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十章 - 矿业、能源、工业——国家经济的命脉

 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十章 - 矿业、能源、工业——国家经济的命脉

马来西亚的矿业、能源与工业发展简报



执行摘要

本文档对马来西亚的矿业、能源和工业三大经济支柱进行了深入分析。核心要点表明,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从依赖初级产品向工业化经济的成功战略转型。

  • 核心矿产资源:石油与天然气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以其低硫高品质的特点大量出口。历史上,马来西亚曾是世界第一大锡产国,锡矿业的衰落留下了环境挑战,但也催生了成功的土地再开发项目。
  • 国家能源结构:国家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于火能(燃烧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水能。水力发电因其廉价、清洁的特性而备受重视。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虽有巨大潜力,但目前应用尚不普遍,主要受限于成本和技术因素。
  • 工业化进程:马来西亚实现了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重大转变,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钢铁工业。以“普腾(Proton)”和“第二国产车(PERODUA)”为代表的汽车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同时,国家正积极向资讯工艺、生物科技等高科技工业领域迈进,以期成为先进国家。
  • 经济地理格局:工业活动高度集中于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形成了以槟城、雪隆地区和柔佛为核心的三大工业基地。此格局得益于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港口与交通设施、密集的人口以及坚实的科技基础。
  • 发展的驱动因素:马来西亚的工业成功是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其先天优势,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充足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积极扶持政策(如设立自由贸易区、提供税务优惠)则是后天成功的关键。国家的出口结构已从初级产品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标志着其工业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和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

--------------------------------------------------------------------------------

第一部分:矿业活动及其影响

矿业活动是马来西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其开发与利用对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矿产资源概览

马来西亚的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矿物与非金属矿物两大类。

类别

矿物类型

示例

金属矿物

质地坚硬,带光泽

锡、铁、金、铜

非金属矿物

多种用途

煤、石油、天然气、盐

能源矿物

可作燃料产生热能

石油、天然气、煤

1. 石油与天然气

  • 核心地位:石油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物资源,其出产的石油含硫量极低,品质优良。
  •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南中国海的浅海地区。
  • 出口市场:大量出口至日本、泰国、新加坡及韩国。
  • 天然气:与石油产区伴生。提炼厂设在吉利地(Kerteh)和民都鲁(Bintulu)。民都鲁的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至日本,而吉利地的天然气则通过管道输送至国内各大城镇及新加坡。

2. 锡矿业的兴衰

  • 历史辉煌:马来西亚曾是世界闻名的锡产国,1970年代前的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4%。锡矿广泛分布于近打河流域和巴生河流域,其大规模开采极大地带动了区域发展。
  • 行业衰落:后因国际市场价格暴跌,导致大量锡矿公司倒闭。
  • 环境遗留问题:无规划的开采破坏了地表,留下了大量难以利用的废矿湖和黄沙堆。
  • 成功转型案例:部分废弃矿区被成功改造。雪兰莪双威乐园(Sunway Lagoon)、绿野仙踪(Mines Resort)以及吉隆坡湖滨公园(Taman Tasik Perdana)都是将废矿湖再生为休闲和商业综合体的典范。

3. 其他矿物

  • 马来西亚还拥有铁、金、铜、煤等矿物,但普遍存在分布广泛、蕴藏量少、品质不佳的问题,因此商业开采价值不高。

矿产开发的原则与挑战

矿产是不可更新资源,其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原则。

  • 核心原则
    • 合理开发:有计划地进行开采活动。
    • 综合利用:最大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 依法行事:严格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规。
    • 环境保护:对开采后的矿区地表进行复植,恢复生态。
  • 主要挑战: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是关键挑战。若缺乏规划和后续修复,将对地表景观和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第二部分:国家能源结构

能源是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的命脉。马来西亚的能源供应呈现出以传统能源为主,新兴能源为辅的结构。

主要能源来源

1. 火能发电

  • 主导地位:火能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电力供应来源。
  • 发电原理:通过燃烧石油、天然气或煤来驱动发电机。
  • 主要发电站:分布在登嘉楼的北加(Paka)、巴生港口、波德申及北赖等地。

