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建庙祈求远离灾难 而南大伯公宫守护北干居民

 星洲日报2024.04.08


百年前建庙祈求远离灾难 而南大伯公宫守护北干居民





SIN CHEW DAILY

編輯:黄嘉敏

社區報

Johor Edition

柔・新山:12, Jin. Maju, Tmn. Maju Jaya, 80400 J.B. Tel:07-333 1904(8條線) 佛 Fax:07-331 9858 (發行部)Tel:07-353 5536 Fax:07-353 2493

事・居變:No. 240, Jalan Mersing (Taman Kurnia) 86000 Kluang, Johor.

處 Tel:07-772 3864, 771 3528 Fax:07-771 3623

・昏株巴轄:No.8, Jalan Putri, 83000 Batu Pahat, Johor.

Tel:07-431 7522, 431 5055 Fax:07-431 4775

I 8. 4. 2024 L星期ー

•麻坡:45-67, Jalan Salleh, 84000 Muar, Johor. Tel:06-951 4888, 951 2863 Fax:06-953 5063

■昔加末:24, 1st. Floor, Jin Ibrahim, 85000 Segamat, Johor. Tel:07-931 2175, 932 1886 Fax:932 3386

■古來:38b, Lorong 2, Jalan Pasar, 81000 Kulai, Johor. Tel:07-662 4396 Fax:07-663 9169

L 北干那那而南大伯公宫是北 干那那人的地方守护神之一。

這些

那些

有些人,值得被记隹;

有些事,必须被记录。J

報道/攝影▼蔡雪花(部分照片受訪者提供)

最初坐落于埔来河支流 旁而南港(Jeram Batu )的 北干那那而南大伯公宫,创设 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

它的源起可追溯至约 1928年前,当时居住在而南 港ー带的居民生活面临着诸多 困难,包括毒蛇、猛兽的威 胁,以及传染病的肆虐等,于 是向神明求助,寄望能远离灾 难。

该庙的发起人李英文、 李柱成、林清良、郭妈契及吴 启冲等,当时发起将新加坡的 白沙浮顺天宫大伯公香火引入 而南港的倡议,并在当地居民 共同努力下捐赠建材,建立了 简陋的大伯公宫,为居民带来 了心灵上的慰藉。

而伯公 宫前任主席 兼会务顾问 郭桂字受访 时表示,据 前辈口述, 日军南侵导 致马来亚 许多地区沦 陷,居民遭 受日军大屠 杀,包括而南港附近村庄的居 民也难逃ー劫,唯独而南港在 大伯公的庇佑下时逢大雨,雨 水将进入而南港的道路淹没, 让而南港逾300名居民逃过ー 劫。

1953年

迁入北干那那新村

随着英殖民政府于1950年 颁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同时执行 “毕利斯计划” (Briggs Plan)以打 击共产党的活动,散居在而南港ー带 的居民也于1953年被迁入北干那那新 村,该宫也被迁至北干那那新村的现 址。

他说,在当年政府捐献瓦片及木 板,并获居民的合作及配合下,在现 址以木板筑起一间简单的庙宇,继续 供奉大伯公,庙宇也成为居民展开健 康活动的场所。

郭桂字:南港居民逃過日軍大屠殺

而南大伯公宮

百年前建廟祈求遠離災難

配合庙庆举办的歌台和大戏,吸引许多人围观,

t大伯公宫派队参与北干那那谢港游神活动

t而南大 伯公宫的香 火源自新加 坡,因此也 有不少新加 坡香客前来 膜拜。

■<—而南大 伯公宫理事 会颁发会员 子女奖励金 给中小学得 奖者。

一林龙美(左起)、高亚兴、副主席李添文、 郭桂字及庙祝郭桂成寄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管委 会,协助推动更多活动,

林龍美:

1972年開始戲台表演

吕务林龙美 ノ E、( 80岁)表 示,而南大伯公宮已 故主席黄友成于1972 年,第一次邀请新加 坡戏班“新赛凤”到 该宫演出,这也是该 宫举办戏台表演的开 始。

他说:“我记得 当时的戏班表演,我

们之前有向当局申请准证,却一直未接 获回函。不幸的是,当天政治部找上 门,我们便寻求时任而南港马来甘榜的 村长协助,戏班才能上演。”

历经岁月的洗礼下,管委会于1979 年发动庙宇重建计划,在获得政府1万 5000令吉的拨款,以及善信与热心居民 的大力赞助支持下顺利落成。

高亞興:

管委會持續推動發展

W南大伯公宫 主席高亚兴 表示,当时管委会也 在善信的要求下,将 在而南港供奉的铁元 帅和天后圣母恭请到 该宫供奉。

他说,该宫在历 任管委会的努力下, 各项建设不断提升, 除了扮演北干那那居民守护神的角色, 该宫也开放让居民练习舞蹈、领养宫前 的篮球场让民众打球等,成为社区活动 的场所之ー

目前该宫每年农历新年、中元节、 大伯庙千秋宝诞及中秋节时,都会举办 祭祀活动欢庆及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 并不时将节约的余款捐献教育及福利单 位。

他披露,该宫于1990年获得社团注 册局批准,让管委会更放心地推动持续 性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

“最受歓迎男星”被问谁来的 苏维胜要拍搞笑短片拉票

 星洲日报2024.04.08


“最受歓迎男星”被问谁来的 苏维胜要拍搞笑短片拉票




“最受歓迎男星”被問誰來的

(新加坡7日讯)入 围“最受欢迎男星”惹 r 议,相声艺人苏维胜拟よ 拍搞笑短片拉票,顺便 “帮”观众问:“谁来卢 的?” 1

说起“谁来的”是有7 “出处”的,入围今年《红[ 星大奖》最受欢迎男女艺人y 者多达94名,名单中陌生名 字不少,其中一名对新加坡观众来 说相对比较“不熟”的,就是苏维 胜。

相声名家马季再传弟子

苏维胜绝非省油灯,他是相声 演员、作家、导师、相声活动推动 者、活动主持人,也是电影与电视 剧演员,从事相声演出3()多年已累 计数百场次,积极创作的段子也有 约200段,2008年苏维胜还去参与 中国央视大奖赛,他也是中国已故 相声名家马季海外再传弟子。

苏维胜这些年来奔走新马两 地,在各大学府指导莘莘学子有关 相声艺术,时长近20年,他也曾在 汉语文中心担任经理,与新加坡剧 作家与相声名家韩劳达非常熟络。

在狮城5年戏龄 去年演六七部

不过,苏维胜接拍新加坡电视 剧只有5年光景,单是去年已参演 六七部剧,之前也有三四部,产量 不低。

碍于观看新加坡剧的人数递

电视艺人入脑“需 ,因此,当出炉名单

减, 时” 出现“苏维胜” 3字,不. 少新加坡观众愕然反问:・ロ 谁来的?

记者向他提及“谁来・ 的”的质疑,苏维胜语气I 坦荡冋答:“这是很正常・ 的,相声与娱乐圈本来就 属于两个圈子,人家不认 识我不稀奇。”

苏维胜脑筋转得很快:“这 是创作素材!我下来就为自己拍搞 笑短片,自我介绍时反问’谁来 的,!”

除了自嘲“我是谁”,苏维胜 拍的短片也会结合娱乐圈网红歌手 假死事件、直播骂人炒流量、假变 性真炒作这些怪现象,时效看点十 足!

苏维胜能编剧、能演、能导, 甚至能自己剪辑,オ华全方位。

“搞笑短片星期二登上 'SoWinson非常维胜’脸书公众 号。”他说。

除了创作搞笑短片,ー些合作

苏维胜在《陪你到最后》中饰演算命佬つ(新明日报图) 过的I才I队和朋友也会帮他拉票〇

常演算命佬

外表看上去气定神闲,苏维胜 成了 “相命专业户” 〇

问起电视剧最常演绎的角色, 苏维胜想了想透露,这些年演过的 “算命佬”角色不下10部!

他如数家珍:“今年8月8日 放映的新加坡电影《乐园》,我是 算命的;新剧《不可饶恕的罪恶》 继续算命,较早前播出的《陪你到 最后》我去算命,更早・之前的电影 像《贪心鬼见鬼》、《天公仔》、 《杂菜饭》,我也是算命佬。”

推敲为何多部剧找到他来“算 命” ?苏维胜表示:“可能跟语言 基础有关,对白或有些拗口或生涩 的字眼,我来自相声界,ロ条不会 有任何问题,NG很少,从不耽搁拍 摄。”

记者好奇,苏维胜斜杠拍剧, 会否有一天成了基本合约演员?

“不会的,还是以部头约接戏 比较自在。”

苏维胜育有两子睿洋与睿安, 同样能言善道,长子睿洋9岁就开 始和他一起录相声短片,他笑说:

“人家在学校看到我会说’那是苏 睿洋的爸爸’,哈哈。”语气却是 满满的欣慰。

缅怀先人贡献 麻中华公冢清明节公祭

 星洲日报2024.04.08


缅怀先人贡献 麻中华公冢清明节公祭





緬懷先人貢獻

(麻坡7日讯)麻坡中华公冢 (非营利)有限公司主席马德华日前 与14乡团代表,前往巴口华侨义山的 中华公冢纪念碑举行清明节公祭,缅 怀先人对国家及社会发展的贡献。

该公司主席马德华也在公祭的午餐会 上,与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主席李振光 等人交流。

马德华在交流会上说,该会每年循例 到纪念碑举行祭祀,是要发扬“百善孝为 先”的文化,追思祖先的恩泽及发扬饮水 思源的精神,以达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他说,该座于1976年建立的纪念碑, 是为了缅怀先人对国会及社会建设做出的 贝献。

“该段于1957年开发的14英亩墓园 是由14乡团组成的中华公冢委员会负责管 理,为华裔提供百年之后的土葬及火葬服 务。”

与时俱进提升殡仪服务

马德华提及,旧义山于1986年因墓地 用罄而封山,翌年购得巴口另一片20英亩 胶园,开辟为新义Hl; 1994年建设火葬场 及骨灰塔,以改善殡葬服务,为华裔提供 廉宜的骨灰位,以节省土地资源,2024年 则正式启用福泽楼骨灰阁。

吴金发(前排左起)、李荣光、马德华、李振光及李俊涌与众执委到纪 念碑举行清明公祭,并在碑前合照。(麻坡中华公冢委员会提供)

他说,该公司将与时俱进,提昇 现有殡葬设施及提供更专业的殡仪服 务〇

参与公祭仪式者,包括来自吉隆 坡广东义山的董事会主席李振光、堇事 兼文教与文化馆主任杨博耀、执行秘书 吴鑫霖及特约抄录员谢癸徐。

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会代表团此 行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全国各地二战纪念 碑或总坟的资料,并与各地纪念碑管理 单位交流。

与会者包括麻坡中华公冢(非营 利)有限公司副主席李荣光、财政拿督 吴金发及法律顾问拿督李俊浦。

华仁小学学生趣味学英语

 星洲日报2024.04.08


华仁小学学生趣味学英语





華仁小學學生趣味學英語

え株巴辖华仁小学日前邀请志愿英语会话工作坊主讲师李成发, B段学生举办为期两天的英语会话工作坊,让学生趣味学英语。

李成发也编排ー系列的学习活动,包括英语对话交谈、英文理解、

为高年

观赏视

频和问答环节等;前排左四及左六为李成发与校长林美兰。(华仁小学提供)

盼全国独中推动象棋 刘兴添吁支持棋会比赛

 星洲日报2024.04.08


盼全国独中推动象棋 刘兴添吁支持棋会比赛 





劉興添吁支持棋會比賽 盼全國獨中推動象棋

戴成通(左一)表扬荣获特别奖的小卒 过河顶大车领队张韶军(右一起)、队员吴 宇阳、马铭桐及张敦洵。(徐可媛摄)

戴成通(左一起)与荣获冠军的居銮中华中学ー全球 任我行领队张厚笠、队员吴宇哲、唐语萱、唐靖皓合影。

(徐可媛摄)

(居銮7日讯)居銮 棋会会务顾问刘兴添表 示,象棋是华族优良文 化,居銮中华中学在本地 象棋文化推动上给予很 大的助力,他希望象棋文化也能在全国独 中推动,同时呼吁各界热心人士踊跃支持 该会举办的各项比赛。

