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总33年》
第15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65.12.12教总大厦槟华厅
每逢学年终了,岁聿云暮之时,各地华教俊彦在教总号召下,大家齐集首都,殚精竭虑,共研华教问题,力图挽救之方,十余年来,赓续不替。除非中华语文有合理及适当的地位,华教有平等及确实之保障,否则这种努力,是不会停歇的。
语云:三句不离本行。现在让我先讲:
《语文问题》
今年八月间,由于国语运动的过激行动,华文的存在遭受了最严重的威胁,全国华人及马华,马青的同志,莫不义愤填胸,觉非争取以本邦民族语文之一的华文为官方语文,不足以澈底解决语文及教育问题。义声所至,全国响应,当时我们不愿违拗副首相及内政部长的劝告,只召开象征式的全国社团代表大会的筹备委员会,成立工作委员会负责一切争取及交涉事宜,接着马华领袖陈修信,马青领袖李三春也坚决宣布争取华文在官方的合理与适当的地位,尤其强调华文在官方的普遍应用,华文列为中学的必修必考课,政府当局为安慰民心,一再声言无意消灭华文,华校可继续存在,华文华语仍可自由学习与使用。前月东姑也作强有力之保证,华文将占重要地位,政府对语文问题愿意让步并作适当之安排,只要非巫人承认巫语为国语云。这些事实说明了语文问题的解决已露出曙光,事实也证明了那些准备消灭华文的行动,已被暂时限制而不敢明目张胆过份放肆,情形似乎没有恶化下去,谁说我们喊喊叫叫没有用?
执政党方面明白这种局面不能长久僵持下去,于是成立了一个联盟行动委员会,专门研讨种族及语文的歧见问题,以求作合理的解决。华团的代表曾在十月下旬晋谒马华总会长陈修信,副财长吴锦波,义务总秘书李孝友,交谈了一个半钟头,诸公劝我们要冷静,以免掀起种族纠纷,又说一切信赖东姑首相及马华的处理,义务总秘书李孝友再三说;我们(指马华面)所提出的要求与建议比你们还要多。这是多么令人兴奋。我们的备忘录也在十一月初由首相政治秘书叶进贵转呈上去。我们为遵守劝告,保持冷静,未向报界发表内容。可是我们等待首相的接见,一等再等,真是令人望穿秋水还不见伊人,经工作委员会再三催促,始于十二月九日接获谕示,惟对会见日期,仍不得要领,联盟的行动委员只开过两次会,笫三次的会议竟遥遥无期,我们满以为语文教育问题可以在国会里有圆满的宣布而在明年实现。可是原有的一线曙光始终还没有拨开云雾而放光明,这怎能不使人忧心如焚呢?我们不愿长他人之志气,而灭自己的威风,然事实又不能抹煞,试观邻邦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一提出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文,其总理暑就在第二天宣布华巫英印四种语文为官方语文了,连较少数的印度民族,其语文也一视同仁。星马分家的问题是如何的重大,执政当局认为有需要这样做,就可在一夜之间决定下来,第二天在国会里通过,这是如何的干脆与果断。为什么酝酿十多年的语文教育问题,不能从速解决?急惊风遇到慢郎中,难怪引起了-般人怀疑政府的诚意,也有人说政府当局派出许多政治秘书到处呼吁马青团员要冷静,可能是一种延宕政策,把情势缓和下来,由缓和而冲淡,至于乌有。我不希望这些话会成事实,我至诚祈求东姑首相能跟我们商谈语文及华教问题,否则也希望他能接纳我们备忘录的建议,而此项建议能在再过廿天后的明年正月开始实现,以慰全体华人祈望,而增加华人对政府的信心。
《惋惜非华籍议员之言论》
最近下议院开会,语文问题又被提出,若干他党华籍议员颇能仗义执言,可惜的是颇多非华籍议员一连串发表一知半解,不合逻辑之片面言论,可能是狭隘的种族思想把他们的头脑冲昏了,其中有个甚至说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应由土著——马来人充任,这何异否决了拉曼尼及其他非巫人有才干的公民权利。这些言论发之于种族主义极浓厚之回教党议员犹可,然竟于执政党后座的非华籍议员,怎不令人痛心。这些身为执政党的非华籍议员,依情依理,他们必定熟读过联盟当年的竞选大纲第十条及宪法第一五二条之规定,联盟竞选大纲曾明文规定『在马来亚各民族所用的语言,宗教虽有区别,应予合法之承认使彼等得法定与基本权利,从而保存其本族之语言及文化』,而宪法一五二条之规定,除以马来文为国语外,其他各民族语文之学习与使用也受到维护与发展。他们忘记了过去及现在联盟在华人区竞选时,遭遇到最难说服的是甚么问题吗?最近槟城补选,亚逸依淡区州议员,该区本是联盟堡垒,候选人庄友良律师也是个颇孚声望的好人材,竟会败在其他党手里,虽然联盟当局要检讨失败原因,但一般人都已能道出,非庄友良之罪,主因乃在未取消营业税及中华语文没有得到合理的保障所致。
