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年的今天,日本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二战画上了句号。一周后,日本在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南京举行。短暂的仪式,中国人民却为此浴血奋战了14年。据统计,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
中国正成为发达国家“垃圾场” 走私者数十倍暴利
中国正成为发达国家“垃圾场” 走私者数十倍暴利
在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受高利润驱动,"洋垃圾"走私呈高发态势。目前已形成国内外勾结、分工明确、手段多样、隐蔽性强的犯罪利益链。 海关缉私人员介绍,经过层层转卖,百余美元一吨的洋垃圾,走私入境后,可牟取十倍甚至数倍的暴利。
中国需求大增 墨西哥海参被吃光
东方日报2013.08.02
中国需求大增 墨西哥海参被吃光
中国经济崛起让海参这传统珍味的需求大增、身价上涨,也引发连串问题。墨西哥海参因此被滥捕,当地渔民因为利益而发生喋血冲突,或为捕海参而葬身大海。
《工商时报》报导,墨西人不吃海参,但海参是中国菜的高档食材,身价有如海底下的金条,盛产海参的犹加敦半岛因此掀起风风雨雨。
中国中产阶级崛起,海参需求暴增,但过度捕捞已让亚洲和太平洋许多水域的海参数量锐减。
墨国也面对同样问题,其金塔纳罗奥州农村发展局估计,当地水域在2009年尚有约2万公吨海参,现在仅剩1900公吨。
虽然墨国无限期禁捕,但利之所趋,加上执法松懈,让黑市海参猖獗。运往中国的海参,1磅可卖300美元(969令吉)。渔民为补贴生计,常在半夜潜入远离海岸的水域捕捞,运气好的话,一天可赚逾700美元(2261令吉)。
捕获的海参会卖给中间人,担当盘商角色的人透过陆路把海参运往墨国北部港口,然后运到中国。那里的执法单位忙于打击毒品,无暇兼顾海产走私活动。
衍生生态问题
跟贩毒相比,偷捕海参看似没什么风险,其实盗猎者也随时面对生命威胁。沿岸居民基本上分两派,一边偷捕赚钱,一边是遵守禁捕令。彼此为自家海域利益而势同水火,常因偷捕而爆发流血冲突。
盗猎海参也产生环境问题。在塞莱斯顿国家公园,有一处地下加工厂专门处理捕捞得来的海产,除了烹煮的大锅布满铁锈外,垃圾随处丢弃,严重破坏环境卫生和自然生态。
长居在塞莱斯顿的渔民佛瑞斯对此直摇头说:『我们一手毁掉自己的一切。』
美兴起带科技产品上学风潮
东方日报2013.08.02
美兴起带科技产品上学风潮
以科技设备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在美国日渐流行。美国有一群主张携带自己的科技设备上学(bring your own technology,简称B.Y.O.T)的组织,他们宣称不但可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为财政紧绌的学校省下庞大经费。
台湾《工商时报》报导,科技设备是否有助于教学的话题,虽然在教育界尚未有定论,愈来愈多学校却已实行前所未有的争议性措施,就是要求学生携带自己的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玩游戏机上学。
校方表示,学生自备科技王具是使用新一代教学应用程式的最简单方式。这些教学应用程式,可以教导数学、进行测试与分享彼此的看法。
主张该趋势的组织B.Y.O.T补充,它另一项优势就是可以帮助资金吃紧的学校省钱。
只怕忘记充电
不过,也有人对于B.Y.O.T的作法充满疑问。密歇根大学电脑科学教授索洛威就表示,该作法虽然有助于快速解决学校预算不足的问题:但他也强调当前没有任何迹象证明,学生在教室使用数码产品将有助提升学习品质。
史丹福大学科学教育教授皮亚也感到不安。他指出,若教师被迫在这些不同数码产品上设立课程,将让教学课程屈就于科技之下,恐使B.Y.O.T造成反效果。
佛罗里达中部Volusia郡学区过去曾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不过最近两年它却成为率先采纳B.Y.O.T作法的学区之一。
该校行政人员表示,他们领悟到应该善加利用、而非对抗学生与这些科技设备的紧密关系。同时该学区也发现,提供与维修学校电脑的经费高得吓人。
自从允许让学生携带自己的科技设备上学后,学生在学习上反而更专注,目前他们唯一碰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忘记为他们的设备充电。
Volusia校区科技学习经理赖雯说,『这就像是携带回家功课上学』,不过要确保这些设备已经充电。目前该校区的70所学校当中有21所已经实行B.Y.O.T。
她承认,学生目前在课堂上比以前更常互传讯息给对方,但她强调,学校的因应对策就是让学生忙于使用自己的设备上课,而无暇作为聊天娱乐用途。
无法取代教师
原本校方最担忧的议题为低收入学生可能没有自己的科技设备,不过他们却意外发现家庭收入与设备优劣呈现『反向关系』,特别是在智慧型手机方面。
在同一间教室的学生使用不同设备,事实上并不会为教学带来障碍。位于休斯敦附近的Katy独立学校教区的资讯长沙德解释,因为他们在网络上都使用相同的课程。他说:『网络是一个大型的平衡器。』
沙德强调,学生的科技设备绝对无法取代教师,却可充当协助完成课业的教学辅助工具。他指出这样观念已日渐在学校之间盛行。
柔华总呈书注册局厘清会员资格
东方日报2013.08.02
柔华总呈书注册局厘清会员资格
(新山1日讯)柔州中华总会会长拿督林家全昨日亲自呈交信函予社团注册局,要求厘清以公司注册法令成立的新山中华公会,其柔华总会员资格是否合法。
林家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披露,本身昨日联同总务张国安及副会长邱亚明前往柔社闭注册局会见局长林日娥,由于对方当时不在办公室,因此以书信方式要求对方厘清上述问题。
他并指出,目前正在等待社团注册局的回覆,再决定接下来的行动。
面对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引起一些属会不满,林家全强调,本身在7月27日理事会议后表示,有29名出席的理事同意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
注册局称左右为难
『当时有33名理事出席,间中3人提早离席,1人没有表态。我要强调的是出席的人,而不是所有属会同意。』
另一方面,柔州社团注册局长林日娥受访时证实已收到有关信函,但未准备好回覆。
她坦言,本身在处理此课题上面对左右为难状况,因此需要时间慎重考量后才能回覆。
据悉,社团注册局的决定会有3种可能性,即认同柔华总举措,或否定柔华总在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的决定,亦或者将问题重新交回给柔华总和新山中华公会,两者自行解决僵局。
据本报探悉,为了反击柔华总作出冻结会员籍的决定,新山中华公会已透过律师发函予柔华总会三方,包括柔华总、会长林家仝和总务张国安,要求解冻。
柔华总总务张国安证实昨日收到新山中华公会代表律师所发出的信函。不过,林家全表示未收到律师信,若有将交给律师团研究。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则拒绝再针对此风波谈论,不过,他表示,该会将在今晚召开例常会议,明日下午2时召开记者会,并邀请公会律师团陪同,以回应媒体的询问。
又一属会澄清没同意议案
(峇株巴辖1日讯)继峇株巴辖中华公会昨日澄清没有同意,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巴力拉惹中华公会今日也针对此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澄清该会也没有同意上述议决案。
巴力拉惹中华公会会长拿督曾祖业指出,柔华总会议当天,他因有要事而提早离席,事后通过报章获悉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的议决案,表示震惊和费解!
他说,由于上述事项并未在会议议程讨论事项里,该会理事卓培忠在没有得到本身属会(巴力拉惹公会)会议讨论的前提下,当时保持沉默。
『当天柔华总会议未列入议案,议决案也没有人提议复议进行表决,理事们皆在不知情下仓促表决,本会对此表示遗憾和反对,因此慎重作出厘清和声明。』
他强调,华团宗旨不外于团结华团,为华社和民族在文化,教育及民生课题上做出贡献,希望大家秉持团结的前提下进行协商,并应该根据程序,正式致函到社团注册局厘清问题后才进一步检讨。
柔华总呈书注册局厘清会员资格
(新山1日讯)柔州中华总会会长拿督林家全昨日亲自呈交信函予社团注册局,要求厘清以公司注册法令成立的新山中华公会,其柔华总会员资格是否合法。
林家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披露,本身昨日联同总务张国安及副会长邱亚明前往柔社闭注册局会见局长林日娥,由于对方当时不在办公室,因此以书信方式要求对方厘清上述问题。
他并指出,目前正在等待社团注册局的回覆,再决定接下来的行动。
面对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引起一些属会不满,林家全强调,本身在7月27日理事会议后表示,有29名出席的理事同意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
注册局称左右为难
『当时有33名理事出席,间中3人提早离席,1人没有表态。我要强调的是出席的人,而不是所有属会同意。』
另一方面,柔州社团注册局长林日娥受访时证实已收到有关信函,但未准备好回覆。
她坦言,本身在处理此课题上面对左右为难状况,因此需要时间慎重考量后才能回覆。
据悉,社团注册局的决定会有3种可能性,即认同柔华总举措,或否定柔华总在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的决定,亦或者将问题重新交回给柔华总和新山中华公会,两者自行解决僵局。
据本报探悉,为了反击柔华总作出冻结会员籍的决定,新山中华公会已透过律师发函予柔华总会三方,包括柔华总、会长林家仝和总务张国安,要求解冻。
柔华总总务张国安证实昨日收到新山中华公会代表律师所发出的信函。不过,林家全表示未收到律师信,若有将交给律师团研究。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则拒绝再针对此风波谈论,不过,他表示,该会将在今晚召开例常会议,明日下午2时召开记者会,并邀请公会律师团陪同,以回应媒体的询问。
又一属会澄清没同意议案
(峇株巴辖1日讯)继峇株巴辖中华公会昨日澄清没有同意,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两个月,巴力拉惹中华公会今日也针对此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澄清该会也没有同意上述议决案。
巴力拉惹中华公会会长拿督曾祖业指出,柔华总会议当天,他因有要事而提早离席,事后通过报章获悉柔华总冻结新山中华公会会员籍的议决案,表示震惊和费解!
