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港与港主梅洪杰

和盛港与港主梅洪杰 文:梅德昌 编按:本文为和盛巷港主梅洪杰后代梅德昌先生所赠之亲笔手稿,抄录於下,一并致谢。 吾祖梅洪杰 (Boey Hong Kiat)(1862-1914) 。 绅号梅老三,原籍广东台山端芬, 秀才生,在祖国曾任地方官。后和太太、婢女及兄梅老二南来,先至香港复至新加坡逗 留一段时间乘船绕马六甲海峡 ( 当时还没有陆路 ) ,入峇株巴辖河至上游转入木阁河 (Sungai Bekok Mukim XVII Chaah) ,在离河畔约半兰带处,落足发展“和盛港” (Hoe Seng Kang) 。事前并向柔佛苏丹申请地段批准且受恩封为“港主”。苏丹曾多次至此打猎。永平—带老—辈皆知晓。现由永平去拉美士路约六七里半转左入一段黄泥路便到达此处。目前只有园丘和一些断垣残瓦,今非昔比矣!那时种植胡椒和甘蜜为主要产品。工人收拾个大生铁锅来煮甘蜜,水产非个丰富。建筑物有陈设华丽的港主大厝 ( 俗称大屋 ) 。各乡团会馆戏院时常请新加坡广府戏班来演出。赌馆、妓院、监狱、学堂、鸦片馆 ( 当时是合法的 ) 等。庙宇有天后宫、水尾娘娘、大伯公庙、观音庙等。和盛港亦有保安人员维持治安通道。只有芭路、小径和水路交通工具为牛车、舢板。有一样特别事项就是自印纸币作为内用。要离去时可换取英殖民地方币。生死文件由港土签名盖印,获政府承认。港主办公室旁边放置两樽大炮,宏伟壮丽。当地河边建有洋灰砖结构码头和船坞 ( 俗称船头屋 ) 。当时河流深且宽,渡轮和大舯舡可泊码头起卸货物。这些船只来往新柔两地运载胡椒甘蜜等农产品。最旺盛时人口达数千人。广府人多为新客,飘扬过海,离乡背井,为求更好的生活。但新客都有赎身恢复自由之日。许多後来都拥有土地新客中文武才生皆习文习武。习武可强身自立并可保护港门。危险事件有大象闹乱、拆木屋、毁种植、老虎出没 ( 没有伤人 ) 。有一次,一群野象发难拆木屋,有些村民逃往砖屋二楼避难。居民求神庇佑,也难以相信野象经过观音庙门前竟然下跪礼拜稍然离去。往後不曾再闹乱。 有一趣事如下:有一次有位外乡人至此处问马九港 (Macau Kang) 何去。正好问及我祖。我祖带笑引路及至监狱时,说这里便是,吩咐下人收押,隔天释放 ( 称广府人为马九人是—种侮辱之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