刘兴添说,28年前,銮中曾举办第四 届大马棋王赛、马新世界赛及柔新200人 象棋赛等,其中柔新20()人象棋赛规模盛 大,至今在大马象棋赛历史上的纪录尚未 被打破。

“感谢杯主的赞助、銮中棋社的协 办,同时感谢各中学响应此次比赛,把中 华文化象棋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

筹备50周年金禧特刊

他也提到,柔佛州象棋总会正筹备 出版50周年金禧特刊,希望各界踊跃支 持〇

刘兴添于今午所举办的第三届诚兴 有机食品杯南马四州独中象棋团体赛闭幕 礼上,发表上述谈话。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ー支比赛队伍 小卒过河顶大车由小学生组成,队员分别 是吴宇阳、马铭桐及张敦洵,分别来自居 銮中华三小、中华二小及中英华小。

出席者包括杯主代表戴成通、居銮 棋会会长章振明、副会长苏志明。

嘉宾与获奖队伍合影;坐者左起为宽 柔中学古来分校领队杨健鸿、苏志明、刘 兴添、章振明、戴成通夫妇、居銮中华中 学领队张厚笠。(徐可媛摄)

第三屆誠興有機食品杯 南馬四州獨中象棋團體賽成績

U1

冠军 居銮中华中学ー全球任我行

亚军 芙蓉中华中学A队

季军 居銮中华中学ー銮中236

第四名 宽柔中学古来分校[4

特别奖 山卒过河顶大色

最佳棋手 吴宇哲

戴成通(左)颁发最佳棋手奖杯 及奖励金给吴宇哲。(徐可媛摄)


福联青全中辩论 中化中学夺冠

 星洲日报2024.04.08


福联青全中辩论 中化中学夺冠





谢来发(中)与荣获冠军的麻坡中化中学辩论队队员合影。(麻坡中 化中学提供)

中化中學奪冠

福聯青全中辯論賽

(麻坡7日讯)第26届福联青全国中学 华语辩论赛麻坡一礼止县选拔赛决赛日前顺 利落幕,中化中学辩论队荣夺冠军荣衔,圣 安德烈国中的SAS辩论队居亚军。

两队在“歌手假唱是/不是可耻的”辩 题上展开ー场唇枪舌剑;并由评审董旻杰、 宋昱莹、郑智培、李智信及黄振匡现场进行 裁决Q

决赛主题是源自于著名乐团五月天,去 年被指在巡回演唱会中假唱所引起的风波。

双方辩手针对歌手的本职、音乐表演 的职业操守、不同的假唱技术等方而展开攻 防,互有建树,也各有失误。

最终评审经过3轮投票,裁定反方中化 中学胜出,徐子亮被评为最佳辩手;中化中 学辩论队将代表麻坡一礼让县晋级州赛。

本场比赛由麻坡福建会馆全额赞助,麻 坡福建会馆总务谢来发及青年团团长郭晓峰 出席观赛及担任颁奖嘉宾。

麻坡圣 安德烈SAS辩 论队获得亚 军。(麻坡 中化中学提 供)

拟定短中长计划 永续经营 擦亮十八丁

 星洲日报2024.04.08


拟定短中长计划 永续经营 擦亮十八丁



06

8. 4. 2024

(太平7日讯)创立了 10年, 成功为十八丁自然生态持续发展带 来显著成就后,“看见十八丁”续 办2.0版的“再・看见十八丁” , 并将通过短、中及长期计划,继续 让十八丁发光发亮。

看见十八丁总协调庄白祺指 出,这个民间组织走过十年,ー步 ー脚印,虽然结集了各种资源,然 而这还是不够,过去的发展只奠定 了一些基石,未来如何,又将引领 十八丁到哪里,则取决于当前的新 观点和社区培カ之上。

比白祺说,“再・看见十八丁”

丿土将陆续安排工作坊、圆桌交流 对话、办座谈交流会及探索永续发展目标 议题等活动去探索和反思,以借由炭路发 展出新的契机,透过故事与创意协助推动 产业及提升产品的价值,进而能“再・看 见十八丁” 〇

她表示,十八丁不只是生态观光,已 成为“社区就是教室,大地就是我们的课 堂”,把自然环境教育课带到户外教学, 从生活里看出自然!

因此,“再・看见十八丁”,并非凭 空冒现,也不是绝地逢生,反而是出于对 这个地方的热爱以及未来的关怀,加上这 十年来大家共同建造的绝佳因缘,因而再 访、再论、再现。

让红树林炭窑共生共荣

庄白祺指出,一个成熟的社造计划,

機 需要有永续经营的愿景,“再•看见十八 丁”的永续经营三部曲计划如下:

(一)短期共感共识:从故事旅行箱开始, 找到共感,发现炭窑业再生再现的意义,有传承 永续的心念。

(-)中期共事共愿:研究红树林与炭窑的 环境自然生态共生共好,探索窑主的产业模式和 生态资源的互动关系,重新思考炭窑园区的未来 发展方向与定位。

(三)长期共创共志:研发木炭的产品, 与他国的木炭或竹炭进行交流并找到创造价值的 契机,让年轻人返乡,迈向研发更多的产品可能 性,由在地来创造炭的价值,而不是仅出口到国 外而已。

她说,炭窑已成为了重中之重,该如何将这 从日侵时期就已经开拓至今的タ阳老行业,从只 是出口到日本以及少量被本地人使用,发展岀新 的契机,乂如何用新科技以及永续思维,将红树 林和炭窑成为了共生共荣ー样的存在?

星期ー

编辑:林舒仪

•_______再,看見十八丁

(档案照)

我国第一条铁路,由太平抵达十八丁

擬定短中長期計劃


庄白祺(左)向孩子们讲解红树林的奥秘。(看见十八 丁提供)

建立共感社區

让产

木炭可以迈向研发更多产品的可能性。(看见十八丁提供)

•_十八丁曾是重要港口

传统的 “染涩”,可以 让产品够配合时 代及绿色环境的 需求。左ニ是 庄白祺。(看见 十八丁提供)

“士わ此,建立共感 自乂社区是必然的 举措,比如透过故事旅行箱或 其他有趣内容的活动、设计与 制作,链接社区、各群体与居 民,复达到资源共享,并建立 共感。成为了这十年内预期达 到的影响力和效果。”

庄白祺说,十八丁也需 要更多的年轻人回流,共同推 动保护红树林以及赋予炭窑文 化产业再生的机会,进而造就 自身成为在地经济价值链的ー 环,让红树林保育、炭窑以及 衍生的各种产业,包括红树皮 自然染涩成为在地土产,

品能够配合时代的脚步以及绿 色环境的国际需求。

“因此,我们积极的与各 造人士,特别是国内外学术单 位、绿能专オ、艺术家、观光 业者和当地居民或利益相关者 如窑主、村委和居民沟通以及 学习,求知求进,通过各种座 谈、工作坊和交流中,发掘或 扩展红树林与炭的潜在价值, 从十八丁的经济产业链发想, 如何在永续概念下,透过学术 研究、技术投资等拓展红树的 产业价值在共享众志成城的幸 福之余,也能迈向国际。”


ロニ白祺指出,马六甲海

、匚峡为马来亚半岛写了 近70。年的繁华景象,而拉律河 口则为霹雳开启了矿エ潮以及 1874年统治者和英国人签署的 邦咯协议,这两段举足轻重的 史记,而如此重要的ー个历史 轨迹,在霹雳开埠的老镇,绝 对不会只有雨城太平或皇城江 沙

她表示,十八丁是ー个处 于布满红树林的沿海地带的渔

村,曾在英国殖民时期被钦点 为重要的港口,也因此拥有第 一道铁轨,长12.8公里,从碎威 (Port Weld )将开采的锡矿送 到槟城,甚至比吉隆坡连接巴 生的铁轨还早两年。

“如此丰蕴的底气,加 上这十年的社区与环境教育, 十八丁已经逐渐从一个被遗落 的沿海渔村,成为了国内重要 的观光景点之一。”

她指出,如今十八丁的生

态旅游和海鲜饮食业皆蓬勃发 展,周末假日更是成为许多游 客前来观赏这里的在地生态, 比如:红树林、萤火虫、养鱼 场、沿海的生态,最热门的景 点,莫过于此地独有,就是已 经有几十年历史的炭窑。

庄白祺表示,在来临的 “再・看见十八丁” 1()周年环 境与艺术行动中,所策划的系 列活动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 单位、艺术家、教育工作者、

提倡生态永续企业界来‘炭 路,〇

“马来西亚不缺百年古 村,也因为被不同的系统殖 民,催化出各放异彩的在地文 化和历史遗产。在这些渔村文 化当中,总有一两个值得让之 再生以及成为另ー个10()年后的 模板,而十八丁绝对有底气成 为渔村当中,最耀眼的那颗沧 海明珠。”

逾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怡3古迹各有特色

 星洲日报2024.04.08


逾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怡3古迹各有特色




〇4丨8.4.2024 I星期一い星次作大鮮震社區報:编辑:賴藝甄

很多人对怡保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座被山峦 包围的城市,周遭还有供奉神灵的庙宇洞穴,包 括霹雳洞、极乐洞、南天洞、灵仙岩、三宝洞 等,因此怡保也有“山城”之称。

其次,怡保就是ー个美食天堂,这里的美食 多不胜数,信手拈来,就有闻名国际的白咖啡、 芽菜鸡、点心、打扪柚子、香饼、盐煽鸡等。

★地址:89-91, Jin Bijih Timah, 30000 Ipoh Perak.

★入场费:免费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怡保还有3所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 物,包括穆斯林的清真寺、华人庙宇、兴都教徒的兴都庙,这三座建

筑物各具特色,其实也是不少外国游客会参观、长知识的地方,这里

就带大家去了解这些历史文化好去处

30300 Ipoh, Perak

・ 地址:140, Jalan Raja Musa A

★入场费:免费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

凌晨4时30分至中午12时下午4时30分至晚上9时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7时30分至下午4时

•星期六与星期日 上午7时30分至下午3时

酋長爲紀念愛妻建造

清真寺融合各族建築特色

扫描ニ维 码,登入向往 霹雳Go Go Go 中文旅游网, 获取更多旅游 资讯。

回蟻整回

近打清真寺

g金于1898年的邦里马近打清真寺,是怡保历史最悠久

建的清真寺,如今已经有125年历史,它于2012年被国 家遗产局列为受保护的古迹建筑物。

这座清真寺的背后,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情的马 来酋长莫哈末尤索夫为纪念离世的爱妻,斥资1万5000美元 (约7万令吉)建造清真寺。

占地4万5000平方尺的清真寺,除了宣教,也可供附近的 穆斯林祈祷,莫哈末尤索夫相信所做的一切可回向予亡妻。

被誉为怡保泰姬陵

清真寺的建筑师与工程师是英殖民时期曾在印度与英国 工作,因此建筑物有印度莫卧儿王朝(Mughal)与新古典主义 建筑(Neoclassical archiLecture )风格。该清真寺最初是全白色 建筑,彷佛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印度泰姬陵,因此也有“怡 保泰姬陵”美誉。

这清真寺是由各族共同建造,因此建筑风格也融合各民 族特色,例如八角形的宣礼塔与宝塔外形,具有中华色彩, 而圆屋顶的金色塔则富有印裔风格。经过时代的变迁,オ形 成如今的模样,蓝白的配搭,乍眼望去,宛如给人们希腊爱 琴海圣托里尼建筑的错觉。

清真寺内可容纳400人祈祷,此外走廊也可以容纳另外 200人。清真寺礼拜堂的正前方有一个半圆形,它的作用就是 在不用麦克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回音的效果,而伊玛目 会站在这地方,带领大家祈祷。

游客可以免费进入邦里马近打清真寺参观,欣赏建筑、 学习传统、发掘新事物及体验文化,惟必须掌握清真寺的开 放时间,避免吃上闭门羹而扫兴。

co・三"

rad P二最s

I蓝白的配搭,乍眼望去,邦 里马近打清真寺宛如给人们希腊爱 琴海圣托里尼建筑的错觉。

■*一清真寺礼拜堂的正前方 有一个半圆形,它的作用就是 就是在不用麦克风的情况下, 也可以达到回音的效果,而伊 玛目会站在这地方,带领大家 祈祷。

’逾百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注意:参观者需要前往服务柜台(提供免费览服务)