他说,由于上述事项并未在会议议程讨论事项里,该会理事卓培忠在没有得到本身属会(巴力拉惹公会)会议讨论的前提下,当时保持沉默。
『当天柔华总会议未列入议案,议决案也没有人提议复议进行表决,理事们皆在不知情下仓促表决,本会对此表示遗憾和反对,因此慎重作出厘清和声明。』
他强调,华团宗旨不外于团结华团,为华社和民族在文化,教育及民生课题上做出贡献,希望大家秉持团结的前提下进行协商,并应该根据程序,正式致函到社团注册局厘清问题后才进一步检讨。
摊租降逾30% 剩7天上诉期 峇鱼菜批发商拒迁至新公市
东方日报2013.08.01
摊租降逾30% 剩7天上诉期 峇鱼菜批发商拒迁至新公市
(峇株巴辖31日讯)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阿都拉昔宣布,市议会给予公市鱼菜批发商最后7天的上诉期,以便在限期内签署搬迁至新批发公市的租约,另外,市议会也同意将鱼菜批发摊位的租金下调逾30%。
他说,市议会在7月17日已宣布,7月22日是批发业者签署合约的最后期限。由于该期限已过,市议会已致函给未签约的业者,告知8月7日是最后的上诉期,若业者决定不要签约,市议会将中止他们的执照以及摊位。
『—般上,申请执照的程序是,业者必须先拥有摊位(营业地点),才可以向市议会申请执照,因此若有关批发业者不要签约,将视为对于在新批发公市营业没有兴趣,我们只好取消执照和摊位。』
阿都拉昔是于今年在市议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述消息。陪同者包括峇株巴辖国阵党鞭阿都拉及市议会官员。
『此外,市议会考量业者的请求后,决定将摊位租金调低,即蔬菜批发商每月租金从370令吉下调至240令吉,鱼批发商则是从550令吉下调至360令吉,至于抵押金则从3个月租金减为2个月。』
勿比较新旧租金
他续称,换言之,市议会已经将原本每方尺1令吉80仙的摊位租金,下调至每方尺1令吉20仙,每方尺减少60仙,而这也是考量到业者需支付搬迁和安置其它设备的费用。
阿都拉首强调,新批发公市与旧公市的租金不应相互比较,毕竟前者是全新的地点,后者则已陈旧和污臭。另外,市议会提供给鱼菜批发商的摊位面积也扩大一倍,从原有10尺乘10尺的菜商摊位,扩大至20尺乘10尺,鱼商摊位也从12尺乘12尺扩大至20尺乘15尺。
『随著市议会决定下调租金,也已经兑现承诺,满足业者们所提出的各项请求,希望先前答应安排会员集体签约的鱼商公会,可开始扮演他们的角色。』
他补充,已经签约并支付先前所制订的租金和抵押金费用的批发商,市议会并不会退回现金给他们,而是在扣除已下调的租金和抵押金后,剩余款项以每月平均回扣租金的方式来抵消,当局将各别致函通知有关业者。
零售商完成临时摊抽签
(峇株巴辖31日讯)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阿都拉昔披露,在总数101名鱼菜批发商当中,约40%或已有39人在期限前签署合约并缴付租金及抵押金,公市的之37名零售商,也大部分已在7月25日完成临时摊位的抽签。
『63名蔬菜批发商之中已有28名签约,38名鱼批发商则有11人签约。零售商则没有问题,他们已经抽签并且同意被安顿在临时地点营业。』
他说,公市零售业者共有237名,包括88名鱼商、15名鸡肉商、2名牛肉商、2名羊肉商、21名猪肉商、90名菜商和19名杂货商。零售业者将安顿在沙曼拉路大型雨盖内的临时营业地点,摊位面积为4尺乘6尺,若容纳不下才安排在巴刹路和帆加兰路的临时摊位。
阿都拉昔称,有鉴于公市重建工程预计需要一年6个月,这段期间零售业者的租金将被豁免。
他续称,市议会已致函指示所有公市内的业者,必须在9月1日之前搬离旧公市,即8月31日是搬迁的最后期限,届时,位于联益工业城的批发公市将正式运作。
『9月1日开始,旧公市的水电将会被切断,并由承包商进入开始工程,逐步拆毁旧建筑物。』
他感谢巴力士隆区国会议员拿督诺莱妮争取900万令吉拨款,使到两项公市建设工程得以落实,否则恐怕自1960年开始,酝酿53年的重建公市计划,仍遥遥无期。
另一方面,阿都拉昔披露,市议会前后共额外拨款160万令吉,分别用于新批发公市的额外工程,以及旧公市附近搭设临时摊位与维修的费用。
他重申,这笔拨款乍看之下是由市议会拨出,实际上每一分钱都是来自峇株巴辖的纳税人,然而市议会不可能把开销都用于发展公市之上,因此市议会在处理公市课题上,也必须满足广峇株巴辖人民的利益。
摊租降逾30% 剩7天上诉期 峇鱼菜批发商拒迁至新公市
(峇株巴辖31日讯)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阿都拉昔宣布,市议会给予公市鱼菜批发商最后7天的上诉期,以便在限期内签署搬迁至新批发公市的租约,另外,市议会也同意将鱼菜批发摊位的租金下调逾30%。
他说,市议会在7月17日已宣布,7月22日是批发业者签署合约的最后期限。由于该期限已过,市议会已致函给未签约的业者,告知8月7日是最后的上诉期,若业者决定不要签约,市议会将中止他们的执照以及摊位。
『—般上,申请执照的程序是,业者必须先拥有摊位(营业地点),才可以向市议会申请执照,因此若有关批发业者不要签约,将视为对于在新批发公市营业没有兴趣,我们只好取消执照和摊位。』
阿都拉昔是于今年在市议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述消息。陪同者包括峇株巴辖国阵党鞭阿都拉及市议会官员。
『此外,市议会考量业者的请求后,决定将摊位租金调低,即蔬菜批发商每月租金从370令吉下调至240令吉,鱼批发商则是从550令吉下调至360令吉,至于抵押金则从3个月租金减为2个月。』
勿比较新旧租金
他续称,换言之,市议会已经将原本每方尺1令吉80仙的摊位租金,下调至每方尺1令吉20仙,每方尺减少60仙,而这也是考量到业者需支付搬迁和安置其它设备的费用。
阿都拉首强调,新批发公市与旧公市的租金不应相互比较,毕竟前者是全新的地点,后者则已陈旧和污臭。另外,市议会提供给鱼菜批发商的摊位面积也扩大一倍,从原有10尺乘10尺的菜商摊位,扩大至20尺乘10尺,鱼商摊位也从12尺乘12尺扩大至20尺乘15尺。
『随著市议会决定下调租金,也已经兑现承诺,满足业者们所提出的各项请求,希望先前答应安排会员集体签约的鱼商公会,可开始扮演他们的角色。』
他补充,已经签约并支付先前所制订的租金和抵押金费用的批发商,市议会并不会退回现金给他们,而是在扣除已下调的租金和抵押金后,剩余款项以每月平均回扣租金的方式来抵消,当局将各别致函通知有关业者。
零售商完成临时摊抽签
(峇株巴辖31日讯)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阿都拉昔披露,在总数101名鱼菜批发商当中,约40%或已有39人在期限前签署合约并缴付租金及抵押金,公市的之37名零售商,也大部分已在7月25日完成临时摊位的抽签。
『63名蔬菜批发商之中已有28名签约,38名鱼批发商则有11人签约。零售商则没有问题,他们已经抽签并且同意被安顿在临时地点营业。』
他说,公市零售业者共有237名,包括88名鱼商、15名鸡肉商、2名牛肉商、2名羊肉商、21名猪肉商、90名菜商和19名杂货商。零售业者将安顿在沙曼拉路大型雨盖内的临时营业地点,摊位面积为4尺乘6尺,若容纳不下才安排在巴刹路和帆加兰路的临时摊位。
阿都拉昔称,有鉴于公市重建工程预计需要一年6个月,这段期间零售业者的租金将被豁免。
他续称,市议会已致函指示所有公市内的业者,必须在9月1日之前搬离旧公市,即8月31日是搬迁的最后期限,届时,位于联益工业城的批发公市将正式运作。
『9月1日开始,旧公市的水电将会被切断,并由承包商进入开始工程,逐步拆毁旧建筑物。』
他感谢巴力士隆区国会议员拿督诺莱妮争取900万令吉拨款,使到两项公市建设工程得以落实,否则恐怕自1960年开始,酝酿53年的重建公市计划,仍遥遥无期。
另一方面,阿都拉昔披露,市议会前后共额外拨款160万令吉,分别用于新批发公市的额外工程,以及旧公市附近搭设临时摊位与维修的费用。
他重申,这笔拨款乍看之下是由市议会拨出,实际上每一分钱都是来自峇株巴辖的纳税人,然而市议会不可能把开销都用于发展公市之上,因此市议会在处理公市课题上,也必须满足广峇株巴辖人民的利益。
峇火箭续办讲座 让党领袖贴近人群
东方日报2013.07.15
峇火箭续办讲座 让党领袖贴近人群
(峇株巴辖14日讯)峇株巴辖行动觉举办『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讲座会只吸引约50人出席,相比大选期间数十人的政治讲座大相径庭。
帆加兰区州议员颜碧贞坦言,行动党首次在峇株巴辕举办『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这类专题座谈会,虽然出席人数不多,但是未来将继续主办各行各业的专题讲座,让该党领袖与相关领域的人士作近距离交流。
她说,许多人认为民联改朝换代不成功,国阵政府将会展开报复行动,例如鸡场街取消封街事件、大专生必须考获伊斯兰文明及格等,被视为一种迫害。
她表示,类似专题讲座将专注于吸引17歹至40岁的年轻人参与,以便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国家政治,并支持民联政治理念和斗争。
从城市走进乡区
柔佛再也区州议员廖彩彤指出,虽然改朝换代不成,但是人民并没有放弃,因为大选后举办的黑色集会仍获得人民积极参与。
『民联无法执政中央,必须归咎于选区划分不公,国阵的强区就越划越小,选民人数少;民联强区就越划越大,选民人数多,例如土布爹国会议席的选民高达10万人,反观布特拉再也国席只有一万多人。』
她认为,民联接下来必须从城市区走入乡区,将资讯打入乡区,并且持续展开监票员和计票员的培训课程。
陈泓宾:民联用5年准备做政府
(峇株巴辖14日讯)明古摩区州议员兼社青团全国总秘书陈泓寅表示,民联不要与国阵斗『淮比较不烂』,不让人民产生『两个苹果谁比较不烂』的想法,民联甚至要成为一颗『橙』,给予选民新的选择。
『民联不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的角色,更要以『准政府』的姿态,用5年的时间准备做政府。现阶段,我们在全柔各地推动社区中心,冀望凝聚民间力量,将地方上的小问题一一解决。』
陈泓宾在峇株巴辖行动党举办的『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讲座会上,呼吁民联支持者可以分别选择加入成为党员、成为志工,或是身为负责任的公民这3种角色。
不分种族当大马人
士乃区州议员兼行动党妇女组副宣传秘书黄书琪则认为,尽管第13届大选并未改朝换代,但是投选民联的酌51%选民都具有共同的想法,即不分种族都是大马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不要种族议题』的政治议程。
