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牛津通识读本》—— 一场引人入胜的思辨之旅 Political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政治哲学:牛津通识读本》—— 一场引人入胜的思辨之旅

Political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围绕着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展开,探讨了其必要性、形式与局限性。它解释了为何我们需要政治权威来维持社会秩序并提供公共产品,同时深入分析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的优势与挑战,特别是如何平衡多数与少数群体的利益。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个人自由的复杂性,区分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并探讨了政府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最后,资料还扩展到社会公正的原则,包括需求、功绩和权利,并审视了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以及全球正义的未来愿景。

 

 

大卫·米勒(David Miller)的《政治哲学:牛津通识读本》(Political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中的一卷,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刺激而易懂的方式来了解政治哲学这一学科。该系列自1995年启动以来,已涵盖历史、哲学、宗教、科学和人文学科等广泛主题,并计划扩展到约200卷。这本书本身也因其敏锐、小巧的格式……时尚的设计……非常适合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而受到好评。

 

米勒教授在这本著作中,深入探讨了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在社会中共同生活?”、“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以及“社会正义意味着什么?”。他旨在展示政治哲学的实际重要性,并以一种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向从未接触过该领域的读者解释抽象概念,避免使用晦涩的学术术语。

 

全书通过一系列核心章节,系统地引导读者思考政治生活中的根本议题:

 

   政治哲学的必要性:米勒从意大利锡耶纳的好政府与坏政府的寓言壁画开始,生动地阐释了好坏政府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品质,以及人类在政府形式上拥有选择权,并能获得相关的政治知识。他强调,政治哲学处理的是对我们所有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我们确实拥有做出真正政治选择的余地。

 

   政治权威:书中深入探讨了我们为何需要政治权威,以及国家行使合法政治权威的条件。米勒援引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利维坦》(Leviathan)中对自然状态的描述,揭示了没有政治权威的社会将陷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状态,生活将是孤独、贫困、肮脏、野蛮和短暂的。尽管存在无政府主义(Anarchism)的替代方案,如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和市场无政府主义(market anarchist),但米勒认为它们都无法完全取代现代国家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和公共产品。因此,真正的选择并非是否有政治权威,而是拥有何种权威及其限制。

 

   政治义务:米勒还探讨了政治义务问题”——我们为何必须服从法律和国家命令。他分析了基于同意(consent)的理由(如约翰·洛克 Locke 的观点)和基于公平(fairness)的理由,认为后者更为有力,即我们从他人遵守法律中受益,因此有义务承担自己的那份负担。

 

   民主:米勒讨论了为何民主被认为是最佳的政府形式。他探讨了民主的起源和发展,并反驳了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对普通公民政治能力的怀疑。他强调了政治判断的三个要素:事实信息、民众偏好和道德原则,并认为通过公共讨论,多数派可以更充分地考虑少数派的关切。民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公民参与和自我约束,以避免多数人暴政。

 

   自由与政府的限制:本书探讨了个人自由的边界。米勒介绍了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On Liberty)中提出的自我相关行为原则,并分析了自由的消极自由(不受外部障碍)和积极自由(做出真正选择的能力)方面。他挑战了政府干预必然减少自由的观念,认为政府行动有时反而能通过提供资源或创造条件来增加自由。

 

   正义:米勒将正义视为政治社会的基石,并探讨了分配正义(distributive justice)、报应正义(commutative justice)、以及需要(need)和应得(desert)等原则。他着重讨论了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和政治制度来实现资源的公正分配。他引用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阐释了社会正义如何容纳市场经济,同时又要求广泛的福利制度和机会平等。

 

   女权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米勒探讨了女权主义者和多元文化主义者对政治权威、自由、民主和正义等传统观念的挑战。他分析了私人领域即政治领域的论断,以及这些运动如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社会中女性和少数群体的地位、自由和公平待遇。

 

   民族、国家与全球正义:米勒将视野扩展到国际层面,考察了民族-国家是否已经过时,以及政治和正义是否应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思考。他讨论了民族-国家作为政治单位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军事能力和凝聚成员的共同身份,这种身份有助于民主运作和社会正义的实现。同时,他也探讨了世界政府的不可行性以及非世界主义(non-cosmopolitan)的全球正义观,强调保护基本人权和政治自治的重要性。

 

米勒在书中力求在呈现不同立场和提出个人论证之间取得平衡。他坦言自己并非完全中立,但他努力公正地呈现了各种争论,邀请读者反思自身的政治价值观。这本书不仅为政治哲学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还以其深入的洞察力帮助读者理解当前政治问题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政治哲学: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清晰、易懂且富有见地的入门读物,它不仅普及了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对好政府与坏政府的选择永远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即使其形式随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