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

 

2021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

 


2021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详细记录了该校在1982年至2021年间的发展历程、教育改革及重大事件。特刊内容涵盖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调整、师资培训以及各类学生活动,特别是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挑战时,学校如何适应并创新教学模式。此外,特刊还收录了教职员的寄语和学生的毕业感言及作品,展现了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2021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是一份旨在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留下珍贵回忆、提供人生指导并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的特刊 [NEW SOURCE]。它不仅是告别中学时代的纪念,更是开启人生新里程碑的期许。特刊融合了校方、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展现了兴华中学在特殊年份下的坚韧与活力。

特刊的主要栏目及内容详述如下:

  1. 献词 这份特刊以多位重要人物的献词开篇,为毕业生送上祝福与期许。
    • 兴华中学董事 拿督李平福的献词表达了对毕业生完成中学学业的喜悦和自豪。他特别提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教育挑战,并赞扬师生积极调整教与学步调,在混合学习模式中寻找稳定规律。他鼓励毕业生勇于面对新常态,成功突围,发扬爱国、爱家、爱校的兴华人精神,并祝愿毕业生鹏程万里。
    • 家教协会主席 刘金城的献词指出,疫情虽然打乱了常规生活,甚至没有了实体毕业典礼,但彼此祝福的心意不曾缺席。他强调疫情下的历练将成为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鼓励兴华人永不放弃的努力以见到最好的自己,并坚守初心、学会感恩、勇于担当。他提醒毕业生,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要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未来的路充满无限可能。
    • 校友会主席 叶进来的献词回顾了毕业生六年多彩的中学生活,强调了师生情谊和华文教育的社区支持模式。他提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学、自律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升学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因为母校和校友会将是他们的靠山。他同时呼吁学生传承华教,并在未来回馈母校和华社。
    •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董总)主席 陆大绵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教总)主席 戴庆意也分别送上简短而深刻的祝福。陆大绵以诗句六载校园习新知 顺流逆流继努力 迎风破浪唐新航 鹏程万里凌云志鼓励毕业生。戴庆意则提到疫情下线上教学的适应,并期盼能够恢复实体毕业典礼。
  2. 学校发展与教育理念 特刊通过多处内容展示了兴华中学在教育发展和理念上的坚持与创新:
    • 课程调整与教学模式:学校在课程上进行调整,例如高中部文商科班细分,并强调新闻写作、美工、会计专业等。疫情期间,学校采取网上授课,培养学生的自律及自学能力。学校也致力于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推动科技活动和多媒体教学。
    • 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学校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举办研习与讲座,提供电脑应用课程,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攻读硕博士学位。校方甚至设立教职员福利慈善基金,以减轻教职员的生活负担。
    • 硬体建设与学习环境:学校不断改善硬体设施,如语言实验中心、更新电脑教学中心设备、兴建教学大楼和综合大楼学生宿舍、科技大楼,以及将教室全面提升为智能课室。潘斯里陈开蓉董事个人承担并策划下的兴华园成为学生喜爱的地方。
    • 教育宗旨与核心素养:学校提倡学生筹款活动也是教育管道家长们行动起来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办学宗旨是通过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培养起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苏进存校长强调全面贯彻八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鼓励学生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大习惯,涵养健康身心。学校还增设公民教育课程,加强法治与民主精神。
  3. 学生风采与毕业感言 这一部分是特刊的核心,收录了每位毕业生的个人简介与感言
    • 个人简介:每位毕业生都提供了自己的姓名、学号、生日、联系方式,并配有一段由他人撰写的个性化简介。这些简介描绘了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如乐观开朗、内敛沉稳、善良友善、心思细腻等)、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绘画、阅读、追剧、打游戏等),以及一些独特的个人特质或小故事。这些生动的描述让每个学生形象鲜明,富有青春气息。
    • 毕业感言:感言部分是学生们对六年中学生活的深情回顾与展望。其中充满了对师长、朋友、家人的感谢,对过往时光的不舍与怀念,对疫情影响下特殊毕业季的无奈与遗憾(如错过实体课、运动会、班级赛等),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梦想(如鹏程万里、实现理想、保持初心、回馈社会)。许多学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在兴华中学所获得的成长与蜕变,以及成为兴华人的自豪。
    • 班级感言:除了个人感言,特刊还收录了各班级的集体感言(如高三理忠、高三文商义、高三文商和、高三文商礼、高三文商勇等)。这些感言从集体视角描绘了班级的氛围、同学间的互助(尤其是在网课期间的协同学习)和友情,以及共同面对挑战的团结精神。它们强调了疫情虽然带来遗憾,但也促使班级成员更加珍惜彼此,共同努力。
  4. 校园生活与特色活动 特刊记录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现了兴华中学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
    • 传统节庆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新春醒狮采青贺岁运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重要的筹款活动。学校还举办新春园系列活动,包括挥春、剪纸、射灯谜、抛柑等,营造浓厚的新年气氛。
    • 校庆与教师节:每年举行盛大的校庆和教师节庆典,主题多样,旨在展现师生学习成果和凝聚兴华人精神,例如兴海同舟向兴力兴空传奇抗疫前进
    • 成年礼:为高三生举办的成年礼是学校的特色活动,旨在端正青年的价值观,培养感恩、责任与奋发的精神。
    • 学术与科技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学术竞赛(如电脑解题大赛、数学比赛、陈嘉庚常识比赛、独中科学营等),以及科技创意比赛、网页设计竞赛。还开设天文台、举办天文学识营和观测活动。
    • 文艺与体育活动:特刊中提到了华语歌曲创作比赛、华语/国语话剧比赛、三语创作比赛、管乐团公演、戏剧社公演、美术展、现场绘画比赛、班际合唱比赛,以及田径锦标赛、球类赛、越野赛跑、游泳比赛、跆拳道锦标赛 等,展现了学生在多方面的才能。
    • 社会服务与生命教育:学校推展社会服务计划,培养学生关心世界的能力和人文关怀情操。同时,通过讲座、户外学习等方式深化生命教育,如孝恩墓园的探索生命活动。
    • 疫情下的创新:在疫情冲击下,学校积极创新,将许多活动转移到线上进行,例如好时代云学习系列活动(包括有氧操、天文分享、生涯规划、电影分享、政治讨论等),线上招生说明会 和线上读书会,体现了学校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努力。

这份特刊不仅是对毕业生六年中学生活的全面回顾,更是对兴华中学百年树人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它在记录过去、展望未来的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兴华人秉持初心、勇于追梦,并在变幻的世界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

柔佛慈善老人~拿督许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