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当代马华文存 1 ~政治卷 • 80 年代 浅谈种族两极化的根源 罗文恩 释义 种族两极化是指各族间缺乏有意义的沟通,因此产生不同的感受、态度、目标和理想,彼此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甚至互相存有敌意和对立的行动。 我国种族关系的现况 我国的种族关系日益极化,我将从团体、人物和课题 3 方面来分析这个趋势。 团体 国内的主要政党只接受单元种族为成员,即使那些标榜多元种族的政党,其实只获得某一种族的支持。历届的大选成绩证明整个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种族主义上。 种族政治也开始影响许多非政治性的组织,以前,一些妇女团体有各民族的成员,现在大多数由单元种族控制。青年团体的种族色彩更浓厚,几乎清一色的成员是来自某一种族。受到种族政党球队的影响,非政治性的运动团体开始倾向种族化。 种族两极化的阴影已掩至学校和高等学府,在校园里,不同种族的学生甚少来往,最活跃的学生团体都是语文学会和宗教学会,主办的活动多带有种族或宗教的色彩。 即使一些传统上属於多元种族性质的组织,也脱离不了种族化的厄运,例如种族思想逐渐在一些职工会抬头。 人物 政治性与非政治性团体的领袖习惯以民族斗士的姿态出现,如果一个领袖受马来人的拥护,肯定他不会得到非马来人的支持。成为国家领袖的首要条件是先成为民族领袖,这现象明显的指出所谓国家领袖,说穿了只是民族领袖。 课题 一些课题如土地改革、廉价屋、小贩,甚至贪污和无能本不是种族问题,各民族都以种族的眼光来看待及热烈争论这些话题。在国际时事,马来人与非马来人的立场主要以种族主义为出发点。马来人支持巴勒斯坦人是因为前者相信后者为回教而斗争。 课题不再被当作课题来看待,它的善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各民族起着什么好坏的影响,其实很多课题与种族根本就是这两回事。 几乎所有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种族意识,因此每个民族比他族更关心本身的文化、母语和宗教是理所当然的。当这些领域受到外来的威胁时,各民族发挥内部的团结是很自然的反应。例如一个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