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独中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之初探

检视独中技职教育及 其改革之初探 本文探讨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技职教育 28 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其初衷、发展轨迹到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未来改革建议。文章分析了技职教育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独中技职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师资、生源等问题,最终呼吁重新定位独中技职教育,加强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校企合作,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技职教育发展研究 一、 引言 本节介绍全球化背景下技职教育的重要性,并以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为例,说明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马来西亚政府重视技职教育发展,并简述华文独立中学(独中)自 1973 年起提出的技职教育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独中技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课程、考试和师资等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二、 独中技职教育发展轨迹 本节通过董总 60 年会庆特刊中关于独中技职教育的资料,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独中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 从 1973 年《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首次提及技职教育,到 2005 年《独中教育改革纲领》对技职教育的定位和任务进行阐述,详细梳理了独中技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节点。 表 1. 独中技职教育发展事迹摘录表 年代 / 时期执行项目与技职教育相关之规范项目 1973 年 12 月召开 “ 发展华文独中运动大会 ” ,发布《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在 “ 总的办学方针 ” 规范技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即 “ 技术和职业教育课程可按个别学校的需要增设,但华文独中绝对不应变为技术或职业学校 ” 。 1983 年召开 “ 第三届行政人员研讨会 ” ,总检讨十年实施的 “ 独中建议书 ” 。肯定技职教育之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 “ 若独中条件许可,应开设黄昏班为职业青年提供专业或技术训练,以利其就业 ” 。 1986 年 5 月宽柔中学副董事长黄复生提呈 “ 开展独中技职教育提案 ” ,获培风中学董事会代表张雅山的支持。通过 “ 在不影响传统独中课程及内容原则下,设立技术性课程,让有志从事工业发展的华裔子弟,获一技之长,有广泛之出路 ” 提案。 1987 年 5 月独中工委会 “ 职业与工艺教育小组 ” 举办 “ 开拓华文独中技术与职业教育 ” 研讨会。首次融合各独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