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重边缘中寻求马华文化的主体

 当代马华文存6文化卷·90年代

 

在双重边缘中寻求马华文化的主体

祝家华

 

“过去的文化是历史

现实的历史是文化”   一一许德桁

 

“历史是过去思想的重演

一切历史都是禺想史”一一杨灵吾

 

(一)前言:马华文化的边缘思辩

 

文化一词的定义繁多分歧,如果要勉强加以划分,我们可以将文化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以狭义的观点来说,文化(Culture)在古代拉丁文“Chiture”的词义中包含培养、修治、教化等意思。因此,狭义的文化是指人对自我教育、训练和培养的活动。使人成为有教养及文雅的文明人。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对自然界的事物(包括人)进行改良、优化和有目的的培植活动,使人的生存更为优良。综合来说,文化是人类精神思维和物质劳动的生活实践之总合,是人不断改良自己生命的生活实践。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马华文化)又该如何定义呢?以文化的广义定义而言,举凡是大马华裔人士在生活世界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精神思维的创作、艺术、思想、信仰等活动,以及物质劳动的成果,如政治活动、经济发展、教育建设、传播媒体等,都可归纳为马华文化的层面。换句话说,凡是大马华裔的精神与物质劳动的内涵、成果、形式等均属于马华文化。这是基于人优化自身生命的生活实践而定义的开放式之文化体系。

 

依此定义来说,马华文化有其内容是无容质疑的。但是,马华文化和母体的中华文化有何差别?马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否已和中华文化产生基本的差异,还是只是形式和活动上有其特色,而在根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信仰结构等没有分别?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依历史学家柯灵吾(Callingwood)的说法,一切历史是思想史,而现实的历史即是广义的文化,那么马华文化的独特性是薄弱的;囚为尽管我们可以对马华文化的各种形式及特色说其有别于中华文化,但是我们尚没有产生深刻的思想以成一家之言,而无法开出类似中华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的文化形式。

 

明显的,以宏观的视野来寻求马华文化,我们可以说马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边缘分子,尚未展现其主体性格与条件。因此,依笔者之管见,马华文化是一个在不断改变中的文化形态,如果现在就谈马华文化有什么丰富的成果、内涵及模式,那是言之过早的。数百年的历史对于一个文化体系的构成与发展、毕竟还是年轻的。在现阶段与其去探讨马华文化的成果,不如总结我们对于马华文化的思考,以厘清大马华人是如何看待与要求在形成中的马华文化。这是本文的主要宗旨,可说是马华文化在中华文化与大马国家文化的双重边缘中的一点思辩吧!

 

(二)大马华文教育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大马华文教育的发展从约百年前的五福书院到今天的1290间华文小学、60间独中、南方学院以及马大中文系,道尽了大马华人捍卫华文教育的艰辛、传播中华文化的心酸。如果还要包括新加坡和大马分家前的南洋大学之文化冤案,以及独立大学的胎死腹中和目前新纪元学院的命运未卜,华文教育在大马的发展可说可歌可泣,先辈及先进们的裔斗精神令人动容,鼓舞着今天的后辈坚守岗位。

 

华人社会从拒绝拉萨报告书和婉拒改制华文中学到寻求创办独立大学和新纪元学院,表面看是教育运动,但实质上是文化活动。如果没有了华文小学,没有了中文教育,今日的华裔是怎样的面貌?华人文化会是今天的样子吗?明显的,华文教育是保存,传承以及发扬中华文化的必要工具,没有了“中文”这载体,中华文化的传承会变质,大马华人文化肯定会变了样,华文教育的工作者在此问题的力争到底,加上广大华人社会支持送子女到华小、独中受教育,说明了华裔希望马华文化包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当然,仅仅有华小、独中,中华文化的传承是薄弱的,所以华教人士长远的奋斗自标是创设华文高等院校或大学。唯有经由大专的华文教育,中华文化的大传统,包括各种思想学说和其核心价值,才能有系统地传承给下一代。华教工作者的长远目标,正反映了他们可能负载着连自己也不清楚的任务与使命:要将马华文化发展成更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而其中不可少的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华文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之体系的形成,是马华文化发展成更丰富和精致的文化之先决条件,没有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马华文化的发展必然停滞不前;甚至变了样。当今,我们应更关注华文小学的发展,日前消息说全国的师训学院,只录取450位学员,这样下去,华文小学将陷入危机,马华文化的命运也将深受其害。华人社会过去捍卫华小的决心不可因当今所谓的开放而松弛下来,这才是华文教育之幸,也是马华文化的大幸。

