '专书以及各种周边产品,最疯 狂一次是在台湾“岩崎知弘100周年创作 展”的无上限“血拼”。
之所以爱上她的插画,不仅仅是她那标 志性的水彩晕染风格,打造岀有层次感的 柔和以及细腻中不失唯美的插画,让人百 看不厌之余,还要每看一回,都起到疗愈 人心作用〇
平常日子不管过得顺与不顺,只要从书 橱里随手抽一本她的绘本来看,哪怕再不 顺心也会变得开心起来,这就是岩崎知弘 插画的魔力。当然,这还得归功于她笔下 那些孩童的纯天然模样。
她毕生心系儿童,也用图文为孩子们发 声。一直都相信强强相遇必有火花,黑柳 彻子的绘本故事,也找来儿童绘画先驱武 井武雄(1894-1 983年)作搭档。两人 的合作也是难以预料的曲折。
出版社:新星 译:张苓 图・•武井武雄 文:黑柳彻子 V《一棵想停在树上的树》
停留过哪棵棚,你是否曾想过棚也会有的心声呢? 屋,那么就把它变成书屋,多好啊!不知你曾爬过、 味,究竟可以看到什么东西?也曾幻想过,若有间® 曾无数次自问,爬到棚最高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滋
ー棵树的冒险旅程
从前有个地方长了一棵树,这是ー棵非常漂亮的树,所 有鸟儿都想停在上面,并在树上谈论着各自见闻,他们都觉 得停在树上很舒服。有一天,树居然开口说道:“我也想停 在树上。”
为了实现树的愿望,鸟儿一起用力将树抬起来,树飞了 起来也!树,先是停在高山上,这是它有始以来,首次看到 各种各样风景,有绿山、公园、灯塔、教堂……一切都那么 新鲜稀奇!
在鸟儿们帮助下,树又飞到大海的船上,它随船只到了 南极,不只有它大开眼界,企鹅、海豹也耳目一新;船继续 航行,直到较为暖和的地方,树开了花也结了果,更成了候 鸟们的驿站。
时间飞快,曾在空中飞翔的树年纪渐长,它终离开航海 生涯到了山丘上扎根,在那里,它一点都不寂寞,有旅人、 少年人陪伴,只要有鸟儿飞来,它必跟它们叙述自己年轻时 的冒险故事。
故事的最后一幅插画出现了一个女人,文字写到“这是 一个想停在树上的女人创作的故事”,这画的不正是黑柳彻 子本人吗?她在后记中提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爬树,常在树 上眺望远方。
她的童年是我的梦想。对于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这 是不曾有过经历,自幼就被灌输爬树是危险举动,爬树也会 弄到整身脏兮兮。再来,住家附近好像也没有一棵可以爬的 大树〇
登高望远爬树开始
倘若你曾有过如是童年,那是幸运更是幸 福,叫人羡慕、令人向往。曾无数次自问,爬到 树最高的地方会是什么滋味,究竟可以看到什么 东西?也曾幻想过,若有间树屋就把它变成书 屋°
但始终想归想,随着年纪渐长,看来,爬树 已成今生难以逾越的本事,余生就只能用仰望 姿态面对每ー棵大树。这本书让人联想到登高望 远,既然不能登高’那就远走吧!
有句话说: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 去,眼前就是世界。此绘本的大树为我们印证 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该活得像树般多点冒险精 神,用自个方式去未到过的地方或未见过的人事 物°
天下许多事情,唯有经历过才知道、方体 会、懂珍惜。好比:从午后三点多就日落的国度 回来后,オ明白有些人热爱日光浴的原因,同时 也珍惜自己可拥有几近令人妒忌的日照时数。
此时此刻,坐在酒店咖啡馆里,边享受吊风 扇输送的徐徐凉风、全开式落地窗透进的充浴午 后日光,边感受书写这篇文章的幸福,难道不是 翻开这本书以及走远ー趟以后的深刻体会?