《痛斥种族主义份子》
我们的领袖东姑及拉萨时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都说本邦的公民是平等的,本邦教育政策也是平等的,本邦是反对种族主义的国家,然而一些非华籍议员却不时故意或无意的持相反的言论,何异蔑视领袖及破坏民族间的融洽。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体察出这些人心目中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而非各民族所共有的马来西亚,他们忘记了联盟早就有马来西亚人的概念,他们简直误认自身是殖民地时代的英国人,似乎是超等的统治阶级,而其他各民族公民非俯贴遵从不可,他们忘记了马来亚的独立是由三大民族共同争取的,他们何尝不明了我国政府最痛恨种族主义,所以东姑首相在英联邦会议中倡议把南非踢出共和联邦之外,马来亚与南非断绝国交,实行经济制裁。最近南罗得西亚的片面独立,我代表拉曼尼也在联合国大会极力抨击白人的专权,非洲白人的行动值得我们仿效吗?难道华人要遭受如黑人的待遇吗?为什么要受到歧视?我恳切要求政府应制裁这些和非洲白人如同一辙的种族份子,否则年年举行团结周也是徒然的。
《应适时而呜》
我很钦佩许多华籍议员的涵养功夫,他们很能遵守领袖的训示,保持冷静的态度,避免将华人的公意在议会里与非华籍议员争论而掀起种族隋绪之火,他们似具有华人百忍的遗风,而忍辱负重,另寻其他有效方法去争取语文及华教的平等,果能如此,则情有可原,否则恐有负华人选民之寄望。我本想学寒蝉噤而不鸣,但是功夫没到家,一到了夏天,受了气候的刺激,忍无可忍,不禁又『知了』『知了』叫起来了!我以为这是适时而鸣,而非永久蛰居在冬天里。倘我人全不作声,暂时固可缓和局面,然对事不一定有利,因非华籍议员可能振振有词说华人自知理屈默认错处了,故无言可答,他们可能变本加厉,目空一切更无忌惮了,那时,事情的发展,恐无可救药了。
《印人也起共鸣》
印度民族一向来都很纯良知足,可说与人无争,近来他们也醒觉了。上星期印度国大党代表大会曾有一项极重要的决议,要求印文在政府方面有适当及合理的地位,不但在学校里为印人之必修必考科目,也要求成为官方应用文,这与我华人所要求的不谋而合。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中,已有三份之二的民族作此要求,政府应尊重此项公意,才能得到华印两大民族成员的支持与拥护。
《槟华厅命名》
华文教育于一九五一年始发生危机,教总应时而组织,以图维护与挽救。十多年来在历任主席陈充恩,黎博文,蔡任乎,林连玉,黄润岳,丁品松诸先生之领导下,无时无刻不为华教之生存而斗争。华教之能尚存,教总之功未可泯也。教总大厦之建立,槟城华人同胞之功最伟,他们以点唱方式而募得义款十七余万元,而各地热心家及教育界同道之捐款亦不下数万元,乃得完成此华教之堡垒,教总大厦矗立于首都,象征华文教育已奠定不灭之基础。槟华同胞之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兹经由林连玉撰文,孔翔泰书写,勒石纪念,并以礼堂命名为『槟华厅』,藉扬仁风。
《升中学考试事》
今年庆祝教师节大会于首都国家体育馆举行,教育部长因仄佐哈利在致词中曾提到恢复小学升中学考试及教师领取执照事,这两件事虽是他的建议,还未付之实施,已引起全国教育团体及各方面的注意。在各方面的反应中,对小学会考一事,多数表示在原则上同意。对于教师领取执照之事则异口同声,一致反对,认为不当。教育部长此项之宣布乃民意之试探,他向来富有民主风度,定能尊重民意,所谓民之所好者好之,民之所恶者恶之,使一切施政能收预期效果。
