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
这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故事,从远古时期到大航海时代,再到现代的引种浪潮。通过探讨大麻、苜蓿、牵牛、曼陀罗、紫茉莉、仙人掌和刺槐等具体物种,文章阐述了它们的起源、传播、与人类互动以及“入侵”状态的复杂性。书中的内容旨在引导读者正确认识入侵植物,关注生物多样性,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本还介绍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历史和不同时期外来植物进入中国的途径,例如张骞通西域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并提及了与这些植物相关的文化故事和科学研究。
《植物大移民: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入侵物种》是一部由长期从事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撰写的科普读物。本书旨在将严肃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易于公众理解和接受的故事,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科普书籍空白。
作者指出,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许多野草实际上都来自异域,即外来植物。其中,那些最让农人园丁头疼的往往就是入侵物种。然而,“入侵”并非外来植物唯一的状态,更多外来植物实际上美化着环境,满足着口腹之欲。书的核心在于强调“入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通常之前会经历逸生和归化两个先行阶段。了解它们从何而来、如何而来、往何处去,对于认识入侵植物至关重要。
本书分为7章23篇,讨论了超过40种植物。内容涵盖了多种耳熟能详或鲜为人知的植物,如曾是“五谷”之一后沦为农田杂草的大麻,与张骞和“天马”传说紧密相连的紫苜蓿,现今成为长三角美食“草头”的南苜蓿,具有悠久药用和化妆历史的牵牛花和紫茉莉,在墨西哥文化中地位显赫的仙人掌,以及因触碰会合拢叶片而被乾隆皇帝赐名“知时草”的含羞草。当然,书中也重点介绍了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例如通过根蘖快速扩张、被建议列入“有害入侵物种”名单的火炬树,用于固沙护堤却对湿地生态造成严重威胁的米草类(大米草和互花米草),凭借微小种子和抗除草剂能力成为“超级杂草”的苋属植物,以及通过动物传播、危害农田和草场的野燕麦、苍耳和长刺蒺藜草。此外,还探讨了水生入侵植物的巨大破坏力,如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生物”的速生槐叶蘋,以及因水体富营养化而疯狂蔓延的凤眼莲和主要依靠克隆繁殖的空心莲子草。书的末尾章节深入分析了本土商陆与入侵的垂序商陆之间的复杂关系,包括鸟类传播、毒性以及在传统中药材使用中的替代现象。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尝试使用大量的拟人和隐喻手法,使植物的生活与人类自身产生共鸣。文字力求流畅、通俗,同时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书中的许多内容来自作者课题组(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入侵与入侵生态学研究组、上海市林业总站森林资源科)近十年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和深入研究的成果。书中还配有植物科学绘画作为插图,增强了阅读体验。
通过讲述这些植物与人类之间发生的故事,本书揭示了外来植物传播与扩散的路径往往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人类的旅行和贸易活动,有时甚至是出于好意或好奇的引种行为,成为了它们跨越遥远距离的桥梁。
本书的中心思想在于:所有生命都是美好的,都值得赞赏与回味。只有当我们摈弃贪婪与自大,一个和谐平衡、多样化的世界才会呈现在眼前。通过了解这些外来植物,特别是入侵植物,我们不仅认识到了它们有时带来的危害,更能发现植物本身的奇妙与顽强生命力。这趟“认知之旅”引人深思,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本土物种与外来物种之间复杂而动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