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5年太平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刊

图片
  2015 年太平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刊     这 本特刊 主要 概述了太平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在 2015 年的年鉴 ,强调了学校在学业成绩、课外活动和基础设施方面的 显著成就与持续发展 。它详细介绍了学校的 行政结构、教职员工 ,以及多年来的 重要历史事件和改进措施 。此外,还包含了 校友会的活动及赞助商(如东洋轮胎)的信息 ,展现了学校社区的 积极参与和支持 。     《蜕变: 2015 年太平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刊》 2015 年的太平华联国民型华文中学校刊以 “ 蜕变 ” 为主题,以 “ 勇于突破平凡,成就美丽蜕变 ” 为口号,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校园生活的忠实记录,更是一部展现学校精神、发展脉络与社区凝聚力的生动史册。这本校刊内容翔实,栏目设置丰富,全面呈现了华联国中在一个辉煌年份里的多维风貌。 一、卷首献词:高瞻远瞩的引领 校刊开篇汇集了来自社会各界领袖的殷切寄语。从 马来西亚教育部长 、 教育总监 到 霹雳州教育局长 ,他们的献词不约而同地提到了《 2013-2025 年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大蓝图》 (PPPM) ,显示了学校的办学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的脉搏同频共振。此外,学监会主席林荣华先生、家教协会主席刘天送先生 及 代校长罗进钟硕士 等校内领导的献词,则充分体现了董事部、家协、校友及校方管理层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共同愿景,为学校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华联风貌:组织与传承 此部分是了解学校的 “ 官方指南 ” 。校刊详细介绍了 校徽的含义 (象征五校合并及不畏艰难的精神)、学校的 宏愿与使命 (迈向全球,全面开发)、以及激昂的 校歌 。更值得注意的是,校刊不惜篇幅,详尽罗列了学校的 行政组织架构图 、全体教职员名单、学监会与家教协会理事名单,甚至包括了 太平、新加坡、关丹、雪隆 四地校友会的完整理事名录。这不仅展现了学校管理的系统化,更凸显了其遍布海内外的强大校友网络与深厚的历史传承。 三、峥嵘岁月:历史的回响 “ 校史 ” 是本刊的一大亮点。该栏目以 中英双语 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记载了学校从 1962 年改制创校至 2015 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校园设施的逐步完善(如图书馆、科学室、大礼堂的兴建),再到新教学楼的落成,每一个重要...

1981年北马啰喱车商业公会四周年会庆纪念特刊

图片
  1981 年北马啰喱车商业公会四周年会庆纪念特刊   1981 年北马罗厘车商业公会四周年庆典的纪念特刊 详细介绍了该公会的 历史、目标、成就和未来的愿景 。特刊中包含多位 政府官员、政界人物和行业领袖的贺词与讲话 ,他们强调了 罗厘运输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呼吁行业 加强团结,与政府合作解决面临的挑战 。同时,特刊也展示了公会通过 筹款成功购置会所 ,以及在 争取会员权益、提供保险服务和促进行业现代化 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成立日信财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推动大企业发展。此外,特刊还收录了 主要成员的个人事略 ,突显他们在商业和社会服务中的贡献。   一部行业史诗与时代缩影 《 1981 年北马啰喱车商业公会四周年会庆纪念特刊》不仅是一份庆祝公会成立四周年的纪念刊物,更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它全面记录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马来西亚华商,特别是北马地区货运业者的奋斗历程、组织结构和社会贡献。通过对其各栏目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行业的兴衰、一个社群的凝聚力,以及一个时代的经济脉搏。 一、 卷首献词:政商互动的时代回响 本特刊开篇即展示了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及槟州元首的玉照,体现了公会对国家与地方领导的尊重。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来自政界、商界及法律界精英的 “ 献词 ” ,构成了一个时代的 “ 高层对话 ” : 主席发刊词 :公会主席王连团先生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阐述了公会 “ 联络同业感情,促进团结,谋取行业共同利益 ” 的宗旨。他也直言当时运输业面临的困境,并呼吁政府体谅与改善相关法令,同时勉励同业加强团结,克服难题。 政府官员献词 :交通部长拿督李三春承认运输业存在迫切问题,并表示交通部正努力改善服务,同时希望业界合作,共同遏制贪污。槟州首席部长林苍佑医生则从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强调了高效货运服务对州和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预见了槟城大桥、东西及南北高速公路等基建项目将为运输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公共企业部长、副交通部长等也纷纷致辞,内容涉及行业纪律、燃油价格、优化运载能力等具体议题。 行业领袖与顾问献词 :全国及各州属会领袖的献词反映了业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柴油、零件、轮胎等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并强调了团结争取权益的重要性。法律顾问叶锦源律师则犀利地指出,运输业是国家税...