如果可以,人生最初的登高望远,就从爬树 开始吧!如果能够,让身边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 触绘本吧!如果想知道,这本书的文与图如何产 生,把它捧在手心里“悦”读吧!
▲有胆识冒险的树 开了眼界,而它所 到的地方,就能遇 见生命力!
►《窗边的小豆 豆》从过去到现 在,都在陪伴不同 世代的孩子快乐成 长0
【小小背景】
黑柳彻子是日本作家、电视节目主持 人,被《纽约时报》、《新闻周刊》、
《时代周刊》赞誉为伟大的女性。她根 据童年在巴学园的经历,创作了脍炙人 ロ的《窗边的小豆豆》,在日本创下有 史以来图书销量第一的纪录,并被译为 35种语言,感动了全世界数以干万计的 读者。1984年,她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任命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特I小地球I特约:小雪I 这么宽那么倉 こと・次不用签证’就能前往 込神州大地,感觉就是 不同,有一种说走就走的自 由,虽然也不过是去公干, 但免了申请签证的麻烦,确 实令行程更灵活,心情更轻 松愉快。
可能这趟是出差而不是去 玩,所到之处尽是高楼林立 的商业中心,接触的都是形 象干练的白领菁英、上班一 族。现代化建筑在艳阳下闪 闪发亮,ー副生机勃勃机遇 处处,大量交易和经济活动 持续进行中的繁荣景像,是 我从前作为普通游客甚少留 意的上海面貌,也更能理解 为何冠病疫情期间,封锁上 海一举会对大众造成心理冲 击和实际经济创伤。
然而眼前虽然是ー副充 满活力前程锦绣的模样,感 觉上却没有更从容自在,反 而更拘束了些,仿佛那只握 着权カ的手,又捉得更紧了
飞机降陆准备入境时, 远远看到免税店摆放着国际 知名的老牌巧克カ,走近ー 看,却原来是包装极度相似 的本地产品,印有为华人客 群量身定做即中文文宣。除 了巧克カ,拉面、杂志、应 用程式等,都有如此说山寨 不是山寨,说原创又不是原 创的暧昧尴尬。
我想自己决定!
原本不翻墙就无法使用的 网站或应用程序,仍是无法 使用,原本可以使用的,有 一部分如今已被加入需翻墙 的范畴里。原本国外电话卡 的手机用户可以如常进入各 种网站,如今一旦连上无线 网络,就会受到本地手机用 户ー样的限制。原本不能畅 所欲言的,在无处不在的核 心思想宣导下,渐渐消失在 ハ们的认知当中。万众,一 心,一言〇
尽管不一定向往外面的 世界,但是当你被划在ー个 圈圈里面生活,即使不愁衣 食,也定是怅然若失。谢谢 你的关怀,但我可以自己决 定吗?纵使摔跤,也是人生 的ー种养分,无怨无悔。
外滩的风吹得强劲,仍 无阻游人前来朝圣。这个不 曾停止见证历史的滩头,无 论多少故事在这里上演,多 少命运在这里改变,都只是 默默地、淡然地容许着所发 生的一切,任由一代又一代 的人们尝试、犯错、甚至冲 撞。它从未干预,也不发 声。因为当灯火阑珊,人们 一回头便会发现,原来这母 亲河一直在旁伴着守着,给 予滋润,给予勇气。因为当 尘埃落定,人们一回头便会 发现,这宽广的黄浦江畔仍 是自己最愿意留下的地方。
N0:74出题:田志能
提醒:本挑战可能出现不只一个正确答案。
15
8 20 10 二
7 1 2 二 5
ヽ 4 24 3
. 7 二 17 X 6
16 7 8 16 2 +
2 6 3 二 4 •
4 1
(答案版内找)*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BY PRESSREADER
PressReader.com +1 604 278 4604
COPYRIGHT AND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