她说,该党推动的社区中心也是代表著社区人民属于『共同体』的概念,同时冀望成为一个收集民意的平台。
此外,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也形容国阵政府是『官与民争利』,通过开设私人医院、关联银行、卖车等,让朋党控制经济,导致如今中小型企业难以向银行贷款,家庭贷款又过高。
他披露,玫府推行『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房屋计划』,要兴建100万间房屋,过去2年却只建800间房屋。
峇火箭续办讲座 让党领袖贴近人群
(峇株巴辖14日讯)峇株巴辖行动觉举办『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讲座会只吸引约50人出席,相比大选期间数十人的政治讲座大相径庭。
帆加兰区州议员颜碧贞坦言,行动党首次在峇株巴辕举办『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这类专题座谈会,虽然出席人数不多,但是未来将继续主办各行各业的专题讲座,让该党领袖与相关领域的人士作近距离交流。
她说,许多人认为民联改朝换代不成功,国阵政府将会展开报复行动,例如鸡场街取消封街事件、大专生必须考获伊斯兰文明及格等,被视为一种迫害。
她表示,类似专题讲座将专注于吸引17歹至40岁的年轻人参与,以便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国家政治,并支持民联政治理念和斗争。
从城市走进乡区
柔佛再也区州议员廖彩彤指出,虽然改朝换代不成,但是人民并没有放弃,因为大选后举办的黑色集会仍获得人民积极参与。
『民联无法执政中央,必须归咎于选区划分不公,国阵的强区就越划越小,选民人数少;民联强区就越划越大,选民人数多,例如土布爹国会议席的选民高达10万人,反观布特拉再也国席只有一万多人。』
她认为,民联接下来必须从城市区走入乡区,将资讯打入乡区,并且持续展开监票员和计票员的培训课程。
陈泓宾:民联用5年准备做政府
(峇株巴辖14日讯)明古摩区州议员兼社青团全国总秘书陈泓寅表示,民联不要与国阵斗『淮比较不烂』,不让人民产生『两个苹果谁比较不烂』的想法,民联甚至要成为一颗『橙』,给予选民新的选择。
『民联不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的角色,更要以『准政府』的姿态,用5年的时间准备做政府。现阶段,我们在全柔各地推动社区中心,冀望凝聚民间力量,将地方上的小问题一一解决。』
陈泓宾在峇株巴辖行动党举办的『后505,马来西亚前路探寻』讲座会上,呼吁民联支持者可以分别选择加入成为党员、成为志工,或是身为负责任的公民这3种角色。
不分种族当大马人
士乃区州议员兼行动党妇女组副宣传秘书黄书琪则认为,尽管第13届大选并未改朝换代,但是投选民联的酌51%选民都具有共同的想法,即不分种族都是大马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不要种族议题』的政治议程。
她说,该党推动的社区中心也是代表著社区人民属于『共同体』的概念,同时冀望成为一个收集民意的平台。
此外,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也形容国阵政府是『官与民争利』,通过开设私人医院、关联银行、卖车等,让朋党控制经济,导致如今中小型企业难以向银行贷款,家庭贷款又过高。
他披露,玫府推行『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房屋计划』,要兴建100万间房屋,过去2年却只建800间房屋。
峇三春老人院主席被撞不治周二举殡
东方日报2013.07.15
峇三春老人院主席被撞不治周二举殡
(峇株巴辖14日讯)热心公益的峇株巴辖三春老人院管委会主席朱龙水,日前打包早餐欲上车时遭摩哆撞倒,送院急救后于翌日宣告不治,令华社深深惋惜。
朱龙水(70岁)于本月11日上午7时许,在王国花园一家茶餐室打包早餐,井越过马路欲上车时,却在距离交通灯处不远的路旁被两名中学生共乘的摩哆撞倒,虽送院抢救但疑因后脑积血而不治,于12日清晨5时46分在医院逝世。
撞倒后还清醒
其长子朱椿兴透露,父亲每天上午打包早餐给老人院内的8名老人及其母亲,岂料发生意外,而他返回现场察看时,发现父亲被撞倒之际,已经越过马路正要上车,车内还有一包热粥。
他称,父亲被撞倒后神智还很清醒,有两名热心人士协助送他去医院,可是父亲在中途却要求返回老人院,抵达老人院时方才告知家人遭遇车祸。
他说,由于父亲申诉发生车祸后感到头痛,他们立即送他前往政府诊疗所,较后再由救伤车转送至政府医院急救。『父亲在救伤车上,还交代我购买他最爱喝的鸡精,可是他人院后就陷入昏迷,隔天清晨5时许不治。』
生前热心公益事业的朱龙水,为人也和蔼可亲,并亲自打理三春老人院的事务和照顾院内老人,曾荣获州政府颁发爱心金牌,他也曾任巫金(Hukim)委员会成员,被华社人士尊称为『区长』。
另一方面,肇祸摩哆骑士于昨日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灵堂吊唁。圣模那区前任州汉员拿督阿历斯联同峇株巴辖圣约翰救伤队指挥官陈来顺、区监陈金平等人,也亲临丧府慰问其家属。
朱龙水的遗体停柩于三春老人院,本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时移枢至巴莪仙境山庄火化。
峇三春老人院主席被撞不治周二举殡
(峇株巴辖14日讯)热心公益的峇株巴辖三春老人院管委会主席朱龙水,日前打包早餐欲上车时遭摩哆撞倒,送院急救后于翌日宣告不治,令华社深深惋惜。
朱龙水(70岁)于本月11日上午7时许,在王国花园一家茶餐室打包早餐,井越过马路欲上车时,却在距离交通灯处不远的路旁被两名中学生共乘的摩哆撞倒,虽送院抢救但疑因后脑积血而不治,于12日清晨5时46分在医院逝世。
撞倒后还清醒
其长子朱椿兴透露,父亲每天上午打包早餐给老人院内的8名老人及其母亲,岂料发生意外,而他返回现场察看时,发现父亲被撞倒之际,已经越过马路正要上车,车内还有一包热粥。
他称,父亲被撞倒后神智还很清醒,有两名热心人士协助送他去医院,可是父亲在中途却要求返回老人院,抵达老人院时方才告知家人遭遇车祸。
他说,由于父亲申诉发生车祸后感到头痛,他们立即送他前往政府诊疗所,较后再由救伤车转送至政府医院急救。『父亲在救伤车上,还交代我购买他最爱喝的鸡精,可是他人院后就陷入昏迷,隔天清晨5时许不治。』
生前热心公益事业的朱龙水,为人也和蔼可亲,并亲自打理三春老人院的事务和照顾院内老人,曾荣获州政府颁发爱心金牌,他也曾任巫金(Hukim)委员会成员,被华社人士尊称为『区长』。
另一方面,肇祸摩哆骑士于昨日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灵堂吊唁。圣模那区前任州汉员拿督阿历斯联同峇株巴辖圣约翰救伤队指挥官陈来顺、区监陈金平等人,也亲临丧府慰问其家属。
朱龙水的遗体停柩于三春老人院,本月16日(星期二)上午10时移枢至巴莪仙境山庄火化。
合併微校传言 柔华教起千层浪
合併微校传言 柔华教起千层浪
东方日报 2013年7月14日
(麻坡14日讯)笨珍县数所微型华小或合併的传言引起华社的关注,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担忧这是当局「投石问路」的做法,若成行其他县的微型华小或会受到影响,届时將损失许多华小。
笨珍县发展华小工委会成员日前在报章上透露,接到相关董家协成员的消息,指该县5所微型华小可能合併成两所华小。不过,此建议或许是基于乡区人口外流、经济效益和师资问题而被提出。
据悉,笨珍教育局近日有向当地各微型华小发出问卷调查,瞭解学校教职员及董事部是否同意这项建议,惟消息指出,董家协成员及教职员一般上是不会答应这项建议。
笨珍华教界內部消息认为,若学校进行合併,师资也要重新整合,届时校长由谁来担任也会是一个问题。
促华校督学跟进
辜金强指出,由于麻坡也有多所微小,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非常关注这个课题,也希望柔州和麻县华校督学能够跟进。
「微型华小或合併的消息只是一个前奏,如果有关学校成功合併,届时华小的数目將变得越来越少,华校督学应跟进此事,確保华小获得保留。」
辜金强是昨晚,出席巴口辅南学校庆祝80周年校庆时,针对笨珍发展华小工委会日前接到有关当地微型华小將进行合併的传言,发表上述谈话。出席者包括柔州华校督学戴庆华、麻坡华校督学李清发等人。
家长反对难实行
针对上述传言,戴庆华较后接受《东方日报》求证时指出,这是政府在发展教育方面,以宏观的角度,所提出的一项建议,不过,最后未必会成功实行。
「因为学校要进行搬迁或合併,最重要的是必须得到各家长的同意,如果家长不同意,计划將无法实行。」
他表示,有关微型学校合併的建议,牵涉的不只是全国的华小,还包括其他源流的学校,如泰米尔小学。
辅南董事吁关心国中生
巴口辅南学校董事长李星吁请华社,在关心华小、独中发展的当儿,也要关注国中目前所面对的问题。
他透露,该校每年约有75%的毕业生,是进入附近的国中就读,这些学生当中,有20%以上因为无法掌握国语,而放弃学业,这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李星是昨晚,在该校庆祝80周年校庆上发表上述谈话。出席者包括第一副校长何子枫、前任校长何雅叶等。
勿「自己讲自己爽」
他说,该校创立于1933年,草创初期获得华社踊跃捐献,多年来也进行了扩建发展计划,除了获得教育部拨款外,也获得各界人士的支持。
他对于最近一些「有心人」在咖啡店里,对该校作出的各种批评感到非常遗憾。
他希望有关人士若有好的建议,应该带进该校董事部,不要在外面「自己讲,自己爽」。
另外,適逢庆祝80周年校庆,他指出,该校准备出版80周年特刊,此计划將由董事黄秋波领导,希望家长及校友能提供有关该校的讯息予校方。
较早时,何子枫说,1933年是一个遥远的年代,先贤们在当年物资缺乏、资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不忘播下教育的种子,希望在新时代的领导下,该校在发展方面,可以继续壮大。
捐2千作活动基金
当晚,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宣佈报效2000令吉,予辅南学校充作活动基金。
除此之外,在一群热心人士的支持之下,该校是晚一共筹获11万令吉,並筵开100席,场面热闹。
芙中华欢庆百岁
芙中华欢庆百岁
东方日报 2013年7月13日
(芙蓉13日讯)芙蓉中华学校建校100年,全球「芙中人」与在籍中小学生共庆中华百岁华诞!
