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麻坡中化中学毕业特刊
这本毕业特刊,主要内容是马来西亚麻坡中化中学2018年度高中毕业生的纪念合集。特刊开篇介绍了校徽、校训和校歌的含义,并概述了学校从1912年到2018年的历史沿革,包括其创校、发展、面临教育改革的挑战以及逐步复兴的历程。特刊中收录了董事长和校长给毕业生的献词,强调了面对挫折、终身学习、饮水思源等人生哲理。此外,特刊还包含了毕联会和编委会主席的感言,以及全体教职员名单、合影与寄语,并以高三“忠”班的班级介绍和每位学生的个人感言与联系方式作结,展现了师生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
《2018年麻坡中化中学毕业特刊》是一本汇集了麻坡中化中学历史、文化、师生风采及未来展望的综合性刊物。它不仅是高中第64届毕业生的纪念,也是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教学理念的窗口。
以下是对特刊各章节的详细书评:
- 校徽、校训、校歌 该章节首先介绍了中化校徽,由陈人浩校长设计,其颜色寓意学校由中华学校和化南女校合并而成。校徽中的等边三角形则代表“智、仁、勇”三德,强调明辨是非、追求真理、互助友爱、诚以自省及坚毅果敢的精神。同时,章节引用《论语》和《礼记》来阐释这三德的深远意义。
校训由陈蕾士老师题字,其内涵为“礼、义、廉、耻”。其中,“礼”代表待人谦恭彬彬有礼,“义”象征浩然正气顶天立地,“廉”指正直清廉贫贱不移,“耻”则为知错能改、光明正大。 校歌由戴国水作曲、陈应时填词,歌词赞扬了学校培植英才、声名远播、百年树人的宏伟目标,并强调了“中华教化化南邦,信义和平宣扬”的理念,以及“忠孝仁爱、四维伸张”的传统价值观。
- 中化简史(1912-2018) 这部分详细回顾了麻坡中化中学自1912年创校至2018年的发展历程。
- 创校前夕:源于19世纪末华人大量移民马来亚,各籍人士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设立私塾,后受孙中山新思潮影响,合并私塾创立新式学堂。
- 首10年(1912-1922):1912年在胡椒甘蜜公局等筹划下,中华小学成立。1918年,为日益增多的女生分办“化南女校”。这一时期注重新式教育和尚武精神。
- 20年代(1922-1932):化南女校首届高小生毕业。1923年中华新校舍(今四维堂)落成,被誉为星马学校杰构之一。中华学校于1924年创办初中,成为当时马六甲唯一的华文中学,声名远扬。
- 30年代(1930s):师生董事积极救亡筹赈。化南女校成立星马华校最早的女童军团。
- 40年代(1940s):1940年中华增办高中。1942年日军占领马来亚,学校停办并遭受破坏,痛失英贤。1945年马来亚光复,两校合并改称“中华化南学校”,后易名“中化中小学”,开启战后复校,行政逐步分开。
- 50年代(1950s):购置丹绒仲尼路校地,兴建新校园并迁入。这一时期面临教育法令威胁。
- 60年代(1960s):学校拒绝改制,成为独立中学。这一时期被描述为“凄风苦雨”,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为应对经济难题,成立经济委员会,广征月捐。
- 70年代(1970s):学校逐步复兴,1975年学生开始参加董教总第一届高中、初中独中统考。兴建视听教育馆。
- 80年代(1980s):电脑教学起步,国外深造学生日增。举办“中化行”筹款,增建图书馆、教室等设施。
- 90年代(1990s):提升教学素质,加强竞争力。开办高中商业美术设计班。刘龙耀学生宿舍大楼启用。设立电脑行政网络系统,首办家长日。
- 21世纪(2000s):提出“才能培育,迈向国际”口号。庆祝90周年校庆,筹得333万令吉置业基金。2008年张庭坚科学楼落成。
- 百年校庆(2012):世纪大楼建竣启用。举办一系列盛大活动庆祝100周年,万人宴筹得超过2500万令吉建校基金,创全国独中筹款辉煌纪录。
- 近年(2015-2018):继续举办“中化行”。陈金基多功能活动中心与丹斯里拿督张愈昌及潘斯里拿丁程赛菊世纪楼开幕。推行校园及社区人文艺术活动。
- 董事长献词 林明才董事长寄语毕业生:“此时你以中化为荣,他日中化以你为耀”,鼓励他们勇敢乘风破浪。
- 校长献词 蒋瑰江校长在献词中提醒毕业生,中学生活告一段落,未来充满挑战。他强调不要害怕挫折,因为“失败乃为成功之母”。校长还鼓励学生多阅读,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并通过阅读吸收人生经验,开拓视野。最后,他倡导“饮水思源”,回馈国家、社会和母校,传承“爱我中化”的精神。
- 毕联会主席献词 杜涵微主席回顾了六年的中学生活。她感谢同学与老师的信任,让她有机会担任主席并筹办活动,领悟到合作、责任、热诚和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她为能加入中化大家庭感到自豪,并表示在中化不仅学到知识,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她希望毕业生认真向学、力求上进,怀抱感恩之心,报答中化及华社对华文教育的支持。
- 编委会主席献词 苏艳宁主席感叹时光飞逝,不后悔选择中化,认为学校塑造了她的人格和珍贵回忆。她分享了担任特刊主编的期待与挑战,并感谢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她指出,毕业特刊承载了中化生整个中学生活,是留住岁月的最好方式,并祝福毕业生“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 董事会名表及合影 本章节列出了麻坡中化学校董事会第35届(2018/2019年度)的职委表,包括名誉董事长、名誉顾问、法律顾问、会务顾问、董事长、署理董事长、副董事长等主要职位,并附有董事会及名誉顾问的合影。
