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教斗士陆庭谕辞世

 亚洲周刊2020年29期


大马华教斗士陆庭谕辞世 

(林友顺)




陆庭谕捍卫华教,坚持到底(图:《星洲日报》)


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奉献数十年的华教斗士陆庭谕去世,享年九十岁。他不畏强权捍卫母语教育,据理力争,是华教运动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斗士陆庭谕日前逝世,享年九十岁。陆庭谕与前任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主席林晃升及前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主席沈慕羽在上世纪六零年代至九零年代期间领导华人社会捍卫华文教育,被形容为「华教铁三角」。林、沈两人往生多年,曾任教总副主席多年的陆庭谕在近十年也因年老及健康问题退隐前线。随着三人相继离世,大马华教斗争进入「没有强人的时代」。


陆庭谕祖籍中国广西容县波里大坡村,一九三零年出生于柔佛州麻坡玉射,在家乡完成中小学教育,五二年在吉隆坡州立学校高师班毕业,从此置身杏坛,至九零年止。陆庭谕最让华社佩服的是其面对强权从不畏惧的战斗精神,捍卫华教权益尽管可能面对牢狱之灾也不退缩,因而备受华社的尊敬。陆庭谕曾于一九八四年坚持马六甲三宝山必须要保留完整性的理念,并以其个人名义,在宝山亭展开节食静坐抗争。在八七年的「茅草行动」中,警方援引内安法令扣留了逾百名朝野及异议分子,其中包括时任董总主席林晃升和教总主席沈慕羽。当时,陆老准备了衣物,等着警方上门,但他最终并没有被扣留。


陆庭谕领导马来西亚高师同学会十年,担任教总副主席四十一年、林连玉基金主席十年,还在独大有限公司、吉隆坡教师公会和金马士红楼四馆等文教团体担任领导。一九六七年十二月,陆庭谕在马六甲高师职总会议上首先提出创办华文大学的倡议,获得华社积极响应,旋即掀起争取独立大学的热潮,经过曲折漫长的斗争,终于在九二年催生了新纪元学院,并在近年提升为新纪元大学,铁树终于开花。


教总对陆庭谕离世深感悲痛,并缅怀他为「华教长征路上非常重要一员」,而其不退缩及屡败屡战的精神,是华教永远的守护者。教总指出,陆老参与过许多华教大事,争取华教权益数十年,是华教历史的参与者,也是见证人。它说:「纵使他一次又一次遭打压,却展现出越战越勇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可说是华教运动中一面鲜明的旗帜,深受大家敬仰和爱戴。」教总指出,陆庭谕把大半辈子岁月奉献给华教,尤其是为教总服务了四十一年,可说其人生最重要的时间都与教总一起度过,对教总的付出和贡献无可替代。它表扬陆庭谕为了族群平等及华教长存,不畏强权,不向压迫低头,据理力争及坚持到底的精神,成为华社永远的典范,也照耀着华教前进的道路。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戴良业指陆庭谕老师的离去,「是华教、华社以及国家的重大损失」。他感谢陆庭谕一生把精力与智慧奉献给华教,不仅作育许多英才,更为大马华文教育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他说,陆庭谕积极倡导并争取民族平等地位,强调大马民族和文化的多元性,彰显各族人民在建国的历程上,共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精神,令人钦佩。他相信,陆庭谕的贡献及精神也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华教三剑客」时代落幕


华总会长吴添泉强调,华社必须结合更大的力量来秉承陆庭谕一生为华教的不妥协和不言弃精神,继续捍卫及发展华教。他说,陆庭谕的辞世是华社与华教一大损失,也正式结束了和另外两位已故华教斗士林连玉与沈慕羽的大马「华教三剑客」时代,但「剑客精神」将永垂不朽。


行动党全国主席陈国伟表示,大马的母语教育运动面对巫统单元主义霸权和同化政策的肆虐,数十年来,从严苛的法律限制到层出不穷的政策偏差,都让大马的华教充满荆棘坎坷。他说,为了抗衡这股歧视民族平等的政治逆流,董总和教总的领导人在各个历史阶段,联合志同道合的反对党及公民社会,前仆后继地高举华教运动的抗争火炬。而陆庭谕正是其中一位凭着坚定的毅力与正义精神,一辈子担当母语教育护航的舵手。陈国伟认为,今天大马华教运动有此规模和成绩,主要是在关键时刻,华教运动没有向霸权主义妥协。历史会公正地记载,林连玉、沈慕羽、林晃升,也包括陆庭谕,大马华教的风采,是靠他们的硬骨头熬出来的。他形容陆庭谕的一生,体现了「鞠躬尽瘁为华教、顶天立地争平等」精神。


曾在华教前线与陆庭谕一起参与战斗的槟城前任首席部长许子根追忆陆庭谕时透露,他在一九八零年与沈慕羽、林晃升及陆庭谕等华教领袖受邀出席国家团结局号召、与时任教育部总监慕勒的闭门会议上,陆庭谕虽然马来文不很流利,仍在会上为华教侃侃发言,表达华社对华教的要求,其维护华教的坚韧精神连教育总监也对他另眼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