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经济政策的角度谈我国的病态社会
当代马华文存 3 经济卷 • 80 年代 从新经济政策的角度谈我国的病态社会 陈凯希 新经济政策( NEP )的目标堂而皇哉 即通过“重组社会”及“不分种族消灭贫穷”,以纠正经济上的不平衡,达致国家稳定和全民团结的目标。它计划把土著的企业拥有权,由 1970 年的 2.4% 提高到 1990 年的至少 30% 。 NEP 强调社会重组是建立在经济成长(每年 8% )的基础之上,而非采取 “ 劫甲济乙 ” 的手段,也就是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必须基于一定的国家经济成长率才能进行。它预期 20 年后( 1990 年),国民团结将获得加强,而非削弱。 NEP 推行的结果及其所产生的问题 17 年来, NEP 的执行经成为越来越具争论性的问题。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大衰退,弱化了 NEP 的 “ 经济基础 ” ,所谓 “ 扩大的经济蛋糕 ” 未见扩大,反而出现诸多难题,引起行政或执行偏差以及社会分化等方面的批评。 •首先,在经济成长方面,东南亚各国均预期今年将取得相当的增长率,即新加坡 5.6% 、泰国 6%-8.5% 、南韩 8.5% 、台湾 10% 、印尼与菲律宾 3% 。然而,拥有丰富天然资源的我国,却预期只有 1.5% 的增长,远远落在他国的后头。 •在没有经济成长的情况下,仍然硬性执行 NEP 有关公司股权、就业、升学等方面的目标,导致恶性的种族极化与社会不安,损害政治稳定与国民团结。 •一方面喊出 “ 不分种族消灭贫穷 ” 的口号,事实上却是贫穷的华印人想获得廉价屋、土地、执照、奖学金、升学及就业的机会却极其有限。这种既声明所有贫穷的各族人民都会受到帮助,又同时表示其中一些人没有权利分享国家经济成长的果实现状,正好说明了 NEP 的 “ 重组社会 ” 目标与 “ 不分种族消灭贫穷 ” 的目标,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论调。 •在种族主义者的包庇下, NEP 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始终存在着,甚至蓄意制造偏差,歪曲 NEP 的原则,为彼等的个人及政治目的服务。而国家财富则在巧取豪夺和巧立名目的情况下,日益和迅速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马来权贵、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