这项筹备了整整一年的芙中百年校庆庆典,终于在今早假该校综合礼堂进行,中华中小学数百名师生共聚一堂,迎接该校百岁华诞。
一些曾于中华就读的校友,也趁著今日母校的百年校庆,专程返往母校探访,「旧地重游」重温校园时光。
出席这场百年盛宴者包括该校校长蔡亲煬、芙蓉中华中学董事长拿督张贤炳、芙小校长彭友娣、芙中家长会主席陈元隆、芙中副董事长吴立沧、百年校庆筹委会主席李兆祥、芙小家协主席甘信荣、芙小董事会顾问罗梅生及芙中校友会主席张康华等。
张贤炳为百年校庆活动致词时指出,芙中迎来「百年校庆」,不仅是芙蓉,而是全马华社都为此而骄傲,而芙中也成了芙蓉华裔子弟嚮往求知堡垒。
「回顾百年前,来自福建会馆的先贤创建了中华学校,之后隨著国家落实新教育政策,让中华中学正式成为独中,才能让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代代相传至今。」
提高学生质素
「从创办时仅有26位学生在简陋的课室上课,至今日共有2000多人及巍巍耸立的学校,都是来自前辈及热爱华教人士的心血。」
对此,他也感谢歷届董事、师生、社会热心人士及校友的付出及贡献,促使该校学生能拥有完善的硬体设备、软体资源丰富的校园环境下求学。
他坚信,芙中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不断开拓、创新及提高同学的生理与心理质素,就能为国家建设上付出一份力量。
「感谢全体芙中人的执著与努力,让芙中的发展根基更加扎实,学术地位日益提升,芙中才能在社会享得名誉满天下。」
宣佈设立「新千万基金」
趁著百年校庆华诞,芙蓉中华中学董事长拿督张贤炳宣佈,该校获得校友支持,决定成立「新千万基金」,以投资基金作为校务常年开销。
他指出,2年前该校董家教决定成立百年庆的千万基金作为增建学生活动中心及老师宿舍,及维修现有的陈旧教室、提升道路、篮球场等设备。
校友捐出250万
张贤炳说:「目前,这笔千万基金已在所有校友及华教热心人士的协助下成功筹获,同时,要感谢一位校友,决定成立另一个千万基金(Endowment Fund),他也会率先捐出250万令吉,这笔资金投资的收入,將作为学校的常年开销。」
张贤炳是于週六晚上,在芙蓉中华中学综合礼堂出席该校百年校庆万人宴中致词时,作出上述宣佈。
他补充,在全球面对经济放缓的当儿,校內的设备、教学环境及人文素养各领域能够逐步改善,让教师更专心无忧的教学,学生也能在更舒適的环境下求知识。
这场汇集了近万名芙中人的《百年芙蓉中华从头越》不仅吸引了许多芙中校友,也获得许多华团及政治领袖支持,出席者包括芙蓉国会议员陆兆福、芙中校友兼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森州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陈维年、教总主席王超群、董总主席叶新田、森华堂主席刘志文等。
东方日报 2013年7月13日
(芙蓉13日讯)芙蓉中华学校建校100年,全球「芙中人」与在籍中小学生共庆中华百岁华诞!
这项筹备了整整一年的芙中百年校庆庆典,终于在今早假该校综合礼堂进行,中华中小学数百名师生共聚一堂,迎接该校百岁华诞。
一些曾于中华就读的校友,也趁著今日母校的百年校庆,专程返往母校探访,「旧地重游」重温校园时光。
出席这场百年盛宴者包括该校校长蔡亲煬、芙蓉中华中学董事长拿督张贤炳、芙小校长彭友娣、芙中家长会主席陈元隆、芙中副董事长吴立沧、百年校庆筹委会主席李兆祥、芙小家协主席甘信荣、芙小董事会顾问罗梅生及芙中校友会主席张康华等。
张贤炳为百年校庆活动致词时指出,芙中迎来「百年校庆」,不仅是芙蓉,而是全马华社都为此而骄傲,而芙中也成了芙蓉华裔子弟嚮往求知堡垒。
「回顾百年前,来自福建会馆的先贤创建了中华学校,之后隨著国家落实新教育政策,让中华中学正式成为独中,才能让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代代相传至今。」
提高学生质素
「从创办时仅有26位学生在简陋的课室上课,至今日共有2000多人及巍巍耸立的学校,都是来自前辈及热爱华教人士的心血。」
对此,他也感谢歷届董事、师生、社会热心人士及校友的付出及贡献,促使该校学生能拥有完善的硬体设备、软体资源丰富的校园环境下求学。
他坚信,芙中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不断开拓、创新及提高同学的生理与心理质素,就能为国家建设上付出一份力量。
「感谢全体芙中人的执著与努力,让芙中的发展根基更加扎实,学术地位日益提升,芙中才能在社会享得名誉满天下。」
宣佈设立「新千万基金」
趁著百年校庆华诞,芙蓉中华中学董事长拿督张贤炳宣佈,该校获得校友支持,决定成立「新千万基金」,以投资基金作为校务常年开销。
他指出,2年前该校董家教决定成立百年庆的千万基金作为增建学生活动中心及老师宿舍,及维修现有的陈旧教室、提升道路、篮球场等设备。
校友捐出250万
张贤炳说:「目前,这笔千万基金已在所有校友及华教热心人士的协助下成功筹获,同时,要感谢一位校友,决定成立另一个千万基金(Endowment Fund),他也会率先捐出250万令吉,这笔资金投资的收入,將作为学校的常年开销。」
张贤炳是于週六晚上,在芙蓉中华中学综合礼堂出席该校百年校庆万人宴中致词时,作出上述宣佈。
他补充,在全球面对经济放缓的当儿,校內的设备、教学环境及人文素养各领域能够逐步改善,让教师更专心无忧的教学,学生也能在更舒適的环境下求知识。
这场汇集了近万名芙中人的《百年芙蓉中华从头越》不仅吸引了许多芙中校友,也获得许多华团及政治领袖支持,出席者包括芙蓉国会议员陆兆福、芙中校友兼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森州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陈维年、教总主席王超群、董总主席叶新田、森华堂主席刘志文等。
登陆江西 台风破坏力降低
登陆江西 台风破坏力降低
东方日报2013年7月14日
(南昌14日讯)颱风「苏力」肆虐台湾后在中国福建省登陆,于周日进入江西省境內,并已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
中国中央气象台表示,苏力自诞生之日起,快速发展,一路称霸,创造今年以来颱风家族中的多个第一,周六两次登陆中国。
据报导,苏力已因长途跋涉和持续高涨的「热情」而变得体力不支。但当局提醒,苏力威力虽减弱,但仍给中国东南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和暴雨。
其中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安徽四省灾情最为严重,有近40万人受灾。
福建和浙江两省因苏力来袭紧急转移了约54万人,同时有关地区的交通也因颱风而严重受扰。
除颱风警报台3死中国航空公司已有约百个航班被取消,数万乘客行程受阻。福建及浙江的海上客运已全面停航,两地的动车组也停止运营。
受苏力影响,周日至周一,东海大部、黄海南部、福建沿海、浙江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沿海、江苏沿海將有大风。福建中西部、江西大部、安徽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可能有暴雨。
另外,台湾中央气象局周六深夜解除颱风警报。
据当局统计,苏力在台湾造成至少3人死亡,123人受伤,1人失踪。
一名57岁詹姓男子周六到屏东县玛家乡凉山瀑布登山失去联络,屏东搜救人员虽在周日早上寻获,但已无生命跡象,令死于苏力颱风的人数增添至3人。
东方日报2013年7月14日
(南昌14日讯)颱风「苏力」肆虐台湾后在中国福建省登陆,于周日进入江西省境內,并已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
中国中央气象台表示,苏力自诞生之日起,快速发展,一路称霸,创造今年以来颱风家族中的多个第一,周六两次登陆中国。
据报导,苏力已因长途跋涉和持续高涨的「热情」而变得体力不支。但当局提醒,苏力威力虽减弱,但仍给中国东南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风和暴雨。
其中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安徽四省灾情最为严重,有近40万人受灾。
福建和浙江两省因苏力来袭紧急转移了约54万人,同时有关地区的交通也因颱风而严重受扰。
除颱风警报台3死中国航空公司已有约百个航班被取消,数万乘客行程受阻。福建及浙江的海上客运已全面停航,两地的动车组也停止运营。
受苏力影响,周日至周一,东海大部、黄海南部、福建沿海、浙江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沿海、江苏沿海將有大风。福建中西部、江西大部、安徽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可能有暴雨。
另外,台湾中央气象局周六深夜解除颱风警报。
据当局统计,苏力在台湾造成至少3人死亡,123人受伤,1人失踪。
一名57岁詹姓男子周六到屏东县玛家乡凉山瀑布登山失去联络,屏东搜救人员虽在周日早上寻获,但已无生命跡象,令死于苏力颱风的人数增添至3人。
爸爸,起身吃东西咯!
