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联合早报2024.04.03


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2024年4月3日星期三

回应)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陈昊轩

;寺了《联合早报・交流站》于3 L头月29日刊登的凌庆荣读者投函 《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 我颇冇感触,新加坡华族学生母语 水平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我大 致认同凌先生的观点,只是对其中 ー个观点稍有不解,希望在此提出 浅见。

凌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今天 的教育与经济政策,和商业社会鼓 励学习华文的目标,只偏重狭隘的 经济发展,并认为这会让年轻一代 的语文水平,仅止于日常应用的层 次,,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是土生土

长的本地青年,印象中我在华文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多数与 语文技能、华族文化和价值观有关,反倒是与商务中文或中 国商务文化相关的内容甚少。

至于商业社会鼓励学习华文的呼声以经济发展为主,我 认为这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在分析英文成为强势语文的原因 时,凌先生指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建设和与西方世界 接轨的客观需要”,他认为年轻人重英轻华的原因之一.是 “政府在行政语文应用上总体以英文为主”由此可见,现

华文的教学面对许多挑战,须要不断创新和尝试 不同的教学策略。图为配合新报业媒体信托去年 举办的双语嘉年华,幼儿园的学前孩童通过绘本 进行生动有趣的导读活动。(档案照片)

实的考量能够在很大程度1:影响本 地青年的语言学习。

既然如此,以经济发展为动机 激励青年学习华文,其实是不错的 方法借助现实利益作为推动カ, 驱使青年学习华文,同时获得华族 文化的精髓,有何不可?有些人觉 得学习华文的动机应该是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可是试想这样的场景, 异族同胞陆续开始因为现实考量也 认真学习华文,华族子弟却因为不了 解、不重视和不认同母语文化而无 动于衷。这岂不是更悲哀吗?

再者,人们做事情的动机是会 改变的・本地华族青年开始认真学习

母语,也许是基于经济发展和中国潜在的商机。但推动他们继 续学习华文的,说不定是在接触华文和华族文化以后,所产生 的浓厚兴趣:喜欢的前提是足够了解,而多数本地年轻华人 对母语和华族文化还不够了解•因此,我认为用现实利益吸 引和鼓励他们学习华文,非但没有问题,而且还非常必要,, 我们确实需要一片有利于滋养的土壤,传承华文和华族 文化,孕育双语和双文化的人才“但愿对经济发展的考量能 够作为优质肥料,让这片土壤再次变得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