左图:坝罗古庙也提供拜虎爷及打小人服务,化解噩运

及远离小人,并祈求平安健康,

右图:古庙屋顶上的鳌,据说是光绪甲午年安置,可保 佑孩子独占鳌头,生活有出息。原以为有两尊,但2004年修 葺庙宇时,却发现隐藏的第三尊。

清朝年間留存至今

大伯公誕最熱鬧


扫描ニ维 码,观看三大 古庙视频r:

1 .坝罗古 庙,又名大伯 公庙,建于1872 年,迄今已有年 151年历史。

2.建于1898 年的邦里马近打 清真寺,是怡保 历史最悠久的清 真寺,如今已经 有125年历史。

3 .斯里苏巴 马尼亚兴都庙原 址是在昆仑侏罗 里面的石灰岩洞 穴里,建立于 1889年。之后由 于岩石坍塌,不 得已就在!930 年把庙迁出在山 旁。

典型南印度風格雕像有故事

全國第三大興都廟

甘F里苏巴马尼亚兴都庙,也是大家熟悉的昆仑侏罗

为T兴都庙,是霹雳州内最老及最大的兴都庙,也是 全国第三大、常受到瞩目的兴都庙。

这座兴都庙原址是在昆仑侏罗(Gunung Ceroh )里面的 石灰岩洞穴里,建立于1889年。之后由于岩石坍塌,不得 已就在1930年把庙迁出在山旁,就是怡保DR公园路口斜对 面的位置,目前已有134年历史。

有经过这一区的人,不难发现这座建筑的存在,但真 正理解雕刻神像背后意义和故事的人,少之又少。

神像排序有讲究

这间兴都庙是典型的南印度风格庙宇,建筑最高的结 构是门塔Gopuram,是整座庙最高的地方,其次是主神的房 间,再来其他陪侍的神,祂的房间上面的塔又要再比主神 房间上的塔低一些。门塔的层数是单数,我国可看到7层, 共有530个神雕像。在神学的概念,下面的大门让人行走, 上面则属于神明。

该庙供奉的主神为战神穆如干(Murugan ),故整间庙 的雕刻和壁画,都在围绕着战神从出生到下凡协助人民的 神话故事。

大宝森节是虔诚的兴都教徒忏悔、赎罪、奉献及感恩 和祈求愿望实现的节日,每年长达3天的大宝森节活动里, 该庙都会迎来40万名以上的信徒和游客到来,围绕庙的档 ロ超过200档。

信徒将会头顶牛奶罐、顶戴各式华丽“卡瓦迪”,齐 聚怡保昆仑侏罗斯里苏巴马尼亚兴都庙祈福,共庆大宝森 节!至于屠妖节,也会有约2000名信徒到来膜拜。

o-aEOU- 〇。£m uo-rad

木目要了解ー个地方的

ん虽文物,绝对不可错 失参观道地的古庙,而怡保 历史最悠久的古庙,要属坐 落在怡保旧街场,与霹雳华 小毗邻的坝罗古庙。

坝罗古庙,又名大伯公 庙,建于1872年,迄今已有 年151年历史。每年农历新年 与二月十六日为大伯公千秋 宝诞,为庙宇最热闹时刻。

著名矿家梁辉(又名梁 碧如)于1872年,与一班人 从槟城海珠屿大伯公庙引进 香火神灵,安置于建在坝罗 近打河畔ー间简单的小庙宇 里,保佑居民出入平安,深 受居民敬仰与虔诚膜拜。

于清光绪甲午年 (1894 ),在梁辉、姚德胜 领导下和热心人士向英政府 申请,并获得现址,作为建 庙之用。

古庙非但见证了怡保的 发展,也为旧社会排解了许 多纠纷。早期的古庙曾设立 赠医施药部,为居民解除病 痛,获居民尊重与拥护。此

外,居民如有任何纠纷,必 到大伯公庙讨个公道,以示 清白,因此古庙也是当时居 民排难解纷的神圣之地。

日侵焚毁所有史料

在1941年,日军南侵, 一切活动停顿,庙内所有记 录、文件、证件及照片等皆 被焚毁,致使古庙历史留 白,令人惋惜。世界第二次 大战结束后,古庙把旁边的 地赠予华教建设学校,庙本 身则办义学接纳超龄学生, 就高峰时期有600学生就读。

古庙屋顶上的鳌,据 说是光绪甲午年安置,可保 佑孩子独占鳌头,生活有出 息。原以为有两尊,但2004 年修葺庙宇时,却发现隐藏 的第三尊。

如今,坝罗古庙每天开 放,让信徒与游客膜拜及参 观,除了烧香拜佛,也提供 拜虎爷及打小人服务,化解 噩运及远离小人,并祈求平 安健康。

斯里苏巴马尼亚兴都庙是霹雳州内最老及最大的兴都 庙,也是全国第三大、常受到瞩目的兴都庙。

EOF」eE(uEra.lqns ・<ls

黄家和:教部助今年获110万 华联独中捐款创历史新高

 星洲日报2024.04.08


黄家和:教部助今年获110万 华联独中捐款创历史新高






出席《晨 先启后》演说会 的嘉宾与听众合 照。前排右八起 是王星元、郑国 霖、阿斯兰汗、 王明裕,左七起 是戴晨志、张启 扬及黄家和。

(黄顺光摄)

黃家和:教部助今年獲11〇萬

華聯獨中捐款創歷史新高

(太平7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 教育部通过里应外合,在今年内协助了华联独 中获得110万令吉,这项历史新高捐款,印证了 政府为华教所作出的努力。

他表示,华联独中今年获得联邦政府、州 政府常年拨款、以地养校盈利收入、李氏基金 捐献,高达110万令吉,创下历史新高。

“这印证了昌明政府开明对待华文教育发 展的努力,通过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不停工作, 让华教发光发亮。”

也是太平国会议员的黄家和昨天回返选 区,在太平华联独中为《晨先启后》张启扬与 戴晨志联合演说会进行开幕时表示,晨先启 后、继往开来,大家必须继承华教先贤的努 カ、把握昌明政府支持华文教育的施政方向, 把华文教育办得发光发亮。

料每所独中可获30万盈利收入

他说,昌明政府支持独中教育发展身体カ 行,今年1月农历新年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 别移交了30万令吉、以及2()万令吉的拨款。

“同时,在2008年我们第一次执政霹雳州 所落实的以地养校计划,也迎来了开花结果, 今年估计每一所独中可以获得30万令吉的盈利 收入。"

黄家和说,除此之外,自去 年年杪开始,他本身也与华联独中 董事长拿督斯里林克坚等人,与李 氏基金负责人商讨,最后在上个星 期获得3()万令吉的捐款,让华联独 中今年首4个月就有110万令吉的款 项。

他表示,政府支持华文教育的 方向十分明确,今年年初通过总检 察署的抗辩,成功在联邦法院胜诉,捍卫华淡 小在联邦宪法底下的地位。

“除此之外,教育部长法丽娜也在今年不 止3次,通过电台访问、报章访问、国会总结答 复中,明确表明昌明政府捍卫和继续发展华淡 小的立场和决心,ー举消除了华社过去数十年 的顾虑。”

他说,这对于华教斗士过去的斗争,是ー 项肯定;而在未来,华教发展在教育部和华社 的全力配合下,将能够继续成为国家的骄傲。

王明裕:成功力量来自渴望

华联独中校长王明裕指出,戴晨志博士与 拿督张启扬分别是励志讲师,以及教育界知名 人士,他们能同台在华联独中联合演讲,是非 常难得的机会。

张启扬(左三)赠送其著作给黄家和(右四),右起是 阿斯兰汗、 顺光摄)

郑国霖与戴晨志,左起是王明裕与王星元。(黄

他说,学生要成功便要有渴望,因为力量 来自渴望,也是推动ー个人前进的泉源。

“每ー个人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只要能 努力及领悟,加上行动及坚持,便一定会成 功。”

阿斯兰汗:让更多人建立自信

大会主席阿斯兰汗说,教育举足轻重,除 了可以改变ー个人外,甚至可以改变国家及世 界。

他指出,主办《晨先启后》讲演会的宗 旨便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以及让更多人建立自 信。

出席演说会者包括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 霖、保阁亚三区州议员王星元,及多名市议员 等。

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联合早报2024.04.03


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2024年4月3日星期三

回应)经济发展可作为华文学习动机

陈昊轩

;寺了《联合早报・交流站》于3 L头月29日刊登的凌庆荣读者投函 《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 我颇冇感触,新加坡华族学生母语 水平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我大 致认同凌先生的观点,只是对其中 ー个观点稍有不解,希望在此提出 浅见。

凌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今天 的教育与经济政策,和商业社会鼓 励学习华文的目标,只偏重狭隘的 经济发展,并认为这会让年轻一代 的语文水平,仅止于日常应用的层 次,,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是土生土

长的本地青年,印象中我在华文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多数与 语文技能、华族文化和价值观有关,反倒是与商务中文或中 国商务文化相关的内容甚少。

至于商业社会鼓励学习华文的呼声以经济发展为主,我 认为这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在分析英文成为强势语文的原因 时,凌先生指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建设和与西方世界 接轨的客观需要”,他认为年轻人重英轻华的原因之一.是 “政府在行政语文应用上总体以英文为主”由此可见,现

华文的教学面对许多挑战,须要不断创新和尝试 不同的教学策略。图为配合新报业媒体信托去年 举办的双语嘉年华,幼儿园的学前孩童通过绘本 进行生动有趣的导读活动。(档案照片)

实的考量能够在很大程度1:影响本 地青年的语言学习。

既然如此,以经济发展为动机 激励青年学习华文,其实是不错的 方法借助现实利益作为推动カ, 驱使青年学习华文,同时获得华族 文化的精髓,有何不可?有些人觉 得学习华文的动机应该是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可是试想这样的场景, 异族同胞陆续开始因为现实考量也 认真学习华文,华族子弟却因为不了 解、不重视和不认同母语文化而无 动于衷。这岂不是更悲哀吗?

再者,人们做事情的动机是会 改变的・本地华族青年开始认真学习

母语,也许是基于经济发展和中国潜在的商机。但推动他们继 续学习华文的,说不定是在接触华文和华族文化以后,所产生 的浓厚兴趣:喜欢的前提是足够了解,而多数本地年轻华人 对母语和华族文化还不够了解•因此,我认为用现实利益吸 引和鼓励他们学习华文,非但没有问题,而且还非常必要,, 我们确实需要一片有利于滋养的土壤,传承华文和华族 文化,孕育双语和双文化的人才“但愿对经济发展的考量能 够作为优质肥料,让这片土壤再次变得肥沃。

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

 联合早报2024.04.06


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





LI ANHE ZAOBAO

2024年4月6日星期六

XO zaobaosg

剛腳如果双语优势变成单语“忧势”

陈志锐

;う行定是老掉牙的題I「而旦是牙齿 全掉光的老题目r然而.凡知道 我从・华语文与文化教育的旧雨新知, 几十年来却从来没冇停止问过我对这个 题目的看法 再加上本地报章以及媒体 不时爆出冇关此题目的热点,这似乎又 成为ー个历久弥新的题n『建国总理 李光罹先生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眼重的 冋忆录就名曰:《我一生的挑战:新加 坡双语之路》・可见双语.对我们的政 治伟人而言,也是终其一生艰巨无比的 马拉松式的挑战

那对于这题目我们还有何可说?右 的,而且还得尽早说,不要留下任何遗

过去近40年,我们大力向全世界宣 称,己是一个双语教育的社会双语教 仃.是我们国家教育政策的站石.而要 让他人完全信服.当然是不断名列前茅 的全球阅读能力测试r例如近年来. 我们小四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能 力.旌至网络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 学能力等・特别是那大家都奉之为I;臬 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 学生评估项目(PISA )号试,都不断斩 获佳绩,甚至茉登榜首,

这也是为何近年来不断右中国大陆 和台湾的教育考察团、校K学者等.到 新加坡来・’朝圣与取经”的关键原因 我们共至在・些为移民新加坡或来新加 坡受教育而制作的宣传短片里头,看到 外国中介公司、移民公司、教育机构高 度赞扬新加坡双语教育之路当他们利 用我们的“双语教育”.从望子成龙的 家长身上赚钱之时,我们又有什么让他 们学习的?