『爸爸,起身吃东西咯!』雪兰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的前政治秘书赵明福坠楼逝世4周年,周日(14日)举行公祭仅式,其儿子赵尔家在墓前,用小手轻抚印有明福肖像的墓碑,轻唤爸爸起身吃东西。
小尔家在姑姑赵丽兰的引导下,持香拜祭爸爸,并多次呼唤:『爸爸,起身吃东西』,令在场者为之动容。约百人出席赵明福逝世4周公祭礼,赵家表明不管多少年,都绝对不会放弃为赵明福追讨公道。
阿拉斯加,竞相啄食的白腰朱顶雀
阿拉斯加,竞相啄食的白腰朱顶雀
MAY 26, 2013
Redpolls, Alaska
Photograph by Tim Grams, Your Shot
Common redpolls visit Anchorage every few years in large numbers. So many that they will crowd out the usual winter residents that visit our feeders—black-capped and boreal chickadees, nuthatches, and juncos. The large flocks inspired me to try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I used a plate of regular glass for the bottom and cut clear acrylic for sides and support. I fastened the visible portion of the feeder to a simple wooden tripod that I built, then supported my camera on a photo tripod beneath the feeder. I used a wireless trigger to release the shutter on the camera. It took four to five hours to build, and I refined it several times. The images were taken in our backyard in Anchorage, Alaska.
这幅景象拍摄于阿拉斯加·安克拉治的我家后院。这里每隔几年就会有大批的白腰朱顶雀迁徙过来。因此同样就会有很多冬季居民围挤在我家的喂食器边啄食——这些居民是黑顶北山雀、五子雀、灯心草雀等等。这大堆的鸟儿们激发了我的灵感,最终我选择把它们作为另类的远景。我用一个四四方方的玻璃底盘子,加上切割好的透明树脂制品分别作盘子的边缘和盘子腿,这样就成了一个喂食器;再把相机放在喂食器下面,安在自制的木头三脚架上,对着固定着的玻璃盘底。最后我会用无线触发器松开快门拍照。整个过程我就弄了4—5个小时,再确认了几遍它的效果。
注:白腰朱顶雀,又称普通朱顶雀、朱顶雀,俗名点红、苏雀。其分布于近北极地区,包括北欧至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宁夏、新疆、华北、华东等地。 常见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和栎、榆等幼林中,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olls-feeder-alaska/
洪都拉斯,珊瑚礁之行
洪都拉斯,珊瑚礁之行
MAY 25, 2013
Coral Reef, Honduras
Photograph by Jessica Karcz, Your Shot
After snorkeling with my family in the breathtaking coral reefs of Roatan, Honduras, I sat outside the balcony of the cruise ship we were traveling on to admire the life and beauty of the ocean. I took the photo with a Nikon D3100 with an 18-55mm lens while the boat was lifting the anchors of the cruise ship just before we sailed away.
旅行可以让我们很好地享受生活并且欣赏海洋之美。途中路经洪都拉斯·罗阿坦岛,我们一家人在此地面积惊人的珊瑚礁区潜游后,我坐在航船的甲板上休憩。当船起锚远航时,我索性用18-55mm镜头的尼康D3100相机,拍下了这幅景象。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coral-reef-roatan/
巴西湿地晚间的大食蚁兽
巴西湿地晚间的大食蚁兽
MAY 24, 2013
Giant Anteater, Brazil
Photograph by Gerardo Ceballos, Your Shot
I took this shot of a giant anteater in the Fazenda Barranco Alto, a 30,000-acre cattle ranch and wildlife preserve in the Pantanal of the Brazilian state of Mato Grosso do Sul. I had been looking for animals all day long, driving and walking through grasslands and forest patches that surround the endless lakes dotting the landscape of this region. During the day I had seen other giant anteaters, a giant otter, white-lipped peccaries, and many other interesting mammals. As the sun was setting, I saw a dark shadow on the shore of one of the lakes. I took my camera and walked slowly toward that moving shadow. With great surprise I found out that it was a giant anteater. I took the photo with a flash against the fading daylight. It was a memorable moment that was caught in my photo.
这里是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我在湿地的中心区域Fazenda Barranco Alto拍到这只大食蚁兽。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包括30,000英亩(约121平方千米)畜牧场和自然保护区。我一直在 Fazenda Barranco Alto这片区域的草地、林木中走走停停,寻找珍惜动物。这天我看到过大食蚁兽、大水獭、白唇野猪和其他有趣的动物。随着日落,我也看到湖岸边的一团阴影。我拿起相机缓慢地朝那个移动的黑影走过去。很惊讶的是,那居然是一只大食蚁兽。在暗淡的光线下,我开着闪光拍了照,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nt-anteater-brazil/
MAY 24, 2013
Giant Anteater, Brazil
Photograph by Gerardo Ceballos, Your Shot
I took this shot of a giant anteater in the Fazenda Barranco Alto, a 30,000-acre cattle ranch and wildlife preserve in the Pantanal of the Brazilian state of Mato Grosso do Sul. I had been looking for animals all day long, driving and walking through grasslands and forest patches that surround the endless lakes dotting the landscape of this region. During the day I had seen other giant anteaters, a giant otter, white-lipped peccaries, and many other interesting mammals. As the sun was setting, I saw a dark shadow on the shore of one of the lakes. I took my camera and walked slowly toward that moving shadow. With great surprise I found out that it was a giant anteater. I took the photo with a flash against the fading daylight. It was a memorable moment that was caught in my photo.
这里是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湿地,我在湿地的中心区域Fazenda Barranco Alto拍到这只大食蚁兽。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包括30,000英亩(约121平方千米)畜牧场和自然保护区。我一直在 Fazenda Barranco Alto这片区域的草地、林木中走走停停,寻找珍惜动物。这天我看到过大食蚁兽、大水獭、白唇野猪和其他有趣的动物。随着日落,我也看到湖岸边的一团阴影。我拿起相机缓慢地朝那个移动的黑影走过去。很惊讶的是,那居然是一只大食蚁兽。在暗淡的光线下,我开着闪光拍了照,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nt-anteater-brazil/
一位老师想说却不能说的真心话
【一位老师想说却不能说的真心话】
如果您希望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有所贡献,请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16年前﹞我听过有人在课堂上说「尊师重道」是狗屁。
﹝16年后﹞是我当上老师的第七年,这些年来,我的讲桌上总贴着一句格言:「师严而道尊」。
现在,上级长官常提醒我们:「教育是(服务业)......。我们要让孩子快乐,要让家长满意......」但是事实上,教育不是服务业,从来就不是。
教育不是「产业」,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是花钱的单位,是国家基于不得已,必须设置的花钱单位;而「产业」是用来赚钱的。
教育,是要建立学生的优良人格,纠正学生的道德偏差。
简而言之,是「他没有的东西要他有,他有的东西要他没有」,这种事情大多不顺遂,怎么会有「满意」、「快乐」的价值观呢?
当教育演变成「家长导向」,甚至于「学生导向」的时候,教育的尊严是不存在的;当教育的尊严不存在的时候,教育便是不存在的。
眼看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对学生扮小丑,对家长扮业务,我完全无法相信这有什么教育的机制存在。
完全不会写考卷的人也可以「考上」大学,而且多如繁星的学校还抢着招生,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要花这么多自欺欺人的钱。
【服务业】是要赚钱的;赚钱的手段,是要讨好顾客。
【教育】是花钱的;花了钱之后,来教育学生、教育家长、教育社会大众;把幼稚的小孩、不良的学生、败坏的社会风气,带领出一片光明。
打从教育思潮演变成「我们要让孩子快乐,要让家长满意,教育是﹝服务业﹞」之后,教育的成效一落千丈,再也一蹶不振。
以前的《教育》,是老师挑学生,家长配合老师。
现在的《叫欲》,是学生挑老师,老师配合家长。
结果呢?7年级世代的被称为草莓族,8年级的希望根本看不到。
错别字一大堆的文案,充斥于生活中,不只摊贩错字连篇,连电视、电影、报纸、甚至政府宣传品,都一一沦陷了。
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更具毁灭性的八年级炸弹、九年级炸弹还在后面等着。
大学联考总分13分的学生,他老妈对记者说,她才不会让小孩去念烂学校。
犯下多起奸杀分尸案的某狼落网,对记者露出冷血的笑,阿嬷还大剌剌的质问为什么要抓她的乖孙。
小孩不好不怪小孩,只怪别人。社会早已陷入一场「溺爱战争」,一切都是溺爱惹的祸!