2008年日新独立中学毕业特刊

图片
  2008 年日新独立中学毕业特刊   日新独立中学 2008 届毕业生的 感言和赠言 ,表达了他们对母校、师长和同学的 不舍与感激 ,同时也展望了 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特刊中还收录了董事会、家教协会和校友会成员的 寄语 ,鼓励毕业生们勇于追逐梦想,铭记母校教诲,并强调了 学校的历史、校训和办学理念 。此外,特刊也记载了 学校的沿革、行政人员名单以及班级合影 ,为这届毕业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并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 2008 年日新独立中学毕业特刊》是一份承载着师生深厚情谊、记录着青春岁月、并寄托着对毕业生殷切期盼的珍贵纪念册。这份特刊不仅为即将展翅高飞的学子们提供了告别与回顾的平台,更全面展现了日新独中的教育理念、历史传承与蓬勃生机。以下是对特刊各主要栏目的详细介绍: 一、序言与领导寄语 特刊以温馨的 “ 惠存 在青春的那一页 ” 拉开序幕,寄语毕业生珍藏青春回忆,开启生命新篇章。 全体毕业生向董事、家协理事、校长及老师们致以诚挚谢意,感谢师长六年来的教导、指引与肯定,并立志学成归来回馈社会。 主席林芷绮献给毕业生的文字充满温情,强调缘分、陪伴与共同创造的灿烂回忆,鼓励大家将人生视作锻炼勇气的彩排仪式,并指出人生最大成就是找到目标出口。 董事长拿督斯里郑奕南在 “ 挑战逆境,磨练人生 ” 的寄语中,将毕业定义为终身学习的驿站而非终点,鼓励毕业生脚踏实地,在逆境中磨练意志,并温馨提醒母校永远是他们的家。 家教协会主席陈帝铃则回顾了日新 90 年的建校历史,展望即将到来的百年校庆,并期盼毕业生十年后带着成就与感恩重回母校。 中马日新校友会会长林庆忠和 日新校友会会长梁建荣 的寄语,均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装备自己,并强调珍惜同窗情谊以及校友间互爱互助的 “ 日新情意结 ” 。 校务咨询罗绍英在 “ 回顾与前目 ” 中,回顾了日新独中自 1950 年以来的办学历史,特别是 1962 年分校后的独立发展,以及电脑中心、科学实验室增设、加强纪律、教改小组等重要改革,并提及 2007 年毕业刊的 “ 沉寂的钟楼 ” 主题及其后钟楼重鸣的深远意义。 校长庄琢凤以 “ 多关注自己的生涯规划 ” 为题,表达了对毕业生离校的欣慰与不舍,提醒他们人生由选择构成,要把握当下,积极面对未来的巨大变革,并相信只要用心努力,就能开创出...

2019年培元独立中学毕业特刊

图片
  2019 年培元独立中学毕业特刊   这本 2019 年培元独立中学毕业特刊 包含了 学校的背景介绍 ,强调了其作为马来西亚华文民办学校的 华文教育使命 、 课程设置 和 办学方针 。特刊还收录了 校歌与培元颂 ,以及 董事会与代校长的献词 ,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展望。此外,特刊还详细列出了 教职员名单 、 各个班级的班委名单及简介 ,以及 学长团和三十多个联课团体(学会和球队)的执委名单与简介 ,展现了学校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的多才多艺。最后,特刊还包括了 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和毕业祝福 ,以及 乐捐名单和商业广告 。   一部承载青春与梦想的集体回忆录 《 2019 年培元独立中学毕业特刊》不仅是一本纪念册,更是一部精心编纂的 “ 时间胶囊 ” ,它生动地记录了 2019 届毕业生在培元独立中学的岁月点滴,并全面展现了这所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金宝市的华文独立中学的精神风貌。特刊以 “ 群雁南迁 ” 为喻,巧妙地将毕业生六年来的求学历程比作一场艰辛而团结的迁徙之旅,寓意着他们即将各奔东西,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本特刊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栏目: 一、卷首语与学校概览 特刊的开篇以 雁群迁徙的意象 贯穿全文,象征着学生们六年中学时光的互相扶持与共同成长。编者鼓励毕业生们,即使前路坎坷,也要像雁群一样勇往直前,团结协作,在 “ 山外更有筑梦乡 ” 的信念中浴火重生。 紧接着,特刊详细介绍了 培元独立中学的背景与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华族民办学校,培元独中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发展母语教育为己任,同时强调掌握国语和英语的重要性。其办学方针和课程纲要遵循董总的指导,并根据需要增添英文补充课本。学校的宏愿、使命和方针清晰地展示了其 “ 德、智、体、群、美、劳 ” 六育并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哲理思想、爱己爱人、忠爱国家的优秀人才。此外,特刊还列出了 “ 培元十信条 ” 和校歌,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文化核心与价值观。 二、师长献词与教职员风采 这一栏目收录了来自学校管理层的殷切期望与祝福。董事长杨汉保先生在献词中,以董事部为筹建学生宿舍综合大楼而奋斗不懈的精神为例, 勉励毕业生们要自立自强,面对困难时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 。代校长刘婉冰硕士则祝贺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