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北马20251012
中国报-北马20251012
槟中华总商会:重民生轻改革 槟州中华总商会(槟中总)表示,2026年财政预算案是一份重民生却轻改革的预算案,短期援助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该会强调,预算案未提出重大税制改革,而是著重于提升税务执行效率及推动税务数码化管理。槟中总坚持认为,消费税(GST)是一项更完善及公平的税制,有助于提升税务透明度与遵从度,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该会建议政府考虑设立为期一年的宽限期,以协助纳税人逐步适应电子发票制度以及印花税自我评估制度。此外,槟中总呼吁政府应逐步推动退休金制度改革,如朝向类似雇员公积金(EPF)的缴费型制度,以确保财政长期稳定,并释放更多资金用于国家发展建设。
华团领袖:预算案助发展 华团领袖与民众普遍认同2026年财政预算案可以协助行业的发展前景,政府发放的援助金可以减轻负担。然而,他们也坦言短期援助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槟州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斯里祝友成坦言,此次的财政案方向正确,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执行力与人力资源的配合,才能决定我国改革的成效。作为槟州华社最高领导机构的槟州华人大会堂直指,虽然2026年财政预算案总额是历来最高(4700亿令吉),但没有特别的惊喜。
陈坤海:加薪国债利息致行政开销过高 槟华堂主席丹斯里陈坤海指出,公务员体制拥肿、加薪及国债利息,是导致行政开销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他提到,“关爱基本援助金”(SARA)和“关爱援助金”(STR)拨款总额增加至150亿令吉,以及增加乐龄人士福利拨款至12亿6000万令吉,对乐龄人士及低收入群体有正面援助。但他认为,中上阶层收入者将承受更大压力,并指出政府每年节省约155亿令吉的针对性补贴,应当公平地用于所有国民。
胡栋强:近乎零赤贫信心从何来? 民政党署理主席胡栋强指出,首相安华所谓的国民近乎零赤贫,根本是用数据粉饰现实,却无法掩盖人民生活压力愈加沉重的事实。他提到,首相指政府采用2024年调整后的贫穷线收入(PGK)标准即每月1236令吉,预料可于今年尾全面“终结赤贫”。胡栋强质疑,在国民生活成本飙升、通货膨胀未减之际,首相此次的信心从何而来,并认为对低收入家庭而言,所谓脱贫只是账面数字上的幻觉与迷思。
方志伟:企业增税务未获优惠雪上加霜 民政党总财政方志伟认为,明年度财政预算案对企业增加了税务与多项负担,却未给予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这将导致企业面对雪上加霜。他警告,若政府持续忽略企业困境,只顾加税与征费,最终只会导致投资信心下滑、市场萎缩,国家经济将难以复苏。
郑荣兴:针对性补贴恐引不满 马中总商会槟州分会署理拿督郑荣兴指出,政策成效取决于执行力,若官僚体系效率不足,可能影响政策落地。该分会也指出,针对性补贴旨在减少浪费,但若执行不当,可能引发部分群体不满,尤其是中产阶层与依赖补贴的行业(如运输、渔业等)。
马中总商会槟州分会:提高贷款利好企业 马中总商会槟州分会表示支持政府推动高附加值经济,设立多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与初创企业。该会乐见政府为本地企业提供的贷款与担保总额,将从400亿令吉提高至500亿令吉,认为这对企业发展是利好措施。该会也欢迎政府拨出超过7亿令吉振兴旅游业,并提供最高1000令吉个人所得税减免,以鼓励国人国内旅游。
叶势中:补贴有难度 二手车商叶势中(42岁)认为,政府为车龄超过20年的车子提供最高4000令吉补贴,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实行起来会有难度。他担心这些补贴会让政府的开销增大。马来西亚教育业者公会会长李英华博士则欢迎政府将3000令吉托儿所个人所得税减免范围扩大,涵盖注册日托中心及临时照护中心,并适用于12岁以下的子女。
黄翰盈:比较大众化 市场销售经理黄翰盈(44岁)认为,这次的财政预算案比较大众化,如18岁以上的人民都能拿到“关爱基本援助金”,在农历新年前发放,可减轻人民的负担。
梁玮峻:可购日用品 商家梁玮峻(41岁)欢迎全民可以拿到100令吉的“关爱基本援助金”,让大家可以购买日常用品,为家庭进行一些补贴。但他希望该援助金能增加更多选项,让更多不同的牌子纳入SARA的购买范围。
李炯良:供房是肩者储蓄 房地产开发商StarkDevelopment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李炯良欢迎政府豁免首购族购买50万令吉以下房产的印花税,认为这将鼓励更多年轻人购买房子,进而促进房产业发展。他认为,年轻人买房时有必要的,每月的供房可以作为一种储蓄的方式,对未来更有保障。
团党打昔牛汝莪国会议员:禁电子烟政策欠果断 国会议员拿督旺赛夫指出,明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完全没有针对电子烟税务作出任何宣布,显示政府在此课题上的不果断态度。他提到,卫生部此前曾建议将电子烟税从每毫升40仙调涨至4令吉,但这项建议未在本次财政预算案中被提及。他质疑卫生部与财政部之间是否存在政策分歧。