在分享时,我总是在向世界各地的 教育学者和考察团.开宗明义地展示 我(I,I各项国际竞赛和考试的成绩单 然而.很快地我会向他们坦言——新 加坡学生所参与的所冇的阅读、理解 能力测试都是用英文考核的,而不是 各族群的母语华实r,.这些漂亮的

6我们是否有可能筹建一所新加坡母语学校,以华巫印三大民族、三种母语为主要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说,学校招收三 大族群中对母语和母族文化最感兴趣的学生,而大部分的科目以该母语讲授,校内的课外辅助课程也可以与母族文化 相关。

成绩并没冇让我们iiE明新加坡学生的 双语能力与优勢・我们也无法通过这 些成绩•了解自己与世界各地双语人 之间的能力差距

即使先不谈双语,目前我们的学生 也未参加国际的母语水平考试(如中国 大陆的汉语水平考试或者台湾的华语文 能力测骑)当我们说新加坡中小学教 育全球第一,在经合组织有骄人的成绩 之时.我们当然应该肯定多年来教育 体系的努力和表现.然而我们也应该 正视母语在这漂亮数据中可能的肓点 是的.我必须向国际考一察团坦言,让他 们看到我们愿意正视肓点和积极克服的 努力

各族群母语已近临界点

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的是:在这迷 人的数字背后・我们国人是否连!•[己也 被迷惑r.或者只継续专注/聚焦在表 现良好的英文与数理科目?数字背后的 隐忧其实越来越大,因为我们各族群的 母语已经接近临界点 就如、,年方言过 れ临界点以后,从此断崖式地江河日 下,ー蹶不振。

至今.我们在-2020年全国人口普 查”里头看到只剩下8.7%的家庭最常 使用方言 这百分比只会随莉老人离他 而逐年递减.下一代会听会说方言的. 已经是寥蜜无几数据会说活:2020年 的普査明确显示・家庭用语中英语的强 势越来越明显.而各族群母语的地位则 正在迅速下滑从2010到2020年短短10 年.华语作为主要家庭用语的.从35.6% 下降至29.9%,而以英语作为主要家庭用 语的・则从32.3%組升至48.3%,

如果用宏观的视角环顾全球.随若 中国经济和文化影响カ不断增加・中 文的国际化日趋明显.掌握中英双语甚 至多语的需求.肯定只会愈加増长我

们的双语优势还够吗?於至我们还有任 何优势吗?或者我们早已经走入一条 单语的“忧势”中而不自知・或还不 愿承认?

双语如果不再成为我们安家建国、 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石,母语的团 结力量就再也不存在了那么・众多教 育先驱、社会贤达投注ー輩子近一世纪 以来提倡和护卫母语的心力.也将付诸 东流我们独立之后将英文定为第一语 文.母语为第二语文的双语教育.即 所谓的..英文为主的双语制度”也将改 现 按照目询的社会语言趋势,最后可 能只剰下英文的单语“忧势”那间中 我们曾经的华语文辉煌、华文8报和出 版业的期盛、华校风光、海外第一所华 文大学南洋大学的奉献・也将只是历史 的注脚吗?

有历史长河中的意义

不・我倒是认为这些先辈贤达、华 商华校、报人文人的努力和坚持都冇原 因.或许不在一时•却肯定有历史长河 中的意义我们今天还冇承前启后的能 力.还在前仆后继地努力・其实就是他 们的意义 从今日的体制来看.近年来 我们从民间到官方.仍在积极培奔双语 双文化的人才 我们佐学校里推出的华 文中国通识、翻译、华文文学、双文化 旌至中国历史、文化课程等,都是重要 的营舞输送带(无论是侧重:文化或是经 济等实用价值的教材都不是羽点.只要 可以激起学习动机.都是营养),既 可加强学生的华文能力•提高对中华 文化的认识.还可推进新加坡和中国的 联系

包括官方与半官方単位如李光耀双 语基金、推广华语理少会、推广华文学 习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华文阅读委员 会、通商.中国、华族文化中心、特选学

校和学府单位等:私人机构如新报业媒 体华文媒体集团、新传媒和书店等;草 根与民间机构如宗乡总会、会馆和读书 会等等,都仍在努力加强我国成为此メ 域中华文化和商业的汇合点与枢紐

坦白说.过去有幸与各单位的合 作.我是真正看到了无数愿意出钱出 力,兵心诚意推动华语文和文化的官员 与民间人1:其至连外国朋友,特别是 在他界各地艰难推动华语文教育和文化 的文教界人士.部对我们的资源和支持 艳羨不已当然也会遇到对推动母语文 化无感的国民,甚至包括已经放弃的个 别华社人!:然而,冇这么多的組织仍 在努力•我们个人有什么理由放弃?

不放弃的活・我们大家或诃以从两 个面向(面向可以很多.但确实要貴粘 不貴多),一起努力C

首先,如果暂时还改变不了英语/ 单i吾大环境.那必要改进的是个人的 小环境・让它华语化/双语化 如果 连会读会说华语文的你.在家里都不坚 持和孩子与孙予使用华文.那他们周遭 生活中.还冇谁会这么冇心地与他们用 华语文沟通?即便你不太熟识华厝.还 是可以营造出亲华语的小环境.甚至与 孩子和孙子ー起愉悦地接触华文文化, 包括手机的母语设置:、吸睛的流行传 媒”-目等,

学习第二语文家长态度更重要

世界其他双Z多语地区如加拿大的研 究已经证实,对于孩童第二语文的习得来 说,家长的态度远比程度重要 所以•虽 然在英文的大环境中塑造ー个使用华文 的小环境确实不容易,但是确实操控在 每ー个小环境主人的你r-k,不要为我们 自己小环境和语文程度找借口

我相信你和我ー样.甚至大部分家 长也イi同感・我们都深深希望下一代能

够在多语的世界中使用多浴、自在交 流然而.英文的大环境不一定イ[利 于多语的习得,我们与其继续抱怨或 抗议.不如去制造母语小环境只イj 在家庭中坚持使用母语沟通,并为孩子 提供ー个E富、自然习得双语或三语的 环境.才能够培择出良好的语言习惯・ 并为他们播下优质的双语/多语种子 双语双文化不仅能让孩子们深植于本 土.紧密连接着我们的文化根系.也 能让他们自信地遨游世界、勇敢地追 寻梦想,

其次.我们的大环境是否有可能 做ー些改进如果国家真的愿意正视 这“一国的挑战”,那就必须承认目 前已冇的官方与民间努力仍然是不足 的・否则我们的社会语号趋势转変不会 那么快 改变语言大环境,方法当然很 多.包括公众场所与展览的多语告示、 官方大け使用母语‘広至大学入学考试 或者公务员甄选.将母语列为必要条件 等等.不一而足 大家都知道不容易・ 但是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一所以是挑 战.所以要克服

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基至联想到・ 我国近年积极推动体育和艺术所发起 和创建的新加坡体育学校和艺术学校 我们是否冇可能筹建一所新加坡母语学 校.以华巫印三大民族、ー:种母语为主 要的教学币:点?也就是说・学校招收三 大族群中对此语和母族文化坡感兴趣的 学生,而大部分的科目以该母语讲授・ 校内的课外辅助课程也可以与母族文 化相关。学生当然也可以在该校学习其 他种族的语言和文化,培养跨语言、跨 文化的能力,达至不同族群れ正融合的 目标

以上这些意见,我当然不会对外来 取经的教仃学者专・家说.但是对我们れ 正维护双语优势.并担忧单浴“忧势” 的I'Il!人.大家是不是应i亥要开诚布公 讨论・并实践可以完全扭转局势的方案 了呢?

作者从事语文教学与本地文化研究

母语,您还好吗?

 联合早报2024.04.02


母语,您还好吗?




联合轴

LIANHE ZAOBAO

X 〇 zaobaosg

〇,

2024年4月2日星期二

回应)

您还好吗?

陈杰盛

;寺r《联合早.报•交流站》在3丿129日刊登 L头的凌庆荣读者投函《无奈务实接受华文 发展趋势》,不禁心冇戚戚焉。新加坡不是 面对华语的没落,而是面对所有族群母语的 断层。

这些年,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已成为新加 坡家庭最常用的语言,小朋友的英语讲得非常 流利,但不善于1-1己母语的华印巫小孩越来越 多。可以想象若干年后,英语会变成大多数国 人的单ー语言,母语的前景确实令人担忧。

这是人类趋利的正常演化。简单来说,英 语文能给国人带来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自然 会驱使更多人去学好和运用它。想想在英国或 美国,如果不懂英语文,生活和工作会是多么 的不方便。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英语作为国 人的共同语言是必须的,作为学习和工作语言 是必要的。让英语成为国人的母语’其实我也 不反对,但适合吗?我个人认为不适合,因为 英语不是我们的根 放眼国际,世界上有那么

多国家对•自己的语言、文化和根引以为傲,新 加坡没理由做不到

话说冋来,难道我们只能无奈接受母语没 落的趋势吗?我坚信绝对不会,政府也不想看 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政府非常清楚’根的 重要性和各族群传统的价值。

语言需要环境和实用价值,学习起来オ会 事半功倍。英语就拥有这种优势。虽然母语 也获得政府、宗乡团体以及各方重视传统文化 人士的支持,但成果乏善可陈。要新一代学好 母语,我们应该集中资源,除了给予奖励、鼓 励、引导和陪伴,也可引起孩子对母语的好 奇、兴趣、梦想以及自豪:就像《联合早・报》 每年主办的“全国华文大比拼”反应热烈,就 是很成功的例子。

希望教育部创作并提供学习不同母语的 教学视频,让每个国人都能学到其他族群的 日常生活用语,促进交流。电视台也应拍摄 ー些有趣的母语影片.掀起学习母语的风气, 巩固我国特有的语言优势。希望有朝一日,每 个国人都能以不同的母语相互问好,也更能加 强族群间的凝聚カ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

 联合早报2024.03.29


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




LIANHE ZAOBAO

©X O 0

zaobaosg

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

无奈务实接受华文发展趋势

凌庆荣

冋看新加坡这几十年来所走过的 华文教育道路,崎岖艰辛。扪心自 问,我们是否真正收获到预期中的果 实?

首先,我不是中华文化或教育领 域的内行人,仅是凭借自己对华文的 ー些基本认识,以及对中华文化价值 观的谦卑尊重,通过亲身的经历与观 察,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期许。

自立国以来.由于经济建设和与 西ガ此界接轨的客观需要,加I•.国内 各种族在语言沟通上的桥梁作用,英 语作为殖民地时代留下的产物・自然 而然成为建国的应用语。由于行政机 关与社会普遍重英轻华,英文已成为 新加坡的强势语文,这是不争的事 实。

如今社会上频频出现新加坡华 族学生母语水平日渐低落的哀叹声。 这是否说明几十年来的教育政策与社 会各方所做出的努力似乎都未能奏 效,华文水平的滑坡尚未有挽冋的

迹象?

作为移民后代的华族新加坡人, 试问是否还能够在保留与传承华文的 道路上站稳脚步和有所作为呢?我很 遗憾地认为,以今天的种种社会迹象 来看.虽然各方都落力呼吁和献策. 希望还能够挽冋华文水平日渐式微的 颓势・但无奈这股力量与期许・在面 对当前的社会趋势和大环境的冲击 下,已逐渐显露疲态’

实事求是而论,语文和文化的学 习和传承,须有一个有利于滋养的土 壤与大环境然而.新加坡的社会建 设与发展结果,已让能滋养华文学习 与应用的环境元素逐渐流失,:今天的 教育与经济政策・以至商业社会上呼 喊和鼓励学习华文的目标和动机,是 否只偏重狭隘的经济发展?若目标只 是日常听说读写的基本程度,并没有真 正放眼于中华文化较深层的价值观培养 和文化尊重的宏观目标,那我们就只得 接受后辈的语文水平就仅止于日常应用 的粗浅层次,不得不接受华文水平日 渐低落的残酷现实

从社会层面,新加坡一向较重英 轻华的语文教育方针,以及政府在行 政语文应用上总体以英文为主,已造 成年轻ー辈不重视和认同母语文化的 鄙视心理・即使我们再怎样苦心营造 ー个学习华文的家庭环境,鼓励日常 应用,都不敌社会大环境的趋势。儿 女和孙子辈开口闭ロ都是英语,母语 文化渐行渐远,这又能怪谁?

