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塔、陈期成——没有道歉 怎么原谅

走过日据——120位幸存者的泣血记忆 吴朝塔、陈期成—— 没有道歉 怎么原谅 初见陈期成,还未聊上儿句,他就突然扬声高歌。歌声回响在新加兰 (Senggarang) 中华公会木板楼层间,时而高亢 , 时而悲戚。老人家脸上的两道白眉紧锁,目光炯炯。所唱的歌曲着实难得一闻,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家口中悠扬地哼唱着抗日歌曲,歌词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 毫不含糊。 陈期成出生于 1931 年,在新加兰土生土长。日军入侵那一年,他才 11 岁。因时局动荡 , 以务农为生的陈家便迁往巴力加心 (Parit Kassim) 避难。后来 , 日军魔爪伸到巴力加心,他们举家又逃到较为平静的马弄港 (Paril Berong) 海港。 比陈期成年长 5 岁的吴朝塔忆起当年的屠杀惨况,仍哀痛不已。 那是日军侵占新加兰不久后的某一天,日军在巴力加心和吴朝塔当年居住的巴力新邦 (Parit Simpan) 两个村区共抓了一千多人,并将他们集中在巴力拉惹四加亭 (Sri Gading) 的一个橡胶园里。该橡胶园当时是属于日本人的,日本人早在日军侵入马来半岛前就已经营该橡胶园。吴朝塔不排除当时先到马来亚做生意的日本人是为日军提供情报的 “ 间谍 ” 的可能,他们在马来亚生活了三五年 , 不止通晓华语,马来文也难不倒他们。 当天,吴朝塔和家人被抓到那儿。据吴朝塔说,日军是以屠杀华人来报复当年华人积极推动筹赈祖国抗战的行动。可是,他家只靠打散工糊口,根本没钱捐赈,却依旧被当成抗日分子带到屠杀地点。尽管看守他们的日本兵只有二十几名,但个个手持武器,又是刺刀又是枪,被抓的村民虽然人数上千 , 但手无寸铁,谁也不敢反抗。 吴朝塔摇揺头说:“以前的人都太单纯,不晓得可以决一死战。” 同一天,当地华侨组织的人民协调会为了向日军表示欢迎,预备了一车的牛羊牲畜要“进贡”到宪兵部。那时协调会的成员还不晓得日军已到那两个村庄逮捕村民。 “ 贡品 ” 成功地让日本军官相信村民的善意,马上下了一道命令,要部下刀下留人。 一车牛羊牲畜换回了村民的生命,但日军并没有因此罢休。他们揪出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沈老师和另一位来自巴力拉惹 (Parit Raja) 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