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马智礼:数据科学家需求增 STEM学生逐年减

图片
中国报2019.03.13 马智礼:数据科学家需求增 STEM学生逐年减     (吉隆坡12日讯)教育部长马智礼指出,尽管从2013至2017年,国内对数据科学家的需求已增加15倍,然而就读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学(STEM)的学生人数,仍逐年下跌。     “根据报告,电子产品及服务(领域)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7%,预计在未来4年,该领域将占我国GDP的44%。     “在2012年,有48%学生选修STEM,但是去年相关学生人数只有44%,这代表平均每年减少约6000名学生修读STEM。     “更令人担心的是,逾半的学生没有达到专研STEM进阶课程的最低门槛。”     马智礼今日出席亚洲英国科技教育领导峰会及展览时(BETT ASIA)说,当局需更努力,鼓励学生成为我国迈向科技国的一分子。 偏远学校实行     他透露,当局未来推行STEM相关政策时,将落实3大方向的转变,即提高学生对学习STEM的兴趣、扩大STEM课程的教学地区,让更多乡区及各阶层人士,包括特殊儿童及贫困家庭学生,获得相关课程学习机会,及扩大STEM教学的课程纲要。     “今年我们会在内陆学校展开试点计划,把STEM教学带到这些偏远的学校,并与校方合作,举行实验性活动及让(学生)拥有接触STEM教学潜能的机会。”     马智礼也说,当局乐见教育部合作夥伴,即大马微软的付出,即让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有机会接触STEM教学,并指政府欢迎该公司参与更多类似举措。     在场者有汶莱教育部长拿督韩查苏莱曼、菲律宾教育部副秘书长马德及论坛协调员海耶斯。 探讨增阅读艺术元素     马智礼披露,教育部将探讨在STEM教学中增加多两项元素,即“R(Reading,阅读)”和“A(Art,艺术)”,并将课程进阶为“STREAM”,以彰显STEM教学对人们生活层面的重要及关联性。     他引述美国物理学家威廉菲利普斯谈话,“注重语法及写作技能的课程,就如数理科目对发展科学事业一样重要”,并指教育部将与教师携手,通过跨学科项目,推广“STREAM'’教学,让教师在教学中...

学生增3倍 课室不足 丘晒园华小筹400万建校

图片
南洋商报2019.03.13 学生增3倍 课室不足 丘晒园华小筹400万建校     (芙蓉12日讯)被列为微型学校的芙蓉丘晒园华小,在短短6年来,学生人数增涨超过3倍,导致面对课室不足,校方被迫使用科学室及多媒体室充当课室。     丘晒园华小曾是全国瞩目的“集装箱华小”,在告别集装箱,新校舍于2014年启用后,学生人数激增,从2014年的88人,增加至如今的288人,明年预测将飙升至350人。 学生人数逐年增     2020年的一年级新生报名人数如今已达89人,校方预测会继续增加,可是现有的课室却无法负荷,因此董事会决定增加新课室楼,以容纳逐年增加的学生人数。     该校董事长拿督叶国文于今日召开记者会,宣布主办丘晒园华小“十大义演筹募建校基金晚宴”记者会上,这么表示。 兴建工程6月动工     叶国文披露,兴建18间课室的三层楼校舍耗资400万令吉,同时新校舍与原有校舍衔接起来合拼成“四合院”式校舍,两边衔接教师行政楼及图书馆,院内空间作为多用途广场。 .  他说,工程可在6月份动工,预料明年年尾可完成,因此希望通过“十大义演”,获得华社及商家的大力支持。 卓少军:放眼5年后发展 校舍以B型作为规划     建委会主席张志远说,该校有9间课室,可是今年却开了11班,使到科学室及多媒体室用作充当课室,而今年年尾毕业的6年级只有一班,明年一年级却要开3班,因此明年也要把辅导室及视听室作为课室。     他披露,该校占地4.5亩,若加上即将兴建的3层楼校舍,土地已应用一半。     董事部财政卓少军说,尽管该校学生人数已属于B型学校,不过在教育部还是属于微型华小。     不过,他说,虽然是微型华小,可是该校在兴建校舍时,是以B型作为规划,并放眼5年后的发展,为未来做好准备。     出席者有筹委会主席拿督林文亮、马来西亚Carlsberg集团市场活动策划执行员郑晖扬、销售代表蒋伟雄、《南洋商报》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中国报》森州经理梁福源、筹委会副主席蔡振贤、建委会主席张志远、财政卓少军、总协调关书达、家协主席李顺发、查账赖锦威、校长李治木强及纪...