今天尚能够掌握与保留比较高的 华文水平的,主要都是年长的建国ー 代和立国一代 当这些人逐渐淡出和 消失后.年轻ー辈缺乏对母语学习的 积极态度,以及缺少対母语文化应右 的认同和崇敬心理,已很难再指望新 加坡的华族后辈还能够重拾华文水 平。

这遗憾的现实,是历史的积累, 也是社会发展的自然淘汰规律。新加 坡将来的华文水平是否还有望重现生 机,大概率是没有可能。但从认真务 实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社会现状,试 问除了无奈接受现实外,还有多少可 以扭转乾坤的方法?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本能

 联合早报2024.04.01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本能



2024年4月1日星期ー

联合给报

LIANHE ZAOBAO

©X俄

zaobaosg

登野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本能

物・育部日前答复本报询问指出,本 地中学生过去五年学习华文与马 来文第三语文的人数,每年平均分别 是1700人和440人。对于分别在1986 年和2004年推出的马来文与华文特别 课程来说,这项努力值得持续并积极 肯定。教育部在2007年曾公布,每年 平均有300名中一生修读马来
文特别课 程,不过在中四参加该科目会考的学生 只有60名,修读华文(特别课程)的 中一生则平均有200名。

更多学生学习华文或马来文是好 事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国家,国人掌握 多种语言,在我们先辈的时代甚至是自 然且必须的当时的民众在混居环境中 基于生活与职业所需,也没有真正的共 通语言,必须相互学习,即便目不识丁 的小人物,往往因此能掌握多语,与不

同种族或本族方言群体沟通。即便他们 终身未精通那种语言.但通过日常所需 的普通理解与交流,也能产生一定程度 的彼此认同作用

独立以来,政策与社会心态日益 趋向英语文独大,这固然是致カ于作 为国际商港、与世界对接的必要条件. 但社会对语言的心态也更朝向功利化迈 进,人们短期内或许没感觉,长期则势 必影响人民的视野与格局本地一代代 家长因政治因素和以短视的功利角度去 思考孩子语文学习问题,更进一步造成 下一代错误的认知,对语言文化的学习 产生顽固的盲点。

到今天,很多学生可能只是为了 教育制度的安排而学习异族语文,如 何突破功利视角,让莘莘学子认识到 本地族群文化的丰富,只有透过对彼

此语言文化的学习,才能更实质地达 到相互理解,进而达到相互尊重与欣 赏的认知角度,这是学校和教师的挑 战,而家长的鼓励更不可或缺。只有 这样,我们所谓的多元文化,才能真 正产生潜移默化、向下扎根的效果,

今日掌握英语或新式英语还有华 语,即可畅行本地,可能因此影响了 ー些学生对语言需求的认知。很多学 生即使有机会,也不愿意多接触和学 习异族语文当然,中学生的学业负 担或许是更大原因,如果能将学习异 族语文的规划年龄下降到课业较轻的 小学,或许更有助于学子掌握基本会 话能力。

学习语文不仅是生活所需,也 是个人自我提升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基 础。近年来,国人都对技能提升的重

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在相对更富裕之 后.也应该认识到文化提升的必要’ 文化提升的基础便是语文能力。英语 文虽然仍是国际强势语文,但越来越 多人意识到华语文的重要,这或许是 学习华语文的异族学生增多的原因’: 但身在东南亚区域,学习马来语文对 本地华族子弟有特定意义与价值、有 能力的学生能更专更好地掌握马来语 文,让拥有与本区域相关的三语能力 人口增加,无论对个人事业发展、生 活圏的拓展,乃至整个社会更能理解 不同文化文明的内涵,对新加坡都很 重要。

但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鼓励, 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意 义已经超越课业,能了解其意义,就 能了解这一学校课程是很有价值的免

费资源,值得珍惜事实上,在欧 洲、中亚等很多国家,特别是人口小 国,人民掌握包括母语在内的三四种 语文毫不稀奇:全球化时代的年轻人 掌握多一种语言,就是手握多一项エ 具,互联网的学习渠道也很多,从小 在学校打下基础.有益无害,长大就 能继续自学。

从英语到三大种族的语文,新 加坡都有一定的学习环境,但大环 境下本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 非常可惜,很多人甚至不珍惜母语 的学习,以掌握英语文为满足。着眼 长远,本地语文政策与民间对语文的 思维,更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母语式 微下尚存的多语环境优势,加紧累积 文化实カ,进而在整体上进ー步提升 国民素质<

全国华文大比拼设方言题 呈现本地华文华语特色

 联合早报2024.03.14


全国华文大比拼设方言题 呈现本地华文华语特色






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 联食立报 @

答复) 全国华文大比拼设方言题

呈现本地华文华语特色

谨答复吴俊刚先生今日(3月14日)的《联合早・ 报・交流站》投函《“无马走”是否走过头了》:

首先,我要代表主办方感谢吴先生对“全国华文大 比拼”的关注和支持。

“全国华文大比拼”的宗旨,是希望让本地学生能 够在应试以外,更大范围地接触华文华语多元的元素’ 以激发他们进ー步了解并喜欢上它。华文华语是以中国 北方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离开中国后,华人社群在居 住地使用的语言。它的词汇,加入了在地惯常使用的方 言,以及与其他族群语言融合后的所谓“外来词” 〇以 新加坡的语境来说,本地华文华语中的中国南方方言凸 显了早•期移民约定俗成的特色,反映世代累积的习惯和 用语方式,这是我们和其他以华人居多的国家和地区, 不同且鲜明之处。

华文媒体集团主办“全国华文大比拼” 11年来,出 题也具冇这个特色,每年都会在不同环节采用方言题, 但是占比井不髙。以今年的初赛为例,方;i.相关的题目 和分数比重只占整份卷子不超过5%

我们的出题团队在设计题目时也会考虑词汇的恰当 性和普遍性’以“无马走/没马跑” (1>〇 beh zao )这 句福建活而言,有不少例子说明这是本地人不陌生的词 汇。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从2022年7月到去年5月间,以 本地作家许光荣第一系列的方言书为题,展示书中有 关五大方言:福建、潮州、广东、客家和海南话的常用 词,展览名称是“没马跑・许光荣方言插图” 〇另外, 台湾歌手瘦子E.SO参与《中国说唱巅峰对决2023》的肯 目时,邀请本地说唱歌手西阁(Shigga Shay )当帮唱, 两人就表演了夹杂福建话和英语饶舌的合作曲目《没马 跑》。

接下来,我们在设计“全国华文大比拼”题目时, 仍会谨慎注意.在多重考量中尽可能取得平衡。

新报业媒体 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总编辑 陈能端

“您"好吗?

 联合早报2024.03.15


“您"好吗?




2024年3月15日星期五

联合诳报

“您"好吗?

XO0

zaobaosg

李全治

读了徐峰读者3月2日在《联合早・ 报・言论》发表的《华文教材中的 “您”用得不妥》一文.我想表达ー些 想法。

我的孩J'・平时和我沟通时•也会用 “您”来称呼.而我并不会觉得有什么 “怪怪”的地方,更不会感觉冇任何距 离感,我反而觉得很窝心.其至会对他 们如此懂小感到欣慰 倘若如徐先生所 言,用“您”带冇客气及敬重.会使人

产生距离感及疏远,那么难道说对父母 直呼:“嗨、哈喽”等就显得亲切?这 样行吗?

语苫是习惯成自然的,表达方式就 是彼此之间用最合适的词语传情达意 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也 会用“您”这样的敬词称呼,同样让人 感觉很亲民。

虽然我们须要适应新时代的变迁及 教育的改革.但我希改新的华文教材不 会因为这样而牺牲掉那些不常用,但有 意义的词汇。

“无马走”是否走过头了?

 联合早报2024.03.14


“无马走”是否走过头了?




LIANHE ZAO8AO

XOQ

zaobaosg

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

“无马走”是否走过头了?

吴俊刚

据早・报网3月9日报道,参加今年全国华文大比拼 的学生多达2400名,创下这项赛件I I年来的最高纪 录,确实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不过,在读到这一段时,不免非常错愕: '、来自国家 初级学院的中四学生邱朽慧(16岁)受访时也说,由于父 母都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所以平时很少接触到本地方 言。例如,有一题问的是:他美国留学10年,英语能力肯 定’扁hchzac’.好得不得了,请问这句福建话里提到的 动物是什么?”

所谓••bobehzao-,是福建方言“无马走”,意思犹 如广东方言的“冇得頂”(顶呱呱的意思),并不是很普 及的方言词。

首先令我莫名的是,名为“华文大比拼”,为什么 出现这样的方言题目?其次,我曾在社区服务近20年, 期间常和许多讲福建话的基层领袖交往,见面时也多讲 福建话;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过“无马走” 一 说。因此,相信这不是个很普遍的福建话词语。

华文大比拼应该老老实实比拼华文,不必为了刻意凸 显新加坡华文或华语的“特色”,而加入这类生僻的方言 题。所谓过犹不及,“无马走”是否走过头了?

国大免费应用寓教于乐 引导用户拼汉字学华文

 联合早报2024.03.11


国大免费应用寓教于乐 引导用户拼汉字学华文




2024年3月11日星期ー

联合诳报

LIANHE ZAOBAO

©

X00

zaobaosg

黯謫體崇

学习应用的主要功能是将汉字部件拆分为上下或左右结构等, 通过线上游戏让学生重新拼合部件,组成完整汉字。应用内共 约有3000个汉字,用户可选择不同的课程大纲免费使用。

黄良辉报道 wong lw@sph.com.sg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语言 中心和计算机学院的研究团队经 过三年跨部门合作研究和试行・ 联合推出ー款免费汉字学习应 用,帮助中文学习者攻克汉字学 习难关。

该学习应用-P-n If由国 大文学院教职员!:研究支持计 划(E.ASS Sluff Kesearcli Supporl Scheme )资助研究.主要功能是 将汉字部件拆分为I.下或左右结 构等,通过絞上游戏让学生重新 拼合部件•組成完整汉字

应用也提供汉语拼音、英文 解释和发音提示等辅助,帯学习 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读汉字

专家:学习者在游戏中 可建立汉字音形义关联

国大文学院i吾言中心讲师王 皓舒博L・受访时说.汉字学习应 用主要:通过有趣的汉字游戏悟学 习者更轻松地掌握汉字知识应 用2022年开始试行.仅介绍给国大 语富中心选修中文课的学生自愿 使用.至今有260多名注册用户

实股研究发现,国大省基础 参与者通过这个应用.能イj效提

高汉字的学习效率,包括整体认 读、书写,以及字形结构、偏旁 部首的书写

王皓舒说:“目前市面上的 汉字学习丁ー凡主要以描红和识字 闪卡为主,这些学习模式主要是 机械操练.学习效果受到限制 我们开发的拼字游戏是ー种全新 的学习形式,能够帮助汉语学习 者通过游戏对汉字建立音、形、 义之间的美联’-

另一名合作研究者、国大文 学院语言中心副主任曾广元博士 指出.目前学习应用处丁・研发的 第二阶段.也提供网络平台,供 海内外公众免费试用•期待向自 学者、教师、研究者收集反馈 国大语言中心的中文教师已开始 试用,在课堂上使用并带领学生 进行活动

学习应用内约冇3000个汉 字,覆盖了国大语言中心非母语 汉语课程大纲用字,以及本地小 学一至六年级、汉语水平考试 (HSK ) 一至六级的汉字内容. 用户可选择不同的课程大纲免费 使用

学习者可通过三个平台接触 到-Pin It"的学习内容,即应 用、课堂和网络I」前主要在网 络平台上试行.学习者无须下载 应用也能]•.网玩游戏.或让教师 以游戏方式带动学生学习

国大计算机学院髙级讲师郑 浩璘博I:指出.学习应用提供网 页端口 ( pinit-nus.com )•教师 可在课堂」•.引导学生使用,无须 下栽应用,扫码即可;教师也可 将汉字游戏内嵌到网络学习平台 (L'arning Managrment System )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一款汉字学习应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 提高学习兴趣:・参与研究的包括国大文学院语言中心讲师王皓舒博士