曹观友:槟5发展计划 槟州首长曹观友说,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的5项槟州发展计划中,只有柔府至双溪赖高架公路计划确定在11月初动工。他说,槟城的各大发展计划已在第13大马计划(RMK13)下纳入考量。曹观友指出,在州政府提呈的第13大马计划下州重点战略项目清单中,近半项目获得列入预算案。这些项目涵盖交通疏导、医疗基础、供水、体育、城市连贯性。
再里尔瑟丽娜:白云山路地下隧道获批 槟州基设与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再里尔指出,中央政府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批准白云山路地下隧道计划,将有效改善当地交通问题,这是等待已久的计划。升旗山区国会议员瑟丽娜表示,该计划是重大的里程碑,预计将显著改善交通流量、缩短通勤时间,并减轻新关仔角及哥德路等周边道路的拥堵压力。初步计划显示,地下道全长约700公尺,预算约为3500万令吉,一旦中央政府完成招标流程,工程即可展开。
答东埔路德哈卡河桥梁被鉴定不再安全使用 槟州基建与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再里尔证实,答东埔路德哈卡河(SungaiDerhaka)桥梁有几处严重损坏,影响了桥体结构完整性和道路使用者安全,被鉴定已不再安全使用。工程部已批准一项耗资25万令吉的紧急特别拨款进行维修,将安装一座模块化钢板桥(倍力桥,BaileyBridge)作为短期缓解措施。维修期间该桥路线将全面关闭。
爆米花姐姐儿子遭逆向轿车迎面猛撞 槟城著名电商“爆米花姐姐”的儿子驾车时,遭一辆逆向行驶的轿车迎面猛撞,所幸仅受轻伤。此车祸于昨早发生在米桶山路往浮罗山背。据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当时X50轿车直路行驶,一辆相信误闯反方向车道的本田轿车迎面撞来。
3友好攀布莱山迷路 3名好友相约攀登布莱山(GunungPulai),岂料在海拔约400公尺处迷路,登山计划未能如愿。其中一人因找不到下山的路而致电消防与拯救局求助,随后3人在消拯员及山导的协助下安全获救。3名青少年年龄介于17至18岁,皆平安无恙,只是感到疲惫及饥饿。
破门揭老妇暴毙 一名独居老妇猝死在家中无人知,消拯员接获投报去破门救援,才揭发老妇已毙命。这起暴毙案于今午3时许,在甘榜马来由组屋某单位被揭发。死者是80岁的印裔妇女萨洛贾。
姐弟先天性听障筹足15万6000令吉置人造耳蜗 大山脚一对姐弟患有先天性听损,多年来靠助听器辅助,如今听力每况愈下,医生建议植入人造耳蜗挽救听力,否则将面临全聋。在向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求助下,目前已筹足所欠缺的15万6000令吉耳蜗器材费。姐姐张琬瑜(30岁)右耳完全无听力并伴随耳鸣,弟弟张程浩(26岁)在小学阶段被发现听力损失。
遏阻流感传播教育部长鼓励师生戴口罩 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鼓励所有学校教职员和学生戴口罩,以遏阻流感等传染病在校园传播。教育部已与卫生部协调制定指南或标准作业程序,包括涉及学校人员健康、安全和卫生方面的预防措施。
警方肃毒组找寻证人 怡保警区肃毒组正在寻找一名印裔男子卡威拉斯(KaviraaJA/LArumugam)协助调查一宗涉及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的毒品案件。
魏子森: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善用MyMinda求助 槟州青年、体育及卫生委员会主席魏子森说,现实中仍有太多人因污名化、恐惧或资源不足,即使面对心理健康问题而无法寻求必要的协助。他鼓励民众使用MySejahtera应用程式中的“MyMinda”栏目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随后将有卫生部专员直接联系提供后续的支援服务。
林冠英:双溪育治水获批提升投资者信心 答眼区国会议员林冠英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批准拨款1亿6100万令吉用于北海双溪育治水计划,这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北海的信心。他认为这是北海最后一项大型治水计划,一旦完工,北海相信不会再面临严重水患问题。
SAMENTA:预算案可助中小企业及时雨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商会(SAMENTA)全国署理会长兼北马主席关启贤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的多项政策将直接和间接惠及中小企业,其中5亿贷款便利,算是让有需要的企业获得及时雨。他提到,这些政策包括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认证培训方面费用可额外享有50%的税收减免。