雪隆华校董联会促教部正视华小师资荒问题

图片
中国报2019.03.13 雪隆华校董联会促教部正视华小师资荒问题      (吉隆坡12日讯)雪隆华校董联会促请教育部严正看待华小师资不足问题。     该会今日发表文告说,根据教总所做的资料统计,在收到西马半岛432所华小所给予的回复中,教学教职空缺超过300名,加上今年预定退休的教师人数,全国华小教师空缺将超过400名;雪州的教师空缺比较多,多达122位,该会希望教育部尽快著手克服这个难题。     文告指出,在过去的两个月,有华小因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因而需靠董家教自掏腰包聘请临教和代课老师。单单是雪州华小,今年1月和2月,已耗费超过24万令吉的聘请费。     该会希望教育部能正视这个问题,避免加重华小董家教的负担,而引起民怨。     “大部分华小的董家教是无法长期负担这笔庞大的聘请临教费用的,而在教师不足的情况之下,其他老师必须分担一些上课节数,这种做法只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不符合教育部长马智礼所强调的‘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快乐学习’原则。”     文告说,教育部日前发出招聘500位英文科临教,以让教育部能发出临教批文给有需要的学校,但实际上,根据教总的调查,华小也缺乏其他科目的教师。     因此,雪隆华校董联会吁请财政部长林冠英应该特别拨款给教育部,好让教育部有预算以发出其他学科的聘请临教批文给全国有需要的华小,让各校可以在第一时间聘请临教填补空缺。     该会认同教总的意见,促请教育部尽快开办假期师训班,以培训临教成为合格教师,以更快的方式来解决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

梅英权:师资不足待解决 华中华裔教师比率低

图片
星洲日报2019.03.12 梅英权:师资不足待解决 华中华裔教师比率低     (巴生11日讯)巴生光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家教协会主席梅英权指出,副教育部长张念群必须关注华裔师资不足问题,而这也是我国国民型华文中学近十多年来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有些华中的华裔教师比率已低于30%,如果这种情况再不解决,我担心有朝一日,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将会失去华中特征,以致华中无法继续保存中华传统文化。”     他日前出席该校家协举办的“第46届家协会员大会暨颁发清寒子弟助学金”仪式上指出,家协在校务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成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桥梁,如此才能让校务发展更为顺利。     “这两年来,本校董事部在提升学校的硬体设备不遗余力,包括设置冷气大礼堂、建设5层楼活动中心、翻建学生厕所等,耗资约400多万令吉,惠益莘莘学子。” 刘春利:关注孩子校外行为     同时,家协顾问刘春利校长表示,他希望家长能和校方紧密合作,并关注孩子在校外的行为举止,以减少学生纪律问题。家长可到校和老师商讨孩子的纪律,共同找出解决方案,以免问题更趋严重。     董事长谢璇苞则表示,现今科技发达,有其利与弊,因此家长须督促孩子谨慎使用。     他说,董事部的职责乃是捍卫华教教育,提升学校设备及文化活动,呼吁家长能以最热忱的心慷慨解囊,共囊义举,为光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子弟谋求福利,发扬中华文化。     出席者包括光华国中家协副主席邱德利、秘书江美月、财政杨碧珠、理事高日云、张荣杰、陈丽丽、刘美风、洪丽美、张丽萍、陈菀羚、刘美云;陈秀勤、王瑞真、查账黄萤萤及佐哈拉比等。

考试理事会:平均积分2.80 STPM成绩大跃进

图片
星洲日报2019.03.12 考试理事会:平均积分2.80 STPM成绩大跃进     (沙登11日讯)马来西亚考试理事会主席拿督祖阿兹哈宣布,2018年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试的整体成绩,即平均累积(PNGK)取得2.80,比2017年的2.76写下不俗的进步。     他形容,这是令人感到鼓舞的表现。 666人考获4.00满分     他说,2019年在STPM考试考获4.00满分的人数达666,比起2017年的485人增加了0.42%;而在这666人之中,有489人或73.42%是来自B40群体,皆考获4.00满分。     统计显示,2018年的华文科考生共有293名,比2017年的262人微增;其及格率也微降,即从2017年的87.40%降至2018年的85.32%。     祖阿兹哈今日公布2018年STPM成绩时说,2018年共有4万2849名考生参加STPM考试,其中有3万8262人来自文科,占89.29%,另有4587人来自理科(或10.71%)。     他披露,2018年STPM在5科及4科考获全及格的考生,已增加至3万1741人或74.08%,比2017年的3万1002人(72.02%)出现略升。 城乡PNGK分数鸿沟缩小     他说,考获PNGK 3.50及以上的人数也上升,即从2017年的6408人增至2018年7129人(16.63%);而考获PNGK 3.00及以上的人数也上升至1万8113人(或42.27%)2017年的1万7423人(40.48%)出现上扬。     他表示,由于考获PNGK 2.75的考生人数增加,占56.90%,所以成功申请进入政府大学的机会肯定更浓,反观2017年只有55.19%的比率。     “在城乡方面的PNGK分数鸿沟也获得缩小,也就是从2017年的0.03差距收窄至0.01分,出现几乎相近的水平,2018年城考生取得2.80的PNGK,乡区则取得2.79。”     同时,他说;2018年STPM考试考获5A和4A的考生人数,也从2017年的521人(1.21%)上扬至2018年的673人(或占...