因为﹝溺爱﹞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崩解问题,不是只有台湾有,而是全球的问题。当溺爱战争已经席卷全球,台湾却还一直傻呼呼的喜欢闻外国人的香屁。
台湾从「教育改革」运动初期至今,许多知名学者大力鼓吹《人本主义》,好像人本主义是新新时代潮流,实情是台湾人特别崇洋,而且喜欢捡外国”刚出炉不成熟”的东西炫耀一番,表示他很先进。
《人本主义》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可取之处,但跟它唱反调的《行为主义学派》并非如台湾捏造得好像是个过气的东西,而是依然能和人本主义支持者分庭抗礼的。
我曾经对一些教育理论科目认真的研习过,但这七年来我只觉得这些理论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切实际了。
我每天都要面对﹝学生﹞的行为偏差 还有﹝家长﹞无理的溺爱。我根本无法应用教育的”理论”,就已经被”现实”所打败!
「教育思潮」的谬误实在太多,因为「思潮」常会混杂着许多不专业的民意。
偏偏在民主社会中,这些不专业的民意却会被冠上正当性与领导性。近年来的教育思潮,基本上都指向了﹝溺爱﹞。
就以「体罚」这件事情来说吧。在台湾,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人敢大剌剌的说他支持体罚了。
别说在学校体罚被视为违法,私底下好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还敢去想体罚就是落伍、无能、不适任教师」。
不只学校,好像连家庭冻结了体罚,因为我这个月想去五金行买以前很容易卖到的藤条,竟然找了好几家都没有卖了!
那些反对体罚的书籍,名正言顺的说「至今没有一个教育理论支持体罚」。我看到的却是「至今没有一个教育理论反对体罚」,因为行为主义的各种实验,都是利用体罚作例子的!
最好笑的是,这些心理学界的所谓理论权威,甚至学派创始人,当年建立理论的过程其实是极其粗糙而备受质疑的。
现在全世界,只是以讹传讹的,以国传国的,接连认为体罚不对,应该禁止,提不出个有力的证明,然而人类由体罚而成长的历史却是长达万年,恐怕从史前时代就开始的状态。
古有明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要提醒我们,教育是长远之计,一段教育历程的成败,必须要一百年的时间才能盖棺论定,不是一个小小的几年的实验、新理论,就可以证明某种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面对教育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台湾现在很少把矛头指向﹝家庭教育﹞的失败,更少有人明确指出是﹝家庭溺爱﹞所造成的恶果。越来越多的家长将矛头指向「老师」这块。
(1)、现在的教师有谁在上课「留一手」,放学后向学生收钱补习?
(2)、现在有哪个老师利用校外教学或其他油水中饱私囊?
(3)、现在有哪个老师在教室卖自修,收取回扣?
(4)、哪个老师在上课时间听股市买卖股票?
(5)、哪有教师晚上酗酒,隔天逃课,叫学生自习的?
这些故事,以前都有过,现在哪有这些状况?
现在的每一个老师,都深爱着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改作业,寒暑假还要准备课程,弄得自己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少,做得比牛多。
这样认真的教学,最后受到质疑的,竟然就是那些认真的老师!
那些想要认真管教学生的老师,总是备受质疑,因为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老师揪出偏差行为。
那些想要把学生教得更优秀的老师,总是备受质疑,因为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喊苦,无法接受小孩子做不到老师的要求,就跟家长哭诉的场面。
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无法在学校就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让他们回家就不用再管孩子的事。
大家都忘了《学校教育》只是辅助,《家庭教育》才是主体。学校里的老师「根本」就「不可能」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把孩子教成一个完整的人!
【以前的社会】
虽然贫困、家长教育水平不高,也许没办法指导孩子课业,但是对于品格的要求,却十分严厉,而且懂得尊师重道,谦卑的认为「老师在帮我们教小孩,我们也要努力把小孩教好,不要把坏小孩送去学校丢脸」。
那时的小孩被老师处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掩饰、隐瞒,绝不能让家长知道,否则还要再挨上几顿打——妈妈再打一次、爸爸再打一次、如果还有姑姑舅舅也轮流全部各打一次......。
【现在的家庭教育者】
却常做出反教育的行为,小孩被处罚(而且还不是体罚喔),只想质疑老师「为什么处罚我小孩?你是不是对他有偏见?」处处和学校教育作对,使学校教育绑手绑脚,双面夹杀。
当家长要我们看「优秀是教出来的」、「56号教室的奇迹」,家长是不是也要看点书?不要再去找百家争鸣的育儿书了,应该看一看「溺爱战争」、「这些孩子的心里长了虫」。
您可以溺爱(猫、狗或其他宠物),但是(小孩)不能溺爱。
成功的﹝学校﹞教育,只能建筑在成功的﹝家庭﹞教育上!
(网络文章,欢迎分享)
励志感人故事:
http://inspirationaltouchingstory.blogspot.tw/
如果您希望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有所贡献,请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16年前﹞我听过有人在课堂上说「尊师重道」是狗屁。
﹝16年后﹞是我当上老师的第七年,这些年来,我的讲桌上总贴着一句格言:「师严而道尊」。
现在,上级长官常提醒我们:「教育是(服务业)......。我们要让孩子快乐,要让家长满意......」但是事实上,教育不是服务业,从来就不是。
教育不是「产业」,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是花钱的单位,是国家基于不得已,必须设置的花钱单位;而「产业」是用来赚钱的。
教育,是要建立学生的优良人格,纠正学生的道德偏差。
简而言之,是「他没有的东西要他有,他有的东西要他没有」,这种事情大多不顺遂,怎么会有「满意」、「快乐」的价值观呢?
当教育演变成「家长导向」,甚至于「学生导向」的时候,教育的尊严是不存在的;当教育的尊严不存在的时候,教育便是不存在的。
眼看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对学生扮小丑,对家长扮业务,我完全无法相信这有什么教育的机制存在。
完全不会写考卷的人也可以「考上」大学,而且多如繁星的学校还抢着招生,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要花这么多自欺欺人的钱。
【服务业】是要赚钱的;赚钱的手段,是要讨好顾客。
【教育】是花钱的;花了钱之后,来教育学生、教育家长、教育社会大众;把幼稚的小孩、不良的学生、败坏的社会风气,带领出一片光明。
打从教育思潮演变成「我们要让孩子快乐,要让家长满意,教育是﹝服务业﹞」之后,教育的成效一落千丈,再也一蹶不振。
以前的《教育》,是老师挑学生,家长配合老师。
现在的《叫欲》,是学生挑老师,老师配合家长。
结果呢?7年级世代的被称为草莓族,8年级的希望根本看不到。
错别字一大堆的文案,充斥于生活中,不只摊贩错字连篇,连电视、电影、报纸、甚至政府宣传品,都一一沦陷了。
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更具毁灭性的八年级炸弹、九年级炸弹还在后面等着。
大学联考总分13分的学生,他老妈对记者说,她才不会让小孩去念烂学校。
犯下多起奸杀分尸案的某狼落网,对记者露出冷血的笑,阿嬷还大剌剌的质问为什么要抓她的乖孙。
小孩不好不怪小孩,只怪别人。社会早已陷入一场「溺爱战争」,一切都是溺爱惹的祸!
因为﹝溺爱﹞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崩解问题,不是只有台湾有,而是全球的问题。当溺爱战争已经席卷全球,台湾却还一直傻呼呼的喜欢闻外国人的香屁。
台湾从「教育改革」运动初期至今,许多知名学者大力鼓吹《人本主义》,好像人本主义是新新时代潮流,实情是台湾人特别崇洋,而且喜欢捡外国”刚出炉不成熟”的东西炫耀一番,表示他很先进。
《人本主义》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可取之处,但跟它唱反调的《行为主义学派》并非如台湾捏造得好像是个过气的东西,而是依然能和人本主义支持者分庭抗礼的。
我曾经对一些教育理论科目认真的研习过,但这七年来我只觉得这些理论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切实际了。
我每天都要面对﹝学生﹞的行为偏差 还有﹝家长﹞无理的溺爱。我根本无法应用教育的”理论”,就已经被”现实”所打败!
「教育思潮」的谬误实在太多,因为「思潮」常会混杂着许多不专业的民意。
偏偏在民主社会中,这些不专业的民意却会被冠上正当性与领导性。近年来的教育思潮,基本上都指向了﹝溺爱﹞。
就以「体罚」这件事情来说吧。在台湾,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人敢大剌剌的说他支持体罚了。
别说在学校体罚被视为违法,私底下好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还敢去想体罚就是落伍、无能、不适任教师」。
不只学校,好像连家庭冻结了体罚,因为我这个月想去五金行买以前很容易卖到的藤条,竟然找了好几家都没有卖了!
那些反对体罚的书籍,名正言顺的说「至今没有一个教育理论支持体罚」。我看到的却是「至今没有一个教育理论反对体罚」,因为行为主义的各种实验,都是利用体罚作例子的!
最好笑的是,这些心理学界的所谓理论权威,甚至学派创始人,当年建立理论的过程其实是极其粗糙而备受质疑的。
现在全世界,只是以讹传讹的,以国传国的,接连认为体罚不对,应该禁止,提不出个有力的证明,然而人类由体罚而成长的历史却是长达万年,恐怕从史前时代就开始的状态。
古有明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要提醒我们,教育是长远之计,一段教育历程的成败,必须要一百年的时间才能盖棺论定,不是一个小小的几年的实验、新理论,就可以证明某种教育方法是正确的。
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面对教育的失败,原因是什么?台湾现在很少把矛头指向﹝家庭教育﹞的失败,更少有人明确指出是﹝家庭溺爱﹞所造成的恶果。越来越多的家长将矛头指向「老师」这块。
(1)、现在的教师有谁在上课「留一手」,放学后向学生收钱补习?
