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一章 - 认识地图
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一章 - 认识地图
地图学核心概念简报
执行摘要
本简报对地图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综合分析,核心在于阐明平面图与地图的差异、地图的关键用途及其基本构成要素。文件指出,平面图用于描绘小范围空间(如建筑物),而地图则覆盖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如城市或国家)。地图在定位、导航、距离测算以及重大工程(如航海、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张标准的地图包含六个基本要素:图名、指向标、图例、注记、比例尺和图框。其中,图例与注记是解读地图信息的关键,它们通过符号、文字和颜色区分自然与人文景观,并标注地理名称与数据。比例尺是地图的核心,它决定了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与覆盖范围。大比例尺地图覆盖范围小但内容详细,适用于局部区域研究;小比例尺地图覆盖范围大但内容概括,适用于宏观地理分析。此外,文件亦提及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等现代技术在获取即时地理信息中的应用。
--------------------------------------------------------------------------------
1. 平面图与地图的定义与区分
地图与平面图均是从俯瞰视角绘制的地理图形,但其描绘的范围和用途存在本质区别。
- 平面图 (Pelan)
- 定义:一种描绘小范围区域的俯瞰图,以建筑物(如学校、课室)的布局最为常见。
- 功能:简明地展示有限空间内各个景物的位置关系。例如,一张课室平面图可以清晰地标示出每个学生的座位、讲台和门窗的位置。
- 地图 (Peta)
- 定义:与平面图一样是从上空俯瞰绘制,但其显示的地理范围要大得多。
- 范围:可涵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 功能:反映真实地理环境的概况,展示地理位置和地方风貌。
- 常见种类: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旅游观光图、交通图等。
2. 地图的核心功用
地图作为一种关键的地理工具,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 定位与导航:地图能清晰地指示不同地方的位置、方向和距离,帮助使用者确定自身所在并找到目的地。
- 规划与选址:在航空、航海、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大道、大桥)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地图是进行科学选址和规划的基础工具。
- 信息获取:通过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等现代测绘工具,可以掌握最新、最即时的地理空间资料。
3. 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张完整且规范的地图通常由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 图名 (Tajuk):说明地图的主题和区域。
- 指向标 (Arah Mata Angin):用于确定方向,其箭头通常指向北方。
- 图例 (Petunjuk):解释地图中用于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 注记 (Singkatan):标注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表示数据的数字。
- 比例尺 (Skala):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 图框 (Bingkai):地图的边界线。
3.1 图例 (Petunjuk)
图例是解读地图信息的“钥匙”,其符号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 自然景观图例 (Ciri Fizikal):代表自然形成的地貌、水系和植被。
- 示例:森林、草地、淡水沼泽、红树林、椰树。
- 人文景观图例 (Ciri Budaya):代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的事物。
- 示例:公路、桥梁、铁路、小径、回教堂、基督教堂、寺庙、兴都庙、油棕田、水稻田、橡胶园。
3.2 注记 (Singkatan)
注记通过文字和数字为地图提供具体的名称和数据信息。
- 文字注记:用于标注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地理实体的名称。
- 数字注记:用于表示陆地高度、海洋深度等量化数据。
- 常见注记示例:
注记 | 完整名称 | 地理事物 |
| Balai Polis | 警察局 |
| Pejabat Pos | 邮政局 |
| Ladang | 大园丘 |
| Sekolah | 学校 |
| Hospital | 医院 |
| Sungai | 河流 |
| Kampung | 乡村 |
| Tanjung | 岬角 |
- 颜色注记:颜色也常被用作一种注记形式,例如用褐色代表高地,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或用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年雨量的多寡。
3.3 比例尺 (Skala)
比例尺是将大范围的地理事物按固定比例缩小后绘制在图纸上的核心工具。它有三种主要的表示形式,并且可以相互转换。
- 文字式 (Skala Penyata):用文字直接说明图上单位长度代表的实地距离。
- 示例:「1厘米代表1公里」。
- 分数式 (Skala Pecahan Wakilan):用比值或分数形式表示,不附带单位。
- 示例:「1 : 100,000」或「1/100,000」。
- 直线式 (Skala Lurus):在地图上绘制一条标有实地距离的直线段,是最常见的形式。
4. 比例尺大小的概念与应用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图所能呈现的地理范围和内容的详细程度。
4.1 核心关系
-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地图上描绘的物象越大,内容越详细。
-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地图上描绘的物象越小,内容越简单。
4.2 应用区分
- 大比例尺地图:适用于需要展示丰富细节的局部区域,如城市街道图。在源文件提供的吉隆坡地图示例中,地图1.3(c)即为大比例尺地图。
- 小比例尺地图:适用于展示大范围地理概况,如国家或世界政区图。在同一示例中,地图1.3(a)是小比例尺地图。
因此,在绘制地图时,必须根据其用途和目标区域,选择最适当的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