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动物》 周明镇

《我国的古动物》 周明镇 周明镇所著《我国的古动物》,介绍了中国发现的各种古动物化石,例如三叶虫、笔石、鱼类、恐龙和哺乳动物等,并阐述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进化过程,以此展现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和规律,并激发读者对古生物学的兴趣。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动物群落,并利用化石作为研究古代生命的重要工具,探讨了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的关系。 作者还解释了化石的形成以及如何利用化石判断地层年代和古地理环境。 引言: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重要的古代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演化历程。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质年代、化石形成、生物进化等科学知识,并以中国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为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地球生命的漫长历史。 主要内容及核心思想: 地球的悠久历史与古代动物的演替 时间尺度: 地球历史至少有三十万万年,人类出现仅一百万年,在地球历史中是极短的时间。 “ 地球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三十万万年。 ” 物种更迭: 地球上曾生活过无数种动物,它们出现、繁衍,最终灭绝,成为古代动物。 “ 在地球的悠久的歷史中,曾經有更多种的动物在世界上生活过。 它們曾出現在地球上,繁殖了一个时期,后來又都滅种了。它們都是絕滅了的古代动物。 ” 化石的重要性: 化石是记录古代动物历史的特殊 “ 文字 ” ,保存在地层中。 “ 关于古代的动物和它們的活动,是不是也有歷史的記載呢?有的。不过是用一种很特別的 “ 文字 ” 記載下來的。这种 “ 文字 ” 叫做 “ 化石 ” 。 ” 地层如书: 地层像一本 “ 书 ” ,记录了生物演化和地质变迁的历史。 “ 用化石記錄下來的古代动物的歷史,保存在一本叫做 “ 地層 ” 的大 “ 書 ” 里。 ” 化石的形成与地质变迁 “ 沧海桑田 ” : 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很早就认识到化石是古代生物遗骸,并提出了 “ 沧海桑田 ” 的观点,阐述了地质变迁的基本道理。 “ 这些石头是古代海里的介殼变成的,埋藏这些介殻(化石)的岩石从前是海底的泥砂。从前的海边現在已經变成山地 , 海底的泥砂已經变成山上的石头。 所以朱熹說 :“ 滄海可以变成桑田 ” 。 ” 海侵现象: 海洋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