(2)、现在有哪个老师利用校外教学或其他油水中饱私囊?
(3)、现在有哪个老师在教室卖自修,收取回扣?
(4)、哪个老师在上课时间听股市买卖股票?
(5)、哪有教师晚上酗酒,隔天逃课,叫学生自习的?
这些故事,以前都有过,现在哪有这些状况?
现在的每一个老师,都深爱着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改作业,寒暑假还要准备课程,弄得自己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少,做得比牛多。
这样认真的教学,最后受到质疑的,竟然就是那些认真的老师!
那些想要认真管教学生的老师,总是备受质疑,因为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老师揪出偏差行为。
那些想要把学生教得更优秀的老师,总是备受质疑,因为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喊苦,无法接受小孩子做不到老师的要求,就跟家长哭诉的场面。
家长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无法在学校就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让他们回家就不用再管孩子的事。
大家都忘了《学校教育》只是辅助,《家庭教育》才是主体。学校里的老师「根本」就「不可能」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把孩子教成一个完整的人!
【以前的社会】
虽然贫困、家长教育水平不高,也许没办法指导孩子课业,但是对于品格的要求,却十分严厉,而且懂得尊师重道,谦卑的认为「老师在帮我们教小孩,我们也要努力把小孩教好,不要把坏小孩送去学校丢脸」。
那时的小孩被老师处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掩饰、隐瞒,绝不能让家长知道,否则还要再挨上几顿打——妈妈再打一次、爸爸再打一次、如果还有姑姑舅舅也轮流全部各打一次......。
【现在的家庭教育者】
却常做出反教育的行为,小孩被处罚(而且还不是体罚喔),只想质疑老师「为什么处罚我小孩?你是不是对他有偏见?」处处和学校教育作对,使学校教育绑手绑脚,双面夹杀。
当家长要我们看「优秀是教出来的」、「56号教室的奇迹」,家长是不是也要看点书?不要再去找百家争鸣的育儿书了,应该看一看「溺爱战争」、「这些孩子的心里长了虫」。
您可以溺爱(猫、狗或其他宠物),但是(小孩)不能溺爱。
成功的﹝学校﹞教育,只能建筑在成功的﹝家庭﹞教育上!
(网络文章,欢迎分享)
励志感人故事:
http://inspirationaltouchingstory.blogspot.tw/
秘鲁山中偶遇骆驼队
秘鲁山中偶遇骆驼队
MAY 23, 2013
Llamas, Peru
Photograph by Antoine Bruneau, Your Shot
After a couple of days trekking across the Peruvian Andes, our group had an unusual encounter at 4,600 meters, on top of the narrow, windy, and freezing Huacahuasi Pass. While we had not run into a single soul for days, we had to give way to a flock of llamas and their herder, basically coming out of nowhere: a real culture shock between us Occidental folks in search of adventure and the local Quechua mountain people going about their daily business.
经过在秘鲁安第斯山脉两天艰苦的跋涉后,我们在海拔4600米的 Huacahuasi小道上与一支骆驼队狭路相逢,彼时风力强劲冰寒交加。我们就充分发扬了这些天来的团队合作精神,先让骆驼们和它们的牧人先行通过。而无处不在的是,我们这群西方探险者们与当地这些从事着日常生活的克地亚人,确实同样有着文化冲击。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mas-mountains-peru/
瑞典,雾虹中的溜冰者
瑞典,雾虹中的溜冰者
MAY 22, 2013
Ice-Skater, Sweden
Photograph by Patrik Stark, Your Shot
We had been skating around in the thick fog in the Stockholm archipelago for a couple of hours one morning in April. It was totally windless and the only sounds were those of our skates and some birds in the open water near us. Tour skating on natural ice on the first of April is considered late in the season, so this was our last trip. Suddenly we saw it, the fogbow, and tried to catch it.
四月清晨,雾气朦胧,我们在斯德哥尔摩群岛的冰面上一直溜行了2个小时。四周空旷无风,只有我们的溜冰声与在附近未封上的水面饮水的鸟鸣。四月一号这一天的旅游滑冰,在这个季节看来有些晚了,因此这是我们最后一站。突然我们看到了雾虹,惊艳得试图想追上它。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skater-fog-sweden/
巴库冬日的苹果
巴库冬日的苹果
MAY 21, 2013
Apples, Baku
Photograph by Erik Andre Juriks, Your Shot
The snow made me treat myself to some side streets while looking for photo opportunities on my way to work, this bitterly cold morning in Baku. The rapidly changing capital of Azerbaijan always has something in store. Just outside the centuries-old Taza Bazaar, I came across the unlikely sight of an old Soviet-era Volga brimming with golden winter apples. The strange beauty of the scene brought back childhood memories of apples carefully picked and stored in the basement of our home in Norway, and the apples turning sweeter as the months of winter went by.
巴库冬日的早晨寒冷透骨,我在去工作的路上随手街拍。这是阿塞拜疆的首都,正快速改变着,但人们仍会储存些食物。我刚好站在Taza Bazaar大市场外,就看到苏联时代的伏尔加汽车上装满了青黄色的苹果,在这个季节有点不可能。但这副陌生的情景,让我回想起:在家乡挪威,儿时的我小心翼翼地采摘苹果,再放入地窖里;等到冬季过后,地窖里的苹果会变得更甜。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apples-volga-baku/
西班牙,夏日小屋
西班牙,夏日小屋
MAY 20, 2013
Summer Cottage, Spain
Photograph by Miguel Parra, Your Shot
This shot was taken in Villa Luisita, a 19th-century house on the outskirts of Cortegana near Huelva in southern Spain. We were spending a few days in the countrysid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summer light changes continuously and the activities around the house get a different significance every minute.
A little before sunset, while there is still light, we always have to collect the geese and the clothes that are drying in the sun.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o convince the children to stop playing and get into the cottage to have dinner and rest after a long summer day. Their shadows seem to linger a little on the colored walls to make the sunlight last longer.
这是在西班牙南部的科尔特加纳和韦耳瓦交界处附近的乡村Luisita小屋。我们在这个小村屋住了好些天。最后一天,夏日的光辉逐渐西斜,这里的每一分钟都别具意义。
日落前一小会儿,还有光亮,我们常常会赶鹅回圈,收好晒着的衣物。最难的要属,叫回贪玩的孩子们吃晚餐、休息,结束夏日长长的一天。孩子们的影子似乎想要在彩色的墙面多停留一会儿,好让太阳的光辉也多停留一会儿。
http://photography.nationalgeogr ... dows-cottage-spain/
名家谈第13届大选
名家谈第13届大选
龙门阵
东方日报2013年5月16日
作者: 孙和声
栏名: 狂声噪语
第13届大选后,大马的政局如何,是国人普遍关心的课题。巴生老友会,也在5月12日星期天邀请了杨凯斌与黄进发,来谈谈这课题。
凯斌提到,由于国阵得票率输给民联,变成了少数执政政权,其合法性会受到削弱,而且隨著大马人口的城镇化,城镇人口的增加与年轻选民的增加,下一次大选,將是国阵更大的挑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马公民社会的壮大、积极化与成熟化,既形成一个足以对抗国家机关的民间抗衡力量。以这次大选为例,民间出力不小,功不可没,对推动两线制起了重大作用。可以说,是因为这股力量,自动出钱出力,自动组织起来,才弥补了民联的不足之处。
谈到伊斯兰党几位开明派大將落选会否影响到伊党的开明取向,凯斌认为,放眼整个伊斯兰世界,除了伊朗之外,都可以说是非宗教师掌权,也就是政权均掌握在非宗教师出身的政治人物。就大马言,隨著年轻人口的增加,这些城镇化的年轻人口虽也尊重宗教与宗教师,却未必能接受严厉保守的神权政治。进而言之,非马来人若希望伊党的开明派壮大,就应以实际行动支援开明派,如在人力、资源、金钱、活动上大力支援他们,使他们脱颖而出,这才是实际的做法。
至于伊巫会谈,甚或进一步的联盟,凯斌与进发皆认为可能性不高,在伊党內,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分裂;毕竟马来社会人口眾多,不可能铁板一块,族群內部是免不了会產生与巫统对抗的势力的。进发认为,一直以为,包括五一三事件在內,伊党均是巫统的主要对手,也是巫统最害怕、最可能削弱巫统的马来社会基础的政党。只是,在策略上,巫统却总是企图製造非马来人威胁论,来转移目標。
也就是说,当巫统的政权受到挑战时,就会说非马来人的力量正在崛起。这些非马来人拒绝巫统所实践的权力分享模式,进而威胁到马来人的权力与安全。同理,第13届大选结果一出,首相纳吉便拋出华人海啸的说法,其手段与44年前一样,企图用非马来人威胁论,来掩盖其失去马来人支持基础的事实。
对于这次大选结果,进发用3个因素来概括,即程序上的舞弊、选举制度上的缺陷,及民联本身技不如人,也就是其弱势。说起来,我国所实践的首者贏家通吃制度First-past-thepost,不但使得票率不等值,也让小党或第三势力难以崛起。在大马,这个制度也可能对公正党不利,因为,伊党与行动党皆有其固定地盘与支持基础,而公正党表面看起来,是民联的最大党,也取得民联中的最多选票,惟公正党的地盘易于被侵食,这个提法,倒是很令人深思。进发也认为,大马应走首者先贏与比例代表制合一的混合制(Mixed System),如现阶段德国所实践的制度。据笔者所知,早在1970年代,已故陈志勤医生,便曾在国会中提出过这建议。
终极地说,要改变选举制,关键在于在野党,也就是由输家提出,因为贏家是不会主动改变利己的制度的。
前路漫漫,悲壮勇士还能有多少?
前路漫漫,悲壮勇士还能有多少?