考试及测验乃鉴别程度的一种手段,中外古今任何教育机关都有这种制度,在原则上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此举,欲陕复升中学考试,教育部长迄今未公布其方式及细则,妄加评论,恐有不当。兹姑就升学考试及鉴定考试加以评论,倘若此项会考是升入中学考试,恢复以前的办法,则首先受影响的是政府所推行的九年教育,等于废除,其次是不及格的学生将如何发落?若依照过去办法及格有卅巴仙升学,不及格有七十巴仙被遗弃一边,任其自生自灭,即使设立后期中学来安置他们,也难有所成效。再者,过去小学会考,学生之前途,系于国语一科之能否及格,因此被冤枉断送学业前途者颇不少,这是原有会考制度技术上的缺点。
倘此项考试是为鉴别程度而利编班而举行,所有学生仍可百巴仙升入中学,则对于鼓励学生注意学业及教师认真管教之作用不很大。学生到中学后,好的仍旧好,坏的照样坏,那些白痴的低能儿读了九年,可能连初小的程度还不够,这岂非虚耗公帑。九年教育徒拥美名不得其实效,所以鉴别程度,调整水准,先决的问题,应废除自动升级,而施行有限度的留级,则会考与否,均无关系。自动升级制在欧美先进国家固已实施,但是本邦教育设施尚未具备此种条件,欧美之环境与本邦迥异,不能依样葫芦,有些在那边走得通,在我们这里施行起来就会走样。囫囵吞枣,未必有益,橘过准成枳,也是事实,我们应该制定适合本邦的教育制度,不要完全抄袭外国的制度。我的意思如要恢复会考则先废除自动升级以正源清本。小学国民教育始基,应求各科平均发展,不应以一种语文之优劣,而决定升留。总之,欲求此事之完善实施,最好教育部能邀请教育团体组一个机构研讨而后决定之。
《教师执照事》
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事业,从事这项职业的人,应能为教育而教育,故教师应以教育为终身事业,贡献其精力,以教育天下之英才。昔日有家贫无奈做先生之事,今虽千金之子,亦有献身于此项事业,以期对国家有所贡献。
天下之百工技艺,莫不先经过学习之阶段,获得专业之训练,有特殊之技能,方能善其事。从前的教师没有经过师范训练的颇多,然可以经验而代替专业训练。今之教师非受过专业训练者,不能为正式教师。一般教师都须经过严格教学鉴定考试,而获得注册方能正式执教。为保证教师职位之安全使教师能安心教学,无五日京兆之恐惧,当局于一九五二年制定薪津制,以资历及服务成绩而制定薪金,又实行年功加俸,近年来则施行统一薪津制,教师之加薪须经校长考查教师之服务情况,具表呈报教育局,经教育局核查批准后乃得加薪。此种加薪并非固定性,盖以提防及惩戒未能尽职之教师,再者教师如有不良纪录,学校当局亦可呈报教育局停止加薪或经民主方式而停职,实无需如司机之逐年换取执照也。
为提高教学之效率,我建议政府应经常举办各类教师进修班,讲学会,各科教学研究会以鼓励教师,改革及灌输新的教学理论及方法,这才是提高教师服务效率的积极办法。如要实行教师执照制度,象司机执照一样,每年换一次,这无异是对教师的不信任与侮辱。这种消极的办法将会失去教师的自尊心,影响他们向上的事业心。我相信开明的教育部长当能慎重考虑,而不贸然从事。
《关于国语非所有学校教学媒介事》
教育部长佐哈励于本月七日在槟城对教学媒介语之声明是受欢迎的,最低限度使我们对一九六七年之后,所有学校以国语为各科教学媒介语的忧虑,暂时打消。在我们未发动争取语文平等地位之前,国语狂热份子,一连串声言国语将于一九六七年成为统一语文,英语非本邦民族语文,英校应于一九六六年起改为国民学校,言下之意,即一九六七年之后,各民族学校皆成为国民学校,当时政府亦未否认,怎不令人疑虑?佐哈励这次的声明,无疑给本邦非巫人一粒治标的定心丸。
不过佐哈励既然说政府无意使国语成为所有学校之教学媒介语,那末要贯澈此事,我以为应该做到下列数点:
(一)把达立报告书中一二九条及一三三条『……以国语为所有学校主要教学媒介语之最终目标……』全段取消。
(二)教育法令第廿一条『教育部长有权将国民型学校改为国民学校』之条文撤销。
(三)『以考试媒介语为教学媒介语』一句,愚意应改为『以母语为教学及考试媒介语』,较为合理与明朗,因除语文科外。其他各科,主要目的在考其对该科智识之程度,不应受语文之限制而埋没其才能也。
上述三事,为近年来华文教育受威胁的根源。许多不利华校之措施,皆缘此而发生。
为正本清源,根绝非巫人之疑虑,政府应撤销上述第一二项,并制定母语教育平等的政策,则本邦幸甚。
我的署理主席任务已告一段落,任内力不从心,陨越殊多,建树毫无,但望能养晦韬光,闭门思过,以谢天下。并望选贤与能,肩负艰巨,完成教总所付托之使命,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