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花城__27_09_2025

 星洲日报—花城__27_09_2025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星洲日报—花城》版内容,整理出的新闻摘要短文及我的看法。

新闻摘要

根据提供的报章内容,森美兰州本周的社区动态丰富,涵盖了从地方政策争议、社区关怀、文化旅游到华团发展的多个层面

本周最受瞩目的焦点是森州政府推出的非穆斯林墓地新政策。为解决芙蓉县墓地不足的问题,州政府批准了33英亩土地,并开创了“政府出资、社团管理”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由市政厅负责新墓园的道路、排水沟等基础建设,之后再委任华团或非政府组织管理,而现有义山则完全不受影响。这项政策旨在利用“墓地发展基金”,以每个墓穴300令吉的低廉收费减轻民众负担。然而,此举引发了森华联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接管义山”,将威胁华社的文化传承与自主权。对此,多位政府代表,包括行政议员阿鲁古玛和张聒翔,以及行动党社青团代表郭齐昇与林骏荣,纷纷出面澄清,强调政府绝无接管现有义山的意图,指责反对言论是毫无根据的误导,并表示这项惠民政策是为了解决“死无葬身之地”的民生疾苦,不理解为何会遭到反对。

民生方面,芙蓉市政厅在亚沙再也花园展开大型执法行动,全面清拆了存在长达30年的13个非法路边摊。当局表示此举是为了整顿社区环境,并已为小贩规划了设有20个摊位的合法营业地点,提供执照与津贴,鼓励他们合法经营。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社区洋溢着温馨与活力。多个团体积极筹备庆祝活动,如亚沙国会议员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办“花好月圆、万家灯火”中秋晚会,备有美食与精彩表演;晏斗佛学会也将举办中秋园游会及颁发奖励金。淡边中华公学则已成功举办校园中秋活动,通过灯笼制作和亲子月饼制作增进情谊。

社区关怀方面,金群利集团联合Kechara Soup Kitchen成功举办食物援助计划,为芙蓉40户弱势家庭送上价值320令吉的食品和清洁用品礼包。同时,马来西亚善心组织也捐助3000令吉给一名中风肾病患者,以解其燃眉之急。

在教育与华团发展领域,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展现了对华教的鼎力支持,他不仅拨款2.4万令吉为芙蓉中英小学更换LED大屏幕,作为该校80周年校庆的第一份礼物,还亲自到夜市为芙蓉新华小学的“小小企业家”义卖会售卖固本,以行动支持筹款。华团动态方面,拥有131年历史的森美兰永春会馆通过开办瑜伽、合唱团等多样化课程,并接纳非同籍贯的附属会员,成功转型为州内最活跃的华团之一,并计划朝“以商养会”的方向永续经营。此外,西马屏南公会主办中秋联谊晚会,会长林世顺呼吁华裔应至少加入一个宗亲会和一个乡团组织,以传承姓氏与籍贯文化。

旅游方面,为迎接2026森州旅游年,州政府正积极布局,计划推出以**“体验式旅游”**为核心的项目,开发冰雪乐园、温泉探险乐园等新景点,并推广传统美食叙事之旅。数据显示,到访森州的外国游客显著增长,显示其旅游潜力巨大。

报章的专栏文章也引发了深度社会反思。《青春期的沉默与倾听艺术》一文探讨了青少年与父母间的沟通鸿沟,指出真正的沟通始于倾听而非说教。另一篇《你太敏感,还是他太过分?》则深入讨论了语言霸凌的界限,强调即使是无心之言也可能造成伤害,当他人表达不适时,简单地指责对方“太敏感”是一种错误的回应。

看法

综合以上新闻,可以观察到几个现象:

  1. 政策沟通的重要性:森州政府的墓地新政策初衷是惠民,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前期沟通不足或信息传递出现偏差,引发了华社部分团体的强烈反弹。这突显了任何一项涉及族群传统与管理权的公共政策,在推行前必须进行更广泛、更透明的沟通,以建立信任、化解疑虑,否则善意政策也可能因误解而受阻。

  2. 华团的传承与创新:新闻中呈现了两种不同状态的华团。一方面,森华联等组织坚守传统,对任何可能影响自主权的改变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森美兰永春会馆则通过转型与开放,成功吸引新成员,展现了百年会馆的现代活力。这反映出华团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在守护传统根基与适应时代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永续发展。

  3. 社区凝聚力的多元体现:从慈善援助、中秋联欢到支持华教,这些活动展现了森州社区强大的凝聚力。无论是企业、议员服务中心还是乡团组织,都在各自的领域为社区贡献力量。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不仅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燃眉之急,也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4. 对“软伤害”的社会关注:专栏文章对青少年沟通和语言霸凌的探讨,反映出社会开始更关注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中的“软伤害”。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更加注重同理心与互相尊重,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公共空间,真正的和谐源于对他人感受的真诚关怀。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