 

(三)马华文学、中国文学及马华文化

 

依照一些马华文学史学家的研究,马华文学萌芽于1919年。这70多年来的文学创作,虽然没有出现划时代的伟大作品,但马华文学之形成一定的传统和特色,这是毫无疑义的。从早期侨民文学、本土色彩到独立后有关马华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支流之争议,马华文学已经比较明确地树立了其身分与地位。今天,没有人会说马华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或中国文学的一分子,马华文学相当早已确立了其主体意识。

 

尽管马华文学有了主体的身分,但是马华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文化视野及哲学的高度,稍嫌不足。因此近年才有马华文学“经典缺席”的争论。这论争虽没有明确的论断,但已足够反映了马华文学界对马华文学作品的不甚满意和反省的意识,这是马华文学界自觉的反省与批判,对于长远的马华文学发展有正面的意义。虽然华人社会普遍不会很看好马华文学会有伟大的作品出现,但对马华文学是有期待的;有深度及气势磅礴的作品当然可以丰富马华文化。

 

然而,伟大传世的文学作品其实往往产生于深厚及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华作家黄锦树提出了相当敏锐的观察:“马华文学贫乏的语言反映了文化上的贫血,语言的困境是文化困境的表象”。马华文化传统的薄弱和支离破碎,相当不利于孕育优秀的马华文学作品和作家。难怪这几年在马华文坛颇有表现的年轻作家往往曾留学于台湾,将来如果留学大陆的留学生受益母体的中华文化之影响日深,留学大陆的学生必会在马华文学界有所作为,不让留台生专美。这就是文化氛围对文学的直接影响。

 

作为文化现象来考察,马华文学的各类论争和作品的表现,正好说明了马华文化的贫乏,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马华文化发展的殷切期待。

 

(四)国家文化政策、文化大会及文化节

 

1971年有大马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召开的国家文化研讨会所定下的国家文化政策,对大马华人文化意识的觉醒,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国家文化研讨会定下了国家文化的三大原则,即(一)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原有的文化为基础;(二)其他适合及恰当的文化元素可以成为国家文化之元素;(三)回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元素,那也不会有1983327日的全国华人文化大会之召开。文化大会所宣读的《文化大会宣言》正反映了大马华人对马华文化的要求,他们拒绝了倾问于同化的国家文化政策,积极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及多元的发展空间。

 

随着83年的文化大会之后,大马华人的文化自觉开始抬头,八四年开始轮流在大马13州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节,今年已迈入第13届。文化节以升旗典礼及点燃文化火炬开始;这样的仪式深具捍卫文化的意识,反映了大马华裔决心发扬、建设及推广形成中的马华文化。明显的,从文化大会到文化节的举行,马华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已受到更大的重视,文化基金会的设立可为将来的马华文化发展定下物质基础。

 

然而,全国文化节的内容多属表演文化,文化活动的层次有待加强。杨泉指“重复地开展文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但创新和丰富文化内容的活动更具意义”,他也提到《文化大会宣言》没有提及华族本身的文化建设基础。这些探讨、提问及反省,也说明了大马华人社会对马华文化的建设、传承及发展不甚满意。马华文化的身分被确认,但是文化内涵却没有提供强烈认同及自豪的基石,马华文化界人士对此是有相当自觉的思考,但无奈无论是主观或客观条件,马华文化的发展皆处于萌芽和不利的阶段。

 

(五)佛教复兴、儒家思想传播及回儒对话

 

尽管6百万大马华人的宗教信仰不强,但他们普遍在名分上倾向佛教,反倒是对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比较陌生。这是大马华人社会的一般情况,但是,从80年代至今,佛教在大马华人社会已逐渐有复兴的现象,许多华裔大专生加入佛学会,参与各类佛教活动,如佛学生活营、静坐班、研经班等,佛学杂志和书刊的市场也有扩大的趋势。年轻一代的华裔已不满意只是名分上倾向佛教,他们要更进一步去要求深入醒觉佛理,成为正信佛教徒,佛教复兴的趋势肯定会在未来改变马华文化的发展形态,但这股佛教复兴的思潮会怎样影响马华文化的发展,目前还难以定论。

 

