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三体>中的物理学

图片
  < 三体 > 中的物理学 作者 : 李淼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 科幻世界 出版年 : 2015-4   目录   推荐序 比科幻更神奇的科学 再版序 第 1 章 宇宙与智慧 第 2 章 时间与空间(上) 第 3 章 时间与空间(下) 第 4 章 黑洞和黑域 第 5 章 宇宙的生与死 第 6 章 不确定的世界 第 7 章 实在性、诡异的 “ 超距作用 ” 和贝尔不等式 第 8 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上) 第 9 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下) 第 10 章 神奇的水滴 第 11 章 物质的深层结构 第 12 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 —— 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上) 第 13 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 —— 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下) 第 14 章 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 第 15 章 曲率驱动星际旅行 第 16 章 二向箔和空间灾变 第 17 章 庞加莱回归、熵增以及宇宙大爆炸 第 18 章 引力波天线 第 19 章 宇宙永生? 第 20 章 黑暗森林 结束语 附录 李淼、刘慈欣对谈:站在更高维看《三体》 图片说明   推荐序 比科幻更神奇的科学 刘慈欣   科幻小说能够引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进而投身科学研究事业,这样的例子有许多。但科幻小说本身却并不是以科学家为读者对象的。造就了硬科幻类型的坎贝尔曾经声称,他的杂志上发表的科幻小说是给工程师看的,但也没说是给科学家看的。显然,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对专业科学家而言过于幼稚简陋了,其中的硬伤也常常让他们难以容忍。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曾经读过大量的包括科幻小说在内的西方类型文学,深知写出好小说不容易,但在小说里在某个领域显得很专业并不是一件难事,西方类型文学作家们深谙此道,像科幻中的迈克尔·克莱顿、军事小说中的汤姆·克兰西和专写各专业领域的阿瑟·黑利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小说中所表现的专业程度真的能把读者唬得五体投地。但这种“专业”只是对一般读者而言,在真正的专业人士面前无疑是千疮百孔的。所以,当我得知李淼老师在看《三体》系列,后来又得知他在写这本书时,心里很是不安。   但在...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机制、实证分析、全球比较

图片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机制、实证分析、全球比较 刘宏编著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5.4   目录 总序 总论 一、研究对象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回顾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本书内容摘要   第一编 宏观分析与历史演变 第一章 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侨务对策 一、国际移民的趋势和政策挑战:移民热与控制潮的博弈 二、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模式与走向 三、中国的崛起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 四、有关未来侨务政策和理论的思考 第二章 中国公共外交历史与华侨华人政策 一、导言 二、 1949 年至 1966 年冷战对峙下中国以公共外交构建和平共处外交战略 三、 1978 年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以公共外交构建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四、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和平崛起下以公共外交构建国家软实力建设 五、小结   第二编 东南亚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与公共外交:东南亚的实证分析( I ) 一、公共外交的制定和实施背景:“跨界中华”的形成与东南亚经济和社会 二、公共外交的对象:东南亚华人社会及其变迁 三、小结: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公共外交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章 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与公共外交:东南亚的实证分析(Ⅱ) 一、导言 二、公共外交的潜在客体和对象:新加坡华人的人口结构 三、公共外交的双重性:当地人对新移民的舆论与评论 四、小结   第三编 澳大利亚华人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关系 第五章 公共外交、海外华人与澳大利亚华人媒体的发展 一、移民文化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 二、中国软实力、“走出去”与华人媒体 三、小结 第六章 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践行公共外交的回顾——以昆士兰华人新移民社团为例 一、导言 二、新移民与华人社区社团组织 三、昆士兰中国人协会 四、昆士兰华人联合会 五、小结   第四编 韩国侨务公共外交和俄罗斯的对华公共外交 第七章 在外韩人与韩国侨务公共外交 一、韩国侨务公共外交机构及其功能 二、在外韩人网络的建...

时间地图

图片
  时间地图 作者 :  [ 美 ] 大卫 · 克里斯蒂安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   见识城邦 副标题 :   大历史, 130 亿年前至今 原作名 :  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译者 :  晏可佳  /  段炼  /  房芸芳  /  姚蓓琴 出版年 :  2017-6 如果把 130 亿年比喻成 13 年的话,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 13 年前,太阳系出现在 4.5 年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 4 年前,恐龙大约在 3 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 50 分钟以前,农业繁荣大约在 5 分钟以前,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 6 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 2 秒钟以前,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 …… 都只不过是最后 1 秒钟的事。 更换了时间尺度,人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时间地图》打通时间线,将人类的历史置于生物圈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之中,讲述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 “ 大历史 ” ( Big History )。 大历史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一个学术和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打破学科界限,综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为今天的读者提供统合性的新知识。 《时间地图》是大历史的开创之作,荣获美国世界史协会 2004 年度最佳图书奖。全球史奠基人威廉 • 麦克尼尔将本书与牛顿、达尔文的成就相提并论,《美国科学家》杂志称它 “ 开创了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史观 ” ,比尔 • 盖茨则称它 “ 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 。 《时间地图》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更新了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 ---------- “ 见识丛书 ” 《时间地图:大历史, 130 亿年前至今》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20 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革命的年代: 1789-1848 》 《资本的年代: 1848-1875 》 《帝国的年代: 1875-1914 》 《极端的年代: 1914-1991 》 《瘟疫与人》 《西方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