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
2022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
巴生兴华中学2022年的毕业特刊,记录了该校在过去几年间(尤其是2017年至2022年)的各项重要事件和活动。特刊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学术成就、课外活动、师生培训、社区服务以及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应对措施。此外,它还收录了教职员的赠言、毕业生的感言及作品,并刊登了多项广告和赞助信息。整体而言,特刊展现了学校丰富的校园生活、坚韧的教育精神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2022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是一本汇集了毕业生心声、学校发展历程与丰富校园生活的珍贵出版物,它不仅承载着师生们对过去六年时光的深情回顾与美好祝愿,也特别记录了在新冠疫情特殊背景下,兴华人如何“不错过这场危机”、逆流而上共同创造的教育奇迹。
以下是特刊各主要栏目的详细介绍:
1.
献词 特刊的开篇是来自学校三机构(董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领导及教育界重要人士的多篇献词。这些献词共同构成了对毕业生的期许和祝福。它们一致指出,高中毕业既是一段教育历程的结束,更是一段新人生旅程的开始。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导致大部分高中生涯居家在线学习的特殊经历,师长们肯定了同学们坚定走过考验、丰富人生历程的毅力。献词中强调了兴华教育“全面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鼓励毕业生以“恢弘的视野与宽阔的胸襟,创造幸福人生”。同时,也期勉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持“真、善、美”,守住初心,砥砺前行,并积极应对脆弱、动荡、复杂的世界。
此外,献词中还特别提到了兴华人应具备的特质:不愧为兴华人,勇往直前,不断努力实现美好梦想;永不放弃且越战越勇的精神;学会应对压力、挫折与逆境,心存正能量,保持乐观,积极努力。校友会主席呼吁毕业生加入校友会,协助母校发展,而董总和教总主席则强调华文教育的传承与回馈母校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如副董事长余安
和校长苏进存 也重申了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持续改善、师生福利的提升,以及兴华教育八大核心素养(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学生敦品励学,做“学习的主人”。
2.
学生简介与感言 这一部分占据了特刊的大量篇幅,是特刊的核心内容之一。“简介”细致描绘了每一位毕业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在校表现。例如,杨宇燮
被形容为“发光的金子,也是萌芽的种子”;吴靖彖 是“好的聆听者”和“开心果”;吕敦绮 “看似凶且高冷,实则呆萌”。这些简介生动地展现了兴华学生多元而鲜活的形象。
紧随简介的是学生的“感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与不舍。许多同学回顾了中学六年的成长历程,提及了从青涩懵懂到懂得承担责任的转变。疫情对高中生活的影响也多次被提及,同学们从中学会了适应和成长,并从中获得了珍贵的回忆与经验。毕业生们纷纷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期待“有生生不息的热爱,如星灿烂,如风自由”,并祝福彼此“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3.
班级介绍 特刊中收录了各高三班级的介绍,如高三理孝、高三理仁、高三理信、高三文商义、高三文商平
、高三文商礼 、高三文商廉 和高三文商智 。每个班级都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班级的集体记忆、师生互动以及在疫情下的共同成长。例如,高三理仁被形容为“活泼热闹的大家庭”,班导李贤丽老师“最温柔的‘母亲’”;高三文商义的同学间拥有“默契和配合”,朱伟杰老师像“朋友一样”。这些介绍展现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师生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学业和活动中共同努力的画面,即使在疫情的阻碍下,班级活动也充满了创意和温情。
4.