虽然一般的大马华人家庭在传统的生活习俗上有一些儒家思想的痕迹,但普遍上,无论老中青一代都对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不甚了解。这几年,随着大马中华大会堂联合会(堂联)举办了几届的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好几位当代儒学大师来马巡回演讲,吸引了大批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引颈期待,这反映了大马华人普遍渴望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多的了解。但是,这几年的儒家思想之传播,还是缺乏生命力,这些大师毕竟是学术人员,不是宣教士,因此儒家思想并未在大马扎根。目前似乎还没有正式的儒家团体推动正规的儒家思想。明显的,相对于佛教复兴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传播似乎还看不到其对马华文化的影响。或许要再经一段时日才见到儒家在大马的复兴。

 

以这两年掀起的“回教与儒家思想”的回儒对话而言,大马回教的学者专家比比皆是,但华人社会要找一位儒学专才和回教对话,却几乎是缘木求鱼。因此参与对话的儒家学者皆是外国的专家。这正说明了儒门浅薄,欲振乏力,而大马华人文化圈、学术界的儒学专家更是人材凋零,也反映了马华文化缺乏深刻思想内涵和核心价值的基础•或许,以自前情况而言,“回佛对话”会更能刺激马华文化的发展动力,推动回教与马华文化的交流及汇合。

 

(六)学术及思想交流与马华知识分子阶层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中华文化少了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中华文化会否能流传至今。正是这些历代的思想家、学者及知识分子之间的思维激荡、交流及探索,使到各家的思想生机蓬勃、延续乃至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同样的,马华文化要建立其丰富的内涵及思想的典范,学术的发展、思想的交流以及马华知识分子阶层的创建,是必不可少的机制。然而,这三项建制是华人社会最弱的一环,马华文化传统迟迟未能建立,和此有密切关系。

 

当然,近几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掀起一些学术交流、思想激荡的热潮,一些学术大师的演说也相当激发人心。但是,学术发展和思想的交流,硬体的建构和软体的条件必须同时长期性的存在,才能撞火花。但大马华社的学术机构凤毛麟角,学术人员寥寥可数,再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只是原地踏步,无法为马华文化带来新局面。马大中文系、南方学院、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中文基金会及文化基金会等硬体建制应在未来落实发展马华学术界,积极推动思想交流,将马华文化的建设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另外,如果一个文化体系中的知识分子、思想家及学术人员无法创造一些文化典范,那么这文化体系将黯然失色,毫无光彩,很可惜,尽管大马华人社会不时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声音和言论,但是要说到马华知识分子阶层及典范的建立,目前尚未看到。何启良博士在谈到大马华人历史上的沈慕羽,推崇沈先生建立了马华文化人格的典范,“以道德人格的典范及回归来防止文化人格及政治人格的失范的确,沈先生树立了马华知识分子的风骨,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马华文化人追随这样的文化人格典范,以形成马华文化的独特传统,期待马华知识分子阶层的诞生。

 

(七)结语:开创马华文化的主体

 

从马华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血源关系到马华文化在国家文化的地位及回儒对话的处境来看,马华文化皆处于中华文化及大马国家文化的边缘地位。这双重的边缘处境,使到马华文化的发展困难重重及停滞不前。马华文化的离母处境和寻根情结,使到马华文化无法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其精神资源薄弱而必须依赖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的中华文化之输入,才勉强维持其发展的生机。马华文化在国家文化的边缘地位则使她丧失国家机关的保护及资助,甚至不时面对国家机关的权力之牵制而限制其发展;马华文化在如此的先天不利、后天失调的恶劣环境下,挣扎求存寻找突破,能维持今日的局面,已是难能可贵。必须肯定华教工作者、文化界以及各阶层人民捍卫及发展马华文化的精神。

 

然而,维持这样仰人鼻息而缺乏主体性格的文化局面,当然不是长久之计。马华文化经过先辈的开疆辟土,奠定基石之后,今后应是朝向成长、进步及创新的道路迈进。华团的领导人、华教人士、马华文学工作者、学术人员、宗教界的领袖以及各阶层的知识分子应该集思广益,召开第二阶段的马华文化大会,拟定“建设马华文化”的大略方针,将马华文化的发展推向另一个层次。马华文化界人士也应该召开一个“马华知识分子大会”,催生马华知识分子阶层的诞生。这两者应是马华文化开创主体性格的先决条件。

 

29-08-1996《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