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左翼运动史(1938—1990)~第一章 绪论

砂拉越左翼运动史(1938—1990) 第一章 绪论 近现代世界社会运动史,可归纳为两大派系斗争史,即左右两派的反复交错的斗争过程。左派代表的是推动社会改革、 逬 步、反对殖 民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右派代表的是保守和维护旧制度,保卫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官僚既得利益(注 1 )。 由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不断向外扩张,特别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势力膨胀,他们疯狂地向世界各地伸出侵略魔爪,寻找殖民地,谋取原料资源供应地,因而形成了一、二百年来左右两派反复斗争史。 砂拉越位于婆罗洲岛 (Borneo) 又称加里曼丹岛 (Kalimantan) 西北部,西北面和汶莱国 (Brunei) 相邻,有一条狭长砂拉越领土插在汶莱领土中间,把汶莱分成两部份;东部与沙巴 ( 前称北婆罗洲 ) 接界;北面是南中国海,有很长的海岸线,约 450 英哩( 724 公里 ) ;南边有约 900 公里边界线与印尼加里曼丹省接壤。 公元 1841 年前,砂拉越是属于汶莱的领土。 1838 年 8 月 15 日英国人詹姆士•布律克 (James Brooke) 由新加坡乘英国军舰“勤皇号 " 到古晋,参加汶莱苏丹镇压土人的反抗斗争。 1840 年 8 月 18 日,他再来到古晋,协助苏丹“平乱”,要求割让土地为“酬劳”。结果,苏丹于 1841 年 9 月 24 日割让出今天的晋汉省的土地给布律克建立拉者 (Rajah) 王朝。 随后,布律克强势逐渐扩占了整个砂拉越: 1853 年占领第二省、 1861 年占领第三省、 1883 年占领第四省、 1890 年占领林梦县、 1905 年占领老越县。这样,经过三代布律克的不断侵略扩张,拉者 (Rajah) 王朝统治的砂拉越领土达 4 万 8 千 3 百 42 平方英哩 ( 见附图 ) ,相等于 12 万 4 千 4 百 49 平方公里。布律克王朝名义上是独立国,实际上是英国的另类殖民地。因而从 1841 年到 1941 年日军占领前的一百年间,发生无数次大小不一的民族反侵略反迫害斗争。这些抗争应视为左翼运动的前奏曲。因此,在研究探讨左翼运动史整个过程之际,必须先浏览这一百年间主要的几宗民族反迫害的抗争。 布律克王朝统治的一百年间,是通过对伊班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