- 教职员名表及合影 该章节详细列出了2019年麻坡中化中学行政及教师名单,包括校长室、总务处、教务处、图书馆、训育处、联课处、辅导处、资讯处、体育处、人力资源处、社区文教推广处、校史馆、舍务组的行政人员。此外,各科主任及教师名单也按华文科、国文科、英文科、数学/高级数学科、历史科、地理科、科学科、商科、美术科、音乐科、书法科、电脑科、体育科等科目详细列出。章节最后附有全体教职员的合影。
- 毕联会合影及名表 本章节展示了毕联会的合影,并列出了主席、副主席、总务、财政、秘书、编辑、广告、活动、文书和查账等职位的学生姓名及所属班级。
- 编委会合影及名表 该章节展示了编委会的合影,并列出了编辑、校对、排版、摄影和美工等职位的学生姓名及所属班级。
- 毕业班教师赠言 各科老师为高三毕业生送上祝福和寄语。赠言主题广泛,包括:
- 华文科:强调刻苦努力、学问与谦虚的重要性。
- 英文科:鼓励毕业生迎接新生活,保持积极态度,拥有梦想、爱和家庭。
- 国文科:教导坚韧不拔,不轻易放弃,言行一致。
- 数学/高级数学科:强调品德培养、阅读习惯、抓住机会,并祝愿前程似锦。
- 物理科:鼓励学生未来自己掌舵,观察思考,质疑权威。
- 化学科:祝愿前程似锦,继续加油。
- 生物科:鼓励步步为营,勿忘初心。
- 商科:引用星云大师的菜根谭,教导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反省总结的重要性。
- 地理科:鼓励面对、接受、处理和放下,珍惜当下。
- 体育科:强调“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 历史科:教导尊重他人,在顺逆境中保持平常心。
- 美术科:祝愿正能量迎接挑战,上进心成就人生。
- 各毕业班特写 (高三忠、高三仁、高三爱、高三信、高三义、高三理1、高三理2) 这部分是特刊的重点,详细记录了各毕业班高中三年的成长历程和班级活动,包括班聚、合唱比赛、英文戏剧比赛、校庆活动(如慈善市)、华教故事课、文娱会等。每个班级都分享了从陌生到熟悉、共同面对挑战、解决冲突、增进感情的经历。学生们的回忆充满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努力后的遗憾。章节中还穿插了每位毕业生的个人简介和毕业感言,内容涵盖了他们对学校、老师和朋友的感谢,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中学生活的不舍与珍藏。例如,高三忠分享了班拜和文娱会《忠军》的筹备过程。高三仁则有新春聚餐、华教故事课和文娱会《欺仁》的排练与演出。高三爱回顾了“八国联军”式的班级整合,以及文娱会和慈善市的挑战与收获。高三信讲述了班游、文娱会《一拜天地》的努力和班级壁报比赛的成就。高三义的文娱会“zombie”主题,从意见不合到最终团结呈现的艰辛过程。高三理1则有北京猿人展、学营慈善市和文娱会《睁目之时若有光》的感人演绎。高三理2也记录了第一次班聚、BANK NEGARA户外教学、合唱比赛、班游探险和文娱会《PRESS START》等精彩活动。每个班级的故事都彰显了集体的力量和青春的活力。
- 商业及升学资讯 该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升学信息,包括:
- 教育咨询服务:Pro Edu Consultancy、FEN
Education 升学导航、SMART EDU CORE 升学情报辅导中心、STUDYQUEST EDUCATION SERVICES 升学咨询中心等提供免费咨询、住宿安排、签证协助、奖学金申请等一站式服务。
- 马来西亚本地大学:如HELP University、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Innovation (APU)、UCSI University、KDU University College、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Raffles University、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Curtin
University Malaysia等。这些大学提供了从预科、文凭到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课程,涵盖了商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创意艺术、教育、医学等多个领域。许多大学还强调其在特定领域的优势(如HELP的商业和数据分析、APU的多元文化学习体验和工程认证)、奖学金机会和毕业生就业率。
- 鸣谢 特刊的最后部分是鸣谢名单,感谢了许多为特刊提供经济支持的个人和公司。捐款人包括谢爱莲、林彩霞、郑奕钦等。商家涵盖了各行各业,如家具、建筑、金融、餐饮、教育、零售等。
总而言之,《2018年麻坡中化中学毕业特刊》是一本内容详实、情感真挚的纪念册。它不仅是对一届毕业生高中生活的全面回顾和美好祝愿,更是麻坡中化中学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和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通过这本特刊,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化师生对学校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对知识、成长和未来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