(左)和计算机学院高级讲师郑浩璘博士。(陈斌勤摄)

I •.极大地提高汉字学习的便利 和互动网络访客也の以通过网 页端II快速罢试游戏

“开发学习应用最具・挑战的 「•作是把汉字的结构拆开.我们 花很K时间把汉字的部件逐个拆 开・并添加注林,希望通过这种

新的学习ガ式•帮助学习者更好 地・握汉字・提高学习兴趣”

他指出,学习应用现阶段的 技术和内容已经准备就绪・接下 来的第・:阶段是布敏和教育部及 枫内外学府合作.扩大使用应用 的人数,让更多师生受益

小二教材中用“您”是文化与教育考量

 联合早报2024.03.07


小二教材中用“您”是文化与教育考量




LIANHE ZAOBAO

2024年3月7日星期四

辟・

マ・zaobaosg

〇,

小二教材中用“您”是文化与教育考量

罗添丰

//日的合早报・言论》于3月2日刊 ヾ耳大登了徐峰的评论《华文教材 中的“您”用得不妥》,引发了我的深 思。作者认为,在家庭场景中孩子对父 母使用“您”显得不自然,可能会导致 家庭成员间的距离感。尽管这个观点从 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有合理之处’但 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这ー用词的 选择却有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教材并非单纯复制现实生活 中的对话方式’而是用来传递语言知识 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交礼仪 和文化理解能力。在这种情境下,适当 使用“您”不仅是语言的教学,也是对 尊重和礼貌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公共 场合或正式活动中使用“您”’不仅反 映他们对长辈的尊敬,也展现他们的社 交礼仪。

其次,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不同 家庭对r尊敬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要求 和习惯冇些家庭鼓励孩子在特定场合 オ使用“您”,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因此,教材中的这种用法,可以看作是

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包容。

反思“您”在教材中的使用也提醒 我们,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 积累,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通过 教材中的这种设计.孩子可以学习到, 在不同的社交场台中如何恰当地表达自 己,这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掌握良 好的社交技能。

当然,我也理解作者关注的是语 言在特定社交场合的自然性。随着教 育部将在明年推出新的小二华文教材, 这篇文章的出现正好提醒教材编写者在 设计对话时,既要考虑教育目的,也要 考虑到语言的自然流畅’让未来的教 材可以更好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 习惯。

总之.教材中“您”的使用是ー个 复杂议题,它触及语言教学、文化传承 和社交礼仪等多个层面。在语言与文化 的传递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手求平衡. 既保留语言的教育功能,也保持其日常 交流中的1'1然性 通过丿F放的讨论和深 入的反思.本地华文教材必能史好地服 务新一代的莘萃学子。

礼多人不怪,“您”字无不妥

 联合早报2024.03.07


礼多人不怪,“您”字无不妥




LIANHE ZAOBAO

©X 〇 0

zaobaosg

2024年3月7日星期四

语文)课题汪恵迪

礼多人不怪,“您”字无不妥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本《欢乐伙佯》 二年级ド册中冇一篇课文叫《最好的礼 物〉・M中右这样ヨ句话:.・奶蚂.ii'f 选ー张吧这些都是您#欢的活动.我 们全家人-•起庆况您的生H 您會成 这个礼物吗? ”徐峰先生指这段话・中的 “您” “用得不够妥当“・理由是母子 当面对活是“典型的亲近距离“.用 “イi距离感的’您’”.致使“课文场 景和口语对话无法协调.显得有些生硬 而不自然”(《联合早报・言论>3月 211 )

我想,如果把这段话里的三个“您“ 都改为“你”・也许乂イj人会批评课本的 编者说.•’你”“用得不够妥当”.连华 族起码的礼仪都不怵.核『怎么可以当若 妈妈的面“你” “你“ •.你“的呢?太没 有礼貌、没有教养了

这下可好.“您”也不是.“你“ 也不是.课文编写者作难r

在H常生活中.子・女跟父母通常是 零距离接触.徐峰先生说用“您”会产生 距离感.“客‘]意味着疏远.敬币:也代表 ー种距离” “距离感”从何而来?我次 为不是因为用了敬辞“您”.而是在现代 文明社会中.父縫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方 式变r—从传统的k幼方式变为朋友 方式了。

新加坡虽然是个以华族为主体的国 家・却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并巳迈 入发达国家行列多个不同的种族.四种 官方语言.四种民族文化交触在ー起・在 某些人心目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方 式应,很朋友关系既是朋友关系.就无 须那么客《:客气了.反而令人格格不 入,距离感随之产生

何題・也新加坡华社じ经将家庭成 员之间的K幼关系.全面、彻底地转化 为朋友关系了吗?范州并非新加坡人・ 但对新加坡国情多少还是イj此「解的 我认为这种“转化”尚未完成.可能某 些人d姫或卩し!完成r .所以觉得孩r-イ; 能对父母“您” “您” “您”.而要改II

..你” ’.你” ..你” 了。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根深 蒂固・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仍然是氏 幼模式.井彬朋友模式 在首都北京.

老北京晚辈跟长輩讲话不论距离.是IK 说“您“不町的 外地人到北京・人乡 随俗.对K者・对朋友.需要时・会很 自然地用敬辞“您”成典型的例・是 父母部是外省人,长期在:北京「•作.孩ド 在北京出生,在北京受教育.•ロ带点儿 京腔的普通活・.他们跟父母零距髙接触. 部是・您“啊“您”的,反使为人父母者 觉得挺不习惯,但也都接受.因为家家 如此

说一新加坡 如果“K幼关系”已 转化为“朋友关系”,在用言语沟通 时,必须顾及・.距离感”和“亲切感” 等语用用素 为此.华文课本的编者得 编写不同的范文.供学生学习.好让学 生イ】•所!9循•以便正确地使用“你“或 “您”这样的课文该怎么编写.编者 就得研究研究r我想.并眼点当是交 际场合和交际双方的关系

华语中的“你”和“您”都是第二人 称代同,“你”是平称.多用于平輩・如 同学、朋友、同事之间,•.您”是敬称. 多用丁晚景、卜.级、学生、徒弟、店家称呼 K輩、上级、老师、师傳、顾客时在言 语交际中.“你”和“您”的转换.往往 体现J’待人接物的态度或情感的细微变 化这也是语ヨ用户必须注意的

中国的规范语言曇普通话“您” 的用法己融入普通活.因此尽管许多省、 市或自治区并不像首都的老北京那样用 “您”.但绝不排斥“您”的用法 比如 I••述新加坡小学课本里的’.您字句”.在 中国朋友的眼?11 •住无问题.覚得应该这 样.挺好的

新加坡华语是新加坡华族的共同 语,而华语是以普通活为基础的全球华 人的共同滔随び中国的改革开放継续 深化.随若・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推进.普 通活也在持续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 新加坡 渚如“您”的用法问题.依得 大家探讨

我们讲活时町以不一为用“您“还是 “你”纠结・但是,华人有句俗活叫“礼 多人不怪”这句话吿诉我们.即使ー个 人表现得过「•礼貌.也不会被人家怪罪 或视为不礼貌’

作者是资深语文工作者

华文教材中的“您”用得不妥

 联合早报2024.03.02


华文教材中的“您”用得不妥




LIANHE ZAOBAO

2024年3月2日星期六

©X俄

zaobaosg

华文教材中的“您”用得不妥

徐峰

小学华文教材《欢乐伙伴》二年级下册有一篇核心 课文《最好的礼物》(2B12),说的是小朋友“康康” 为妈妈庆祝生日准备了三样活动。先是妈妈发现康康准 备的信封里有三张图片,分别画着聚餐、看电影、生日 会二・样活动。正在妈妈不解的时候,康康做了说明 妈 妈了解后笑着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课文主题是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立意很好。不 过,课文中的对话却有可议之处。课文中康康是这样对 妈妈说的:“妈妈,请选ー张吧:这些都是您喜欢的活 动,我们全家人ー起庆祝您的生日。您喜欢这个礼物 吗? ”

这段话语中的“您”很不自然,因为这有违生活常 识和常态。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对父母一般没有这样说 话的,尤其是连着几个句中都用“您” 〇家庭成员之间 不用“您”是常态,用了倒显得奇怪。做父母的家长听 到孩子这样跟自己说话,应该都会觉得怪怪的〇

“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是 “你”的敬称。作为敬称,“您”带有客气和敬重的意 味,)文中用“您”大概是要强调康康是个懂事的孩子, 懂得尊重大人。不过,课文编写者可能只注意到“您” 作为敬称所带有的尊重义这ー层面,却忽略了 “您”在 使用上有所限制的另一面〇 “您”这个敬词带来的不仅 是客气和敬重,还有距离感.客气意味着疏远;敬重也 代表一种距离,尤其是在询问或陈述事情的时候

课文的场景是孩子跑过来跟母亲说话,是母子当面

的对话此时此刻,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典型的亲 近距离,对话中却用了这个有距离感的“您”,让课文 场景和口语对话无法协调,显得有些生硬而不自然。因 此,课文中的这个“您”用得不够妥当。

有没有孩子用“您”表达对父母敬重和爱戴的时 候?当然也有。比如,简单的呼告:“妈妈,您真是我 的好妈妈!”或是表演以及书面表达等场合,这些场景 都会抵消“您”的距离;就这篇课文来说,康康的这段 话要是出现在纸条或是纸片上,也就没了文中语言与口 语对话表达这种距离上的冲突。也就是说,改成书面表 达就会显得比较自然’

语言是星辰,是大海,语言生活精细微妙,即便是 ー个小小的“您”,用法上其实也有讲究。教材的课文 是语言学习的范本.自然和真实应是首要原则。我们翻 检了《欢乐伙伴》之前的华文教材,发现《小学华文》 (2B21)中“借生日”这篇课文,也有同样的问题,看 得出二者之间有承袭关系。或者是由于“您”这个词太 过普通,或者是编写者没留意“您”表达的微妙差异和 表达场景的配合问题,以至于这两套教材中都留下了这 么ー个小小的疏漏。

虽然看起来这不过是ー个“词儿”的小问题,可 对于华文教材,求真求实是要务,务必咬文嚼字,务 求精益求精新加坡华文教材每隔几年就会重新编 写,以适应新的时代变迁和教育变革,新的华文教材 也许就会在不远的将来与学生见面,希望不再出现类 似的问题

作者是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教师

华文教材中“您”用得有何不妥?

 联合早报2024.03.07


华文教材中“您”用得有何不妥?




2024年3月7日星期四

©

联合&报

X G 0

zaobaosg

华文教材中“您”用得有何不妥?