学校活动与发展 特刊详细记录了学校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努力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学校致力于提供全方位教育,培养“人文科技素养,有自主发展素养的学生”。这包括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措施,如通过“PDCA”精神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学、自律能力;学习“领导力7大习惯”进行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通过“互助共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云端科技平台”进行专题研究,提升科学与数位素养;以及通过“晨读”和“主题阅读”培养阅读素养。
在重点推进措施方面,学校自2015年起全面落实常态分班,并不断拓展教学模式,建构班级学习共同体。学校还实践了社会服务计划,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和人文关怀的情操,并筹设了“创客空间”激发创新热情。课程方面,增设了初三音乐课程,更新电脑课程,推动云端科技应用,并拓展社会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行政组织上,成立了“升学与国际事务处”以更好地辅导学生升学和进行国际交流。
硬件设施的改善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包括耗资近200万令吉全面冷气化学生宿舍和课室,以及潘斯里陈开蓉董事在子女支持下巨额资助的校园翻新重建工程,如太阳能工程、网络重置、闭路电视更新、精明课室的全面提升
等,旨在提供更优美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特刊中还收录了大量各类活动的记录,涵盖了文化节庆(如新春园)、学术竞赛(如全国陈景润杯中学数学比赛、全国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全国独中科学营、国际高中青年科学创新营)、体育赛事(如巴生学联田径赛、越野赛跑、游泳锦标赛)、艺术表演(如班际合唱比赛、相声专场、口琴演奏会、华乐团演奏会、管乐团演奏会、舞展)、师生培训与交流(如雪隆森华文科教学分享交流会、教师专业成长读书会、台马合作入班观课、生涯规划工作坊、外语学习营)、社会服务(如净街运动、希望之谷社区服务)以及图书馆推广阅读的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兴华中学多元、活力、全面发展的校园生态。
5.
教职员赠言 这一栏目汇集了多位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毕业生的赠言。这些赠言饱含深情,鼓励学生在面对未来挑战时,保持健康身心,乐观向上,继续学习和成长。例如,副校长许梅韵赠言“待人处事,礼义廉耻。心有方寸,路宽志远”;辅导处主任谢广婷鼓励“Be
completely humble and gentle; be patient, bearing with one another in love”;国文老师则以马来文寄语“Hidup bukan untuk berfikir
semata-mata tetapi mesti bertindak.”(生活不只是思考,更要行动)。这些肺腑之言不仅是祝福,更是人生哲理的启迪。
6.
学生作品 特刊收录了精选的学生作品
,包括美术作品(如硬笔字、绘画)和文学创作(如散文《路》、《隔膜》、《仲夏夜之梦》、《雨伞》)。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例如,散文《路》探讨了人生道路的选择和迷茫,鼓励“乌龟”般地前行,而不是“兔子”般地错过风景 ;《隔膜》则批判了刻板印象,呼吁打破种族、经济地位间的隔膜,实现人类的团结友爱
。
7.
学会介绍 该栏目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多个学会 ,包括美术学会绘画组、桌游学会、管乐团、学长团、男童军团、校史馆服务团和体育处。每个学会的介绍都涵盖了其宗旨、活动内容、负责老师、指导教练以及执委名单等。这展现了兴华中学课外活动的丰富性和对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视,例如,美术学会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技巧
;桌游学会则通过桌游培养学生的谋略和互动能力 ;管乐团致力于提高演奏水平和推广音乐知识 ;学长团和童军团则注重培养领导力和服务精神 ;校史馆服务团则融入新生代活力,培养史学资料分析与活动策划能力
。
8.
鸣谢与广告 特刊的最后部分是鸣谢
和广告
。鸣谢页面指出毕业特刊的封面设计理念是一个桌游关卡,寓意人生关卡,并感谢排版股、老师指导以及全体高三生的配合。广告部分则展示了支持学校出版特刊的各类企业和商家,涵盖牙科用品、电商仓储、物流、教育咨询、IT服务、建筑、餐饮、DIY用品、健身房、汽修等多个行业,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兴华教育的支持。
总而言之,《2022年巴生兴华中学毕业特刊》是一本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出版物。它不仅记录了毕业生在兴华中学六年的成长足迹、学习成果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通过多角度的呈现,展现了学校在教育理念、硬件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的不断进步。这本特刊是毕业生们青春的见证,也是兴华中学作为一所优质学府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