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森美兰州名的渊源

图片
资料来源:《资料与研究》第18期 1995年11月1日 森美兰州名的渊源 Zakiah Hanum撰/叶瑞生译     森美兰(Negeri Sembilan)作为一个州名,是以9个“州”或辽阔的“地域”组成的,并在以前各自拥有本身的管辖大臣。这些原先的“州”或“地域”即为双溪芙蓉(Sungai UJong)、南宁(Naning)、仁保(Rembau)、日叻务(Jelebu)、柔佛(Johor)(注1)、巴生(Klang)、日莱(Jelai)、乌鲁彭亨(Ulu Pahang)及昔加末(Segamat)。这以后,巴生却给了雪兰莪,日莱及乌鲁彭亨给了彭亨,而昔加末给了柔佛。     随后,森美兰的地域就由双溪芙蓉、仁保、日叻务、柔佛(注2)、乌鲁麻坡(Ulu Muar)、依纳斯(Inas)、巴希山(Gunung Pasir)、特拉齐(Terachi)及蒸甫(Jempul)组成。     历史学家将森美兰早期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最早阶段共分为四个“州”或“区域”,包括双溪芙蓉、巴生、日叻务、柔佛(注3);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中期,这时之前的四个州由九个被柔佛统治但由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管理的“州”或“区域”代替;第三个阶段即近代,它其中的四个“区域”统一成为一个立宪州属,并由一位严端(Yamtuan)统治。如今,森美兰被划分为六个行政县、即芙蓉、淡边、波德申、日叻务、仁保及瓜拉比朥。     有几位历史学家认为,名为森美兰的州属,在《马来纪年》撰写的时期,即1612~1636年时,还未出现,因为该书中并没有相关的记述。戈廷何·迪·艾勒迪亚(Godinho De' Eredia)在其于1613年所画的地图中,同样没提及森美兰这个名字。在记录至1682年的荷兰日志Dagh Register里,也没提到森美州。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森美兰是拉惹玛勒哇(Raja Melewar)于1773年被立为森美兰严端时成立的。     森美兰的原住民,可分为三个族群,即毕端达(Biduanda)(有时也称为Blandas及Mentra),柏西西(Besisi)及耶昆(Jakun)。当时森美兰的人口并不多,大都过着迁徙的生活。 ...

《资料与研究》第18期

图片
《资料与研究》第18期  1995年11月1日 目录 编者的话 华资之声 论改变旧观念    李业霖 焦点:再造地缘性组织 地缘性组织与教育事业     陈业良 地缘性组织的产业管理与经济投资     颜清文 地缘性组织与文化事业    魏维贤 地缘性组织与社会工作    陈友信 论坛 “沟通”抑或“警告”——从两名副内长的观点谈起    庄迪澎 中国海外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张应龙 砂州华裔政治:历史的沈思与寻路     诰赐 吾爱吾乡 森美兰州名的渊源     Zakiah Hanum撰/叶瑞生译 艺文赏析 逃离    文:陈秋云/图:黄天赐 绘画交流活动及其觉醒意识    蔡长璜、黄玉莹合译 学术特区:大马公民社会与国家机关 宏愿的宏愿:马来西亚的公民社会与华团     游若金 新殖民批判:扩大公共领域与影响国家机关——兼谈知识份子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    祝家华 公民社会与社会民主     黄永安 公民社会对大马华社的启示     陈友信 华巫文化交流 峇峇翻译文学系列之二——马来文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杨贵谊 国内学术研究机构介绍 为大马经济把脉——马来西亚经济研究院简介     叶瑞生 掌握时代月永博•激发人文关怀 4料5崗豹 KDN PP 7865 /2/95 «ROSA SINENSIS • ISSN 0128 - 8369 再造地缘性组织 •学术特区 /大马公民社会与国机关 ・艺文寛析/绘画交流清动及其觉醒意识 ・吾爱吾乡/森美兰州客的渊源・.; 本书的内容是在探讨马来西亚80年 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的政治 局势,当时在野的政党组成以政党联盟 的阵线,去抗衡执政了卅多年的执政集 团国民阵线,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