龙门阵
东方日报2013年5月16日
作者: 古燕秋
栏名: 欣欣向荣
16年前,台湾政府无力向恶性倒闭的工厂追討他们积欠工人的自遣费和退休金,于是以贷款形式发给工人「代位求偿」款项,声明政府日后会向厂方追討。不料事隔多年后却提告高龄工人要求偿还「贷款」。台湾「全国关厂工人连线」于今年2月在月台臥轨抗议劳委会提告工人,引起社会关注。 劳委会过后表示有解决方案却食言,4月28日起,10位工人在劳委会大门发起绝食抗议行动。
曾经在臥轨抗议活动中指责「全国关厂工人连线」领袖「不应把劳工身体当筹码和工具造成社会不安」的台湾劳委会主委潘世伟在绝食工人相继不支倒下和送医后,都不闻不问。劳委会甚至拒绝工人借用他们的厕所,要绝食工人到远距离地方解决需要。5月6日,4名绝食代表坐在立法院时,劳委会官员甚至在他们旁边吃便当,傲慢的官僚姿態表露无遗。
在大马有一位72岁妇人也在绝食抗议,她是来自关丹的涂亚眉女士。涂女士在上个月26日起开始绝食,誓言要绝食到莱纳斯稀土厂和武吉公满山埃金矿关闭为止。在此前各种大选的讯息铺天盖地,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候选人消息、谁贏谁输,包括文冬国会议席的黄德和廖中莱的选票爭议等,涂亚眉的绝食並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和报道。
全国大选结束已经超过10天,涂亚眉每天还是只喝白开水,坚持她的绝食行动。她对《当今大马》说「她曾在10年前为了捍卫白小而绝食30天」,她说自己「既非人才也无钱財」,这是她唯一想到的方法,目的是希望引起国家元首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关注,最后可以成功关闭山埃采金和稀土厂。很多人包括林吉祥和郭素沁都劝告涂亚眉要顾及健康放弃绝食,但她坚持原意。
台湾的关厂工人臥轨和到劳委会门口绝食抗议,潘世伟漠视工人用性命来唤起社会关注和爭取应有权益的举动,劳委会官员在绝食者旁边吃便当更让人气愤。七旬老妇应是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为了下一代安全的生活环境,毅然绝食要求直到关闭稀土厂和山埃采金厂为止。截至目前为止,不见爱民如子的首相、爱华的马华有所行动或回应。
纳吉或马华无所/无力回应不是新鲜事,但去年曾带领群眾走300公里路反对稀土厂的黄德,在竞选文冬区国会议员以379张微差票数败给廖中莱后,在其官方面子书上表示他已回到沙巴休息,不见他声援或做出任何行动支持绝食抗议的涂亚眉,让人失望也不禁思考其反稀土的决心与竞选失败的关係?工人和老妇悲壮的行动让人敬佩,官员和原是同路人的回应/不回应让人失望。前路漫漫,悲壮勇士还能有多少?他们还能撑多久?
向右转向左转
向右转向左转
龙门阵
东方日报2013年5月17日
作者: 陈颂光
栏名: 迂迴爱国
单眼佬看新內阁,一目瞭然,只不过,向右转还是向左转,可真是人言言殊!民主人士或以为它在向右转,种族主义者则庆贺它终于向左转,走回马哈迪路线!总而言之,它已经不是敦拉萨时代的国民阵线政府,反而有点像喜欢就把马华玩得团团转的马哈迪內阁。
保留一个交通部长的职位给马华,而將教育部副部长一职交给东马议员,那就意味著马华一向引以为傲的4大部长已经失去3个,再回头既没有多大癮头,也失去与华小共浮沉的机会。与其说这种做法是对华人华社的教训,倒不如说是对马华的惩戒,因为,华人华社並不在意內阁中有没有华人,何况唯一的华人部长刘胜权又公开表明自已並非代表华人华社入阁;反而是马华在双重屈辱之下,正不知如何立定脚跟,重新振作?
新內阁的转向当然有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有人说,首相纳吉为了確保在年底的党选中不会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必须將一马概念变作马来人土著为先的一个马来西亚,以满足某一方的意愿;他引进最多巫统议员入阁,既巩固自己的势力,也安抚各方「诸侯」,双管齐下,便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特別是两位前首相:马哈迪的幼子慕克里被委为吉打州务大臣;阿都拉的女婿终于入阁当上青体部长,他俩自是认定纳吉乃党主席不二人选。相较之下,让马华在屈辱中自生自灭,应该是不得已的选择,何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是政治斗爭中要旨,华人华社的感受又算得了什么?
东马砂沙2州在本届大选中再度护驾有功,內阁中添加几个东马人的姓名和脸孔,那是礼尚往来。只是,砂土保党和沙巫统同样贡献14个国席,得到的回馈却不尽相同,前者拥有4个部长而后者只有两个,虽然內外有別,可也显示首相前者颇有拉拢之意,至少他在竞选期间已戒口不提首席部长泰益玛目的退休课题。
认为纳吉向左转的人,自是乐观其成;不希望他向右转的人唯有战战竞竞,谨慎地观注他会右到什么程度?
转山转水
转山转水
龙门阵
东方日报2013年5月17日
作者: 江立芙
栏名: 神州观澜
溜溜的五月,去了溜溜的城——康定。当然,没忘记去那座溜溜的山——跑马山。
康定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属藏区。一路行去,常会看到五顏六色的风马旗(也称经幡、经旗)隨风飘扬,地点、可以是在山上、林间、屋外、河畔等,还有成堆成叠的玛尼堆(由刻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堆成)……
在康定县城买了一些唐卡、藏药,找不著去南无寺的路。问一名藏人,他往跑马山对面的山上指一指,还不忘说了一句:「注意安全。」
这就是善良的藏民族与可贵的藏文化,淳朴得让人感动。上山路上,遇见藏人,手持念珠,边走路边念诵经文。些许醒悟,原来这里是充满信仰与虔诚的地方。
早晨,去转经楼。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和藏人一同转转经筒,需转得较快,步伐才能一致。过后,去转塔,只见藏人边转塔,边念诵经文,边礼拜。
充满虔敬的生活是幸福的。藏人的脸上,儘是纯朴,不仅见不到骄慢心,也感觉不到尔虞我诈的功利元素。
大殿里,藏人旁若无人地五体投地大礼拜、磕长头。
这种如此恭敬谦卑的行为,需源自于一颗多少虔敬的心,才能让一个人放下所有的自我、自尊,完全匍匐在大地上,与大地合二为一?
谦卑的人是可敬的。在藏人面前,我的敬佩与叹服之心常常止不住生起。
几天的行程里,喝了酥油茶,吃了馒头与简单的菜餚,快乐无比。快乐原本就源于简单的生活与容易知足的心念。
藏区之旅,亦是心灵之旅。在这片澄净的净土上,人们劳碌烦躁的心灵可以得到棲息。
如有闲暇,不妨也去转山转水吧。
转转康定、转转风马、转转玛尼堆、转转转经筒。
一马檳城和香港明星
一马檳城和香港明星
龙门阵
东方日报2013年5月17日
作者: 林鸿达
栏名: 观念平台
前一篇谈到香港人对第13届大选產生不少共鸣,当中的对多位香港歌手参与「一马檳城」採取行动,呼吁他们不要参与以免助长舞弊的气燄,相信大马的朋友感谢之余,也对港人的行动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只要对比港马两地艺人对政治的取態就能理解。
在香港存在一种所谓的「政治洁癖」的社会状况,还有很多人抱著「政治是污秽」的心態看待选举、政治、时事新闻;从政、论政的人之外,多数人不怎谈论政治时事,更有一些人认为爱理政治的人是不可理喻的,所以过去的选举的投票率都不足50%。因为在这种社会气氛下,绝大多数艺人明星都不会谈论政事,甚至连选举也不去投票;更重要的因素是不少演员歌手都要到中国发展演艺事业,深怕沾染一丁点政事都会触怒中共而影响工作。
不过,中共阴霾下的香港社会环境越来越差,纵使「洁癖」仍是普遍,但不少人心中都有怨气怒火,只是多数仍停留在敢怒不敢言的状態,当然也有一些我们称为「已觉醒」是会对社会不满发声的,当中也包括一些演艺人,但当然是极少数的。他们透过Facebook、Twitter等网络渠道发表政治言论,甚至在中国的微博以「擦边球」(即暗讽、指桑骂槐)方式表达意见,结果就换来讚赏;同时对继续沉默或向中共献媚的艺人存在不满,但也因为「洁癖」还是普遍,港人多数时候都是沉默,但当发生不公义事情就马上行动批评。
「一马檳城演唱会」本来在香港也没有什么报导,但是「1令吉和IC复印」的消息传到过来,港人发现歌手们原来是参与一宗不公义的事情,然后就可能联想到香港相类的事,例如胡杏儿曾替是亲中共政团民建联成员的姊夫助选,但以模稜两可的態度面对传媒;李克勤曾经公开表示支持在2003年推动打压言论自由法案的「二十三条」的前官员叶刘淑仪参选;成龙多年来为中共说尽好话而当上了政协委员。加上港人熟悉的梁静茹、光良、品冠等等在大选前都作出表態,因而產生了对比和共鸣,就激起港人对一马檳城事件的不满。结果梁咏琪辞演之余,谭咏麟回到香港之后以「上了宝贵一课」的尷尬回应香港媒体。
大马人民也许认为静茹等人不过是展现公民质素而已,但对比香港的演艺红星的態度,就知道他们是值得尊重的。另外要提出一个「笑话」──香港人往往误会他们是来自台湾!大马的人民该会想到这是因为马来西亚缺乏发展空间而导致这个笑话,就该同心合力去改变国家,为马来西亚创造一个新景象。
作者简介:生于香港,祖家四代居于砂拉越古晋。
香港时事评论作家,文章见《苹果日报》、网报《辅仁媒体》。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