槟消协:烟草税偏低难降吸烟率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指出,2026年财政预算案在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方面缺乏魄力,烟草税率偏低,难以有效降低吸烟率。他指出,香烟每支仅加税2仙,不足以遏制吸烟行为。
古马兰:双溪育治水计划曾因费用高被推迟 答眼达南区州议员古马兰说,耗资1亿6100万令吉的双溪育治水计划终获得批准。他指出,该计划曾被指费用太高,并不断被推迟展开。
李忠利:预算案均衡惟制造业纾困有限 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槟州分会主席拿督斯里李忠利说,2026年财政预算案是一项均衡且负责任的计划,体现了政府对财政整顿和可持续增长的承诺。他认为政府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至4.5%的预测持谨慎与乐观态度。然而,他指出,从工业角度来看,该预算案对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有限,这些企业仍面临着成本上升、多重税负和人才短缺的困境。
黄汉伟:欢迎拨款旅游业盼尽快公布细节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欢迎首相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对旅游业所作出的相关宣布,并希望政府能尽快公布细节,以便各级政府和私人界能够为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做好准备。
罗填水:预算案应列明华校所得拨款 吉打十字港益民学校董事长罗填水认为,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应该列明华校拨款所得到的数额。他希望明年度的教育拨款能够公平照顾到各源流学校。
杨式丰:北海华裔人口下滑多自勉培育状元是良策 北海麦曼珍华小董事长杨式丰指出,北海区的华裔人口逾70%,但面临人口下滑的问题,因此呼吁家长多生育,也要把孩子培育成“状元”,才能让华社前景充满希望。
逾千人参与教育之光义跑 吉华II国民型华文小学举办教育之光“奔跑接力,传递希望”义跑活动,获逾千人参与。所有报名费与赞助款项,都将用在学生活动经费及学校软体提升项目。
双溪拉浪新城市国中明年开课拟招生900人 位于双溪大年AmbanganHeight的溪拉浪新城市国中(SMKBandarBaruSungaiLalang)已正式移交教育部,预计将在明年开课,并招收首批900名学生。校舍占地10.5英亩,设有42间课室。
李国祥:奖励金表彰孩子家长努力 吉玻嘉应会馆会长李国祥博士说,会馆颁发奖励金不仅是为了表彰优秀,更是为了共同见证努力与陪伴所绽放的光芒,并指出家长无私的奉献与坚持,铺就了孩子们通往知识的路。
曹观友:槟城2030愿景已实现75% 槟州首长曹观友说,自2018年提倡“槟城2030愿景”以来,迄今整体目标已实现约75%,展示槟州正迈向成为“以家庭、智慧与环保”的国际一流州属。
黄佳祯:免族群分歧恶化华社应推动文化融合 吉打华人事务委员会主席黄佳祯促请华社推动文化融合,以促进各族之间的互相理解,避免族群分歧恶化。他重申,吉打州华裔人口面临出生率持续下滑的严重挑战。
第十四届槟城国际高桩舞狮邀请赛41队尖狮队报名参赛 “第十四届槟城国际高桩舞狮邀请赛”将于11月7日至9日隆重回归威中登场,目前已有41支来自海内外的顶尖狮队报名参赛,创下历届最多参赛纪录。
逾千人出席晚宴双溪六甲醒侨校友会庆祝中秋 威中双溪六甲醒侨校友会日前举办中秋晚会,获得广大校友和家长热烈响应与积极参与,现场人数突破千人。
葡萄园首次办中秋200村民新奇体验 巴东伦武牛场稀果园(葡萄种植研究基地)首次举办中秋晚会,约200名村民踊跃参与,在果树环绕下提灯笼漫步。
晋江会馆颁学业奖励金补颁去年奖项 吉玻晋江会馆日前庆祝中秋联欢晚会,并颁发会员子女学业成绩优异奖励金暨大学奖学金,合共发出奖励金740令吉给11名会员子女(中小学及预科班)和总额6000令吉给10名大学奖学金得主。由于该会馆于2024年未举办中秋晚会与会庆活动,因此今年一并补颁去年奖项。
北海海南会馆邀巫裔同庆中秋 北海海南会馆日前举办中秋晚会,邀请该甘榜40名巫裔同欢共庆,孩童也有参与提灯笼游行,让友族了解华人文化习俗。
巨浪拍打-担心房坍塌 班茶甘榜胡马沿岸房屋从周一(6日)开始不断遭巨浪拍打,原本安全的家园如今成了“危险区”。现年59岁的居民法芝达指出,强浪来袭后,她用沙袋筑起防浪墙,但仍挡不住海水入屋,厨房外墙原本距离海岸约300公尺,如今仅剩2公尺。
魏子森:维护家庭健康医生强化社区力量 槟州青年、体育及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魏子森说,医生不仅是治愈个体的专业人士,更是支撑社会的中流砥柱,长期为维护家庭健康、强化社区力量、及塑造更健康的社会作出贡献。
发绅贸易创立50年半世纪热情不减引领槟美发潮流 发绅贸易有限公司昨晚举行创立50周年晚宴,该公司从一间小型美容用品商店起步,到引领马来西亚美发业潮流。
林秀琴:青年应投入社区让信仰文化延续 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指出,神庙不仅是信仰中心,更是文化、教育与社会关怀的平台。她鼓励更多青年企业家与专业人士投身社区,让文化与信仰的传承更具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