增加培训师资 确保英教数理政策成功

图片
东方日报2019.03.11 增加培训师资 确保英教数理政策成功     (吉隆坡10日讯)全国教师专业职工会促请教育部,增加对教师的培训,以确保英语教数理科的政策成功。     教专总秘书陈发福表示,目前全国能够以英语执教数理科的教师人数,依然有限。     『提供双语课程计划(DLP)的学校应该受关注,而此事不能只放手交由校方负责而已。教育部也必须确保校长通晓英语,以便他们能够在毫无障碍的情况下,推行有关计划。』     早前,首相敦马哈迪指出,政府将允许以英语教数理科,但以国语教学数理科的方式也会同时进行。     双语课程计划是在2016年开始于国小和国中推行,让符合资格的校方选择,采用英语教学数学、科学、信息及通讯工艺。     同时,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人力发展系讲师沙益达教授担忧,采用英语教学的教师能力,或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产生混淆。     『在小学阶段,即使教师能力稍微不足,依然能够以英语授课,惟在中学阶段就会产生问题,需要一定的英语熟练程度。』     马来西亚英语教学协会(MELTA)主席卡纳古玛兰教授指出,以双语教学的方式能够再加以改善,确保学生的英语和国语掌握能力能加强。     『如果以英语或国语进行数理科教学的选择权在学生和父母手中,那么双语班级数量应该由校方定夺。』     全国家教协会理事会(PIBGN)主席拿督阿里哈山教授希望,政府能考虑和改善现有的方式,因担心或会对汲取知识带来差距的影响。     『目前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来落实相关计划?是否确保学校良性竞争?』

退休未填补空缺 华中华裔老师仅50%

图片
东方日报2019.03.11 退休未填补空缺 华中华裔老师仅50%     (吉隆坡10日讯)近年来,国民型华文中学(华中)华裔师资有严重减少的迹象,老师退休后仍未填补其空缺,教育部受促系统化增加华裔师资培训。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署理主席吴文宝说,目前全国华中平均仅有50%华裔老师,这是一个极为不平衡的现象。     『该会希望在录取新老师时,能有60%老师是华裔及谙华语和懂得华人文化。』     『当然,我们不只强调要华语,我国三大语言都重要,就像我们要求数理课以英语教学。』     吴文宝今日在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召开的第三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上,如是指出。     他说,若懂得华人文化或谙华文的老师,较容易沟通与了解学生。他举例,有一些华人丧礼仪式需进行至7天,其他种族的老师或许不了解,他们不允许学生缺席上课。     此外,吴文宝也提到,理事会争取制度化发放年度维修拨款终于取得成果,新政府在2019年财政预算案公布拨款1500万令吉给国民型华文中学。 向教部呈7建议     他补充,理事会已提呈去年的7项改善有关华中教育政策建议书到教育部开放网上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在会员大会上,该理事会一致通过了2019年3项新提案,其提案包括2018年会员大会理事会附加提案修改章程第九章(理事会)第三条;更改理事会注册地址为吉隆坡怡保路珍珠坊第8楼;以及筹募购买会所基金,征求每所华中董事会募捐1万令吉。     理事会主席郭金棠指出,该会现今情况宛如『流浪汉』,没有固定的地方作为办事处及通讯处,筹募购买基金目标大约50万令吉。     『我个人对本会最大的期望是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会所,我的要求不大,只是面积1200方尺左右的办事处便足够应付现时的情况,每所华中支持赞助1万令吉就绰绰有余了。』     他呼吁每所华中以宏观的态度,再度鼎力支持该理事会购买会所的壮举,可分两期捐献。凡乐捐1000令吉或以上的乐捐者,他们的姓名都将一律铭刻在华中『功德榜』上。     郭金棠也呼吁,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