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闽南宗族资料汇编
廖文辉编著
乐学书局印行
自序
廖文辉
明清时期,闽粤拥有强大的宗族社会,某些时候甚至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乃至左右地方决策,故此在乾隆时期,为免强宗豪族聚族坐大,曾下令禁用宗祠家庙之名。闽粤数百年发展出来的宗族社会,在清末渡海飘洋时,其流风余韵不免随着流落南洋,其势虽有所不及,但对地方的作用亦有可观之处,槟榔屿的五大姓、马六甲的薛氏和曾氏无疑皆是个中佼佼者。除了上述少数势力较为强大的家族外,马来西亚各地其实也有不少同宗而居的家族,尤其是闽南的家族(注1),由于文献记载较少,故知者亦少,必须借助田野调查,方能采集相关的资讯。
在颜清湟的《新马华人社会史》中,依据书后附录二〈早期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宗亲组织,1819-1911〉,得知其有关宗亲组织研究的一章,论述依据为此表中的38个宗亲团体,而这些宗亲组织主要集中在新加坡(22个)和槟城(12个),外加马六甲和吉隆坡各两个,几乎可说皆是早期海峡殖民地的宗亲组织。海峡殖民地是马来西亚开发最早的地区,不仅华人移入的历史早,血缘组织的组成也较早,无疑也是往后其他各州血缘组织成立的仿效模式。据此得出之成立背景、组织结构、领导层和组织职能的论点,具有普遍概况性。至于血缘团体所涉及的具体运作,如族亲关系的维系、族谱的编纂等,各不同的组织虽不至千差万别,亦有其差异之处。此外,海峡殖民地以外其他州属的血缘团体情况若何,这些都无法在颜著中呈现。为此,本资料汇编即以20个闽南宗族为第一批调查对象。
马来西亚虽有六个方言群体(闽、粤、桂、潮、琼、客),但以福建为大宗,约占华人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闽南又是福建帮群的主流人口,一般提及马来西亚的福建人,所指主要是闽南人。此外,在马来西亚各大方言群体中,又以闽南人的宗族组织最兴盛,数量也最多。加上编者闽南人的身份,有利于田野工作,这些都是编者以闽南宗族为采集对象的考虑。迄今,马来西亚仍然没有确实数据到底有多少的闽南宗族组织,我们仅仅知道,永春的家族会共有33个,为全马之冠,其次南安有九个宗族组织,安溪则有三个,至于其他闽南县市的家族宗亲组织还有多少,则不得而知。
有谓闽南是一个被建构的概念,是以大中华主义为出发建构出来的。本书采用闽南这个概念,主要还在于界定样本采集的范围,希望能在有限的经费下完成样本采集。在选样时没有既定的选选标准,大凡以聚族而居,或有组织宗亲家族团体为首要考虑条件。至于槟城五大姓,已经有相当的资料整理和研究成果,故此不在本资料汇编的采集范围(注2)。本编只是第一次成果的结集,未来希望还能开展第二阶段的调研。
在采集过程中,至少面对两个难题。首先是访谈对象的困难,这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是熟悉族中早期,尤其是战前移民经过、落脚情形的族中长者,大多数都已离世,如鸿榜陈氏公会的秘书陈再万就披露,最了解鸿榜陈氏族人移民史、最有资格叙述的两三位族长在几年前相继过世,现在余下年纪较长者,唯独他属最了解族中情形者,然而相较于过世的几位长者,他还是有所不及。这种情况不是特例,普遍存在各家族会上。李氏肇永公的情况可能还更严重,在访谈时几乎大部份主要理事都出席了,但是最了解族情的主要受访者,实际上在不少细节上也不甚了了。其二是由于老一辈的华人在那个穷困年代,糊口生活都有问题,更何况读书受教育,不少乃目不识丁人士,或只有小学毕业,能有中学或以上教育水平的属少数,这可在受访者资料中得窥一二。反观战后宗族的发展,或组织的成立,除少数几个,基本皆有特刊文献可稽查,不难考究,口述并非史料来源的主要管道。加上经费和时间的短拙,必须以最实惠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集。故此,大部份的口述都确保在事前做好沟通,让对方推荐最适当人选,这是为何每个家族会只有少数一两个作采访的原因。因为这还涉及采访组织成员的时间,有者刚好时间能够配合,就会整个理事出席参与采访,如李氏肇永公家族会和美山林氏家族会,但能叙述早期事迹的其实也只有其中的一位,其他只是从旁补充,故此在口述上只列出主要访谈者的名字。
