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十二章 独立后华文教育

图片
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第二册) 第十二章 独立后华文教育 郑良树 前言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常遭受外来的影响和干扰。所谓外来的,指的是马来民族、政府对华教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华教的处理方式。长期以来,困扰着华社以及影响了华教的几个核心问题是:     1. 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单语教育 ( 国语——马来语 ) ,还是多语教育?     2. 是不是只有单语教育才能团结、认同及效忠国家?     3. 一个未经认真论证的命题,是否可以用来成为推行单语教育的理由?     上述三个核心问题,在国家还没独立之前,就一直困扰着华教、华社以及国家;独立之后,它们甚至于多次冲击了国家的安宁,成为国家重大的事件,历久而不衰。一直到今天,华教还是国家重要课题之一。 ( 一 ) 一连串的教育法令     虽然国家在 1957 年 8 月 31 日摆脱殖民统治的枷锁,成为一个领土完整、行政自由及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华文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但未曾因“三大民族自我当家”而抒缓或解除,反而由外来殖民地势力转变成为内部民族对民族的挤压,文化对文化的吞噬,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危和灾难。     这种情形反映在现实上就是:教育报告书及法令发布得更加频仍,其内容也愈来愈苛刻、严厉。     就在国家宣布独立的前夕,也即是 1957 年 3 月 7 日,联盟政府通过了新的教育法令。法令基本上是 1955 年 ( 拉萨报告书 ) 的延续和加深,涉及的范围及遗留下来的问题非常辽广,其中最为华社担忧及反对的是:     一、华文中学改制的问题     渊源自《 1952 年教育法令》的 ( 拉萨报告书 ) ,将全国小学分为:     (a) 以国语 ( 马来文 ) 为教学媒介的国民小学; ( 注 1)     (b) 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