庄净霞

读了徐峰3月2日在《联合早报・言 论》发表的评论《华文教材中的“您” 用得不妥》,我不明白为何徐先生认为 这样的用法有距离感,显得客气又疏 远。这样的说法令人费解"如今的ー些 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在与别人交谈时’ 都不晓得应该敬重长辈。

小学二年级华文课本正好冇这样的 ー篇文章,从小就教导孩子为什么对家

里的长辈要用“您”字,这究竟有何不 妥?况且,小孩子用惯了 “您”来称呼 家里的祖父母、学校的老师和其他长辈 等.我相信长辈都会乐意接受,并赞赏 孩子有教养。

打从他们年幼时,我就教导家里 的小孩子,要把“谢谢”常挂在嘴 边・并不会觉得有任何过于客气的地 方,我反倒觉得这是小孩子应表现的 基本礼貌’

保持新加坡华族特色任重道远

 联合早报2024.02.29


保持新加坡华族特色任重道远




联合酢报

LIANHE ZAOBAO

X 〇 0

zaobaosg

2024年2月29日星期四

文化)视甬李晓林


保持新加坡华族特色任重道远

« 新加坡在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 ・如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拼 图,拼凑到ー起就是花园城市、 优雅社会的巨幅画卷。単族特色 是其中一片拼图。这片拼图是经 过时光打磨而愈发光彩照人、熠 熠生辉,还是在岁月侵蚀中逐渐 变得黯淡无光、残缺不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一代又一代华人, 如何继承和发扬华族传统文化。

拜读了吴俊刚先生UJ24EI 专栏文章《讲什么话オ是新加 坡人? >以及I月29日汪恵迪 先生的文童《龍齐无忌.发人 深省》・两位就新加坡华人的 身份认同、多琦社会的国际优 势、新加坡册i普教育面㈱的困 境等方而各打己见.忧国忧民 之心.楚者敬佩之余也深右感 触

新加坡H有丰富的双语学 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

多年前・冇一半以上的华族家庭主要说华语佐讲华 语运动推行40多年后.71,的华族家庭,家庭用语已 經悄无声息地变成英语自从牛校退出我国的历史舞 台以后・接受英语教育的国人也陆陆续续成为父母 虽然他们在心里认为华语很重要.但在辅导或者符促 孩子学好华文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站在许 多人犹な不决.是否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好华语 时・外面的世界已发生ド翻大技地的变化

近些年来.国际中文教育住全球蓬勃发展2023 年12月是国际中文教育异彩纷呈的高光阶段.除了世 界中文大会在北京隆ヰ举行以外.戯南大学、华侨大 学、北京华文学院等多所々业学府.都挙办「“华文 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 另外还右人数众多的海外 华裔皆少年.赴中国参加各种各样的J•根之旅.游学 团活动.来n世界各地的华文教师和华斉学生.趁着 藪期为自己充电、賦能

这些活动在他界各地迫遇低混舔’く的这个冬天. 汇合起一•股激情澎湃的华教駿流 全球学习中文的人 数持续増加.中文学校也如雨后存笋般不断涌现.加 1湿活多变的线上课程.让学中文这件が变得越来越 便利、高效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痛点与亮点

教a部一 i'[坚持不・地推动华厝救〇 ,不断优化 的课程设计.e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紡心编撰的各类 教材.为学习者开辟「更广峭的大地 但学生对母语 发自内心的热说和学习积极性.却与此不成iE比

讲华厝运动压建国总理李光雄在1979年发起的.

II的是要鼓励新加坡华人多讲华沿.少说方,T随着 排万言的人建来越少.华诰在新加坡并没イi迎来秘固 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强势的英语.把H渐式微的母语 •步・步過到墙角il:人惊讶的貼.•讲华语运动现 场・主持人和嘉宾用英曲发言・.其中原因居然是.为 r让台下年轻的家K便「理解并参与。:动母语地位 每况愈下.成了双语敎育中的痛点。

为r解决这-痢点.很多家氏都枳极行动起来 对学前儿戒及小学牛来说.家庭氛ル及家长对华文的 态搜•很大程度I.决定孩r・的惓习态度.逬而会直接 影响到孩了・的华文成绩比如.ー此卩期华校毕业的 本地祖父此 主珈斜〇给孙举辅导华文的责任.给核 子•首造収好的使川华i什的家庭師境 另外.来自中IN 的移民家庭.核・れ小学阶段大多都能取行満意的成 績这些家庭的学牛.仃・个共同点・就压姪常说华 浴・阅读华文书籍、观看华文电影及其他华文节目. 以及参加华i仆相关的活动

年农是新加坡人出国的旺季.•些用心い片的父 母.稍心设计在中国度假的出行路线.带孩子去 中国旅行・探亲访友.不折不扣地践行着“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的育儿准则很多父母部由裏地感 叹.孩子在旅途中不知不觉就増长知识.开州眼界. 也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坦说去北欧追极光、J. 澳大利亚自翊虬 去地中海坐游轮等行程.砒・各自 箱彩之处・相比之下・旅途中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的全 方位滋养与沉複式体我.在学习华淮方而所带来的枳 极影响.远远不止一星半点。父母的选择与态度.决 定着孩y■・眼前的成績我至未来的方向

は界各地イj不少知名人士移";•新加坡.双语教育 就是頗具吸引力的一大亮点,有远见卓的的父母为孑 女考虑得很同全.金微大案罗杰斯为了让两个女儿学 好华语而移居新加坡:为同样目的定居新加坡的还有 国际功夫],星学连杰.及共他国家的涌业巨头

掌握双沿的重要性不容光 雄.无须赘イ新加坡多数行业 最基本的招聘要求就是能使用 双语.无论是政府部门、连锁超 fli•跨国公司、幣厅酒店还是组 席楼-ド的杂货店,儿乎都是双沿 或多语使用者站在第一线从大 范围来な.学好双•或多,在世 界上很多州家部能左ハ逢源.抢 占先机

今日繁荣来之不易

俗话说:兴家犹如针挑上.败家却似水推沙 新 加坡早期华人移民来自中国沿海地区.漂洋过海.历 尽千辛万苦.做苦力谋生的过程中.把家乡的传统文 化也・并带到这个南洋小岛.如针尖挑上一•般オ积攒 起这些宝贵的华族文化遗产自1819年开埠以来.经 历重砲柬遊险阻オ形成现代新加坡的雑形殖民时代 华人要学英语.日治时期.华人被迫学しI语.华人光 輩拼了命オ保留下来的緑语及文化.却在敞近几I•年 里日渐式微.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偵持庆幸的是.华族待色依然是新加坡的闪亮名 片 ・些典型华族家庭仍然保持依好的传统习惯.比 如在过年过节期间.『匸制作年軽、棕子、水饺、月 饼等传统美食过年期冋的团W!饭.从年前到年后延 续ー个多月.发红包・捞鱼生的吉祥话、欢呼声此起 彼伏.余吝•绕梁 T I.制作、炭火燭制的肉!'-.蛋卷 等.也成为传统老唐招揽顾客的卖点之•

在尊崇孝道的华人家庭里.已经工作的・女.毎 个月从n己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交给父母作为家用建 屋发展局也皴励父経和千女就近居住.在某方面提 供史灵活的组屋选择机会.便于他们必要时友相照 应 平时就接雜摩肩、人潮泗涌的寺瓶.每逢初•和 十五.更是挤潸了上香、许鳳、求签的善男信女.大 大小小的素食餐厅也排起r长队 ー些虔诚的信徒. 把1•・里迢迢从导庙里未来的!《額,横幅挂在自家大门 上方 除此以外.就连ー些巴刹、度阁都设有大大小 小的枠台.附近的小贩和来往的顾客随时都町以焚 呑・祈梱 整个农历ヒ月.从甲•到晚.毎天都イ,人れ 楼下焚杏烧纸.祭拜祖先;ヒ月歌台早•已成为新加坡 瞼冇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新加坡是ー个自然资源极为股乏的岛国.建国50 多年来艰苦奋斗.オ发展成如今的全球新兴发达经济 体和中心城山・之ー.同时也为国民提供优t!和美好的 生活品质.「.作环境.而且宗教自由、伸族平等 新 加坡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我・成r许多国家和城 市争相学习的对象.名副m实的花园城市.给许多到 访的游人firド美好印象在这共中.更敢要的加分项 是新加坡人热情并艮、积极进取、不畏串辛的人生态 度.良中就包含着华族传统特色的粘神内核

怎样把握住未来大方向

新加坡在硬件.软件方而的优勢如同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的拼图图片.拼凑到ー起就压花区城小、优 雅社会的巨事画卷华族特色是共中一片拼图这片 拼图是经过时光打磨而敏发光彩照人.烟靖牛.辉.还 結在岁月任蚀中逐渐変街黯淡无光,残缺本全.很大 程度I・取决于一代乂一代华人.如何継承和发扬华族 传统文化,并不断京化我们的华族身份.逃而保持新 加坡多语社会的优勢

祥/({人破初指出生在美国的华商.看外表虽是华 人.却不憧中文.说•ロ地道的英式英语.思维方 式.价值逆也完全美国化这个称呼多少带仃些四 刺・贬义的意味.些不诺中文的海外华人也会以此 自嘲 移民后代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就 是慢慢失去自己的语ぎ及文化.在:精神I:就像无根浮 苒ー

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华人占74%左 右 没イj华人会心ti•情愿让n己或后代成为没イ珂応 感的舌焦人.我们能为紆语学习与华族文化的传承做 些什么呢?两位宝刀未老的前權尚在披荆斩棘.为社 会的发展而出谋划策.仟华岂能等闲视之?

作者是华文教师

林美雪:办学获家长认同 公民中学27初一新生

 星洲日报2024.04.07


林美雪:办学获家长认同 公民中学27初一新生






23名住宿生于傍晩6时3()分到晚上8时3()分进入自习时段〇

林美雪:辦學獲家長認同

公民中學27初一新生

(诗巫6日讯)公民中学校长林 美雪指出,该校今年27名初中一新 生,比去年的17名增加10名。新生人 数的増加,主要是该校的办学获得家 长们认同。

她称,家长们对学校有信心,有 了口碑后,家长们口耳相传,向亲戚 朋友介绍公民。

“我们向新生家长了解,他们说 是由某家长介绍,指孩子在公民求学 后’课业有所进步,态度有所改变’ 尤其是住宿生。孩子的良好转变,让 他们很安心。”

峰琴路,但是距离不是障碍 该校学 生人数不多,教师兼顾到所有学生, 大家感情都很好,家K也比较放心 再者,学生们有很多参加活动和代表 学校的机会,让他们有了发挥的平 台。

公民中学今年有129名学生,包 括27名初中一新生。新学年开学后, 有一名初中一学生转校,唯后来该校 加入一名新的中一生,所以初中一班 学生人数保留27名。

她称,学生们昨天上课后,今日 起享有一个星期的开斋节假期。

他们进行各项健康的户外活动

•・腿・

林美雪说,虽然公民中学位于江

4。や 空・ハ n * ,点・を^をy. 5


林美雪:依時間表作息

23人住宿舍生活自律

卅美雪透露’该校23名住宿生 乎1、必须依据校方编排的时间 表作息,而且他们不被允许带手机返 校,这可直接避免他们沉迷于手机

身兼舍监之职的她说,23名住宿 生包括初中一到高中一。学生们若有 需要,或是家长要联系学生,可以联 络她,她的手机可给学生使用。

规定禁止带手机

“我们一律规定学生不可以带手 机。如果带了,需交给我保管。”

林美雪本身也住在宿舍,她于清 晨5时叫醒学生.们,让学生们洗漱后 于6时15分之前到课室,教师于6时15 分点名,之后于6时30分吃早餐、7时 上课。

她称,下午时段,住宿生们可 以进行各项健康的户外活动,比如 打球、跑步、放风筝等;傍晚6时30 分到8时3()分是口习时段;9时关灯睡 觉。

96%学生乘坐校车

林美雪强调,住宿生的生活非常 自律,所有的作息、学习和活动都跟 著时间表进行。他们于星期五放学后 冋家,并于星期ー早上重返学校,由 校车接送。

她说,该校有8辆校车提供载送 学生服务,乘坐校车的学生约于清晨 6时20分至6时30分之间到学校全校 约96%学生乘坐校车,只有5人由家 人载送。

“住得距离学校最远的学生住在 兰岛邦江,是住宿生。乘坐校车的7 个学生住在南山一带,是每日往返车 程最远的ー组学生。”

40人参加领袖营

林美雪说,公民中学这两天在学 校举办第5届领袖训练营。两天一夜 的活动是训导处常年活动,每年策划 的活动都不一样。

她说’此届有40名学生参加训练 营。参加者包括全校各班级的学长、 班长、图书馆管理员、班级总务。

参与活动发掘オ华

林美雪说,除了注重学业成绩,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多元学 习、发展,包括参加校外活动。每个 学生都有口己的特长,多参与活动, 有助于发掘他们的オ华。

她称,校外活动多在星期六和日 进行,不影响上课,教师会随行学生 参加活动。

开心参加领 袖训练营的 活动〇

校举办第5 届领袖训练 营,40名学 生参加〇

怡保,宜饱

 星洲日报2024.04.07


怡保,宜饱




怡保位于吉隆坡和槟城之间,返来两座城市的人,很常因 为顺路、稍作休息就转进来怡保吃餐饭,继续赶路。吃,变成 怡保的标签;别说国人,《Lonely Planel》也把怡保视为美食之 都。白咖啡、芽菜鸡、盐煽鸡这些已经声名大噪的美食之外,各 种叫得出名堂的传统酒家(鸿图、黄高记、鸣凤、冰森等)、点 心楼(富山、明阁、翠月楼等)、老饼家(锤汉源等);只有怡 保才有的独特美食(海南咖哩、“鼻屎”鱼蛋等);不仅是游 客,怡保人说起道地美食总是心升傲气。

