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24.04.07
怡保,宜饱
怡保位于吉隆坡和槟城之间,返来两座城市的人,很常因 为顺路、稍作休息就转进来怡保吃餐饭,继续赶路。吃,变成 怡保的标签;别说国人,《Lonely Planel》也把怡保视为美食之 都。白咖啡、芽菜鸡、盐煽鸡这些已经声名大噪的美食之外,各 种叫得出名堂的传统酒家(鸿图、黄高记、鸣凤、冰森等)、点 心楼(富山、明阁、翠月楼等)、老饼家(锤汉源等);只有怡 保才有的独特美食(海南咖哩、“鼻屎”鱼蛋等);不仅是游 客,怡保人说起道地美食总是心升傲气。
因为美食覆盖率广,很多怡保人都练就一张刁嘴,也让很 多食物在怡保很少会让人“踩雷”,比方说白斩鸡。难得的是 这座美食之都的饮食业者,很多还亲カ亲为,许多老档ロ还是做 了几十年的老师傅在料理食物,欣慰的是也有不少迎来年轻世代 接手、传承三四代、早已在怡保人心中立成一座地标的老字号。 你如果眼尖,或许已经发现,比起其他城镇,怡保留住更多年轻 人,这些年轻人有不少投入餐饮业,其中我还真没在别的地方见 过那么多年轻人在夜市当小贩的。
跟美食相关的奇观尚且不只如此,只卖2个小时就收档、想 开オ开的档ロ多如牛毛,也因为如此,许多咖啡店的档ロ只卖 早市,你11点オ到,就已经“明天请早” 了!像奇峰这种用drive through的方式卖豆花"你可以待在车上,会有专人来点餐,吃完 后オ开车离开的景象,让外人大开眼界。我后来在兵如港新村的 M.Salim也发现类似的奇景,摩托车队在侧门排成一列,才知道 原来这里竟有为了方便骑士、很可能是全马唯一有drive through 服务的嬷嬷档,亲切得就像一间社区食堂。
M.Salim同时也是另一个奇观,从外观看,它被一大丛高达 两层楼、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九重葛(怡保市花)遮蔽整个 店面,不熟悉的人由外根本看不出所以然;进去后豁然开朗, 被绿意包围之下用餐,心情连带胃ロ都变得大好;点一客Tosai Garing,才知道人家オ不是只有颜值,真正是一家兼顾美学、美 味的美好店家。不过,会“隐身术”倒不能独尊武林,兵如港新 村内的许多小路都有不少将住家改成餐厅的例子,有些还是“关 门”做生意,只有熟门道的人才知道,包括已传承四代的肠粉世 家“红绿灯”,吃过它的娘惹菜棵、三色猪肠粉以后心生疑惑, 如此美味怎么ー副不想让人知道的样态。
。丑
怡保,
---------
文/圖•卓衍豪
“关门”做生意的“红绿灯”。
兼顾颜值和内涵的M.Salim嬷嬷档。
没有菜名、姑且称之 为“炒猪母奶”奇幻
后来碰上另一家藏在住家的私房菜馆“爱回家”,也是惊喜 连连。平均70岁的姐弟3人,用让人唤醒几十年味蕾记忆的厨艺和 魔法,煮出几十年前的老菜。其中一道是将“酸杨桃”(Belimbing Buluh,又称作“猪母奶”,因为外形像猪母的奶头),连同猪油 渣、江鱼仔、灯笼椒等炒成“豆角粒粒”模样,不同口感交叠、咸酸 辣交织的滋味,真教人难忘。主厨说,“这是60岁以上的人才吃过的 食物。”说完到屋外的酸杨桃树乂现釆ー轮,为下ー桌客人做菜。没 想到这种马来甘榜寻常村民家庭院可见的植物,在华人新村里竟能变 出魔法来。
别说定居怡保五六年还没把山城美食吃透,入驻兵如港日光基地 后オ发现,ー个兵如港就是ー个美食桃花源。怡保,还真宜饱。
美食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