其次是文献的问题。目前仍有不少血缘团体没有出版特刊以保存史料,加上老一辈的离世,各姓氏早期移民史的重建,似乎越来越渺茫,如前述的鸿榜陈氏公会和美山林氏家族会。这些血缘团体早期历史主要依据的仍然是中国原乡的文献。而仁嘉隆颜氏幸得还存有一方碑记,方知建庙原委。特刊无疑是马新本土华人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在社团研究方面,甚至可谓是主体资料。然而社团特刊的其中一个特点即为歌功颂德,对社团而言自然无可厚非,但在研究方面就不得不严加甄选。其次,由于编辑特刊绝大部分不是学者专家,其内容难免杂糅,泥沙俱下,如何去芜存菁,加以甄别,无疑不可或缺。最后不少特刊或多或少存有文词不雅顺,在选用时必得有一番润饰的功夫。
本编面对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将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类。郑振满老师认为不应当套用中国的宗族模式,由于华人在海外的宗族组织已经和原乡的大异其趣,海外华人最主要的考虑其实是如何适应在地的环境,然后存活下来,生存的问题才是他们关键的考虑所在。为此,本编摈弃一切传统的宗族分类模式,仅以聚族或散居、有无血缘组织两个方向加以分类。故此可得聚族而居并有组织、聚族而居但无组织和散居并有组织三大类。每个个案的介绍,其内容分为概说、口述采访和资料汇编三部份,同时配上若干图片以为左证和说明,最后在文末也附上参考文献以为备览。
从这些样本,初步可整理出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在地现象。首先,是名称问题。部份以公会或宗亲会命名的血缘团体实际上就是宗祠或家族会组织,另有部份以宗祠命名的血缘组织,事实上却是姓氏公会,如成立于马六甲黄氏宗祠(1825年成立)和麻坡保赤宫陈氏宗祠(1930年成立),出现宗祠、家族会和公会、宗亲会混用的现象。其次在西方宗教影响下所进行的运作形式的调整,如巴生黄氏登进家族会,大多数族人已信奉西方宗教,因此家族会不祭拜家乡神祗、不安放神主牌位,有需要的族人只能将之安放于中国原乡的宗祠,或在家中安置。巴生鸿榜陈氏公会亦秉此模式运作。其三,由于海外同一姓氏血缘人士人数较少,同时秉持互助团结的精神,即便原本是宗祠组织,最后也不得不开放,允许其他方言群体的同姓加入成为会员,大直弄长林别墅即为一显例。其四,部份组织的成立,起始并非宗族因素,有者因社团、有者因办校,如邱肇基公会和鸿榜陈氏公会。其五,一般没有纂修马来西亚族亲的族谱,主要以录入原乡的族谱为主。在马来西亚,目前就笔者所知,曾经修撰的族谱有《波德申芦骨南安眉山乡石氏族谱》,以及2016年出版的《杨氏大宗谱》;家谱则有《南洋马六甲沈氏志明堂家谱》(晋江)和《胡贵纯公家族纪念特刊》(福建永定)。此外,编有《世系汇志》,以为修谱前奏的有三个宗族,他们是麻坡永春大邱头林氏、麻坡永春杨美郑氏和武吉巴西永春龙津陈氏。其六,宗族看似与中生或年轻一代脱离关系,然而,仁嘉隆大演洪氏家族会为一例外,宗族组织传承的生命力不容忽视。为此,本稿尝试在20个个案的基础上,参考当下的研究成果,撰写一篇导言,梳理并论述马来西亚闽南宗族的发展和演变情况,以为往后研究的试金石。
本编耗时二年余,在捉襟见肘的经费和单打独斗的情况下,终能付梓。首要感谢的是成功大学的陈益源教授,约莫六七年前,陈老师已经为此书寻得出版经费,后因借调金门大学,最后无疾而终,然而陈老师不曾或忘对后学的承诺,如今陈老师兑现其诺言,此书终得出版,其深情厚谊,特志于此,是为序。
2018年第一稿
2024年定稿于马来西亚
新纪元大学学院
目录
自序
导言:能生存有发展——马来西亚闽南宗族试探
壹、聚族而居兼有血缘组织
柔佛麻坡巴口新村杜氏宗族
雪兰莪锡米山新村官氏宗族
马来西亚鹏翔郑氏宗族
雪兰莪仁嘉隆新村大演洪氏宗族
雪兰莪仁嘉隆新村杨氏宗族
雪兰莪仁嘉隆新村颜氏宗族
霹雳太平大直弄林氏宗族
雪兰莪巴生黄氏登进家族会
马六甲仁贵颜氏宗祠
雪兰莪巴生永春鸿榜陈氏公会
槟城日落洞潮塘陈氏宗族
贰、聚族而居但无血缘组织
彭亨直凉廖氏宗族
雪兰莪万宜新村刘氏宗族
砂拉越老越廖氏宗族
砂拉越古晋田氏宗族
参、散居但有血缘组织
马六甲徐炎泉家族
马来西亚邱肇基后裔之邱氏宗族
肇永公李氏家族
马来西亚永春美山林氏家族会
吉隆坡、槟城的叶氏宗族
肆、附录
马来西亚的出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