因为美食覆盖率广,很多怡保人都练就一张刁嘴,也让很 多食物在怡保很少会让人“踩雷”,比方说白斩鸡。难得的是 这座美食之都的饮食业者,很多还亲カ亲为,许多老档ロ还是做 了几十年的老师傅在料理食物,欣慰的是也有不少迎来年轻世代 接手、传承三四代、早已在怡保人心中立成一座地标的老字号。 你如果眼尖,或许已经发现,比起其他城镇,怡保留住更多年轻 人,这些年轻人有不少投入餐饮业,其中我还真没在别的地方见 过那么多年轻人在夜市当小贩的。

跟美食相关的奇观尚且不只如此,只卖2个小时就收档、想 开オ开的档ロ多如牛毛,也因为如此,许多咖啡店的档ロ只卖 早市,你11点オ到,就已经“明天请早” 了!像奇峰这种用drive through的方式卖豆花"你可以待在车上,会有专人来点餐,吃完 后オ开车离开的景象,让外人大开眼界。我后来在兵如港新村的 M.Salim也发现类似的奇景,摩托车队在侧门排成一列,才知道 原来这里竟有为了方便骑士、很可能是全马唯一有drive through 服务的嬷嬷档,亲切得就像一间社区食堂。

M.Salim同时也是另一个奇观,从外观看,它被一大丛高达 两层楼、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九重葛(怡保市花)遮蔽整个 店面,不熟悉的人由外根本看不出所以然;进去后豁然开朗, 被绿意包围之下用餐,心情连带胃ロ都变得大好;点一客Tosai Garing,才知道人家オ不是只有颜值,真正是一家兼顾美学、美 味的美好店家。不过,会“隐身术”倒不能独尊武林,兵如港新 村内的许多小路都有不少将住家改成餐厅的例子,有些还是“关 门”做生意,只有熟门道的人才知道,包括已传承四代的肠粉世 家“红绿灯”,吃过它的娘惹菜棵、三色猪肠粉以后心生疑惑, 如此美味怎么ー副不想让人知道的样态。

。丑

怡保,

---------

文/圖•卓衍豪

“关门”做生意的“红绿灯”。

兼顾颜值和内涵的M.Salim嬷嬷档。

没有菜名、姑且称之 为“炒猪母奶”奇幻

后来碰上另一家藏在住家的私房菜馆“爱回家”,也是惊喜 连连。平均70岁的姐弟3人,用让人唤醒几十年味蕾记忆的厨艺和 魔法,煮出几十年前的老菜。其中一道是将“酸杨桃”(Belimbing Buluh,又称作“猪母奶”,因为外形像猪母的奶头),连同猪油 渣、江鱼仔、灯笼椒等炒成“豆角粒粒”模样,不同口感交叠、咸酸 辣交织的滋味,真教人难忘。主厨说,“这是60岁以上的人才吃过的 食物。”说完到屋外的酸杨桃树乂现釆ー轮,为下ー桌客人做菜。没 想到这种马来甘榜寻常村民家庭院可见的植物,在华人新村里竟能变 出魔法来。

别说定居怡保五六年还没把山城美食吃透,入驻兵如港日光基地 后オ发现,ー个兵如港就是ー个美食桃花源。怡保,还真宜饱。

美食〇

拿督公论

 星洲日报2024.04.07


拿督公论





星州臼板

編輯:邵美鳳 文化空間I 07.04.2024

文•莫家浩(歷史學博士,南方大學 學院助理教授,長期從事本土歷史爬梳 與田野調查工作。)

拿督公論

前不久,拉曼大学出版了《拿督公 、研究:史料与田野调查》ー书,乃数 k年前该校举办的同一课题学术研讨 ・会上所发表的论文结集。作为首本 环绕着拿督公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 ■!文集,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ー样兴 •奋加期待,尤其当中不仅有大量关 ,于西马拿督公信仰的论述,也收录 r 了来自东马、印尼和泰国的田野研究 成果,展现了拿督公信仰的跨域与多样

--- ,性〇

作为一本探讨拿督公信仰多面向的读物,至少在我 看来,《拿督公研究:史料与田野调查》里的19篇论文环 绕的核心关怀,大致可总结为两大争论点,ー是拿督公 的种族身分,二是拿督公的神格。从西马的经验出发, 从神明形象、祭祀方式、神话传说的形态来观察,呈现在 普罗大众认知中的拿督公,大都被赋予显著的“马来”及 “穆斯林”身分的符号象征。但此ー现象并不完全,即便 在西马也尚能找到不少被信众认为在种族身分上属于“非 马来”、“非穆斯林”的拿督公、拿督娘神祇,而这种分 歧,半岛以外的其他地方田野经验就更多了。就近的例 子,如新加坡乌敏岛有处庙,里头供奉的神明,相传生前 是德国裔少女,为当地咖啡园丘地主千金,战时逃难不幸 身亡,事后岛民为其立庙安魂,于是成了金发碧眼穿着洋 装的“拿督姑娘” 〇

拿督公种族身分多样性,也牵扯出了另一道争议,即

新山市区某美食中心外,与地主毗邻并列的拿 督公神龛。(莫家浩摄于2023年)

有些学者认为拿督公信仰发展经历了汉化(sinicizalion ) 的过程,即拿督公本非华人信仰,却在华人参与的过程

=

中,逐渐加入越来越多华人的观念和属性而最终形成。ー 些学者则认为不应该称此过程为汉化,而应该以综摄融合 (syncretism )的角度来理解,即拿督公信仰乃不同文化相 互影响作用的产物,而非仅有汉化一途。由此延伸出的问 题便是拿督公神格之辩:即祂乃东南亚本土的圣迹圣人崇 拜转化,又或者是华人宗教中土地神祇的本土化?用更简 洁但未必精准的语言表达,即拿督公是否是土地神?又是 否可以雷同于土地公?

约莫30年前,人类学者周福堂便提出一个观点,认为 在1969年族群冲突后,西马西海岸华人曾一度越来越多地 与友族同胞ー起祭拜拿督公,拿督公也越发成为华人求万 字的对象。1980年代后,当圣人圣迹崇拜越来越不容于本 地穆斯林社会,华人便成为拿督公的主要信徒,并将土地 公形象融入拿督公信仰,越来越多拿督公造像开始出现并 流行。

由周福堂的观点出发,历史上的西马拿督公信仰充满 综摄融合的色彩,惟汉化的视角却颇契合近50年的趋势。 我在十余年前考察边佳兰头湾护福庙诞时,也注意到乩童 会特别在村子某户人家的空地上(设置戏台的地方)请示 拜祭大树下的拿督公,神诞期间也会下童。当时的乩童 再益伯曾向我解释,那树下住着的是拿督瓦希德(Datuk Wahid) , 2000年前后护福庙复办神诞大戏后,拿督附身于 他,表明身分,说他允许庙方使用这块空地办神诞,条件 是别在树前煮卖猪肉。于是后来护福庙的神诞都将树下的 位置保留给友族同胞摆档了。这种诠释本身既解决了土地 使用的神圣授权,也实现了村内族群亲善。后来村子填海 填没了,拿督瓦希德也跟着护福庙诸神一同迁到新庙,顺 理成章加入其中。我当年的考察与追踪,或许无意间记下 了一处拿督公信仰从无到有的过程;对于过程的爬梳和分 析,理应可以作为厘清拿督公信仰多样性背后因果逻辑的 途径。

1

榕吉原来曾有中学 缺学生来源 维持4年关闭

 星洲日报2024.04.07


榕吉原来曾有中学 缺学生来源 维持4年关闭




陈村目前约有1()户,右边建筑物是当年教师的宿舍




攝影»謝祝南

(马ロ 6日讯)原来榕吉曾经 有一所中学!只不过这所中学在

ー廖亚贵曾在榕吉中学补习,证实 当年榕吉有一所中学。

缺乏学生来源,加上大环境的影 响下,只维持4年便宣告关闭。

这所连很多老榕吉人都不知道的 中学是位于榕吉“陈村”,这个村子 距离榕吉华小约300公尺。

在60年代,这所中学的教师吴多 福和黄满住过陈村,他们也是榕小的 教师。

廖亚贵:课室是工友宿舍改建

当年在这所中学念过书的廖亚 贵(67岁)忆述,他记得当时这所中

学有

U9

、五间课室,都是「•友宿舍改

建而成的,其中一冋是相连着的公司

当年的学生曾在这里上课,朗朗读书声从课室传出,时 过境迁,如今空留回忆。

屋,惟目前已改建成住家,有两冋依 然保存,但都已破旧不堪。

他说,当年他是在榕吉小学求 学,家住街场背,由于他的数学乘法 表背不熟,吴多福老师安排他到该中

学补习,因此知道那儿有一所中学。

据他所知,当年马口启文独立 中学已设立,榕小学生毕业后要升中 学,可以到启中升学,而榕吉之所以 有一所中学,应该是民间成立,让ー 些有意升中,但又缺乏资金的学生有 机会学习。

他指出,当时这所中学的学生年 龄落差很大,ー些甚至超龄,榕吉当 年交通不方便,エ友入息很少,孩子 升中学是个很大的负担,既然当地有 所中学,就索性让孩子去上课,最主

要的是,入学是免学费的。

另ー间中学教室损坏程度比较严重。

缺學生來源維持4年關閉

ゆ七

'I河独;

3S

榕吉陈村当年中学遗留下的其中一间教室,至今依然完好存在C






潘宥磬:没听 刘南昌:住在 过榕吉有中学。 榕吉超过半世纪,

但不知道榕吉有中 学。

炊吉领袖如志愿消拯 含队队长潘宥磬和 榕吉华小董事长刘南昌受询 时,他们皆表示没听闻过陈 村当年有一所中学。

潘宥磬说,他于1963年 搬到榕吉,有一次因到较远 的地方了解榕吉的环境,诅

潘宥磬劉南昌:沒聽過有這所中學

他说,他今天虽已熟悉 榕吉的环境,但现在才知道 榕吉原来有所中学,令他非 常意外,因之前他从来没听 说这儿有中学。

刘南昌也是榕吉前A区村 长,住在榕吉超过半世纪, 也是如今オ知道榕吉曾有中

料竟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学。

从此不敢到处乱跑。

陳美運:學生年紀相差很大

斤,民陈美运说,她虽没进过榕吉 丿古中学,但她知道陈村当年有一 所中学,学生的年纪相差很大,有小学 五、六年级的,也有预备班和中一及中 二的学生,中三就要到马ロ启中升学。

陈美运与廖亚贵是榕小同学,她 说,当年陈村的中学大约有40名学生, 课室都很简单,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

学习的能力分配他们到不同的班级上 课。

她说,由于学生都是免费上课,课 堂是园圻•的宿舍,自由让エ友使用而不 收费,当然也不会给学校任何补贴,因 此相信这些教师都是义务教学的。

陈美运指出,榕吉中学因学生来源 及大环境的影响,约只维持4年就结束 了。

陈美运:虽没 在榕吉中学上过 课,但知道当年陈 村有一所中学。

柔苏丹后基金会派物资颁助学金 助新文龙中华中学清寒生

 星洲日报2024.04.07


 柔苏丹后基金会派物资颁助学金 助新文龙中华中学清寒生






黄匡顺(右六起)移交3万令吉模拟支票给该校10名获得援助的学生,由彭 进财代表接领。(陈朝再摄)

柔蘇丹后基金會派物資頒助學金

助新文龍中華中學清寒生

(新加兰6日讯)新文龙中华中学 日前获得柔苏丹后法帯玛基金会颁发 110份食物箱及3万令吉清寒助学金,其 中有10名家境清寒的学生助学金,减轻 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上述物资与助学金由柔佛州华人 尊长拿督黄匡顺和志エ们一同颁发给该 校学生,出席的代表有该校教务处主任

彭进财、生活辅导处助理主任颜佳敏、 电脑中心助理主任郑添福及教师丘文金 等

。该校教务处主任彭进财代表该校全 体受惠学生感谢上述基金会的援助,也 借此机会向学生宣导需怀有感恩之心, 铭记社区单位给予的帮助,同时勉励学 生求学路上积极向上,日后回馈社会。

黄匡顺(右七)和志エ们一同颁发物资给新文龙中华中学,共有11()名学生 受惠;左十为彭进财。(陈朝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