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柔佛的先驱--陈旭年
新山中华公会 75 周年纪念史料专辑 开拓柔佛的先驱--陈旭年 长庚 在柔佛新山,有一条陈旭年街 (Jalan Tan Hock Nee) ,大概不少人都知道:但这条街是纪念陈旭年的,而陈旭年是柔佛的首位侨长 (Major China Of Johor) ,恐怕大家就未必都知道了,新加坡有一间由陈旭年建造的 “ 资政第 ” ,瞢然不知者大有人在;但如果我说介于克里门梭律与槟榔路之间的救世军所在地,却肯定有不少人会知道。这座富有历史性的建筑物约建于 1882 年, 1940 年交由救世军管理。 1974 年被新加坡政府列为我国古迹,其图片并发行过邮票。 当时的“资政第”和昔日的四位潮籍富商各建的大宅,称为“四大厝”。它们就是霹雳甲必丹陈亚汉的儿子陈成宝在禧街的故居,余有进在驳船码头的故居及黄亚佛的位于禧街 ( 现今中华总商会的会址 ) 的故居。除了这间 “ 资政第 ” 之外,其他的另外三间大厝,经已消失无遗址可究了。 那么,陈旭年究竟是何许人也? 陈旭年,原籍潮州彩塘区全砂乡人,生于 1827( 清道光七年 ) ,卒于 1902 年 ( 清光绪二十八年 ) 享年七十五岁。 1987 年 6 月 2 日,中国《汕头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是介绍与纪念陈旭年的。作者蔡绍彬引述了陈旭年的曾孙陈干枢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说是目前存留的较详尽和较完整的有关于陈旭年的资料了。 陈旭年原名陈毓宜,陈旭年可能是据其英文名 (Tan Yeok Nee) 译成中文时谐音所致。他于 1844 年 “ 卖猪仔 ” 到彭亨州开矿,还清债务后,即到新加坡未经营布匹买卖。他每天都到直落布兰雅沿家逐户叫卖,由于生性耿直,老实,甚得当地居民的欢迎。尤其是当时的马来贵族天猛公一家人的欢心,成为他长期的客户,天猛公阿武峇卡和他交情甚笃,于是,结为谊兄弟。 在 1855 年以前,柔佛州的苏丹是东姑胡仙,他死后,由儿子继承王位,但实权控制在天猛公伊不拉欣 ( 阿武峇卡之父 ) 手里。由于有英国势力作后盾,伊不拉欣自 1855 年起,已成为柔佛实际的统治者。 天猛公伊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