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七章 - 日新月的聚落

 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七章 - 日新月的聚落

日新月异的聚落:核心洞察简报



执行摘要

本简报深入分析了人类聚落的核心概念、形成因素、形态分类以及城乡差异。聚落是人类为居住和从事各种活动而形成的聚集地,其建立主要取决于资源丰富度、安全性及交通便利性三大关键因素。聚落可分为乡村与城市两大类型,两者在土地利用、景观特征、经济活动及社会机能上存在显著区别。乡村聚落以农、林、渔业等初级产业为主,景观开阔,人口密度低;而城市聚落则以工、商、服务业为主,高楼林立,人口与交通网络密集。马来西亚的新兴行政中心布城,是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空间疏散政策的典范,旨在缓解主要城市的人口压力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而言之,城乡聚落虽各有侧重,但其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共同构成动态发展的社会网络。

--------------------------------------------------------------------------------

1. 聚落的核心概念

1.1 定义与构成

聚落被定义为人类聚集在特定地点进行居住及从事各种活动的地方。一个聚落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 居民
  • 建筑物
  • 交通路线

聚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形态可以从最初的村落、乡村,逐步演变为市镇或都市。

1.2 形成的关键因素

聚落的选址与形成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

  • 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以及天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极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早期文明多建立在河旁,正是因为水源的便利。
  • 安全性高:为了规避自然灾害和人为祸患,人类会本能地选择安全性更高的地方作为定居点。
  • 交通方便:为了与外界保持联系、进行物资交换和信息沟通,交通完善且易于通达的地区是建立聚落的基础。

2. 聚落的形态与分类

2.1 聚落形态

聚落受到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多种条件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聚落的形态可分为以下三种:

  • 核心型聚落
  • 线状型聚落
  • 分散型聚落

2.2 城乡聚落的对比分析

马来西亚的聚落主要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两者在多个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城乡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特征

城市聚落 (Urban Settlement)

乡村聚落 (Rural Settlement)

土地利用

主要用于工业、商业及住宅区。

大部分土地为林地、草地及耕地。

景观特征

高楼林立,交通网络密集,人口及车辆众多。

村落零散,交通设施不完善,人口密度低,生活环境宁静。

经济活动

种类繁多,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

以第一产业为主。

主要职业

商人、经理、小贩、工厂技术人员、专业人士等。

稻农、伐木工人、渔夫等。

主要机能

行政、工业、商业贸易、交通、文化教育等。

农、林、渔、牧、矿等生产活动。

3. 城市聚落的机能分析

3.1 多样化的城市机能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其机能复杂多样。城市规模越大,其服务范围就越广,承载的机能也越多。一个大城市通常是多种机能的集合体。例如,首都吉隆坡不仅是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马来西亚的贸易、经济、教育和文化中心。

3.2 城市机能具体实例

根据主导功能的不同,马来西亚的城市可被归类为以下几种类型:

  • 行政中心:
    • 布城 (联邦政府)
    • 各州首府 (州政府)
  • 工业中心:
    • 莎阿南
    • 民都鲁
    • 八打灵再也
    • 北赖
  • 交通中心:
    • 吉隆坡
    • 金马士
    • 亚庇
    • 道北
  • 港口:
    • 巴生港
    • 槟城港
    • 巴西古当
  • 农产集散中心:
    • 亚罗士打
    • 哥打容鲁
    • 丹绒加弄
  • 旅游中心:
    • 马六甲
    • 槟城
    • 吉隆坡

4. 案例研究:布城——现代化规划城市

布城(Putrajaya)是马来西亚规划中的新行政中心,其建设背景与目标具有代表性。

  • 发展背景:进入1990年代后,为缓解巴生河流域(包括吉隆坡在内)日益严重的人口拥挤现象,政府开始实行“空间疏散政策”,推动新兴城镇的发展。布城便是在此背景下,于距离吉隆坡25公里处兴建的现代化城市。
  • 城市特征:布城面积广阔,山林起伏,城市景观宏伟。其中70%的面积为绿地,环境清幽宜人,使其不仅是行政中心,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 战略意义:布城的建设与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MSC)计划紧密相连。该计划旨在引进新技术,加速电子资讯、精密仪器等高级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城市间的迁移与流动。

5. 核心要点总结

  • 聚落要素:构成聚落的三大基本元素是居民、建筑物和道路。
  • 聚落的形成:驱动聚落形成的三大动力是资源丰富、安全性高和交通方便。
  • 聚落形态:根据建筑分布,可分为核心型、线状型和分散型聚落。
  • 聚落类型:主要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各有不同的景观、经济活动和机能。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