2. 水力发电

  • 资源优势:马来西亚全年多雨,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 特性:水力发电是一种廉价、干净的可再生能源。
  • 主要水电站
    • 霹雳河上游的成德罗(Chenderoh)和天猛莪(Temengor)水坝。
    • 登嘉楼河的肯逸(Kenyir)水坝。
    • 鲁巴河(Sungai Lupar)的巴当艾(Batang Ai)水坝。
    • 巴达斯河(Sungai Padas)的丹南邦宜(Tenom Pangi)水坝。

新兴与替代能源

1. 太阳能

  • 发展潜力:因地处赤道附近,日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
  • 发展障碍:设备费用高昂是其普及的主要限制因素。
  • 当前应用:主要用于住家热水器系统、公共电话、交通灯及泊车费缴纳机等小规模场景。

2. 生物能

  • 发电原理:将农业、工业废弃物及动物粪便等生物材料置于沼气池中密封发酵,产生可燃的沼气(甲烷)。
  • 设施分布:在雪兰莪蒲种(Puchong)、马六甲及柔佛等地设有生物能工厂。

能源资源管理

  • 资源分类: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
  • 管理核心: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必须珍惜、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以保障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

第三部分:工业化进程与经济转型

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马来西亚通过积极的工业化政策,成功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型。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战略转型

马来西亚的工业发展已从生产日用消费品的轻工业,转向以汽车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这是迈向先进国宏愿的关键一步。

  • 汽车制造业
    • 行业地位:交通工具制造部门中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 里程碑:1985年,国家汽车工业(EON)与日本三菱公司合资生产了第一款国产车“普腾赛佳(Proton Saga)”。1992年,第二国产车(PERODUA)公司成立。
    • 产业中心:沙亚南是全国的汽车制造业中心。
    • 经济贡献: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国家科技水平,培养了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并带动了汽车组件、轮胎、玻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石油化学工业
    • 产品范围: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造合成纤维、人造皮革、塑料、杀虫剂、洗涤剂、尿素肥料及药物等。
    • 产业中心:吉利地(Kerteh)和罗东(Lutong)是提炼国内石油的中心;波德申和冬牙答株(Tangga Batu)则负责提炼进口原油。民都鲁是东南亚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中心。
  • 钢铁工业
    • 基础作用:钢铁是重工业的基础,对机械、电器、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主要钢厂:位于登嘉楼丹绒伯哈拉(Tanjung Berhala)的伯哇惹(Perwaja)钢铁厂和位于北赖(Perai)的马来亚八幡(Malayawata)钢铁厂。
  • 原产品加工业与高科技工业
    • 传统优势:凭借丰富的油棕、橡胶、木材、锡等资源,原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例如,锡被制成金属罐和精美的锡制品。
    • 未来方向:目前,国家正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工业,包括资讯工艺、生物科技和精细电子工业,以引领国家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工业发展的地理分布与条件

1. 工业区分布

  • 地理集中: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一直是主要的工业基地。
  • 三大基地:北部的槟城、中部的雪隆地区以及南部的柔佛。
  • 区位优势:这些地区均位于沿海,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便捷的交通、密集的人口(提供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丰富的原料供应以及较好的工业科技基础。

2. 成功的关键因素

类别

因素

具体内容

自然条件

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有利于国际贸易和运输,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邻近工业国经济联系紧密。

资源丰富

农、林、渔、矿产品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与动力。

人文条件

市场广大

亚洲和欧美市场对棕油、橡胶等热带工业产品需求量高。

人力资源

拥有众多半熟练和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在电子电器工业)。

设施完善

交通、通讯、电力和水供等基础设施完善。

政府角色

- 设立自由贸易区、提供税务优待和工业用地等优惠政策。<br>- 向国内投资者提供低息贷款和技术援助。<br>- 设立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MIDA)、马来西亚工业标准规格局(SIRIM)等机构协调工业活动。<br>- 通过外交关系和海外访问开拓出口市场。

经济成果:出口结构的演变

  • 历史变迁:马来西亚独立前,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出口农产品、木材等第一级产业产品。
  • 转型成果:独立后,通过多项工业发展计划,制造业比重显著上升。至21世纪初,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半以上已是工业制成品。
  • 结论:出口结构的转变充分证明了马来西亚工业生产能力的巨大提升。这一成功的经济转型,与政治稳定、种族和谐共同构成了国家富裕繁荣的基石。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