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图片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 作者: 张伟然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4-10-1 页数: 377 定价: CNY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1102000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唐代十道图 图2—1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湘江水系图 图4—1十五国风图 图4—2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Ⅳ1《诗经》鸟类表 表Ⅳ2《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Ⅳ3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明代陈第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由...

南大问题评论集[再增订]

图片
  南大问题评论集[再增订] 傅孙中•编著 编著者 : 傅孙中 出版者 : 傅孙中 012-2898182 承印者 : 益新印务有限公司 排版    : 中美电脑打字排版中心 定价    :RM25 出版日期 :2012 年 5 月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自序 回首 45 年 傅孙中   这本《南大问题评论集》曾经 2 次增订。初版于 1978 年 6 月出版,内容包括 “ 南大学位问题 ” 及 “ 南大发展问题 ” ,获得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及雪兰莪福建会馆 “ 双福文学出版基金 ”1977 年度评论组优秀奖。 1984 年正月增订,内容增添 “ 南大被关闭问题 ” 。 2012 年 5 月再增订,内容增添 “ 续办南大问题 ” 及附录两篇文章:〈“情义 ” 比 “ 权位 ” 更可贵〉及〈玻璃蹲先生小传〉。这两篇文章对我人生经历来说意义深长,故附录之。   我所以一再增订,增添篇章,是要保留比较完整的历史记录,供人追思参考。   我担任马来亚南大校友会理事 30 年,由副总务到会长,退下任秘书,接着副会长、署理会长及会长。身任领导,不论那个职位,只要肯负责,敢担当,身体力行,都会获校友重视。   我于 1994 年代表南大校友会被选为隆雪华堂副会长,后又以隆雪华堂代表身份被选为华总中委及文化部主席。在 4 年任期内曾举办: 4 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将这些世界著名学者的论文,由华总编印成册出版。又曾出版《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篇》全 3 册及《马来西亚华人节日风俗》。华总每 2 年举办一次 “ 马华文学节 ” ,我曾出任工委会主席 3 届。又曾担任 “ 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 ” 工委会主席,领导全国领导性华团及著名学者,开会讨论拟定《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 , 并于 1997 年 10 月 12 日全国华团大会通过后出版,作为全国华团在新形势下推展文化活动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纲领。   华总所推广的上述文化、文学与出版活动,作为文化部主席,出身南大校友会,我始终不敢忘记华社对南大人的期望,力求把工作做好。   这本《南大问题评论集》再...

最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图片
  最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李炯才著 一九二四年生于马来亚北海,槟城钟灵中学毕业,伦敦专科大学新间系学士。曾任星槟日报、星洲日报、南洋商饭、海峡时报的记者、采访主任。一九五九年开始从政,历任新加坡国会议员、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文化部政务部长、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等职。先后使外多次,曾任驻埃及、印尼、日本、韩国、巴基斯担、南斯拉夫等国大使,一九八八年退休。若有《出使八国记》 ( 远流 ) 、《政治与生活》、《印尼 —— 神话与现实》等书,并有英、日文版本。 远流出版公司 本土与世界丛书 ⑪ 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作者 / 李炯才 发行人 / 王荣文 出版者 /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 184 号七楼之五 邮拨 /0189456-1 电话 /365-3707 传眞 /365-8989 发行代理 / 信报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365-1212 传眞 /365-7979   封面设计 / 陈栩椿 & 百异工作室 著作权顾问 / 萧雄淋律师 法律顾问 / 王秀哲律师、 董安丹律师 电脑排版 / 正丰电脑排版有限公司 电话 /776-1201 印    刷 / 优文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262-2379 □ 1989 (民 78 )年 7 月 1 日初版一刷 □ 1994 (民 83 )年 8 月 1 日初版二刷 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 1295 号 售价 180 元(缺页或破损的书,请寄回更换) 版权所有 - 翻印必究   ( Printed in Taiwan ) ISBN 957-32-0853-9   目次   樱花与叶 第一章 富商与军阀 第二章 伟大的母亲 第三章 钟灵中学 第四章 滔天罪行 第五章 记者生涯 第六章 星洲日报 第七章 马共兴衰 第八章 民主同盟 第九章 在伦敦寻到政治方向 第十章 玛莉亚赫独暴动事件 —— 马来种族主义抬头 第十一章 万隆会议 第十二章 伦敦马来亚独立会议 第十三章 勾心斗角的南洋商报 第十四章 无...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年~1972年)

图片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 (1952 年~ 1972 年 ) 马来亚下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   总目录   总序 党史工作委员会名表 历届中央领袖 历届中委会名表 历届全代会、特大日期、地点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劳工党成立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泛马劳工党时期 第四章:马来亚劳工党的起步 第五章:社阵的成立与 1959 年大选 第六章:党的建设与发展 第七章:五邦左翼政党反对马来西亚 第八章: 2 · 13 与群众斗争的开展 第九章:主辅路线的确立 第十章:群众斗争的开展 第一章:抵制 1969 年大选 第十二章:结论 参考书目   出版者: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 承印者:东方企业有限公司   总序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马来亚劳工党的历史则是马来亚各族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关键时刻及取得不完整独立之后,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进步与繁荣的新社会,而开展反帝、反殖、反封建主义的议会斗争和群众斗争的记录。只有认识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才能知道我国左翼的一贯政治信仰和理想,及前辈们对争取国家独立,摆脱英殖民主义者的控制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斗争的过去、现在,并展望前进的道路。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澜壮阔的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了不可阻挡、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   为了把祖国从英殖民主义压迫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马来亚的革命前辈和反殖战士,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战线上、在法庭上和扣留营里,跟英殖民统治者和国内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包括自由和性命的惨重代价,发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英殖民主义者在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为了挽回全面覆灭的命运,只好扶植亲殖民主义的政党上台执政,表面上「还政予民」,让马来亚独立,实际上则继续在幕后操纵,确保英殖民主义者在我国的利益。   因此,马来亚的独立是我国各族人民、各党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